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锑平
(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文学院,西安 710128)
教学改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一部分,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教学改革从未间断,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自己研究领域——脑科学的基础上,结合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提出“对分课堂”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参半,时间错开进行,“知识传递”与“内化吸收”各司其职[1]。与其他教改模式不同,“对分课堂”以脑科学为依据,既有理论支撑,也有很强的操作性,在首创者的大力推广下迅速风靡全国。从2014年首次发文止2021年7月30日,中国知网收录关于“对分课堂”或对分教学法的论文已多达1 786篇。本文拟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对期刊论文中的主题词、关键词等共同出现的词语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疏关系,揭示相关领域中的研究重点与核心问题,展示八年来“对分课堂”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以期对当下“对分课堂”教学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为下一步更好地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同时反思笔者的教学实践。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期刊文献,分别以“对分教学”、“对分课堂”和“PAD+对分+NOT分层”作为检索词进行“篇关摘”精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4—2021”,期刊来源为“全部期刊”,检索日期为2021年7月30日。为确保文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笔者在精确检索后人工排除了与“对分课堂”无关的“对分”类文献和 “平板”(PAD)类文献,共计获得2 549篇文献,在去重和筛查(重复出现的文献、无作者或关键词的文章、书评和广告等)之后,最终获得1 786篇有效文献。
所谓文献计量,即利用数学、统计和文献学的知识对某一领域文献进行定量研究,探索作者、机构、关键词、引文等方面的数量关系,以此发掘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与趋向。本文采用COOC 6.725文献计量软件[2]进行同义词合并、词频统计,以及共现聚类关系的展示。具体研究步骤如下:首先,按照上述提到的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导出Refworks格式的文献信息,并对下载的文献进行同义词合并、清洗和去重,以获取有效文献;其次,利用COOC软件进行综合提取,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作者信息、发表年份、期刊名称和关键词,再导出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最后,将得到的共现矩阵数据转换导入COOC软件进行样本聚类,得出高频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图谱用于后续解释与分析。
1.历年发文分布
科学研究中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出现会引起科学知识量的迅速增长,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作为科学知识载体的学术论文,它的增量成为衡量学术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文献增长规律的研究,能够发现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预测发文趋势、判定发展阶段及其他。
通过对“对分课堂”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和累计发文量的统计,由图1可见,自2014年张学新教授在《复旦教育论坛》发表“‘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以来,“对分课堂”受到极大关注,论文发表成井喷式状态,2015年只有10位不同学者发表7篇相关论文,到2016年已超过一百篇,此后每年的增量超过一百篇,2020年到达峰值,“对分课堂”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教学模式之一。
2.发文机构分布
“对分课堂”是为了应对大学课堂缺课率高、教学质量下降、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而提出的一种结合传统讲授式教学与西方讨论式教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包含“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 (Assimilation) 和讨论(Discussion)”[1]三个过程,简称为“PAD”。这一教学模式广受一线教师青睐,不仅大学教师广泛使用,中小学教师也很认可,但论文发表仍以大学教师为主。据统计,1 786篇论文涵盖了1 568个机构(少数文章有两个或三个署名机构),这一数据足以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普及程度。其中发文20篇以上的机构有9个,即平顶山学院(46篇)、内蒙古医科大学(30篇)、复旦大学(28篇)、韶关学院(26篇)、川北医学院(20篇)、湖南科技学院(20篇)、上海电机学院(20篇)、上海理工大学(20篇)、咸阳师范学院(20篇),介于10篇至20篇之间的有24所高校,另外还有12所高校发表了8至9篇,这45所高校发文总计668篇,占三分之一强。45所高校里医学类院校17所,占37.8%,全部1 568个机构里,医学类院校的不同院系出现328个,共发文450篇,分别占总量的20.9%和25.2%,可见医学类院校比较偏爱这种教学模式。除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几所综合性大学外,理工医等应用性较强的高校占绝对主力,大致可以说明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性较强。
3.高被引论文
高被引论文一般是指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被引用周期相对较长的论文,它们能在学者之间引发有关发表策略和研究方向的讨论,协助同行判断论文质量,帮助政策制定者与科研管理者制定相关政策或资助决定[3]。因而引用频次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出论文的影响力和对学科发展的贡献,但不一定反映论文的质量,只是学术研究评价的补充工具。2014年以来关于“对分课堂”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论文都对实操有所阐述,但各有侧重,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自主学习。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是“对分课堂”的首倡者,引用率最高。为应对大学扩招之后产生的“缺课率高、听课率低”现象,他首创“对分课堂”,关注不同学习需求,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杜艳飞、张学新用“对分”的形式克服教学流程中的“五个过多、五个过少”,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后内化吸收,增加师生、生生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苏鏐鏐提出将“对分课堂”与“泛在学习”模式相结合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和创新,从而克服传统“填鸭式”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5]。赵婉莉、张学新证实通过PAD的教学流程可以满足NRC深度学习的不同维度,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正确途径[6]。(2)批判性思维。刘明秋通过在微生物学课上的实践,结合讲授与讨论的优点,激发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个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7]。邱爱梅在探讨课堂实施条件与保障如平时考核、教师教研与文化氛围建设的基础提出课堂实施模式的创新,切实激励师生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8]。孙丽平等提出在建立班级氛围、改变学生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等前提下,对“对分课堂”的教学过程弹性化,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促进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6]。(3)师生角色转换。杨淑萍等提出讲授式课堂是贯穿各教育阶段的主流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就是知识传授者,要想改变创新思维难以产生的弊病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师生角色关系和职责。“对分课堂”将教师变为讲授者、评价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变为知识的接受者、发现者和交流者[9]。陈瑞丰则强调“对分课堂”改变了师生的权责关系,两者关系对等,教—学主体双重化,从而在众多教学模式中较好地实现了新课改以来提出并广泛流行的“生成性课堂”[10]。此外,李欣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理念和成功要素[11]。
4.高频关键词
笔者对1 786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共计得到2 387个关键词。为了让关键词更具代表性,将因为引号之类的标点符号而变为两个关键词的词语、核心词义相同的关键词以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合并,将意义过于宽泛如教学、研究之类的关键词删除,然后依据高频词与低频词的界分及词频估算法[12],将高频词的阈值设定为10,最终获得有效关键词38个(见图2)。论文集群中同一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其关注度越高。“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前者是一级概念,后者是二级概念,在论文中出现最多,分别为1 492次和407次,但作为检索主题词不纳入热点分析,剩余36个高频关键词显示了“对分课堂”研究的关注点。
为了更加直观和客观地呈现这些关键词之间的亲疏关系,反映他们所代表的主题之间的内容结构,首先将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样品之间距离的计算采用欧式距离,类与类之间的距离采用Ward(离差平方和方法),用Z-score方法转换出标准化矩阵。然后将标准化矩阵导入COOC软件,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图(见图2)。这些高频关键词大致可以聚合成三大类:教学理念、教学评价和教学方式。
(1)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明确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纵向来看是传统课堂与现代课堂的分野,从横向来看则是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分野,两者各有侧重,也皆有偏颇。教学本是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双向互动,“单中心”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衡,因此结合传统与现代、平衡西方与中国、建立“双中心”以平衡权责是必然选择[10]。“对分课堂”的整个教学流程包括五个阶段:讲授—独立学习—独立作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分, 不仅仅是教与学及课堂时间的对分, 更重要的是师生权责对分。从时间上来看,课堂时间一半用于教师讲授,一半用于学生讨论[1];当然,这个时间可以灵活掌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配。从角色上看,教师从传统的单一讲授者转变为不同阶段的不同角色,即“讲授者”“评价者”和 “引导者”,而学生也相应地转变为知识的“接受者”“发现者”和“交流者”[9]。这个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以成果为导向,学生要负责,教师要尽责,并且以持续改进为原则。
(2)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张学新教授在创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创立了基于微信和网页的“对分易”教学平台,这也是研究热点之一。该平台的考勤、分组、隔堂讨论、亮帮考、线上作业、随机提问的功能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通过上传课件、教案、练习题等方式兼顾课前课后,将课前预习、课中运用、课后复习三者打通连为一体,因而混合教学模式是“对分课堂”必然的教学方式。不仅对分易网络教学平台被广泛使用,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雨课堂、微助教等网络工具和平台也被广泛用于大学英语、思政课、护理、药理学、阅读课、高等数学等“对分课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这些平台和工具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种教学工具,仅局限于教学领域,且有准入门槛,“对分课堂”在理念上打破了课内与课外的界线,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可以说是“课堂生活化、生活课堂化”的典范,因此陈瑞丰提议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融入“对分课堂”,将“大学生作为行动者的表意和表意方式整体升级,在行动中逐渐成为自己,并带动自己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并以此打造金课[13]。
(3)教学评价。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则是必然要素。张学新提出要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强调过程性评价,而不是把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当前教学评价的趋势。科学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方案有助于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证研究证实该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生生、师生的互动与交流,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反应也较为正面,如复旦大学的《微生物学》[7]、青岛滨海学院的《大学英语》[14]等课程的实证研究显示“对分课堂”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该模式对于基础较差的应用技术型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策略也有一定成效。从学习结果来看,对比传统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后者具有统计显著性正向效应。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在实践课上,“对分课堂”的学生成绩明显提升,高于传统课堂学生成绩且学生学习主动性、知识掌握度和分析能力、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都有所增强。但也有学生不太满意这种模式,如四川大学的研究显示六成以上学生选择讲授,只有不到四成学生选择讨论加讲授,教学效果有一定提升,但具有群体差异性,面对面授课和答疑解惑是有效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环节[15]。
综而观之,“对分课堂”的研究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核心概念以及操作要领、价值意义各方面,运用学科众多、使用学段全面,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这一教学模式的普适性。但是从学理基础来看,就事论事多,追根究底少,学理基础不够深厚,多停留在基本概念、操作流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阐述;从发文作者来看,偶尔为之者多,经年深耕者少,发文3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几十人,概念提出者本人独作或一作文章也不多,缺乏核心研究团体;从论文本身来看,课程总结与描述多,科学精准的定量研究少,多数论文阐述某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步骤和效果,严谨深入的课程设计、定量课程质量监控、科学数据量表极少,难以科学评价其教学效果。
与几乎同时提出、影响同样巨大的“产出导向法”相比,后者的研究特征值得借鉴。首先,产出导向法的学理基础较为深厚,综合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教育经典《学记》、西方的课程论和二语习得理论,既有哲学基础的支撑,又有教学原则的指导。其次,产出导向法有核心研究团队和层次较高的期刊发表阵地。最后,产出导向法所属的外语教学和应用语言学已拥有成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范式,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学者熟谙这些方法和范式,因此研究论文相对而言规范而专业,定量研究较多且专业。“对分课堂”的研究者则分布于不同学科,他们是实践者,但不一定是教学法的研究者,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但不一定适合教学研究。因此“对分课堂”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极少,而定量分析不足无疑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为此,“对分课堂”研究有必要加强学理基础研究、组建核心研究团队、增强科学精准的定量研究。
“对分课堂”讲授和讨论在课内,内化吸收在课后,时间上突破了课内和课后的界线,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但是目前“对分课堂”所广泛使用和讨论的对分易、雨课堂、微助教、慕课等平台和工具都是教学平台和工具,而讲授、内化吸收、讨论的教学环节没有突破“教—学”的边界,依然处于教学闭环之内。由此教学环节和教学工具并非对教学理念的完全呈现,笔者在英语专业精读教学实践中增加了一个“展示”(Exhibition)环节,即“E”。展示环节分为三个阶段,讨论之后的即兴展示,内化吸收之后的课堂展示以及基于新媒体的精品展示,由即兴到系统再到精炼,三者互相关联,步步深入。即兴展示毋庸多言,即讨论之后的无文案即兴发言,把习得的内容进行变换并用新的形式进行表达。课堂展示是由学生将讲授、讨论、内化吸收之后的知识系统化为“PPT+文案”在课堂展示,将习得的内容和方法用于新的情境,解决新的问题。精品展示则是指导学生将课堂展示进一步提炼为严谨而不失阅读感的图文稿或生动活泼的短视频,将习得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大幅度的迁移,解决全新情境下的全新问题,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分发以增加受众面,加强互动,不过这一模块还在摸索中前行。在转化和精炼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其喜闻乐见的表意符号充分融入到知识的创造中去,加强了体验感,大学生作为行动者的表意和表意方式获得整体升级[13],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延伸到生活中,从而实现教学环节的破圈效应。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对分法提升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话可说了”“课堂展示让我体会到知识系统化过程中的乐趣,也能从同学和教师的反馈中意识到自己的缺陷”“精品展示的内容需要搬到新媒体,让我必须重视语言质量,仔细推敲每一句每一个词的表达,害怕丢人”“因为要搬到新媒体,制作过程中不敢糊弄,总是精益求精,尽量做到不出错,还要出彩”“新媒体犀利的评论让我倍感压力,但不带人情的反馈让我享受到挑战和创造的乐趣”。实践三年来,学生的口语和笔头输出能力有较大提高,英语专业2017级的实验中,该班学生的专四整体通过率100%,优秀率13%,良好率53%,2018级该班通过率为96.6%,优秀率11%,良好率52%,分别在年级14和17个班排名第一,说明PADE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