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传春
情景再现
强强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不干家务。但在学校他像换了一个人,班级卫生抢着干,还报名竞选生活委员这一职务。部分同学对强强校内校外不一致的做法表示反感,纷纷表示强强没资格竞选生活委员这一职务。
作为班主任,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德育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的有机整体,本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和期待内化,并进一步外化为行为的过程。从他律走向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路径和普遍规律。虽然我们一般经验性地认为学生生活在校园中,但实际上,学生主要生活在一个个具体的班级之中。班级是学生成长发展的背景、环境,班级授课制依然是現阶段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因而,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和关键,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班级德育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德育,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道德成长。
具体而言,班级德育的功能体现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一是从个体视角来看,指向学生个体的道德成长与发展;二是从组织视角来看,指向班集体的建设与完善;三是从德育资源整合视角来看,指向不同德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三者之间,理论视野上,从个体到组织再到群体不断拓展,逻辑层次上,从主体到主体间不断递进,构成了班级德育功能的“三位一体”。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作为班级德育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承担者、引领者,班主任在实践中应加深对班级德育三维功能的认识,综合把握,不可偏废,自觉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段丰富班级德育实践。本案例所涉及的学生道德现状是一线教育中真实的、普遍的、常见的情景,非常考验班主任的应对能力,我们不妨从这三个角度展开分析。
个体功能:班级德育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成长与发展
多因素论认为,学生个体成长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主体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中,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整个教育体制赋予的,还有赖于在班级层面具体落实。班级是学生道德成长的主要场所和道德实践的重要场域,学生又是成长中的“未完成”的人。于是,班级德育天然履行着促进学生个体道德成长发展的重要职责。这里的学生,应然指向的是班级里每一个具体的普通的学生,不是仅仅指班级里的部分学生或大多数学生。因此,班主任在建设班级德育的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切不可将学生道德成长中的困境归结为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它。
学生的行为表现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因而在家庭中与在学校中有不同的道德行为表现是很正常的。案例中的强强,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很多可能的原因,既有可能是现阶段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导致劳动意识淡化,也有可能是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方式选择,等等。对此,班主任不能简单判定强强就一定属于不爱劳动的“坏孩子”,更不能简单否定或“扣帽子”,剥夺强强竞选班级生活委员的资格。班主任甚至不能仅仅根据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推测强强的道德动机,因为道德动机通常是内隐的。
从班级德育的角度来看,强强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是,不同情境中(家里、学校)道德行为不一致。根据科尔伯格的个体道德水平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分析,强强的道德水平很有可能处于“习俗水平”的“好孩子”定向阶段,那么,针对强强的道德发展现实水平,班主任需要有意加以引导和启蒙。一是认可道德行为选择。从道德行为选择上充分认可强强“班级卫生抢着干”和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二是激发高级道德动机。虽然我们不能准确把握强强想当生活委员的真实道德动机,但在班级德育中,班主任真正要做的并不是去刨根问底,进而选择其中“自利”“不成熟”的部分加以批判。而应坚持正向引导,向学生介绍优秀的生活委员职责、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因为热爱劳动和出于集体责任感去竞选班干部,以激发学生高级的道德动机。三是促进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统一。班主任在班级德育中认可强强的道德行为选择,不断激发他的高级道德动机,随后就要鼓励他在家里也真正做出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并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意志。
组织功能:班级德育推动班集体的建设与完善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强调,民主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德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林德指出,道德能力呈现为两个方面,个体的一面和社会沟通的一面。当我们审视个体应对道德困境的能力时,我们谈论的是道德能力。但是,当我们看待和研究他们是怎样和他人一起应对道德困境时,我们讲述的就是民主能力。于是,林德提出了“道德—民主能力”这一概念。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班级是小学生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组织,班级是由班级全体师生构成的共同体,班集体具有“自功能性”“自组织性”。这意味着,班级德育需要通过班集体的建设提升学生的民主素养。
强强竞选生活委员职务,班级内部分同学表示异议,质疑强强在家和在班级道德行为不一致,说明这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是端正的,我推测,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也许选择了沉默,也许对生活委员人选并不关心。这也说明,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不同学生对于生活委员人选及其背后道德认知的差异,还没有形成班级全体学生普遍的、合理的、统一的认识。
每一次道德冲突都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契机,班主任应面向整个班集体,面向全体学生,忠于班级德育现场,善于把握这一德育契机。具体怎么做呢?我推荐一线班主任学习、借鉴“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一是把班级德育中的案例进行加工,编写成道德两难故事。结合此案例,班主任可以将强强看成任一可能的同学,抽象提炼出一般性的道德两难案例故事,形成文本。比如,此案例就可以编写题为“某某同学是否应该成为生活委员”的道德两难故事。二是利用班会课或班级议事时间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具体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形式,也可以是角色扮演或者辩论,等等,班主任主要负责讨论过程的组织,尽可能避免主观偏向。待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后,班主任对讨论主题内容进行总结,落脚点当然应该是引导学生高级道德动机的发生,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一致,知行合一,锤炼稳定的道德意志,等等。三是班主任通过构建高品质班级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关怀自身、他人、班集体,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评价学生的道德表现。特别重要的是,作为“重要他人”,班主任要意识到自身就是极其重要的道德表率,要做好榜样示范。这样一来,随着学生对于道德冲突认识越来越全面,道德推理判断能力也会相应提升。通过道德两难故事讨论法,可以积极促进班级整体建设完善,有助于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民主社区,进而促进班级学生整体道德能力尤其是道德民主能力提升。
整合功能:班级德育有助于不同德育资源的整合
教育不是一座孤岛,学校教育是内嵌于生态之中的,每时每刻都在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动态互动。试图将班级德育框定在学校、班级场域之内加以分析讨论,都是对班级德育窄化或矮化的表现。从横向的空间结构看,班级德育还需整合家庭德育资源、社会德育资源、网络德育资源等。理想的状态是,不同领域的德育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稳定、一致的道德成长环境,这样才能同频共振,进一步促进学生道德成长。实践中,一线班主任经常会有负面的困惑,即所谓“5-2=0”公式。“5”代表学生一周中在校内接受5天的教育,“2”代表学生周末在家庭中接受2天的教育,“0”意味着学生道德成长受阻、趋零,甚至倒退。从班级德育的角度来看,这个公式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道德行为在班级和家庭的差异,假如家庭德育不能同步跟上,再美好的班级德育也可能是徒劳的。
案例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班主任应将这一案例看成开展德育活动的重要契机,但这还远远不够。欲真正提升学生(包含但不限于强强)的道德水平,班主任除了在班级内部进行引导,积极利用学校德育资源之外,尤其要加强家校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现阶段的道德發展水平,争取家长支持配合,给学生创设一个稳定、一致的道德成长环境。简言之,就是要整合班级德育资源和家庭德育资源,两者统一立场、各司其职、相互促进,最终使学生在班级内、家庭内都能有稳定、一致的道德行为选择。
学生是班级德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核心。具体而言,一是家校协作育人。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席会等形式,面谈、线上交流等方式,与强强的家长保持沟通,表扬其参与班干部竞选的积极性,请家长从家庭德育角度勉励强强言行一致,积极承担家务。这样,在充分深入沟通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家长支持,凝聚共识。二是家校活动育人。班主任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亲子运动会、家长活动日、志愿服务日等,邀请家长到班级参与活动,感受真实的班级生活,甚至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班干部竞选活动,既可以促进家校合作,也有助于形成育人合力。三是家校榜样示范。班主任可以亲自进行劳动示范,也可以带领强强一起观察学习班上其他同学如何积极在校做卫生,在家爱劳动,还可以给学生展示家长认真工作、劳动的视频。多角度引导学生从道德认知层面认识到劳动光荣,从道德情感态度上认可劳动光荣,从道德意志上坚定对劳动的热爱,从道德行为上,无论是家庭中还是班级里又或者是别的情景中,都能真正将热爱劳动的品质付诸实践。最终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实现道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