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隽颖
按时间跨度的划分,可将箜篌的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古箜篌时代、民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时期以及21世纪。
1.历史背景
古箜篌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之一,又名“坎侯”,在当今中国传统音乐领域早已失传。事实上,我国古代出现过三种箜篌,它们曾在我国的历史上大放异彩,并且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这三种箜篌中,胡箜篌最具代表性。为了与卧箜篌进行区分,人们称它为竖箜篌。因为卧箜篌在宋代就已失传,所以后人所说的古箜篌,特指竖(胡)箜篌。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箜篌“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它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竖琴系出同宗,后经波斯,于汉朝传入中国。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因深谙箜篌之美,便命宫廷乐师组建卧箜篌乐团,供他欣赏。到了盛唐时期,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心,竖箜篌代替卧箜篌成为统治者的“心头好”,它已经发展为独奏、伴奏和重奏皆可的乐器,并与其它古老的乐器融为一体。因此,在古代,箜篌也是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安史之乱”爆发后,宫廷乐师流落民间,由于民间优秀的乐手和乐谱作品稀少,这也就为后来箜篌的没落和消失埋下伏笔。
卧箜篌
凤首箜篌
竖箜篌
2. 古箜篌消失的原因
箜篌属于外来乐器,从汉朝传入中国,在盛唐时达到鼎盛,最后没落于明末。笔者认为箜篌消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古箜篌无法满足汉人对音乐的需求。早在上古时期,我国的汉乐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以琴瑟为首,其余细分为筝、笙、筑、笛、箫、埙等,《诗经》中经常出现“琴瑟击鼓”“鼓瑟吹笙”场面。虽然春秋战国代经历过礼崩乐坏,可纵观天下,依然鹤立鸡群。除此之外,古箜篌没有揉、压、颤、扫等技巧,与中国本土乐器相比,略失韵味。第二,唐朝的统治者们对箜篌艺术视若珍宝,将其奉为宫廷之乐,不欲其流传于外。这种方式严重阻碍了箜篌在民间的传播与发展,形成文化断层。第三,乐器自身的局限。箜篌的体积和共鸣箱偏小,但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再加上演奏技术的复杂、师资和演奏作品的匮乏,为乐器的传承增添了难度。第四,受政治因素牵制。在宋朝统治时期,宋人经常被胡人打压和霸凌。唐朝大夫段安节在《乐府录》记载:“箜篌乃郑、卫之音,以其亡国之声,故号空国之侯,亦曰坎侯。”如此一来,身处蛮夷包围中的宋朝,想要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更不会推崇箜篌。
1.历史背景
民国初期,我国乐器界的工作者开展了对箜篌的复兴工作。1932年,上海大同乐会的创办人郑觐文召集了当时名望颇高的乐器制作师缪金林、罗松泉等人,借鉴一台缅甸赠送的凤首箜篌和《大清会典图》①《皇朝礼器图式》②记载的文字和图像,对失传300年的箜篌进行了改进,史称“大箜篌”。它的诞生为以后箜篌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但因常年战乱,大箜篌大部分珍贵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在“二战”中被战火尽数摧毁。
2.大箜篌的特点
经过改良后的大箜篌,在形制、律制、音色方面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一,在凤首箜篌的基础上,制琴师们把琴颈下端全部掏空,将其与琴箱互通。第二,加粗琴颈的宽度和厚度,扩大共鸣箱的宽度,音量随之增大。第三,由于大箜篌的体积过于庞大,演奏时须改坐姿为站姿,并且将共鸣箱靠在肩上。第四,大箜篌的琴弦增至72根,改单排弦为双排弦。第一次加入雁柱,演奏技法仍与古箜篌一致。第五,音色的稳定性较差,达不到箜篌演奏的使用标准,无法完成与其它乐器的合奏。
古箜篌复原图
大箜篌
1.形态结构和发声方式
1958年,沈阳乐器厂的工程师韩其华开始研究我国箜篌的发掘工作。从1963年至1978年间,他一共完成了箜篌的四稿设计图,最终制作出双排弦压颤箜篌。
双排弦箜篌高1.75米,底长0.85米,琴柱立于低音弦一侧,共鸣箱酷似竖琴,琴头和琴轴板上方雕刻着一只凤鸟。整架双排弦箜篌属于框架式箜篌,一共有88弦,呈两排,分别安装于琴箱和弦轴板之间,每两根对应的琴弦发出相同的音高,从而只有44音。
双排弦压颤箜篌按照C大调七声音阶排列,共6个八度,音域G~e2为压颤音区,这是一个全新的装置体系。韩其华采用“杠杆传导两弦兼用”的原理,通过加入平衡杆,使同音的两条对应琴弦张力相同。当弹奏左侧琴弦时,可以按压右侧的同音琴弦,使其产生像古筝一样的颤音或滑音。
2.双排弦压颤箜篌的弊端
韩其华是位工程师,并非音乐家。笔者认为,他创造出来的乐器存在很严重的弊端。第一,音准问题。韩其华采用的“杠杆传导两弦兼用”原理,虽然箜篌可以演奏古筝的“滑音”“颤音”,但在平衡杆的作用下,音乐中最基本的音准得不到保证。第二,音域问题。双排弦压颤箜篌共有88弦,却只有44音,左右两排琴弦的音高完全一致,这种发明导致音乐色彩单调,音域狭窄。
注释:
①《大清会典图》(卷三十六)记载:“总稿机,缅甸乐器,十三弦。”并附图。
②《皇朝礼器图式》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政书,图文并茂,卷八、卷九为乐器。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