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风,潘伶俐,王义婷,孔肖楠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210004
产前抑郁是一种发生在妊娠期间表现为悲观、低落等负面情绪的一种心理健康紊乱状态[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孕妇的身心健康,孕妇配偶的心理状态鲜有人问津,丈夫是家庭中坚力量,承受压力较大,其心理状况不仅影响妊娠结局,甚至与子代行为发展、精神疾病风险增加有关[2-3]。国外孕妇配偶产前抑郁患病率为10.4%~13.0%[4-5],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有报道显示患病率分别为7%[6]和14.9%[7]。父母在心理和情感上与胎儿建立联系,通常是在听到胎心和感觉到胎动后开始的[8],父母对胎儿的认可、与胎儿在一起的意愿和伴随着与胎儿的互动建立起来的联系,称为产前依恋[9],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母胎依恋。国外父胎依恋与父亲心理健康的前瞻性研究表明父亲患有抑郁症,其产前依恋强度较低[10-11],依恋程度受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12]。目前国内鲜有父胎依恋相关研究,本研究对南京某三级甲等妇产医院妊娠晚期住院孕妇配偶进行产前抑郁及父胎依恋现状调查,并探讨两者关系,为改善围生期孕妇配偶身心健康,促进子代健康发展提供依据与策略。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1年9月在南京某三级甲等妇产医院住院的孕妇配偶进行调查。孕妇纳入标准:妊娠37~42周。孕妇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者;患有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合并症或躯体性疾病;既往有死胎、死产等不良孕产史;胎儿存在畸形、先天性疾病等。孕妇配偶纳入标准:阅读理解力正常,掌握问卷星操作方法。孕妇配偶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心理及精神疾病。所有参与者均知情同意。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制资料调查表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婚姻、年龄、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计划妊娠、孩子个数、是否与孩子同住7个条目。②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目前尚无孕妇配偶产前抑郁量表,有研究证明EPDS可作为孕妇配偶产前抑郁的有效筛查工具[4,13]。EPDS共有10个条目,各条目计0~3分,总分0~30,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Matthey等[14-15]研究表明EPDS用于新生儿父亲测评,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81。Edmondson等[16]研究显示,评分≥10分需考虑进一步临床和精神评估。③父胎依恋量表(the Paternal Antenatal Attachment Scale,PAAS),由澳大利亚学者Condon编制,用于测量准父亲与胎儿的情感程度,已在意大利、荷兰、韩国等多国使用[17-18]。2019年邵晓丽等[19]进行汉化,中文版PAAS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9,2个维度Cronbach′ s α系数分别为0.892、0.801。量表共16个条目,包含依恋质量9个条目、依恋强度6个条目、其他类1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条目内容从“无依恋”到“高度依恋”分别计1~5分,总分16~80 分,得分越高说明父胎依恋程度越高。
1.2.2 调查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配偶采用问卷星匿名方式调查,调查对象可真实地表达自己意见。每个终端仅能填写1次问卷,通过设置必选题的形式保证问卷填写完整。为防止填写偏倚,问卷星由一名研究者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目的、意义与填写注意事项。本研究发放问卷117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剔除无效问卷(所有选项均为同一选项或答题时间<2 min)。
本研究调查对象孕妇配偶EPDS得分4~14(7.04±2.84)分,其中产前抑郁23人(19.66%)。均为已婚状态,不同特征孕妇配偶产前抑郁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孕妇配偶一般资料及不同特征孕妇配偶产前抑郁水平比较
孕妇配偶父胎依恋量表总分37~74(58.03±9.36)分,其中依恋强度维度得分为(19.83±4.16)分,父胎依恋质量维度得分(34.22±5.08)分。不同特征孕妇配偶父胎依恋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孕妇配偶父胎依恋水平比较
孕妇配偶产前抑郁与父胎依恋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产前抑郁总分与父胎依恋总分及依恋质量维度、依恋强度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见表3、图1。
表3 孕妇配偶产前抑郁与父胎依恋的相关性
图1 孕妇配偶产前抑郁与父胎依恋水平散点图
本研究中父胎依恋总分为37~74(58.03±9.36)分,低于全球依恋水平46~76(64.01±5.70)分[20],可能与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关。现代社会家庭结构及育儿观念改变,孕妇配偶逐渐参与到育儿行为中,但医护、家庭成员对孕妇配偶的心理状况鲜有人问津。近年来,研究证实孕妇配偶抑郁是很多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孕妇配偶产前抑郁与其产后抑郁关系密切,且与孕妇产后抑郁风险增加有关,抑郁父母子女出现行为发展、情绪功能的风险增加[21]。2007年—2015年我国孕妇配偶产后抑郁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22]。本研究提示妊娠晚期孕妇配偶产前抑郁发生率为19.66%,高于国内外一些研究报道[4],可能与测量工具、区域文化等有关,但也提示孕妇配偶产前心理干预需引起社会关注。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孕妇配偶产前抑郁得分在家庭平均月收入低、第3孩和计划外妊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程鑫等[7,23-24]研究结果一致。计划内妊娠的孕妇配偶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因此有着更高的社会支持水平,这可能是计划内妊娠的孕妇配偶抑郁水平更低的原因。家庭收入是培养子代的经济基础,更高收入的父母育儿的经济压力较小,可更好地投入育儿行为中,从而减轻父母角色转变的压力[25]。随着孩子个数的增加,客观经济压力的增大,主观上可获得社会支持的质量下降、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均可加重孕妇配偶的无力感,提高抑郁等心境障碍的易感性及发生率[4]。第3孩的孕妇高龄妊娠、对胎儿性别的期待、经济压力、社会压力、角色适应能力、对围生期负性事件的认知等均较初产妇不同[26],且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增多,使孕妇配偶压力增大。建议各级医疗保健部门在常规产检中加强对孕妇配偶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及筛查,可建立围生期心理健康相关热线,供围生期准父母咨询、倾诉。另有研究表明,影响孕妇配偶产前抑郁的因素还包括生理状况、新生儿相关因素、夫妻关系和社会支持[27]等,后续将进一步进行研究。
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孕妇配偶父胎依恋水平在计划外妊娠、多孩、抑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欲望和依恋之间存在着积极的关系[28],计划内妊娠的孕妇配偶对胎儿的依恋质量明显高于计划外妊娠孕妇配偶[29],第1个孩子的孕妇配偶有着更高的依恋,对胎儿有更强烈的关注[9],还有研究显示参与孕妇产前培训的孕妇配偶有着更高的依恋程度[30],成人依恋、婚姻质量、社会支持等也是父胎依恋的影响因素[31-33]。因此,从孕期开始,医护人员在培训孕妇的同时,应该将孕妇配偶也纳入产前培训课程中,设置针对性内容,鼓励支持孕妇配偶参与育儿,帮助其尽快适应父亲的角色,为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打好基础。同时也要评价其婚姻质量、社会支持等,增加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合作度、适应度,提高家庭功能,增强幸福感与归属感。通过评价,适时加强支持与指导,促进胎儿健康,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34]。
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对家庭、社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9]。本研究显示孕妇配偶产前抑郁与父胎依恋总分、依恋质量、依恋强度呈负相关,产前抑郁状况影响父胎依恋水平,EPDS量表得分较高的孕妇配偶父胎依恋得分较低。孕妇配偶抑郁有强烈的无用感和负罪感[7],对能否成为合格的父亲缺乏自信,抑制其对胎儿积极的连结,对胎儿有消极的想法与情绪倾向,父胎依恋水平较低。降低孕妇配偶的抑郁水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父胎依恋水平。因此,在产前保健中应解决围生期父母潜在的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
孕妇配偶产前抑郁状况影响其父胎依恋水平,了解孕妇配偶心理状态对提高父胎依恋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显示妊娠晚期孕妇配偶父胎依恋程度偏低,产前抑郁发生率较高,产前抑郁水平较高的孕妇配偶,其父胎依恋得分较低,提示医护人员需关注孕妇配偶心理状态,适时进行评价、指导与支持,帮助其适应角色转变,为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