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育策略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

2023-02-18 10:38黄皓楠
艺术大观 2023年35期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非遗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黄皓楠(1995-),男,广东江门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如此,视觉传达设计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持续转变自身的设计内涵和设计形式,为提升其艺术性与创新性而进行更多的跨学科研究,是当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路线。本文主要研究以非遗美育视角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意义和实践,旨在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也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非遗;美育;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5-0-03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幅丰富而多彩的画卷,记录着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辉煌。非遗,是数代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基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民族气息。这些传统技艺、民间艺术和口头传承的智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为我国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然而,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非遗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的进步、城市化的加速,以及文化冲击的影响,使得许多非遗文化濒临失传的危机。因此,我们有责任在当代社会中赋予非遗文化新的生命和活力,让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弘扬。视觉传达设计在各高校中作为一门艺术性和综合性兼具的学科,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都不断在进行适当的完善与改革,非遗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在与视觉设计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应着重展现非遗的历史意义,除此之外,二者的结合更要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与此同时,学校方面和视觉传达设计教师都应特别关注非遗的美育功能,在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人思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实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全面人才培养。

一、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背景

(一)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原因

随着我国设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将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是具有时代创新性的,这不但可以使更多设计人员感受到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够提升非遗在视觉传达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非遗的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都是值得教育工作者及行业内人员进行深刻研究的,将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中,学生能够深切感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底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针对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而言,非遗的融入是格外重要的。正因这一学科教授学生的不只是一种技术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职业技巧,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非遗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结合都是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引领学生完善自身美学思想的关键。由此可见,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非遗文化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更能塑造其良好的美学素养[1]。

(二)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意义

无论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教师只有以课程為基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上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学习方式,对自己进行真实的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才能够得到提升。针对非遗文化的教学,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历史文化进行讲述,首先,提升学生对于非遗文化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了解非遗,进而使非遗逐渐融入教学中。结合非遗的教育教学课程能使学生通过接触和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美学,能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其次,这种传承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其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艺术的内涵,提升审美品位。同时,中华优秀文化美学传承强调创新与传统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的能力,使其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更具竞争力。总体而言,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美学传承的教育将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打下坚实基础。这一点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格外重要。非遗的加入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带来了更全面的发展模式,学生在感受视觉传达设计的技术性的同时受到非遗文化的艺术性熏陶,由此,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审美素养、文化修养都得到了提升[2]。

二、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经过我国多年的发展,世界各地和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都有了不同的交融程度,在感受各个地区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自身的眼界,也拓宽了自身的思想视野,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我国现在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迎合时代和社会的情况,不断为学生提供具有民族色彩和民族文化特征的素材,培养学生专业性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中国审美,使学生兼具文化素养和设计才能。教师要将非遗文化和我国现代科技进行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多种文化知识,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重视民族文化。

(二)引导学生传承非遗文化

对于我国而言,传承千年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刻在每一代教育者的基因中的,而非遗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我国新一代青少年必须继承的重要历史文化内容[3]。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作业内容进行改革,使非遗文化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感受非遗文化,理解非遗文化,学生的文化自信由此提升,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水平和技能只是一方面,人才培养也越来越强调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因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要以社会和时代的需求为准,关注学生文化修养和思想品质的教育。而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将其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技术性理论知识的同时,在非遗文化的熏陶下也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将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有着积极的影响[4]。

三、非遗视角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创设多学科基础知识的项目驱动教育体系

项目驱动又叫作任务驱动,其概念是将项目或任务作为引导教育、学习等活动的方式,同时促使教育、学习等活动的有机结合。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刚刚接触这些专业知识时难免出现不能很快地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巧的情况,而这时教师就要从基础学科知识教育开始,通过连接设计色彩、设计素描、图形创意等学科,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不以单纯的构成格式训练或是形式原理授予的方式开展课程教学,而是要将项目驱动体系落实到教学中,通过项目活动,不断深入探索设计中的形式问题。在这种多学科基础知识的项目驱动教育体系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传授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设计知识并精准掌握知识的授予规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自主解决材料问题、技术问题以及进行个人创新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和专业技巧[5]。

(二)加强综合实验室建设

在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教学后,多数学生对于非遗的艺术性和设计方面的创新性都有了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要联合社会及政府加强综合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作与时代和社会需求更相符的设计作品[6]。在这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和思考模式,引导学生创作具有可行性的非遗文化作品。与此同时,教师和校方可以择优选取学生的设计作品,将其输送到各大设计工作室以及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设计实践机会,进一步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成效。

(三)构建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因非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保护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想要完美结合非遗文化进行教育教学,就需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环境及互动交流平台。各高校要在自身教育团队的师资力量提升的同时,兼顾与具备非遗传承性质的企业合作交流,打造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构建互动交流平台后,校方还要与当地的文化部门展开密切合作,开展多种非遗传承活动,如非遗传承人进校园等,实现非遗文化与设计专业结合的常态化和规范化模式。

(四)拓展非遗元素的应用实践空间

由于我国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过去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被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所替代,非遗的传承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许多年纪较大的非遗传承者去世后,因无人继承导致消亡的非遗文化并不少见。正因如此,我国的教育行业必须肩负起这份艰巨的文化传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除了要积极配合校方建立综合实验室以及完成非遗信息互动交流平台的建设,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校的资源设施,开设具有非遗文化元素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工作室。在这方面,学校也应多组织有关非遗文化深度解析的活动,并配合专业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非遗文化的弘扬和传承[7]。

四、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的美育改革策略

(一)提高美育重视程度

我国各高校在将非遗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时,应时刻牢记美育的功能和作用,高校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的方法、内容和观念,将美育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研、练,在各方面不断增强美育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感受美、把握美、创造美,真正实现美的教育。除此之外,学校和专业教师还需将教育空间进行拓展和延伸,致力于多角度、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8]。因此,在有关艺术和美术的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为学生普及美育观念,使学生能够通过认识美,并以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和地理文化优势为学生提供美的素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实现培养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信感的教育目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以美育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以学生为主,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底。除此之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加入更多广义的美育内容,强化课堂教学的艺术氛围,提升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发挥美育真正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美育的革新,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改革能够良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的人才培养观念,为我国的人才输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9]。

(二)打造美育教學环境

教学环境的建设,可以说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关键影响力的一环,只有教育环境具有美育色彩,学生才能够在学习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认知能力,尤其是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教学环境的美育功能是否完备,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根本上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质的艺术专业,在这一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足够的技术能力和知识,还要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美学内涵,这在整体教育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环境,须符合干净、整洁、美化的特点,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教与学,从而实现美育的实际教育作用,完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保证艺术知识传递和完善学生价值观念的教育目标。现如今,素质教育的普及成为教育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教育工作者为贯彻素质教育,要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各高校作为我国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必须在提升学生艺术审美和鉴赏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10]。而这就需要教师和学校对教学环境进行优化和改革,以教学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最终教育目的。由此可见,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教师要对美育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多元化的美育教育手段革新教学的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能力,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五、结束语

将非遗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以美育为基础进行教育改革是具有必要性的,只有贯彻美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更要将非遗文化的内涵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保障学生文化素养和技术知识的共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民族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满足当前时代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娟,赵利权.以陶瓷为媒:从视觉到体感的美育实践[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3):117-120.

[2]闫会恩.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建设新路径——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2):170-172.

[3]孙志强.视觉文化语境下艺术类自媒体的美育功能及其价值[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22(02):24-28.

[4]郭贞希,林曦.美育视野下校园环境视觉设计研究——以嘉兴一中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2(04):248-250.

[5]姜文霞.视觉艺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美育渗透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0):57-59.

[6]程军歌.视觉传达在社会美育中的独特作用[J].艺术教育,2022(02):284-287.

[7]张哲,王玮.新时代美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艺术类教师党支部创新建设研究——以东北大学环境设计系与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党支部为例[J].文化产业,2021(05):116-118.

[8]吕南.数字化媒体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创新作用——评《数字化时代下的新媒体艺术教育》[J].中国科技论文,2020,15(09):1109.

[9]孙铭.校园Ⅵ设计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6):53-54.

[10]孙铭.校园Ⅵ设计在高校美育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5):123-124.

猜你喜欢
视觉传达设计非遗教育改革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基于数字媒体环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改问题探究
浅谈视觉图形在新媒体艺术中的表现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