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曾美惠
将任务驱动阅读法灵活地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上,既能保障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能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发展。
所谓任务驱动阅读法,是指学生以某一任务为核心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挖掘问题。在问题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能被有效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学习资料进行梳理和整合,并建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任务驱动阅读法常常需要选择小组探讨的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完成既有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并采用有效的解决办法。
任务驱动阅读法的基础在于构建主义教学理论,能为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提供明确的任务引领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规划。这一教学方法还重视教学情境的构建,要求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下开展阅读活动,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分析阅读文本,并采用自主探究以及小组探讨等方法来解决阅读中面临的各项问题。
1.与教学主题相契合
阅读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文本,在采用任务驱动阅读法的过程中,需要以特定的教学主题为核心,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传递的情绪。另外,设置的教学任务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导向性,着重于带领学生有规律地进行思考,逐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了解文本中修辞、描写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重难点问题。为此,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阅读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各项任务与教学主题相一致,避免任务设计的无序性和无目的性。
2.与学习能力相契合
对任务驱动阅读法而言,任务的布置是核心内容。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安排与学生学习能力相契合的学习任务,能减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面临的困难,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真正感受到探索并完成任务的快乐。这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3.与学习规律相契合
任何教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阅读教学也同样如此。在应用任务驱动阅读法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当突出任务的阶梯性特点,采用由易到难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实现均衡化发展。
由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阅读兴趣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致使他们在接受阅读教学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借助任务驱动阅读法,设计不同难度、不同价值的阅读任务,既能提高学生对阅读活动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分析文本内容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阅读目标和阅读方向都向着科学、系统的趋势发展,还能帮助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课外阅读,让阅读逐渐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学生实现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1.阅读指导课
在阅读指导课中,核心内容是任务的设计,力求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帮助他们厘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并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选择创新性、趣味性的任务模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2.阅读推进课
之所以要开展阅读指导课,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情况并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在此基础上,就要进一步推进阅读方法在阅读课的有效落实,让学生能熟练灵活地应用各类阅读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知。具体来说,教师要找到文章中的精彩部分带领学生进行赏析,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作者情感的高潮部分。
3.阅读展示课
在选择并应用阅读方法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知能力,需要教师借助阅读展示课来进行教学安排,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作为核心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鉴赏能力。常见的成果展示方式就是读写结合,在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同时,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感受越来越深刻,从而促进阅读任务的高质量完成。
1.教师素养不足,教学资源欠缺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想要做好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部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一直从自己的个人教学经验出发,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人基础和兴趣爱好的不同,这就导致阅读教学一直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更严重的是,部分教师过度关注对字词、文言文、古诗词的教学,对阅读教学不够重视。另外,大多数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仅局限于教材,没有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无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2.指导方法单一,轻视教学过程
尽管部分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进行了适当拓展,但欠缺宏观的教学指导,采用的指导方式也较为单一。一般来说,教师习惯于在课上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阅读时间并选择重点片段进行分析,文章的其他部分则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效率难以提升,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也十分有限。
3.成果展示片面,评价方式传统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基本方式,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生字、重点词语、经典句型的记忆和背诵,但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情感的把握和对主旨的分析则欠缺系统的评价模式。
4.阅读条件不佳,课程体系不全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教材文章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还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课外阅读机会。但从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条件不佳,没有建构起课内外一体化的阅读课程体系。
对初中阅读教学来说,课前预习具有吸引学生注意、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价值。一方面,既能帮助学生提前了解阅读文本的基本内容,减少他们在理解和分析上的难度,让他们能借助碎片时间明确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最大化地缩短学生投入阅读课堂的时间,不断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课前预习也有助于为教师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情况等提供客观依据,以便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工作更加契合学生的基础与认知。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做好预习指导工作。例如,在学习《社戏》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下列任务:第一,扫清文中生词以及特定词汇的含义;第二,明确文章的写作主题以及人物、事件;第三,思考文章题目的由来;第四,将文章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结构划分。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所谓批注式阅读,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找到阅读的重点以及难以理解的部分。
任务驱动阅读法的核心就在于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并感受文章,这就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个明确的任务清单。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首先,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语文基础、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等出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之所以要因材施教,就是因为学生的阅读基础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做好对学情的分析和研究工作,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要带领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系统掌握,初步阅读文本内容,以知识性任务为重点。再次,对不同段落的阅读重点应当做出明确提示,并根据阅读内容、培养目标的不同设计针对性的阅读任务,为学生掌握阅读重点提供方向。最后,教师还要设计适当的输出型任务,鼓励学生将阅读的感受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近些年来,线上教学逐渐成为大中小学教学的基本模式。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型阅读法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社交软件,要求学生及时进行任务打卡。这样一来,教师能充分掌握学生的阅读进度,以便为线下教学的高效进行提供一定帮助。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当积极进行阅读资源的拓展,为学生收集合适的文章以及文学作品等以供他们阅读。例如,在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教师也可以找到作者在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以微信推送等形式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对鲁迅的写作风格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深入的理解和感触。通过这一方式,能进一步丰富阅读资源,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育人的基本目标。
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升阅读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决定着预期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为了进一步突出阅读任务的深度,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清晰地认识,需要筛选出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掌握阅读方法的应用情况。首先,应当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训练自己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关注,以便为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做好准备。其次,应当通过把握阅读规律来提升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依赖对作品文体的把握,这要求教师应当在设计阅读任务时时刻秉持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类型的不同传授不同的阅读方法,不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针对当前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落实任务驱动阅读法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知识拓展工作,在扩大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推动他们提升综合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从教学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入手,将阅读中涉及的重难点知识加以梳理和区分,在有层次性的任务引导中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第二,教师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教学形态。根据文本内容的难易不同,教师应当切实发挥任务清单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作用,为他们布置合适的拓展型任务,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的影响力,让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阅读学习。例如,在学习《壶口瀑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文中侧面描写的部分进行总结,并思考在学过的文章中是否也存在侧面描写的部分。
就任务驱动阅读法的应用来说,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把握教学成效的关键,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当把握好教学评价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全面考虑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等,为学生制订更合适的评价模式,从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出发,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以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目标。还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等都纳入阅读评价体系中,从而全面、客观地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一来,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有效的处理办法。同时,还能为教师调整教学安排提供现实依据。
总而言之,将任务驱动阅读法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契合新课改基本要求的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阅读文本的主题内容,也能有效率地开展阅读活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当尽量从课程的主题出发,并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师还需要关注不同教学环节,从各个角度入手为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系统的阅读体系,让他们在掌握阅读知识、感受文本情绪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与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