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3-02-18 14:08郁燕杜晓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郁燕 杜晓磊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学科,数学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故教师要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精神.要想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多个方面(创设情境、活用课本等)入手,增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阅读能力是指小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数学题目的题干、条件、问题以及算式等内容对题目有正确的理解,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业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采取各种方法调动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阅读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阅读,如此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数学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实用技能,提升解题能力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实用技能的重要途径.在数学阅读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数学题目,理解问题涉及的数学概念、方法,再通过思考和分析确定解题思路.数学阅读并不是简单地阅读数学题目和解题过程中的计算,而是要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思考和分析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阅读能力,同时需要注重阅读策略的使用.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览、标记、提问、归纳、总结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和解题过程,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二)提取有效信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不仅是单纯地理解题目所要求解的问题,還包括对问题的分析、解读和提取有效信息等多个方面.在数学阅读中,学生需要通过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从题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和关键点,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数学阅读,学生可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在金融、工程、物理、计算机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通过数学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这些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积极性.

(三)发散学生思维,系统掌握知识

数学阅读常涉及数学中的多个概念和方法,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思考和探索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这个结构包括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方法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在数学阅读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概念和方法,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

(四)提升自学能力,辅助课堂教学

数学阅读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思考和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和解题方法.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包括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等能力.通过数学阅读,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同时,数学阅读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数学阅读材料,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通过讨论和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

正确的阅读观念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主动探索.

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念,促进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课程中给学生营创读书氛围.例如,在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谜语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在课前,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准备的谜语给大家猜一猜,随后教师提出:“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谜语:“小家伙,木脑袋,要说它的本领可不小,造房、造桥样样行,小朋友们喜欢它.”学生基本都能猜出谜底是积木.紧接着,教师提问:“你们喜欢玩积木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是来玩积木,而是观察积木.现在请每名学生挑选你最喜欢的一块积木,然后把手中的积木形状临摹在纸上.”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临摹的图形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抽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有没有和这些图形不一样的?”教师再选出不同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形,然后联系实际,为学生出示例题.教师在出示例题后,先不要急着让学生解题,而应让学生思考:“都有哪几种图形?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有几个?”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请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这时学生就会联想到生活中的很多具体情境.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范例的作用,既要把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又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因为只有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使其保持学习兴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解决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分享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二)活用课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而教材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当前的学习特点,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进度,也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小学生也许很容易就能看懂教材里面的内容,但是数学阅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明白教材里面的内容,而是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中,对于“梯形”这个知识点呈现的是生活里常见的梯形场景图,里面有各种不同形状的梯形.一般来说,学生也会在生活中找到自己常见的梯形,如有的会说有些汽车的车窗是梯形的.通过这些生活中的梯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研究梯形的特征,如梯形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第一次阅读这个主题时,学生可以寻找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梯形实物来学习.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学生就会有方法、有步骤地利用这一次的阅读经验.

(三)有目的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在对小学生的阅读方式进行指导时,教师要在课堂上有意识、有目标地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让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上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有目的地考查他们课前的预习阅读状况,并针对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再适当地设计几个简单又容易出错的小问题让他们回答,在他们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再让其查阅教材相关内容,从而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二)”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抢答,然后探究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教师可先展示计算牛奶数量的情境图,但不要急于展示问题,而要让学生先表达自己的疑问,有学生会说:“箱子里有9盒牛奶,箱子外面放了4盒牛奶,那总共有多少盒牛奶?”教师先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再给出关于9+4等于多少的问题,然后询问学生能不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有些学生喜欢用数小棒的方式进行解答,有的学生喜欢用直接算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然后让学生对照他人的解答方法谈一下自己更喜欢哪一种,并说明为什么.对比后学生会发现,9和1能凑成10,用凑出来的10加上剩余的3就等于13,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单,于是引出了“凑十法”.之后的巩固课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让他们通过阅读寻找解题线索,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既巩固凑十法,又锻炼了其独立解题的能力.

(四)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数学阅读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阅读目标和特点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如果阅读时间太长,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如果阅读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索,阅读也就会流于形式.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将眼睛、嘴、手、大脑等器官共同投入其中,让阅读更高效.

为了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积极的思考,提高阅读技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优化阅读教学过程.例如,在讲授了“垂直”和“平行”后,教师可采取“看—画—议—再读”的方法开展阅读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把教材看一遍,然后指导学生边看边想,看看会有哪些发现.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垂直线段最短.”这时,教师让学生看课本上的结论:“由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即为此点到直线的距离.”由此初步理解“距离”的意思.其次是画一画.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画画,二是把关键的字标记出来.部分学生在看了几遍题目后,会感觉自己对这节课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从而听课时出现了一些走神的情况,其实学生大概只知道“垂线段最短”这层意思,并不理解“它的长度就是这一点到直线的距离”,而这恰好是相对重要的一句话.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画图,共同对这句话进行深入的探究,并把自己认为关键的字或词用重点符号加以标记.在标记重点字词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距离”的意思.再次是讨论交流.即在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后,与同桌或其他同学互相检查所标记的字词是否相符,若有出入,可就自己的观点与对方进行讨论.在交流讨论活动中,如果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有误,则要接受别人的观点.接纳也好,改正也罢,这次交流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最后是再读.这次的读和最初的读是不一样的,這次是要求学生把“距离”的意思大声说出来,然后教师就能评估他们对这个内容理解了多少.如果表述的过程比较顺利,说明学生已经能够掌握这一内容,而如果表述不顺利,则说明学生对距离的理解还有困难,教师可以适时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经过这样四个步骤之后,很多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距离”的意思,并且能够把“距离”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来.阅读对这种教学过程中的理解能力也有一种深化的作用.在整个阅读交流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点进行了明确,而且对整个阅读过程有了深入的体验,相比单纯的文字讲解,提高了学生对讨论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 语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部分,是一个人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加以指导与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在课程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对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应用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爱玩等特点,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陈辉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例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5):80-81.

[2]李华.当新媒体遇上数学阅读: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35):16-17.

[3]杨红萍,杨捷.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结构的因素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5):14-18,91.

[4]杨娜娜,孙洪洋.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3):38-39.

[5]吴中豹.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机遇和挑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5):38-3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