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士文
自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以来,笔者便一直关注着这一概念的发展和围绕这一概念开展的实践。阅读完常生龙所著的《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一书后,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围绕职业素养、认识自我、终身学习三个核心展开了思考。
职业素养,生存之根本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掌握的也都是固定教材中的固有知识,以致学生对社会生活鲜有深入了解,在选择专业和职业时茫然、盲目,发展动力不足。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毫不相关,可谓是“学无用武之地”,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教育家黄炎培说:“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学生社会性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了解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职业,从事这些职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做哪些基础性的准备等。如果我们从义务教育阶段甚至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注重学生的职业启蒙和职业能力培养,把生涯教育引入课本、带进课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和能力,选择他们喜欢的领域钻研、发展,一定会为其未来的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个性、有尊重,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教育,这正是当下我们强调核心素养培养、呼吁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原因。
认识自我,合作之前提
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满足个人适应环境的各种需要,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和接纳自我。学生成长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教育的过程也要同时朝两个方向进行—— 一个是朝外认识客观世界,即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知识的习得;另一个是朝内探究精神世界、了解真实的自己,即核心素养强调的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并適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主动挖掘自己的潜力、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不断反思中改进自我。
只有学生有认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举例来说,作为班主任,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养成合作意识,笔者常常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价值与班级共同目标之间的联系。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每个人对于集体而言都有独特的价值,明白了接受和包容是合作的前提,并在冲突中不断调适自我。一个人只有善于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也正是新时代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终身学习,成长之核心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频率日渐加快的今天,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核心素养的发展将贯穿人的一生。我们所强调的“教育要面向未来”,实则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让其有能力应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具体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批判性思维养成,以此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关于自主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尊重他们的需求和爱好,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教师要更新观念,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实践,要善于创设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个性化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实现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环节下功夫,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还可以将总体教学任务分解为每个学生的子任务,带给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批判性思维就是“审慎地运用推理去断定一个断言是否为真”。生活中处处需要判断,教师要转变“权威者”的角色,在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辩证思考、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牢牢把握核心素养与学习变革背后的时代内涵,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曹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