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研析讨论

2023-02-15 13:19步文韬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铁路桥梁转体护栏

步文韬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2627)

1 工程概述

某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标准路面横坡:双向2%;标准路基断面:[0.75 m(土路肩)+3.0 m(硬路肩)+2×3.75 m(行车道)+0.75 m(路缘带)+1.0 m(中央分隔带)]×2=26.0 m;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该铁路西起黑龙江省绥化市,东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非电气化铁路,设计速度120 km/h(客),90 km/h(货),线间距4.6 m,为有砟轨道,是一条重要铁路运输线,于1941年11月建成通车。公路与铁路交叉处铁路为路基段,路基填高约3 m,铁路里程约K93+100,公路里程约K1+878.800,交角为74°。

2 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原则

2.1 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桥梁结构上跨铁路时,需首先考虑如何尽可能减少对铁路的影响,根据《国铁集团工电部关于加强穿(跨)越铁路营业线和邻近营业线工程方案等审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工电桥房函〔2020〕48号)中的桥梁施工应优先采用转体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T构先顺铁路方向支架现浇梁体,再平面转体跨越铁路。同时,考虑到支架现浇侧工程规模大,施工时间长,如支架倾覆或者掉落杂物,可能影响铁路运营安全,故对T构主墩位置,现浇时,使梁边缘距离铁路限界边缘(限界中心向外偏移2.44 m)的水平距离等于桥面与地面的距离,使现浇梁体时结构尽可能远离铁路。

2.2 技术先进原则

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技术先进原则,在桥梁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不断提升桥梁建设质量与效率,推动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工程的现代化发展,为桥梁建设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1]。

2.3 经济可行原则

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在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还要对成本进行考虑,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坚持经济可行原则,就地取材,在方便施工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费用。在此过程中,设计方案要具有可行性,能为施工提供有效指导,坚持经济可行原则,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2.4 环境保护原则

近些年,绿色发展是各行各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需坚持环境保护原则,要从桥位选择、桥跨布置等方面分析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与破坏,确保施工全过程的绿色环保。过去在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经常会出现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但在本设计中坚持环境保护原则,对施工时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复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施工全过程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3 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方案

3.1 上部结构设计

本项目桥梁设计为双向四车道,主桥整幅上跨该铁路,混凝土T构作为主桥结构,采取支架现浇、平面转体的施工方法。主梁横断面采用单箱三室斜腹板截面,边支点梁高、中支点梁高分别为2.7 m、6.2 m。箱梁顶板的宽度为29.18 m,桥面设置双向横坡,坡度为2%。箱梁顶板、悬臂端部、根部的厚度分别为0.28 m、0.2 m、0.55 m,底板厚度范围为0.25~0.9 m,在支点处加厚至1.5 m[2]。

梁体结构设计时,采用纵向、横向双向预应力体系,采用15-φS15.2 mm及17-φS15.2 mm钢绞线作为纵向预应力钢束,锚具型号分别为M15-15、M15-17;采用15-φS15.2 mm及12-φS15.2钢绞线作为中、边隔墙的钢束,锚具型号分别为M15-15、M15-12;采用4-φS15.2 mm钢绞线作为桥面板横向预应力钢束,锚具型号为BM15-4、BM15-4P,单端采取交错张拉间距50 cm,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1 339.2 MPa。

3.2 下部结构设计

中墩采用空心矩形截面,墩身高7 m,平面尺寸5 m(顺桥向)×8.5 m(横桥向);基础采用25根直径1.5 m的钻孔灌注桩,交接墩采用四柱式桩柱式桥墩,墩柱直径1.6 m,桩基采用直径1.8 m的钻孔灌注桩。

转体结构上下盘、转体支座是组成转体结构的主要部分。转动系统的转体支座、环形滑道等需设置在下转盘上。在完成转体后会与上转盘形成基础。转体时,为保持支撑转体结构平稳,要设置保险腿,保险腿就是上盘撑脚。转台对称的两个保险腿之间,中心线与上盘纵向中心线在保险腿的受力情况下会重合。撑脚下方设置滑道,保险撑脚在转体时能够在滑道内滑动,转体结构能保持平稳。

3.3 施工工艺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管线会对基础产生干扰,要科学拆改管线;主桥主墩基坑防护、基础施工,上下转盘施工并安装转体系统;上下转盘与主墩墩顶临时锁定与固结。对于支架地基处理,应采取换填法处理地基,原土使用一层厚度为20 cm的二灰稳定砂砾垫层换填,然后将C20混凝土垫层铺设在顶面,垫层厚度为30 cm。浇筑(57+57)m梁体,张拉预应力钢束;施工防撞护栏及防落物网;在做好称重与配重之后,进行T构转体,对梁体线形进行调整,转体时间、转体角速度分别为65 min、0.02 rad/min,转体吨位12 000 t。转体系统的上盘与下盘需做好封固措施;在浇筑边跨3 m合龙段前,在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分别达到95%、设计值的100%,且梁体混凝土龄期在7 d以上时,张拉预应力钢束;进行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至成桥。

3.4 引桥桥梁设计

引桥桥梁设计中小里程侧引桥的右幅、左幅分别采用3×30 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4×30 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对于大里程侧引桥设计,采用的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分别为4×30 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3×30 m预应力混凝土(后张)。

引桥箱梁为等高度箱梁,梁高1.6 m,梁高、顶板、底板和腹板厚度分别为160 cm、18 cm、18 cm、8 cm。单片预制边梁顶板宽度、底板宽度分别为285 cm、100 cm;单片预制中梁顶板宽度、底板宽度分别为240 cm、100 cm。横向布置预制小箱梁,布置数量为9片,湿接缝宽度、桥宽分别为83.5 cm、29.18 m。

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使用5根墩柱,墩柱直径、桩基础直径分别为1.4 m、1.6 m;T构交接墩的墩柱为4根,墩柱直径、桩基础直径分别为1.6 m、1.8 m;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3.5 防撞护栏设计

根据JT/T 1311—2020《公路铁路交叉路段技术要求》中第6.5.3.1条,采用外侧SS+HA级双层防撞护栏,内侧SS级单层防撞护栏。设置范围按规范公式计算,来车方向自公路边线与铁路边线交叉点起,向外延申130 m,去车方向自铁路安保区(路基坡脚向外15 m)宽度起,向外延申20 m,在2×60 mT构及两侧各一联4×30 m连续小箱梁设置。防撞护栏力的作用点在距离护栏顶面5 cm的位置,碰撞荷载标准值、荷载分布长度分布为104 kN/m、5 m。

按照抛物线和动能定理,公路跨线桥护栏车辆来向最小设置长度可以按式(1)计算:式中,L为公路跨线桥护栏车辆来向最小设置长度,m;θ为公铁立体交叉角度,(°);μ为摩擦系数;v为冲出路侧护栏的车辆速度,km/h;h为公路跨线桥面高度,m;g为重力加速度,9.8m/s2。

公路跨线桥的路侧护栏防护等级及适用条件见表1。

表1 公路跨线桥的路侧护栏防护等级及适用条件

3.6 材料设计

3.6.1 混凝土

调平层、主桥主梁采用C50混凝土,主墩桥墩与承台、交接墩柱及盖梁采用C40混凝土,桩基采用水下C35混凝土,防撞护栏采用C40混凝土。

3.6.2 预应力钢绞线及锚具

纵、横向预应力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弹性模量分别为1 860 MPa、1.95×105MPa。预应力锚具采用Ⅰ类锚具,要求锚固效率系数控制在95%以上。采用群锚体系,确保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的稳固性。竖向预应力采用φ16 mm-3无黏结预应力钢棒,抗拉强度标准值、锚下张拉控制应力系数分别为1 420 MPa、0.66。

3.6.3 普通钢筋及钢材

钢筋直径≥12 mm、钢筋直径<12 mm分别采用带肋螺纹钢筋、光圆钢筋,钢筋型号为HRB400和HPB300。对于钢筋直径≥25 mm的,可以在连接时采用钢筋机械接头,保证连接器技术满足相关要求。

3.7 设计复核

桥梁质量的根本是结构设计,也是监控的重点,所以,工作人员要验算好设计施工图,对桥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3]。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确定桥梁设计主要参数,然后复核结构设计,保证结构设计能满足施工要求,通过验算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

4 结语

随着《国铁集团工电部关于加强穿(跨)越铁路营业线和邻近营业线工程方案等审查和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工电桥房函〔2020〕48号)的出台,各铁路局更倾向于采用T构转体桥梁上跨既有铁路,这种跨越方法和小箱梁跨越相比,施工时不需要在铁路上方作业,作业时间较短,对铁路正常运营的影响较小。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设计从多个维度、细节出发,提出设计中的要点,保证设计的整体质量,确保高速公路上跨铁路桥梁在运行中的安全与稳定,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铁路桥梁转体护栏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高速铁路桥梁地段综合接地系统工程设计的探讨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转体桥大直径球面平铰底部混凝土密实度控制
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
不要跨越护栏
浅谈上行式移动模架在铁路桥梁中的应用
T型刚构桥梁转体系统设计
中分带小变形高等级钢结构护栏的开发
BIM技术在铁路桥梁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