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琪,陈俊翔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州 350108)
智慧课堂研究是当前信息化教学的前沿问题,从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对智慧课堂的分析研究正从概念、理念层面走向建模分析与应用层面。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角度来看,对中学思想政治构建智慧课堂的研究无疑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1]。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要求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下,达到学科目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理论基础,也是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最终目的。尽管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倡导由来已久,但在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课堂常用的互动方式,如教师提问和小组讨论,都不能确保班级的每一个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进课堂中,受课堂时长、课堂内容、课堂人数等因素的制约,中学思想政治课往往成为教师的一言堂,而缺乏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可见,缺乏技术支持的课堂很难使得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覆盖全体,而缺乏互动或者互动覆盖不全面都难以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教育实践也难以形成。于是,以生为本的评价理念难以落实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过程性评价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首先,过程性评价难以测量。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包含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过程性评价如何测量是一大问题。相比终结性评价直观量化的分数,过程性评价所关注的是学生的能力、品格、素养等各方面的成长,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全方面发展。“高中生在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后,要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提高处理问题的关键能力,更要具备思想政治课学科所要求的核心素养,这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2]这些作为过程性评价所要衡量的因素是很难通过一场考试、一个分数所测量出来的,它们需要多方面、全过程的观察和测评才能真正反映出真实的过程性评价。
其次,评价主体不够多元。过程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身的评价甚至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但是当前的教育评价大多是以教师的评价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凭借教师的评语和等级打分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在教育评价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缺乏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不完整的。
最后,评价展开不够充分。在整个教育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将过程性评价作为评价学生的硬性指标之一。因此,过程性评价展开得不够充分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过程性评价所面临的难题之一。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目的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智能推送智能化,全面变革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3]
智慧课堂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兴起的,将云计算平台与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中,目前研究已发展到智慧课堂3.0阶段。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数据精准分析,推动教学精准诊断
智慧课堂的首要特征就是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伴随性的数据采集技术,精准形成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数据,而数据所转化的信息则能够成为教学决策的依据。因此,立足于精准分析后的学生过程性数据,更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的精准诊断,为之后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2.实现人机有机互动,实现过程主客统一
在传统的课堂形态中,课堂互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往往较为单一。尽管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课堂又新增了师生和多媒体之间的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方式,大多是教师操作屏幕,学生注视屏幕,仍然缺乏师生和多媒体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如今,从智慧课堂进入教室之后,人机互动成为可能(如图1)。
3.促进学生个性学习,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在智慧课堂中,技术可以追踪到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互动情况。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互动的次数了解学生的性格,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采用不同态度和策略。其次,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后,教师都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做题情况,扩展教师掌握学情的维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讲解策略,选择不同的课后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最后,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学生课后作业的减负和学生成绩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靠个性化的作业来化解。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个性化的作业,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学生减负,又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1.推动中学政治以生为本理念的有效支撑
思想政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人。对学情的判断决定了课堂的教法和学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从学生出发,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智慧课堂可以在技术的支持下推动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智慧平台布置预习作业任务,根据学生预习后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的反馈来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合理安排讲授时间,让教学设计符合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中,每位学生所配备的反馈器与电脑终端相连接,教师的每个设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而回应也是来自全体学生的。学生的回答会形成数据显示在屏幕上,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这些数据获得信息。基于数据所获得的信息成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来源,改变了以往通过教师预设或是个别学生的回应来进行教学决策的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动态数据实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能力的形成状况。在课后,教师能够依据课堂学生的反馈布置个性化任务,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而且符合“双减”政策的现实要求。
在智慧课堂中,这种基于全体学生的教学更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技术支撑的背后,教育更能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教育也从感性的判断走向理性的决策。
2.推进中学政治完善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
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围绕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展开,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还对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四维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学目的是否能达成的关键还要看对学生的评价和测量是否全面,仅依靠分数为主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全面地评价学生。可见结合过程性评价,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
在智慧课堂中,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作用体现在对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测量上。“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的智慧课堂,其核心是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3]相较于以往的记录方式,智慧课堂收集到的学生过程性数据更加丰富。首先,在数量上,通过反馈器可以快速、有效地收集到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学生自主发言、参与程度、答题水平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可以在系统中形成关于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报表,最后成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从而对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和理性。其次,在师生感性评价的基础上,理性的数据更能赋予评价科学性,更有利于实现精准评价。最后,在种类上,智慧课堂通过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个方面的数据采集,多元立体地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水平,能够成为过程性评价的信息来源。总之,智慧课堂在过程性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并推动了教育评价的进一步完善。
3.改变中学政治传统课堂形态的有效方式
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点的记忆量庞大,所以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和记忆,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但是,对中学生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求在记忆知识层面,还要求学生能自主形成一整套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回归到课堂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形态。
智慧课堂对于传统课堂形态的转变,一方面,体现在对师生互动的转变上,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成为课堂的另一主体,教师的课堂策略都是基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实行,智慧课堂通过课堂数据的实时采集,让师生及时了解课堂的教学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课堂氛围的转变上,技术进入课堂的目的是为课堂质量服务,新技术的引入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度,课堂的学习氛围会变得更加浓厚。因此,智慧课堂是改变中学思想政治传统课堂形态的有效方式。
4.贯彻落实中学政治精准教学的重要保障
无论是中学思想政治或是其他学科课程,在面对学生的个性化诉求时都很难实施精准教学,在课堂上对于学情的判断都是基于主观经验或者少数活跃学生的反馈。想要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需要借助智慧课堂的技术支持。
在智慧课堂中,由数据所形成的“数据画像”为中学政治的精准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以数据为载体,丰富多元的教学数据能够理性地进行教学决策。在课中可以依据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教学,在课后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级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精准把握学生的诉求。同时,中学思想政治的精准教学还包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个性化引导。智慧课堂可以反映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而分析得出学生的动态信息。基于个性化的信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想引导。
测评难度高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困境之一。智慧课堂在课前、课中和课后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参考依据。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动态、实时的诊断评价和反馈为过程性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来源。而这些数据在形成之初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过程性评价的需要,应当建立智慧课堂数据库。一方面,在系统中建立能力、品格、素养的项目分类,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细化,如对能力项目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思辨能力、答题能力等,教师再通过各项目能力的分析来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另一方面,也要确保智慧课堂数据库的稳定性,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据有序地整合进数据库中,让师生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不仅可以历时性对比,也可以共时性对比,为过程性评价提供另一个视角。通过建立智慧课堂数据库,让过程性评价从感性走向理性,通过数据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全面发展。
制定过程性评价的系统方案,提高过程性评价的地位,能够很大程度上实现师生、家长对于过程性评价的态度转变,重视过程性评价。首先,过程性评价的系统方案的制定要结合智慧课堂技术,将智慧课堂中的数据库作为主要评价来源。过程性评价要列入对学生的学年考核中,甚至在可行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和毕业升学考试相对接,按照比例换算为分数加入中考、高考的考核当中,作为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次,要配备相关的行政人员,运用智慧课堂的技术统计和监督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情况,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最后,要制定统一的过程性评价标准,参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四级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并与智慧课堂技术相结合,作为数据库中项目分类和等级评定的参照依据。
建立智慧课堂互联网意味着形成智慧课堂的三方客户端,即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这三方也将成为过程性评价的主体。教师可以观测到全班同学在课前、课中、课后动态采集到的数据,即管理端。学生和家长所能观测到的数据,即个人端。与过去教师单一地提取信息不同,智慧课堂平台使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都可以自由地登录智慧课堂系统,通过对数据的观测提炼出信息。而更为便捷的是,在技术的支持下可以直观地看到各个项目的归类情况,三方都能直观地对个体的过程性学习形成较为客观的认知,也为进一步实现多元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可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身的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共同构成了过程性评价。多元的评价主体使得过程性评价更加立体,也进一步完善了教育评价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使教师注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以生为本的智慧课堂。因此,教师要加强对生本理念的学习,学校要注重对生本理念的倡导。一方面,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即“翻转课堂”,给学生更多思考、讨论、表达的机会,进而在课堂上通过智慧课堂技术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将“话语权”给予学生。另一方面,“教师要从‘知识型教师’转变为‘智慧型教师’。”[4]在智慧课堂中,技术作为教育的范畴之一,改变了传统的课堂形态。教师是技术的使用者,也是搭建学生和技术之间联系的桥梁,教师的观念也应随之转变。与“知识型教师”有所不同的是,“智慧型教师”是在基于技术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加强对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运用智慧课堂技术的培训力度,组织统一的培训活动,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来帮助教师理解和运用技术,逐渐使智慧课堂普及化,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过程性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信息化、技术化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通过智慧课堂的教育媒介,更有助于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评价水平,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多主体的评价体系,促进教育现代化,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