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妍
(辽宁省本溪市金山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跟骨骨折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以脚跟部位疼痛剧烈为主要表现,还会导致患者无法下地行走,高处坠落或跟骨挤压后损伤都是导致跟骨骨折的常见原因[1]。临床对于该类骨折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方式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伤情,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功能恢复[2]。诸多临床实践表明,在予以跟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速患者术后康复[3]。另外,手术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患者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术后需要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为了解早期康复护理在该类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0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9年6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病例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8-61岁,平均为(43.52±4.76)岁;骨折原因为高处坠落伤15例,交通事故伤18例,自身或其他原因所致7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9-63岁,平均为(43.57±4.69)岁;骨折原因为高处坠落伤16例,交通事故伤16例,自身或其他原因所致8例。对比2组一般资料,P>0.05。(1)纳入标准:均经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临床资料完整;知晓本研究并自愿配合。(2)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既往跟骨骨折史;精神疾病;不配合者。
2 方法:对照组予以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及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1)组建专门的康复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负责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并督促患者完成。(2)心理康复护理:跟骨骨折患者由于受疼痛、手术应激等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各种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其康复训练依从性。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及预期效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使其能够更积极地配合康复护理工作。(3)早期疼痛护理: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往往会出现切口疼痛的情况,增加患者不适。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正确的镇痛泵使用方法,在患者有明显疼痛感时及早使用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增强患者舒适度。在使用完镇痛泵里面的药物后,定时评估患者的切口疼痛程度,对于疼痛程度较轻(VAS评分<3分)的患者,可指导其通过听音乐、看电视以及呼吸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以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对于疼痛评分3分及以上的患者,可遵医嘱适当予以镇痛药物来缓解疼痛。(4)早期功能训练: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患者进行3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术后当天-术后第7天,使用石膏进行固定,并用绷带将足部吊起,根据其疼痛程度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协助患者进行脚趾屈伸活动,被动屈伸足趾至最大范围后返回,以往返训练3-5次为1组,每天训练5组。术后第1-6周,指导患者扩大足趾及踝关节的功能训练范围,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足部功能恢复。鼓励患者下床进行轻微负重训练,可使用拐杖作为辅助,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每次15分钟,每天2次。手术6周以后,加强足趾及踝关节功能训练,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开展徒手抗阻训练,对胫骨前肌、后肌及腓骨长短肌进行长抗阻训练,逐渐增加患肢负重训练,直到患者能够自由行走。(5)并发症护理: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密切关注患者的切口情况,及时给患者更换敷料,以免污染切口,减少感染发生。对于血液循环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可采用下肢按摩的方式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及早进行自主活动,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等情况出现。
3 观察指标:(1)康复相关指标。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首次下床锻炼时间、总住院时间。(2)心理状况。于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分值越低越好。(3)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范围0-10分,得分越低越好。(4)康复锻炼依从性。自制依从性量表对2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进行评定,以患者能够完全遵医嘱完成康复运动为完全依从;患者在护理人员及家属督促下,能够完成1/2-2/3的康复训练为部分依从;在家属及医护人员监督下仍无法完成康复训练者为不依从;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5)足部功能康复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足部功能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足部功能恢复越好[4]。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6)炎性因子。采集2组干预前后晨起空腹肘静脉血5ml,应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7)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评定,包括心理、躯体、社会、物质生活等维度,分值越高越好[5]。(8)术后并发症。统计2组术后压疮、切口感染、踝关节粘连、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其总发生率。(9)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评定,总分100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及以上为满意,以满意与基本满意占比之和为总满意率。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
5 结果
5.1 2组康复相关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卧床、首次下床锻炼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P<0.05)。见表1。
表1 2组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s,d)
表1 2组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s,d)
组别 例数 卧床时间 首次下床锻炼时间总住院时间观察组 40 5.38±1.17 5.61±1.43 8.74±1.65对照组 40 8.16±1.49 7.82±1.96 12.86±2.71 t - 9.281 5.761 8.213 P - <0.001 <0.001 <0.001
5.2 2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VAS评分比较:较之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及VAS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VAS评分比较( ±s,分,n=40)
表2 2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VAS评分比较( ±s,分,n=40)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 V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7.56±4.49 40.81±3.53* 56.91±4.82 39.68±3.75* 5.25±1.47 1.15±0.43*对照组 57.63±4.52 49.67±4.15* 56.88±4.79 48.72±4.19* 5.24±1.49 1.86±0.58*t 0.069 10.285 0.028 10.168 0.030 5.343 P 0.945 <0.001 0.978 <0.001 0.976 <0.001
5.3 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2.50%,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2组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n,%)
5.4 2组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干预后2组足部功能评分、Gissane角和Bohler角改善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Bohler角>对照组,Gissane角<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4。
表4 2组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s,n=40)
表4 2组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s,n=40)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足部功能评分(分) Bohler角(°) Gissane角(°)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53.42±3.97 87.46±5.19* 18.76±3.42 35.69±5.18* 149.62±27.59 122.93±15.86对照组 53.51±3.86 79.63±4.28* 18.81±3.37 27.42±4.69* 148.86±28.03 132.75±18.92 t 0.103 7.361 0.066 7.485 0.122 2.741 P 0.918 <0.001 0.948 <0.001 0.903 0.008
5.5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炎症因子各指标水平均显著较低(P<0.05)。见表5。
表5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n=40)
表5 2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n=40)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IL-6(ng/L) TNF-α(ng/L) CRP(m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6.72±5.62 13.79±3.72* 29.95±4.33 15.76±3.29* 21.76±4.29 7.28±2.75*对照组 26.68±5.67 17.62±4.68* 29.89±4.37 20.38±3.96* 21.78±4.26 11.06±3.42*t 0.032 4.052 0.062 5.675 0.021 5.448 P 0.975 <0.001 0.951 <0.001 0.983 <0.001
5.6 2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 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7。
表7 2组生活质量比较( ±s,分,n=40)
表7 2组生活质量比较( ±s,分,n=40)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躯体功能 物质生活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62.64±3.45 86.45±6.23*70.54±4.43 87.87±5.93*67.18±4.58 86.34±6.28*66.45±4.34 85.42±5.37*对照组 62.69±3.42 78.52±5.49*71.28±4.37 79.46±5.25*66.94±4.62 78.95±5.37*67.39±4.45 77.06±5.09*t 0.063 5.810 0.726 6.461 0.225 5.436 0.925 6.891 P 0.950 <0.001 0.470 <0.001 0.822 <0.001 0.358 <0.001
5.7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总发生率比较显著较低(P<0.05)。见表7。
表7 2组并发症情况比较(n,%)
5.8 2组满意度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8。
表8 2组满意度比较(n,%,n=40)
跟骨形状不规则,周围血管神经及韧带组织丰富,在人体行走与负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跟骨骨折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导致跟骨畸形愈合,从而出现持续疼痛或负重功能下降的情况,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的情况。跟骨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且以男性较为多见,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临床治疗该类骨折的主要方法,临床效果较好,但是患者术后需要一定时间康复,所以应高度重视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6]。常规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基本护理需求的,但是总体效果有限,且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有研究报道,在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足部功能,优化患者预后。早期康复护理是从社区康复护理发展而来,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和减轻残障为主要目标,通过主动、被动功能训练的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其自理能力,从而使其患部功能尽快恢复至病前状态。另外早期康复护理通过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能够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生理、心理康复护理,为患者术后康复营造良好条件[7]。
有学者认为,对于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可在术后48小时开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因为患者此时已经渡过了危险期,各项生理指标相对趋于平稳,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8]。另外,早期康复护理的开展能够使患者术后及时得到有效康复训练指导,加速局部血液循环,通过踝关节运动可有效减少踝关节粘连等情况出现,保障踝关节稳定性,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程晶晶[9]研究显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其功能恢复,减少切口感染等情况发生,增强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卧床时间、首次下床锻炼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及VAS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Bohler角、Gissane角和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段双[10]等研究报道类似。提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缓解患者疼痛,增强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同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加速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对患者预后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对实施手术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能够使其正确看待自身伤情,保持良好心态,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康复训练。疼痛是骨科术后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疼痛的存在会增加患者炎性因子释放,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1]。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通过使用镇痛泵、镇痛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完镇痛泵药物后根据患者的VAS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疼痛护理措施,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还可以减少炎性因子分泌,降低患者的感染风险。通过及早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机体微循环,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促进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护理方案更有助于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对其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且具有较高的满意度,体现了该护理方案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跟骨骨折术后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获得较常规护理更为理想的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配合度,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其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