新时代学校武术教学的问题、路径与策略

2023-02-20 16:17周嵩山
武术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技击习练传统武术

田 杰 周嵩山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0;

2.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800

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认真梳理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戏、舞龙舞狮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1]为学校武术教学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历经探索,武术教学方法体系已见雏形,但在修正与完善过程中也面临现实困境。

1 学校武术教学的现实困境

1.1 动作创编:实践衍生与初衷原生的偏离

1915 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开启了武术教育的体育化发展之路,以马良为代表的体操式中华新武术成为主流教学内容得到强化。[2]由此,中国传统武术在“中体西用”思潮的推动下,以西方现代竞技体育的评价方式,探索“武术救国”与“强国强种”的国民“根性”教育,最终以扬弃的方式进入学校,开启了艰难的西化改造之路。在长期的实践与纠偏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西方体操范式的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雏形,即武术的体育化教学。体育化武术在习练过程中注重动作规范,功架美观,追求短期速成。在评价过程中均以“高、难、美、新”为评判标准进行价值判裁。习练者无法从中体认传统武术所蕴藏的身法、劲力、意念与外界实战环境变化之间的“击必中,中必摧”意义勾连,无形中挫伤了习练者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杨建营认为:“‘打练结合’使学练者体验每个武术动作的攻防技击含义和实战应用场景,能提高习练者学习动机与兴趣”。而练与打结合的过程,就是身体与精神互嵌的过程,也是尚武精神形成的时空载体。令人唏嘘的是,学校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尚武精神的基本培育,源于武术操化后丧失“精气神”本真的“打练分离”。学校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育人矩阵,在武术教学中除了教授套路、格斗、功法外,还有责任和义务,将饱经沧桑、绵延千年、历久弥新的尚武精神进行代际传承与弘扬,以实践衍生反哺初衷原生,这既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1.2 教学设计:难易与时限的游移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包括功法练习为活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3]80因此,每个武术动作的诞生或创编都是经过长期实战检验与文化激荡的复杂过程,并以套路的运动形式呈现,其中武术套路技术动作构思精巧,攻防环环相扣,身法多变,气韵恢弘,练习难度大,面向零基础的在校学生开展教学,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正如,邱丕相所言,当初为了推广普及武术而创编的最简单的五步拳,对于一般的青少年学习者来讲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仅一个仆步穿掌,就能难倒一片学生。[4]126当前,学校武术套路的创编多以竞技武术为基础,动作设计简化,技术难度却增大,脱离实际应用场景。技术教授以强行记忆为主,武术学习单调、枯燥,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得“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5]此外,武术教学课时在体育总课时中的占比较低,从20 世纪90 年代至2010 年间,中小学武术平均每学期6-8 课时。直到2011 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出台,才明确提出提高武术在各学段体育课程中的教授课时,小学1-2 年级为12 学时,3-12 年级均为9 学时[6]。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视程度的加深,使得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武师)进校园、上课堂成为可能。然而,前期学校体育开展未能将武术很好融入到常态化教育教学机制内,学生缺乏系统的武术训练和技能储备,仅靠每周校内的1-2 次武术教学,根本无法掌握教材规定套路和传统套路教学内容。教师勉强完成武术教学课时任务的同时,学生囫囵吞枣,即学即忘。

1.3 动作习练:技击与对抗的阙如

当前,我国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竞技武术套路和新编武术操为主,在创编动作进教材前,经过人为修剪、改造后的学校武术,其技术风格仍难以脱离竞技体育范畴,成为简化版的竞技武术。竞技武术套路是一种事先设计好的技术动作组合,属于封闭性运动项目,缺乏必要的身体对抗,难以培养学生的技击防身能力,不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7]这种闭环式的技术动作特点,使得学校武术成为操化的“舞艺”,脱离了武术自身的本真。[8]武术吸引学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攻防技击价值。[9]而学生通过学校教授的武术套路或者武术操,无法在现实场景中得到应用,从而对武术产生认知偏差,甚至产生信任危机,武术到底能不能“打”?真正能实战的武术该如何练?相关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武术重“劲力与意识”是“拳练人”的动作客体对习练主体的综合性身体改造,而操化后的体育武术是“人练拳”,缺乏“劲力与意识”参与,身体处于被动接受状态。[10]186压抑了身体自主选择的活动空间,削弱了习练者对各拳械动作所蕴涵的“武术八法”的整体感受。而传统武术的学练是以记忆为基础,通过体认与情境交互,将所学动作内化为肌肉的本体感受,逐步形成身体应激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类似“刺激-反射”“打练结合”的技术格局,并非机械重复和熟练记忆,而是一种内化后的主动生成。

2 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当代逻辑解析

自武术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以来,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成为标准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文化素养课程,成为多样性的民俗文化;作为国防课程,成为实战对抗的身体武器。学校武术教学方法体系作为融合体育、文化、国防等课程理念的开放性课程体系,承载着广泛而深厚的价值诉求,其生长逻辑为学校武术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

2.1 教学艺术层: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

武术文化植根于传统,生发于现代,历经时代更迭,逐渐衍化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成为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赖以存续和发展的“活态”载体。从历史镜像中走来的武术,经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双向选择,不再是简单的肢体动作,而是凝聚民族智慧,经历时间考验,且被证明了的极具科学理念的通俗文化。[11]“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则止于术”(老子《道德经》)。武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器物技术层面,一味追求技术动作的精细与规范,组织形式的新颖与独特。要提高文化站位,从民族文化运行、发展、演变的“道”中整体把握。邱丕相认为,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只有与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兴衰相联系,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国武术的继承和弘扬。[12]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武术理应自觉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强化民族身份认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也是凝聚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13]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是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和基础,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牵拉着族群内的各类成员,使其集群而生。由于民族文化教育是一个传统民族进行本民族文化和培养该共同体成员适应本民族文化的社会活动,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教育必然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武术也不例外,习武过程是体验生活,学习生活,感受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武术教育应从青少年教育开始,培养民族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增强民族认同感。“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14]45因此,在校园武术推广中应有意识地将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统合,建构起全新的武术文化发展观和民族认同感。

2.2 教学技艺层:德技双修与术道融合

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传统武术不但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而且还形成了一套伦理道德体系,即武德。武德通过“寄生”武术技术习练,使习武人通过技术磨炼,把“寄生”于技术中的伦理道德“知识”变成“共识”,通过习练体认,把“共识”变成“常识”,这些日用不知的常识聚合成控制的权利——武德,从而约束武术人的行为规范。尽管武术流派众多,风格迥异,但“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传习共识贯穿始终,其内涵与外延在时代变革中不断得到深化。在师徒传承中,除了日常生活中道德品行教育外,师傅通常将武德教化渗透于习武技术传习之中,师父通过“言传身教”规训和教化自己的弟子“遵守武德”。如,翻子拳的授徒,讲究“德正而行直,意纯功可成”。[15]李仲轩认为:“武德是练武人的救命草,没有武德伤害他人是一面,更糟糕的是,会把自己弄得家破人亡。”[10]240“德为艺先”和“武以德显”表面强调武德和武艺之间的关系,实则是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照,心态平和地对待万物。

“德技双修,术道融合”的哲学思想在传统武术中体现武术人追求具身认知与自然规律的和谐,是传统武学的境界追求。这里的“术”指武术的技术动作,强调攻防技击的应用。“道”指统领武术演变与革新的文化规律,包括武德、武技、武艺以及武术背后所蕴藏的“儒、释、道”文化的意涵,强调的是道德教化,文化涵养功能。[16]长拳的“节奏鲜明,快速有力,灵活多变”,棍术的“勇猛泼辣,横打一片”等都是技术风格的体现。这些风格各异的拳械技术动作不能仅靠文本解读或身体语言的诠释,要想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武学境界[17]须通过习武者躬身践履的切身体悟,才能领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义。如,在演练太极拳时,技术上要求习武者以意念引导动作,使气息运行与外在形体活动达到协调统一,把呼吸与意识通过身体动作贯穿于技术演练之中,使之达到形神兼备。[18]57总之,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入道,术道融合,“天地万物无不可效法”。

2.3 教学技术层:强身健体与自卫防身

冷兵器时代,武术的主要价值在于技击,健身是其从属功能。明代戚继光认为“搏刺强士体”就充分说明了通过“搏刺”这种人体技击运动形式可以“强士体”,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19]而这时的武术健身价值只是传统武术技击主体价值的一种附加值。周伟良认为“历史上传统武术的发展,是围绕‘武’的价值特征而延伸,健身与修性是通过提高技击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习武过程来实现。”[20]近现代,伴随火器的大规模使用,传统武术的技击性逐渐失去了实践舞台,加之西方自然体育观的影响,武术的传统技击功能开始向现代体育健身功能转变,并以文明化的武术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新时代人们对传统武术习练方法“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所蕴含健康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体而言,习练武术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气神,促进人体健康。[18]47为了满足人们的新需求,武术技术向着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方向发展,增进人体健康成为主流价值。太极拳的“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21]进入现代社会后,拥有大批受众。

冷兵器时代,军事战争中的武术技术动作简单实用,来不得半点虚假。“你武艺高,杀了贼,贼如何又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他决杀了你”。[3]80步入工业社会后,传统武术与军事战争分道扬镳,从而转向民间寻找土壤,最终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形成“武林”。“旧时代练武人时兴访人,练成了就四处走,谁出名就找谁,上门就打架,败了学两招,胜了立刻走”。[10]118对于个体之间的冲突,人们需要一种有效的防身和自卫手段,为达到理想的防身效果,必然要求习武者不断通过套路组合或对抗演练,模拟实战场景,练就娴熟的防身技术,形成防身御敌的基本技能。[22]可以看出武术的“打”始终是人们研究武术不可回避且应不断深入思考的元问题。文明社会的出场语境给予“打”适当的出场方式,前提是不阻碍思想,不分化技术,在习练主体或其他客体遭遇暴力侵害,人身安全、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时,凭借习练主体掌握的武术技能,经过理性抉择后而采取的自我防卫措施。这一出场方式符合形式逻辑对概念的要求,也符合我国法律的基本精神。因此,武术中的擒拿格斗至今依然视为保护自身安全的有效手段。

3 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生长逻辑策略

解构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生长逻辑,首先要解决武术以何种身份出场,如何立足校园。无论是体育的武术、实用的武术还是演艺的武术,其逻辑起点均基于各自的目的与功能而建立。当前的学校武术既不具备实用武术的技击性,也不像演艺武术那样追求文化审美与艺术欣赏。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学校武术教学方法的生长逻辑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3.1 方法运用策略:理解记忆与实战应用相统一

学校武术所创编的操化动作与传统武术动作的技击本质,在设计理念和实战应用层面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体向度的所指与能指,两者虽然存在价值取向与意义建构的差异,但在身体文化层面仍具有一定的通约性。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基础上衍化而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涵容的关系。在倡导淡化竞技武术操化动作的同时,理应看到传统武术也有此类动作。只是不限于外部操化,而是向内超越,追求内外兼修。传统武术吸收儒释道文化精髓,将习练者的本体感受放在首位,以精、气、神、力、功的整体提升作为终极目标,同时辅以身体教化的“练人”过程,这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本质内涵,也是学校武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23]基于此,学校武术教学应以学生对武术动作攻防含义的领悟为基础,通过“拳练人”方式向内图强,实现主(拳)客(人)融通的整体超越。寓传统武术精髓要义于现代武术中,实现学校武术教育的理解记忆与攻防实战的统一。

3.2 内容选择策略:回归单势动作经典

追溯武术的起源与历史演变过程,武术在明朝之前尚未形成完备的套路体系,仍以单势技击动作为主,为方便记忆、总结格斗攻防技术,将各单势动作按照攻防技击原理进行组合创编成武术套路。武术教学起初由功法、单势、喂招、散手、实战几个步骤组合而成[4]130,后因内容多、动作杂、耗时久而被叫停。现在不妨重拾旧章,依据现代学制进行内容优化,从功法开始练习体式气力,以单势为基础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喂招传授技击方法,利用散手强化学生防身自卫能力,进行成套技术动作学习。教学内容以传统武术经典动作为主,强调功法练习,重视单势动作的技击性,增加身体的对抗性,丰富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满足学生对武术实战化的需求,既解决了以往武术课教学内容繁难,一味依靠强行记忆、枯燥练习的传统教学问题,也消解了“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非理性逻辑悖论。

3.3 手段整合策略:“封闭单练”与“开放对抗”相结合

武术产生于“生存空间”的争斗格杀,发展于“两两相当”的防身自卫,转型于“文明对抗”的以搏塑人。除了具备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外,还表现在技击方法的全面、训练手段的独特、搏击思想的深邃等方面,这也是传统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主要特征。[24]传统武术在当代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得益于自身蕴含的技击与对抗价值,这一点在武侠小说,功夫电影等艺术表现形式中均有体现,也都无一例外的指向武术的核心价值,肯定其在当代文化传播中的积极意义。时下备受青少年追捧的拳击、MMA、自由搏击等现代运动项目,它们的看点就是通过充分的身体对抗,合理的技战术,良好的心理品质,挫败对手,获得胜利,迎合人类竞争的天性。反观传统的学校武术教学仍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练习,辅以小组探究、自主练习、相互纠错等常规教学方法,在一个相对安全封闭的场域中进行“只练不打”的单练循环。真正有效的武术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武术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还要掌握武术的实战应用,做到“打”“练”结合,形成套路习练与实战应用相结合的“开放对抗”教学新模式。

4 结语

处于历史机遇期的学校武术,在享受体教融合政策红利的同时,不仅要自觉完成时代赋予的强身健体的学科使命,还要主动肩负起武艺传承、精神塑造、文化传播的历史责任。在兼顾“五育并举”“教会、勤练、常赛”将武术核心价值与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有机融合,实现教育教学、身心发展、技能形成规律的有机统合,充分挖掘武术独特的育人作用,形成具有中国武术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武术传承发展的内在核心价值与学校武术教学的现实基础为出发点,将“立足单势、技击对抗、打练融通、强技修德、传承精神”作为目标指引,把开展的武术特色活动作为“立德树人”的落脚点,开创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技击习练传统武术
浅论习练太极中放松心法的养生效果
习练太极拳膝盖疼原因探究
传统武术怎么了?
习练陈氏太极拳有效缓解焦虑症和抑郁症
习练太极拳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