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文化交融的艺术活化石

2023-02-18 14:05吴非凡
艺术大观 2023年35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民歌

作者简介:吴非凡(2003-),女,江苏镇江人,本科,音乐学(师范)专业。

摘 要:江苏省镇江市的丹徒是闻名江南的千年古邑,因其土地肥沃,物产富饶,人杰地灵,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丹徒地处“吴头楚尾”之地,是春秋时期,吴国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着十分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丹徒南乡田歌是丹徒南乡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创作并传唱的民歌,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艺术活化石。但常见文字大多是关于这“活化石”的概略性介绍,因此本文就丹徒南乡田歌的艺术形式,从类别到乐曲特征、演唱形式、歌词方言特点等方面做些深入解释,以便人们更好地认识南乡田歌的艺术价值,增强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并为当代音乐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田歌;民歌;民间音乐;丹徒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3)35-00-03

田歌,又称“秧田歌”,是广大农民劳动过程中传唱的一种民歌。“田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等地区有着广泛的存在,如嘉善田歌、青浦田歌、丹徒田歌等。相较前两者的研究,丹徒田歌的研究成果比较少。随着2007年丹徒南乡田歌正式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田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但一般都停留在概观方面的介绍,缺乏对其较为深入的艺术形式分析。因此,笔者就此做些思考。

一、丹徒南乡田歌的艺术形式

丹徒南乡田歌历史悠久,据相关文献记载,其可追溯至七千年前的耕作文化时期,当我们的祖先发明稻耕时,便同时创造了耕作文化,在劳动时伴歌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是人们在劳动时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经过口耳相传,一直传唱至今。丹徒南乡田歌依据歌唱时的劳作方式可分为耕田时的“耕田嘞嘞”,车水时的“车水号子”,打麦收获时的“打麦号子”,耥草劳作时的“耥草田歌”,插秧时的“插秧田歌”等几种艺术形式,每种形式有着不同的内涵。

(一)耕田嘞嘞

在丹徒南乡田歌中,耕田嘞嘞是一种较常见的歌唱形式。这种歌唱形式—般为男声独唱,是因为在古代重体力的耕田农活大多都是由男人来承担,中国的文字“男”字,也有田中之力的含义。由于耕田时不但要一手扶稳耕犁,另外—只手还要不停挥鞭指挥牛拉犁,因此这种劳作对人、畜的体力都是个考验。为了解乏,让人、畜配合劳作更有效率,进而产生这种艺术形式。“耕田嘞嘞”即农民驾牛耕田唱的歌,农夫左手扶犁,右手挥鞭,赶着牛儿唱着悠扬的号子,在蓝天白云下耕耘生活。这种田歌没有具体的内容,只是一些“哈”“来”“欧嗬”“驾”“撇”“呕”的虚词吆喝声,即为民间耕田时赶牛吆喝语,这种劳动号子曲调高亢、嘹亮、悠扬。

(二)车水号子

在丹徒南乡田歌中,车水号子的数量也不少。因为古代丹徒主要以种稻米为主,车水灌田是农民经常劳作的场景。车水号子就是伴随这种劳动而逐渐产生的艺术形式,即农民车水劳作时唱的歌,能起到集中力量,统一步伐,消除疲劳和计时的作用。车水号子的种类很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车水号子,其格调清新活泼,旋律高亢悠长,曲调少而不断重复,拖腔多而余味悠长。车水号子有不同的曲调、节奏与曲式结构,不同的语言形式产生不同的号子,因此车水号子形式多样,曲调丰富,车水号子的节奏有的自由,有的较为规整,歌词也多为即兴创作,多用到虚词进行铺垫,也有全曲只唱衬词的,演唱形式多为一领众和。代表作品有《数麻雀》《数螃蟹》《车水长号》《车水滚号》等,如《数麻雀》,演唱者从一只麻雀唱到十只麻雀,为一个小歇休整时间,休息一会儿后继续车水,再重复从一只唱到十只麻雀;如《数螃蟹》,以螃蟹为描述对象,生动活泼,幽默风趣,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创作智慧[1]。

(三)打麦号子

打麦号子也是丹徒南乡田歌中比较多见的艺术形式,是在打麦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与打麦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带有呼号的民歌,具有协调与指挥打麦劳动的实际功用。这种伴有节奏的歌声,不但协调了动作还鼓舞了劳动士气,是一种有节奏、有旋律的“劳动号子”。在打麦过程中,农民手持连枷,随着打麦节奏和连枷的上下起伏,唱起打麦号子。打麦号子的曲调明快、活泼,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旋律简单,节奏性强,音调铿锵有力,风格粗犷豪放。打麦号子具有丰富的歌词和曲调,如代表作品《打麦号子》里唱道:“大麦上场小麦黄,男女老少下田忙;小麦上场插秧忙,今年丰收有指望;麦子收得堆满仓,一季收了一年粮。”唱词内容展示了勤劳聪明的劳动人民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四)耥草田歌

耥草指农民用耥耙在水稻的行间推拉,达到松土、除草的目的。耥草相对来说是一种轻活、细活,所以一般由妇女承担,耥草田歌的演唱者也大多为妇女。耥草田歌的音律优美舒缓,意境清新,音调悠扬,常令人有清风扑面之感,沁人心脾!其歌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充分体现了丹徒南乡田歌的柔美之情。耥草田歌既描绘劳动场景又抒发劳动者的丰富情感,如丹徒南乡耥草田歌的代表作《山歌好唱口难开》歌词中唱道:“山歌么好唱,口难开哟;樱桃么好吃,树难栽哟;清水池里哟,栽红菱哟;莲蓬结籽哟,藕成根哟”,唱出了农民田间劳作的艰辛和对生活不易的感慨,体现了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五)插秧田歌

“稻田水滿插秧时,野田齐唱插秧歌”。每年的插秧季节,人们会互相合作,分工配合。有人在水田边准备成捆秧苗,抛向水中,而秧田中的人,则手把青苗快速插秧。一起劳作的农民,亮开嗓子用歌声助兴,彼此呼应,美妙的田歌在田间此起彼伏地响起。如插秧田歌《插秧歌》中唱道:“插秧要唱插秧歌,两腿弯弯泥里拖。泥里拖啊泥里拖,手捏秧苗插六棵。”曲调清脆悠远,高亢的起音,绵长的抒叹,唱出了劳动者辛勤劳作时的艰辛和对丰收的期盼。插秧田歌产生于劳动,并应用于劳动,同样也具有振奋精神,消除疲劳的作用。插秧田歌既有领唱也有合唱,其消除了插秧的单调枯燥,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团队合作精神[2]。

二、丹徒南乡田歌的音乐特征

要深入了解丹徒南乡田歌,还得进一步分析其音乐特征。丹徒南乡田歌的音乐特征是历史所形成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丹徒南乡田歌总体上具有“吴头楚尾”文化交融的鲜明艺术特征,即历史上地处吴地长江的上游(即头)与楚地长江的下游(即尾)相接连的地方——丹徒,既有吴文化的清雅隽秀,又有楚文化的恢宏粗犷,具有吴楚文化交融的特点。但具体到各类别歌唱形式又有些不同的风格。

(一)乐曲探究

1.乐曲类别。丹徒南乡是个有山有水有平原的地方,因此,丹徒南乡田歌的乐曲种类繁多,包括山歌、劳动号子,小调等。丹徒南乡田歌的“吴头楚尾”特征,即一般以山歌风格为基础,综合有劳动号子和小调的艺术因素。

(1)具有以山歌为基本体裁特征的丹徒南乡田歌。山歌的艺术表现特征为:感情抒发的直接流畅性;编唱形式的自由性;形式手法的单纯性。如耥草号子《左雕右雕雕不停》,运用四句体的段式结构,一人领唱,众人和唱,领唱者唱一句歌词,接唱者唱衬词。旋律悠远深长,风格热情奔放,曲调高亢嘹亮,节奏形式自由,拖腔处巧妙利用衬词,歌词简朴,语言生动,抒发了农民劳动时的情感,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具有劳动号子特征的丹徒南乡田歌。田间劳动很艰苦,农民在劳动时,所唱的田歌自发地需要有凝集力量、协调动作、指挥劳动、消除疲劳的作用。所以从节奏、曲调上看,丹徒南乡田歌具有号子的因素。其节奏固定,律动感强,与实际的劳动节奏相结合,曲调粗犷,铿锵有力。如《打麦号子》频繁使用虚词烘托气氛,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曲调与歌词相呼应,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的激情,展现了劳动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使之具有号子的体裁特征。

(3)具有小调特征的丹徒南乡田歌。小调是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的民间歌舞小曲,音乐表现手法丰富,更易于传唱。如《荡湖船》,又名花船舞,荡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音乐舞蹈,常在喜庆节日里表演。歌曲用轻快的旋律,描绘丰收喜悦的场景,充满欢快之情,其节奏规整,结构严谨,多用于表演,具有明显的小调特征。

2.乐曲结构。丹徒南乡田歌的曲体,通常为两句体、四句体或是多句体的段式结构,其中只有采取领合形式的部分曲目是规整形节奏,其余基本为自由疏散的节奏节拍。这种结构使得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丰富的情感变化。

3.乐曲节奏特征。丹徒南乡田歌最初强调的是其“实用性”,从其为劳动服务的“实用性”发展进化到“艺术性”是丹徒南乡田歌的重要特性。劳动的指挥者往往就是领唱者,其曲调表现为同一类型的节奏重复进行。丹徒南乡田歌为劳动服务的特性决定了其节奏具有鲜明的律动性。有二拍、三拍、四拍及几种拍子的混合使用,这让歌曲快慢适宜、轻松活泼、统一整齐,从而增加其“实用性”,进而更有“艺术性”。

4.乐曲旋律特点。丹徒方言有吴楚文化交融的特征,语言的因素也导致了丹徒南乡田歌在旋律上有着丰富多彩的特点。丹徒南乡田歌的曲调风格曲折婉转、圆润细腻,又不乏豪放大气、铿锵有力。如丹徒南乡田歌《车水长号》《打夯号子》衬词及拖腔运用充分,体现了南方民歌的婉转,又能体会到北方民歌的直爽豪迈。丹徒南乡田歌大多会使用丰富的装饰音和衬词,加上丹徒地区特色的方言,也让丹徒南乡田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3]。

(二)演唱形式

丹徒南鄉田歌的演唱形式有一人独唱、两人对唱、多人齐唱和一领众和等,其中“一领众和”是最常见的演唱形式。在丹徒南乡田歌的各种演唱形式中,会运用到不同的歌唱方法,具体有假声唱法、真声唱法、混合声唱法、震颤音歌唱法等。某种音乐类型歌唱方法的确立是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对歌曲演唱方法的研究也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外部条件:演唱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内部条件:演唱者的审美意识、语言天赋、音乐天赋等。

1.假声唱法在丹徒南乡田歌中的运用。广阔的田野上,劳动者在抒情歌唱时,习惯用很高的、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穿越广阔的空间,达到相互之间表达交流的歌唱效果,展示其狂放、豪迈的情绪。运用假声发声时,演唱者声带不完全闭合,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此种声音通常为男歌唱者所用,以取得特殊的音色效果,达到其音域的最高部分,展现了普通农民的呐喊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

2.真声唱法在丹徒南乡田歌中的运用。真声,即气息带动全部声带振动,声门全部闭合,进而引起共鸣。劳动者在演唱一些叙述性和抒情性较强的歌曲时多采用真声唱法。运用在田歌的演唱中,起到一种舒缓心情,调节气氛的作用,多用于演唱音域不高的小曲或曲中的中声区,其表达的歌曲多优美抒情,节奏自由,曲调平稳。

3.混合声唱法在丹徒南乡田歌中的运用。丹徒南乡的农民在演唱田歌时经常将真声唱法和假声唱法混合并用。混合声唱法使田歌的高音明亮,低音结实,真假声之间的衔接简单、直接、干脆,为听众呈现一种真假声极其明显,但又毫无违和感的特殊艺术效果。

4.震颤音歌唱法在丹徒南乡田歌中的运用。震颤音是指声音呈波浪式的运动,当气息通过声带的同时,歌唱者有意将之震动,发出震颤音时,喉部肌肉会高频率地振动,尤其以男性的喉结部分更易察觉。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身体处于亢奋的状态,喉部的喉头肌较平常紧张、声带张力变大,在唱一些拖腔时,气息冲击声带,产生了一种更富艺术性的高频率震颤音。这种震颤音与假声并用,为丹徒南乡田歌增加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歌词探究

丹徒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丹徒话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丹徒话保留浊音和入声,具有当代吴语大部分特点,但又一定程度受到江淮官话的影响。因此,南乡的周边村落,往往语言都有所不同,有着南北交融、相互杂糅的特点。田歌的具体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劳动人民在各种不同的劳动场景中用语言表达唱出来,因为语言表现形式的差异,丹徒南乡田歌也同时呈现出百花齐放、风格迥异的特点。

丹徒南乡田歌的歌词内容主要来源于当地民众的现实生活,形式以七言、八言句为主,也有五言以及长短句等形式。丹徒南乡田歌经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其中又大量用到虚词加以铺垫,用来烘托气氛。如《对歌》中唱道:“什么东西出土一点红?苋菜出土一点红;什么东西出土蓬松松?韭菜出土蓬松松;什么东西过河耍刀枪?螃蟹过河耍刀枪;什么东西喝水低着头?耕牛喝水低着头”,这种运用一问一答的对唱演唱形式,不仅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而且更有娱乐性。

研究发现,丹徒南乡田歌的歌词中,除了表达歌曲思想的所谓“正词”外,大量使用衬词及虚词。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词句,和正词一起配上曲调,即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使歌曲更富变化,形式更加丰富完整,表现出鲜明的情感和内涵。丹徒南乡田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大多以劳动、生活等主题为主,既包括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也包括对情感的表达。歌词中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歌曲更具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综上所述,丹徒南乡田歌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积淀,是丹徒人民创造的历史活态化石,其蕴含的审美价值,必将为我们创造新的民族文化艺术提供丰富的源泉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佩吉.长江流域田歌的初步探究[J].中国音乐学,1988(04):25-38.

[2]江明惇.试论江南民歌的地方色彩[J].音乐研究,1983(01):77-87.

[3]孙伟.吴头楚尾田歌情——江苏镇江丹徒田歌艺术研究[J].艺术探索,2009,23(06):38-40+161.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民歌
畲族民歌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乐的影响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衡水地区民间音乐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开发应用研究
浅谈中国民间音乐消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