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吉 刘昊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逐渐加快,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日益增强,但仍面临着理论定位模糊、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金融人才相对匮乏等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理论、完善立法,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以完善授信增信机制为支撑,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为重点,以培育农村金融人才为保障,多措并举,精准实施,共同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突出问题,按照五大要求统筹谋划,科学推进。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从农村抵质押物和信贷机制入手积极进行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扩大服务范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出要加强农业信贷支持,健全再保险制度,发挥“保险+期货”的作用,积极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经权威机构测算,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至少要投入20万亿元,并且资金缺口将长期存在。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要重点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满足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对资金的多样化需要。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的血脉,将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引导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金融理论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金融实践以信贷补贴论为指导。该理论认为,传统农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弱质性,国家要成立专门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并从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以低利率的资金来帮助农业生产减轻农村贫困。在该理论指导下,农业部门所获得的融资增多,较好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农民形成了对低利率资金的使用依赖,自身储蓄意愿下降,农村金融机构难以获得资金来源,这也令农业信贷加重了财政负担。此外,农村金融机构为了保证还款率,实际上将低息信贷供给给了部分富裕农户,导致了受益非主体化。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金融市场论越来越被认可。该理论认为,要遵循市场规律,反对政府利用政策性手段对市场的干预。随着拉美和东南亞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该理论被证明存在明显缺陷。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到,金融市场的稳定要有市场性的和非市场性的要素来支持,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在此时成为主流并为政府调节金融市场提供了依据。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我国长期采用市场运作加政府补贴来指导农村金融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前,涉农贷款利率要优惠0.5%—2%,虽然后期优惠利率被取消,但涉农贷款的利率上浮滞后,贫困地区的农户和企业仍然可以从银行获得政府补贴利率的低息贷款。脱贫攻坚时期,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明确表示,要积极发行扶贫小额信贷产品,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和额度,政策性银行要积极筹措信贷资金,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发放贷款,利率差额部分中央财政给予90%财政贴息。由此可见,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一直存在于理论界,并共同指导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农村金融实践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生巨变,农村金融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在部分发达地区,农民从怀揣现金实现了手机转账,从前往县城进行存兑汇到村村都有便民金融服务点,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便捷度都有了明显提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实践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供给端和需求端。
从供给端看,由于国家政策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日益增多,形成了大中小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农村地区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国有银行的乡镇支行,中型金融机构主要以农信社以及改制后的地方农商行为主,小型金融机构主要有合作金融代办点、建行裕农通便民服务点等,这些规模各异的金融机构优化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结构,大幅度推动了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由于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还较少,不能有效满足当地农户的金融需求,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和普及率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得到有序推进。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多也使服务体系逐渐完善,进一步催生了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
从需求端看,随着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中小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主体对资金的需求在持续增加,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高额化、长期化、综合化等新趋势和新特征。新形势下小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机具购置、生产条件改善等方面,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规模化种养植、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及应用等方面,农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扩大、产品渠道开拓、扩充资金流动等方面。针对不同金融需求,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协同联动,从产品观念转向市场观念,通过发行小额信贷、延长还款期限、发掘有效抵质押物等多种方式,有效满足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
(一)指导理论较为模糊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农村金融实践必须要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由于缺乏明晰的理论定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与实践脱节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总体上实行农村金融市场模式,但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农业的补贴,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时期,部分地方发放了大量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息贷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脱贫攻坚的效果,但总体上破坏了农村市场化的金融环境,增加了农民对于政府补贴的依赖。
(二)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脱贫攻坚时期,农村金融依据精准的贫困户认定,向服务对象提供了种养补贴、低息信贷等多种服务,在带动贫困户脱贫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时期,农村金融机构完善服务体系就必须要解决局部性、不可持续性等问题,注重提供服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瞄准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多领域的资金需求。另外,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着传统金融与非传统金融并存的局面,农村信用社改制后角色模糊,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不足,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发展明显滞后,农村金融市场依旧是银行“一家独大”。虽然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比较大,但要取得银行的信贷产品需经过严格的风险审查,仅仅靠银行贷款难以满足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需要。除此之外,农村金融中缺乏直接融资的有效途径,债券、基金等融资工具仅仅适用于大型的农业企业,小农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只能望而却步。
(三)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农民受制于自身观念和条件,信用观念和信用知识较为缺乏,观念较为保守,加之长期输血扶贫的做法,一旦涉及信用以及贷款便不愿与金融机构往来,这也阻碍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另外,银行认可的抵押物较少,依附在农民身上的农村产权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价值评估标准,而现阶段又缺少信用担保组织提供担保,所以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较低。除此之外,信用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地进行数据采集和定期更新,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没有相关政策推动和资金支持,加之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所以工作很难开展。
(四)金融产品较为单一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长时间缺乏创新,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大都交叉重叠,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对多样化金融产品和差异化服务的需求。一方面,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未能形成有效协作,没有形成合作互补机制,所提供产品及服务大同小异,未能发挥出各自比较优势;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依旧是精英农户和有一定基础的农业企业,真正服务于小农生产的金融产品匮乏,分散兼业的小农难以直接受益。在鄉村振兴的背景下,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发展起来,处于初创期及成长期的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社自身原始资本积累较少且资金需求量大,但由于这类经营主体创业风险较高,资金回笼周期较长,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政策银行都没有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
(五)金融人才相对匮乏
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金融机构的数量、业务、服务越发便捷和多元,农村金融机构人员短缺、从业者素质较低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据银保监会统计,我国90%的专业型金融人才集聚在大中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很难吸引到专业的金融人才。除了金融机构内部缺乏金融人才以外,农村地区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缺少懂得利用金融工具发展生产的能人,金融信息传导到农村后出现断层,这进一步增加了供需之间的障碍。
(一)创新理论,完善立法
在脱贫攻坚时期,农村金融靠“输血”式的帮扶对贫困治理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的理论体系和法律法规要与时俱新,与农村的新特点、新要求相适应,更好发挥出“造血”的功能。一是农村金融理论的创新要瞄准农村产业,运用新的理论模式来应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有效解决农业产业融资问题。二是协调好政策性与市场性,摒弃农村金融就是补贴的思路,对于急需帮扶的,政策性银行要因地制宜给予资金援助;对于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要运用市场思维,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工作,明确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抵质押贷款的法律依据,加快修订《普惠金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金融保障法》,以农村金融法治建设推动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
(二)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
一是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以健全的服务体系作为基础。金融机构要结合地方绿色资源创建绿色兴农的服务模式,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创建产融促农的服务模式,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建设创建基建助农的发展模式,结合新型农业技术创建科技强农的服务模式,解决产业、基建、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二是加强对农村消费习惯的调研,了解农户、新型经营主体等支付结算的客观需求,从需求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现代科技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力度,将“高大上”的数字技术应用到“接地气”的金融产品当中。三是积极开展针对农村金融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反诈宣传、假币识别、打击非法集资等内容,将金融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引导农民树立权益保护意识,提高农民对于金融知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认识,积极开展实操技能培训。
(三)以完善授信增信机制为支撑
增信授信机制的完善可以使金融机构以信用为依托完善服务体系,有效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农村金融供给高成本、信息不对称、征信环境差等问题。农村信用机制的建立要围绕新型经营主体,从而带动中小农户积极参与。一是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依托,加强“政银”合作,协同建立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三农”征信综合服务平台,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地方金融机构共同维护和使用。二是及时更新信用数据,实时动态监测,完善约束和奖励机制,将信用积分与贷款额度挂钩,以信用建设促进贷款投放,实现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三是由地方政府、农担公司、保险公司共同设立增信基金,以此撬动银行资金,切实帮助缺乏抵押物的成长期农业企业发展。
(四)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为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农村发展步伐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很难满足发展需要,必须面向需求、优化供给,积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一是需求方面,金融机构要树立市场观念,满足农村商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返乡创业能人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等的金融需求,使更多资金更好地投向农村。二是供给方面,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要摆脱固有模式,与银行类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优化“保险+期货”模式,引导各主体参与期货交易,发挥期货市场功能规避农业风险,稳定产业持续发展;金融机构要结合加工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对于急需大型农机器具装备的,探索融资租赁服务。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丰富贷款产品,合理延长信贷期限。
(五)以培育农村金融人才为保障
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根本,只有解决好了人的问题,乡村才能真正振兴。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专业的农村金融人才做保障。一是金融机构要调整人员结构,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出台激励政策,吸引专业人员扎根基层,有效应对金融机构人才缺口。二是加强对基层工作者、村两委成员、种粮大户、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的金融知识培训,定期邀请金融机构业务能人、高校专家、财经大学学生等进行业务指导和理论宣讲,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育既了解金融理论又会用金融工具的精英农民,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建立农村人才回流机制,对于“走出去”的农村能人,要借“乡情”纽带,吸引其返回家乡,把在外创业打拼所积累的经验、资源、技术以及资金带回乡村,充实农村人才队伍。四是以职业教育为依托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人才的联合培养,鼓励青年农民农闲时进行培训,切实培育好懂农业、会金融、愿进步的职业农民,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广文,刘甜.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农村金融困境与创新选择[J].学术界,2018(10):46-55.
[2]廖红伟,杨良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深化改革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9(01):114-121.
[3]唐晓旺,张翼飞.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路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8(12):47-52.
[4]詹小颖,姚高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复合型农村金融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02):31-34.
[5]张林,温涛.农村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与破解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21(05):110-117.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