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多维视角审视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培养

2023-02-20 01:00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刘洋
艺术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舞蹈设置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刘洋

从“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经济性战略结构”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由此不难看出,创新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将创新驱动战略聚焦于高校舞蹈教育课程主动力,是实施素质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舞蹈教育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多种艺术成分在其中,强调开展舞蹈教育课程建设创新驱动,针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教育覆盖面括宽使得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有自我革新的趋势,这种制度对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提高舞蹈艺术创造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培养概况

(一)教学目标对现代教育带来的影响与变化

吕艺生先生访谈中提到:为什么我们的舞蹈不行?因为我们没有流派,没有个人风格。我们的舞蹈学很难培养出个人风格,我们培养的是一个模式,我们整个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是这样。但让人欣慰的是,当代以舞蹈家为主体且主要表现个人思想主张的创作观,已经开始上升并逐渐蔓延开来。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战场”,舞蹈专业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表演能力和应用理论的培养,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实践性。以中国古典舞教育为例,教学定位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优秀历史文化元素,构建具有创新古典舞特色的教学体系,旨在培育学生要精通古典舞表演风格、掌握基本的表演方法和规律,切实具备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感。从教学目标的设置来看,艺术背后文化基因的提炼与艺术教育价值的追求,是高标准的技术技能、技术理论的教学实践;为国家输送艺术类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输送力量。

从认知角度来看,课程可被解释为以知识选择、传递、组织、评价为目的所展开的各种活动集合。在各界讨论课程理论的相关问题时,关注度较高的问题是知识问题。我国舞蹈高等教育至今是30 多年的发展:北京舞蹈学院所建立的舞界精英培育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该培训模式导向是职业化发展,将舞种作为模式的分类依据。艺术类专业院校舞蹈专业课程在时代背景下,内涵有了更深转变,社会关系和舞蹈教育的联系也变得愈加密切,以舞蹈教育为核心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构建在出现转变。新时代背景下舞蹈教育有了更多社会角色,同时社会各界参与者变得越来越多,舞蹈教育未来发展也出现了更多新愿景。

(二)教学内容协调多元化、交互化再造

艺术类院校是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文艺人才,承担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历史精神的使命和担当。以沈阳音乐学院舞蹈专业来看,目前已经确立了包括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基础课程在内的舞蹈教育课程整体结构,《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舞蹈综合表演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东北秧歌舞蹈风格训练)》《现代舞基本功训练》《舞蹈素材(现代舞)》《形体与舞蹈》。以中国古典舞本科学段为例,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规范与强化教学阶段,主要讲授古典舞审美原则、基础理论、基础训练等,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身体技能;第二阶段是深入与综合教学阶段,系统性讲授古典舞表演风格、动律特征,经典作品赏析研究方法;第三阶段是教学成果实践阶段,学生在前期学习和全面掌握古典舞理论、表演风格、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创作、上台表演,既检验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也展示教学效果。课程教学内容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形成一套融合多元化舞蹈专业教育的“一体多元”课程体系。

二、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培养面对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忽视文化认知

舞蹈教育过于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人文素养的提升。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拥有更为活跃的思维和更强的创造性,面对接触更多、更复杂的事物或思想时,有选择、汲取、转化的能力。借鉴吸收文明成果能产出自我的再造力。从横向来看,舞蹈专业课程局限于一般的基础训练层面;纵向方面缺少个性、专业的教育指向。究其原因是过于强调舞蹈课程体系的“完美性”,缺少因地制宜的风格特性与动作价值指导。以中国古典舞为例,教师对于基训要求特别严格,会认准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却忽略了风格性认知的传授。从桃李杯比赛设置的技术技巧项目发现,更加趋向于技术方面的“炫技”表演。部分古典舞教师倾向于身体素能的提升,渐渐忽视了对学生语言体系的核心价值培养,也会背离古典舞教学的初衷。舞蹈本身一味追求技术表演,不利于舞蹈作品的创新,表演出的舞蹈没有风格语言和情感投入的“硬”。

除此之外,目前部分舞蹈课程教师并没有清楚认识或深刻了解教书育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导致无法对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的联系进行正确对待和处理。正是对于舞蹈教育工作者们的挑战时刻,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只是表面,实际并未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持续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点对点、面对面实践与摸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情怀、文化视野来保证课程效果得到不断提升。

(二)课程评价忽视质性介入

舞蹈专业课程培养评价体系比较单一,基本以考试、专业技能等作为主要手段,忽视了质性评价的介入。专业期末考试则聚焦舞蹈基训、素质技巧训练、剧目编排等,对于艺术实践、技能竞赛缺少评价,且专业教师的评价基本为终结性评价,“以演代考”和“以赛代考”是目前所采取的两种形式。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不能匹配。考核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理论、技术动作,轻综合能力、文化素养。虽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最终目的存在差异性,但从本质关系上来看,这两种评价方式存在相辅相成关系。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要保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保证课程评价的扬长避短和互补。艺术类专业院校舞蹈学专业课程评价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需尽快提高对于形成性评价的重视。

三、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高校舞蹈教育课程培养体系构建

(一)以创新驱动为支撑,推动课程设置内涵式发展

舞蹈课程的建构研究应立足于区域舞蹈文化的发展,应当做到专业与文化并举,在训练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文化修养,以强大的文化根基赋予学生内涵底蕴。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无论何时何地,创新是舞蹈生存的根本,更是文艺发展的生命。

课程自主性构建。从艺术类专业院校所设置的舞蹈专业来看,考虑到艺术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与实际需求,结构的设置凸显师资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要给学生留下弹性空间。自主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激发自我潜能。自主选择性标准的含义可从两方面来理解:其一,以艺术类专业院校与外部资源特点、学科建设特点为依据,对舞蹈专业课程进行适应性设计;其二,进行课程类型和课目设置。考虑到学生感知差异、生源差异,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舞蹈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要尊重自主选择标准,可进一步凸显舞蹈专业课程的结构灵活性和自主性。从更进一步的角度上来看,尊重课程设置方面的自主选择标准,实质是在共性基础上突出个性,特别强调培育和社会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舞蹈人才。自主选择标准的选择性主体包含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总体而言,保障课程结构的合理和自主选择,是学生和学院在共性发展中寻求个性发展,同时保证共性个性相协调的基础。

课程均衡性构建。舞蹈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主要是指课程内容、具体课目、课程类型比重的合理与恰当。要保证课程基本理念能够得以凸显,也要保证舞蹈专业的潜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均衡性发展关系是否密切与可持续,决定了舞蹈学专业课程的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及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识和学习。舞蹈教材关注艺术本体,重视情感与动作背后的人文内容,从具体内容来看,可从以下几点对舞蹈课程内学科均衡性加以判断。例如:课目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是否满足主次分明、比例均衡的要求。课程课目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是否科学、合理。课目重难点和专业课程重难点的分布是否合理。舞蹈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关键,在于每个要素之间的互联与渗透。当体系中的关键性要素处于平衡状态与相互补充状态时,课程结构体系将达到整体均衡和合理,此时该体系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舞蹈学专业课目设置的均衡性和课程结构设置的自主选择性并无冲突关系。均衡性所强调的内容不局限于单一层面,而是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例如:课程安排、课程任务、教学计划等。均衡性最终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在多个舞蹈领域中都能够得到均衡发展,而是让学生在有轻重缓急之分的课程设置中寻求个性发展;建立在均衡基础上的自主选择是以均衡为基础,满足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学生整体发展与舞蹈课程结构的实践优化。

课程合理性构建。舞蹈专业坚持“学、演、赛、研”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舞蹈专业教育课程时,纵向层面上的课程组织是以时间维度作为联系所产生的课程管理,简单而言是课程的设置顺序、课程安排问题。纵向组织充分体现了学院在知识传授时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内在逻辑与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特点相吻合。舞蹈专业相较于其他专业,对于实践性要求更强,在教学过程中也有更多实践性操作内容,为避免在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填鸭式”“吃不饱”现象出现,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关注学生自身特点,并以此为重要依据,合理化建设纵向课程体系。

(二)以创新驱动为抓手,推动课程内容高质量融合

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舞蹈专业教育课程创新要坚守内在的文化本心,秉持为时代而歌、为人民而舞,用传统艺能表达传统情怀。课程目标决定了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同时课程目标也是舞蹈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所在。从具体内容上来看,课程目标所要满足的最基本条件是:以学生能力作为基础,考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结合认知理论进行领域目标的设置。

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任何学习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得到不断提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也要满足重动作基础、动作风格的相关标准。舞蹈专业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理论课、技能课都特别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与累积。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艺术类专业院校所面临的教学资源和生源特点差异性,因此要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基础能力、知识培养的重要性。

体现课程内容的适应性。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层面看,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的相配合,例如:在选择知识点和凝练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专业建设特点整合规划,保证在最终课程内容中,既有基础知识也有专业前沿知识。各学科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满足交叉性、广泛性的要求,例如:设置舞蹈通识课程时,要考虑知识点多领域覆盖,获得更多知识拓展,接触到更多领域,更好激发兴趣及持续专注。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同样要适当拓展多领域知识,舞蹈专业学生除了学习与舞蹈有关知识之外,还可学习服装搭配、灯光辅助等相关知识。

突出课程内容的文化性。高校舞蹈课程是需要建立在民族文化自信背景,扩宽世界视野、人类文明的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例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实践教学中,从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寻求舞蹈教学灵感和动力。利用新媒体技术与设备,带领学生去感知不同时代舞蹈所蕴含的时代思想与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舞蹈价值有更全面和更深入的了解,持续增强舞蹈中传统文化的输出力。

(三)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课程评价外延式改革

作为千年流传的艺术文化形式,唯有创新才能涤荡群众心灵、陶冶人们情操。课程评价又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前者又称为形成性评价,后者又称为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不同专业课程教育阶段,结合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内容,对课程建设质量和实施质量进行评价,强调动态性和建构性相结合,评价结果可为后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终结性评价是对学业水平测试结果、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等开展评价,所强调的是判断性和测验相结合,最终评价结果属于定性评价,对后续发展不再有直接建议。形成性评价具有可持续性,终结性评价属于一次性评价,艺术类专业院校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的形成性评价构建作用更明显。例如:古典舞课程教学采取形成性评价,应包括学生肢体语言理解、感悟角色形象和日常表现等。

DeSeCo项目组织认为,在改革舞蹈表演专业核心类课程群的考核评价标准中,积极融入与课程设置有关的要素,可提高课程实施过程的效率,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还能对课程设置的参考标准进行细化,有助于师生合作效果的强化。评价舞蹈课程实施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是学生学习效果最为直观的反映要素。课程评价要保证清晰,客观分数要清楚描述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中,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习效果强化的重要性。该理论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尊重个体差异,不断强化学生主观能动性。从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来看,课程评价改革能促进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教学者的反思,同时课程评价可实现教学的再生。在新课改背景下,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极为重要。

四、结语

创新是舞蹈课程繁荣发展的驱动力。舞蹈专业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有其优势性、显著性。扎实推进舞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产生直接影响。学院更要以匠心守护创新、用初心引领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发展。笔者在立足日常工作、教学课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在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艺术类院校舞蹈专业教育课程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旨在提高艺术课程整体水平,增强学生舞蹈编创能力,并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高校舞蹈教育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实施纲领。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舞蹈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我和舞蹈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