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人生世相的反照

2023-02-18 15:52
新班主任 2023年12期
关键词:朱光潜移情美学

邱磊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江苏省陶研会理事,2019年《中国教育报》“年度十大推动阅读人物”之一,多家媒体专栏作者。出版有《“偷师”杜威》《杜威教育箴言》《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古诗词中的地理课》4部著作。现就职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这两年,校园中的霸凌、伤害等新闻,时登舆论热榜。唏嘘之余,世人多反省,或搬出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种种,“盲羊补牢”。近日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和《谈美书简》,恍然以为审美、立美的失察失位,也是重要诱因。若班主任等一线管理者具有美学的基本理念和相关举措,善诱导,能纾解,会融通,无论对人对己,都将大开方便之门,岂不美哉?

朱光潜先生是一代大家,在教育、文学、翻译等领域均有建树,而最为后世乐道的,是其美学成就。作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他于英姿勃发的青年时期和沧桑历尽的迟暮之年分别写了两本介绍美学常识的小册子:《谈美》与《谈美书简》。因主题相近,相映成趣,所以市面上有些集子,合于两者,以飨读者。

距离产生美

美,几乎每天在眼、在耳、在口。“距离产生美”,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何谓“距离”呢?这固然有空间的含义,西谚说“仆人眼里没有伟人”,即是这一层面,但更重要的是“世俗的距离”。朱光潜先生提醒,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即不是着急上火地为了某个具体的事务而“苦心专营”“精准投喂”。事实上是,无论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须尽可能地涤除庄子说的“机心”,要“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

也就是说,这个“距离”主要针对“心”。朱光潜举了一个例子——一个海边的农夫,每当听到有人夸赞自己门前的海景时,便会很羞涩地回头指向屋后一畦菜地说:“门前虽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的菜园却还不差。”试问:农人怎么就看不出海景是美的呢?——他已经陷于当下的利害、得失、荣辱之中了。如此,我们想到了佛家说的“凡事太近,缘分势必早尽”。这是有道理的。要想获得美对人生的纾解、慰藉与感召,就必须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

“无所为而为”的审美逻辑,要求班主任学会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如何能浇我胸中块垒呢?以道家的学问看,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即给心灵一片“无”的空间,它与形形色色的一切实利无半点挂碍。这种无用之用,恰恰是将来的“大用”所在。以美学家的立场说,那叫“美的事物与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这段“距离”,恰恰是心灵救赎的最后凭借。

《肖申克的救赎》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主人公安迪意外发现了一盘黑胶唱片,内容是音乐大师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他冒着巨大风险,反锁广播室的房门,把音量调至最大,向整个肖申克监狱播放了一段唯美的旋律。这个举动,普通观众很难理解,《费加罗的婚礼》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反让他被关了一个月的禁闭,有何价值呢?

其实,这才是美的治愈之效。它让人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自由、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也让“此岸”的存在与“彼岸”的超越形成了某种隐秘的联通,人的精神为之大振,生命为之焕然。

人生世相,很多时候都有种当局者迷的朦胧,让人看不清楚。作为带班的人,每天沉陷在常规考核的数据分析中,汲汲于周练、月考、期中考试的排名中,是很难有闲暇、心情和际遇去体会儿童之美、学科之美、校园之美的。孩子也受之裹挟,孜孜矻矻,跌宕于文山题海,隐没于循规蹈矩。美势必悄然溜走。

要学会在现实世界之外有一点“出世”的精神面相,有一股“无为”的行动勇气。这是朱光潜先生的美学劝诫。

一半在物,一半在人

与教育学一样,美学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学问。《谈美》分析,美既不是全然主观的,也不是纯粹客观的,它是主、客观内在统一的结果。换言之,美是一个关于“建构”和“发展”的动词,而不是表示“靜止”或“守成”的名词。要是放在教育领域,或者更微观一点,放在教学论中,这个道理如同在说,教学的主体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两者作为一个共同体,彼此产生的互动、联系,即“主体间性”。

知道了美的原理,便能推知:同样的世情百态,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不尽相同。“一花一菩提”,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源于自我意蕴和情趣的向外投射。“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同一物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观感、联想、兴味。不少班主任查寝室时,必要求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将墙上、门上、桌上的明星画报全部撤除,以免想入非非,涣散精神,荒废时光。但实践证明,那些“玉照”只会转入“地下”,而不是真正匿迹。待检查之风稍过,却又“死灰复燃”。究其原因,在于师生向外投射的价值取向不同。学生以为那些影星是美的,故模仿之。客观地说,这也是爱美、尚美的表现。如何面对并消解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孩子上一节引导审美的班会课。

当然,画报可以不消除。《谈美》一书中写道,美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于移情。所谓移情,即将自己的感觉“移植”到某一个物品上。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可以倒过来,将物品的虚拟精神彰显到人身上。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他就是把客观的物反向投射于内心。一个人心中多一分美的意象,他的浊念就会少一分;多一分美的希冀,他的恶念就会减一厘。

从“移情”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行为,会有许多新见解。譬如,男孩子似乎在不同年龄段都“热衷”于打架斗殴,还假借审美的口吻,美其名曰“伤疤是男人的勋章”。从《谈美》来看,此举其实是将“打架斗殴”视作“勇敢无畏”的移情,并以暴力美学的形式,建立个人在社群交往中的心理优势。一旦知晓动机,教育的化解之道便柳暗花明:将“勇敢无畏”的移情投射于体育运动、竞技比赛等其他正面的、积极的事物之上。孩子的动机得到满足和保护,生命成长也将进入快车道,人生之路说不定会转向一个美好的方向。

朱光潜将“移情”称为“宇宙的人情化”。天地万物,星辰、日月、山川、草木、鱼虫都可以在移情之中化作特定的审美资源、教育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利用是有道可循的。其中之一,便是节奏。以音乐节奏来说,舒缓、高亢的音乐会给人以欢欣鼓舞的情调,陡急、低沉的音乐则令人感到抑郁凄恻。由此联想,校园里眼保健操的伴奏乐,当属于前者,确有积极的审美意义。班主任若留心,可在班级管理中选择不同的音乐,待机而施。班级如亢奋、浮躁、轻飘,可选用节奏低急的音乐,以平抑躁气、回归理性;班级如消沉、疲乏、挫败,可换成节奏高缓的音乐,以鼓舞人心、勉励众志。不仅音乐,还有语言、文字等,把握好节奏,不需分毫说教,既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也能“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当然,《谈美》及《谈美书简》之中的教育启示还有很多。最让人受启发的,在于作者对“人”之本身做出的5字评价:单一的杂多。“美”之诞生,一半在人,一半在物,两者差异极大。法国画家德拉库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每个人都有这部字典,但各凭才情,各美其美,谱写的甘苦乐章,不尽相同。朱光潜以一生的经验建议后学:人永远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种种能力的统一体”。不要以一时一处一势的高矮短长成败,早早判断他人。要相信生命本身都是美的,这种美可移情、可联想、可生发、可创造——其本身就是人生世相的反照。

一言以蔽之,人一辈子都在对美的体悟中成长。

猜你喜欢
朱光潜移情美学
仝仺美学馆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盘中的意式美学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论诗歌评价的标准:从柏拉图到朱光潜
与美同行——读朱光潜《厚积落叶听雨声》有感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纯白美学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