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奥森将台路校区 吴玉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更新了教学内容”,提出要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学方式的改变已成为高中政治教师的普遍共识,设置议题、创设情境在非毕业年级的政治课堂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在高三政治复习课上,教学情境仍被纯粹的知识梳理取代,任务导向仍被试题导向取代,这导致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与新课标的育人目标、新高考的评价要求越来越远。
总体来说,目前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碎片化、浅表化、机械化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部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提出了“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多方位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创新性的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在近几年的高考卷试题基本以模块综合和多模块综合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跨模块的思维能力、多角度处理问题的能力。如2023年的北京卷第20题,综合运用所学,分析上述战略性有利条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但我们的高三复习课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各模块各单元按部就班的知识梳理式复习,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是被动的、碎片化的、割裂的。当学生面对需要综合运用知识的情境时,他的思维能力自然就达不到要求。
当高三复习课未能打破碎片化的学习时,教师只着眼于纯粹知识点的复习,那么学生对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的,是无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的。在这种浅表化的学习模式下,学生无法深入学科本质,无法把握学科内在规律,自然就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具体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更加体现不出创新性来。
碎片化的学习带来的结果是机械化的运用,目前大多数高三复习课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并非来自真实情境,而是为掌握知识点而设的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哪些内容?”问题本身具有机械性。而目前的高考考查要求体现“应用性和创新性”,材料多来自具体生活,问题真实且灵活,学生难以用其机械化的学习结果来解决真实问题。
针对上文提到的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复习方法是有效的应对方法,能突破上述局限,达到促进核心素养有效落实的教学效果。
学科大概念,即学科核心观念、核心概念,它并不是学科具体事实性知识。政治学科大概念是具备特有的政治学科特征,兼具学科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主要观点、思维方法及价值判断等。
学科大概念具有上位性、本质性、逻辑性的特征,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整合性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挖掘知识点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意义价值。
学科大概念的运用是推动教师转变高三复习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学科大概念在学科内容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并牢牢统摄着其他学科相关内容。
高三政治教师虽然在思想上早已认识到高三复习需要注重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但仍然没有改变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强调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结构看似是有了一个框架,实际仍然是零散知识碎片的简单拼凑而已,无法上升到学科的核心观点、思维方式。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运用能帮助师生打破课时、单元、模块之间的壁垒和隔阂,建构起一个层级性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帮助学生综合性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把握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
深度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学科大概念充分揭示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有一个综合的把握,从而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本质,把握学科内在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核心素养。
在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复习课中,教师围绕学科大概念为学生设置具体的学习情境,提供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任务,设置序列化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索。这个过程是能突破浅表、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能综合地、创新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改变了以往课堂浅表式学习,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在课堂实施中,要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行;要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学科大概念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找到课堂的核心。教师通过设置议题和具体情境,带领学生进入具体实践中,使学生进入真实情境中,推动真想、真感、真学、真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形成政治认同、学科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了学科能力和学科品质,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要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才能凸显其价值。传统的高三复习课,教师囿于课时紧张、知识庞杂,重知识梳理,轻情境引导,学生缺乏联系生活的具体情境和任务驱动,导致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复习效率低下,最后只会陷入教师反复讲学生反复错的恶性循环中。为了提升课堂效率,笔者认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高三复习课的实践探索已势在必行。
下面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三复习课为例进行实践探讨,笔者认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高三复习课的实施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要实施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复习课教学,首先就是要提炼出学科大概念。提炼学科大概念需要教师仔细研读新课标。教师应仔细研读新课标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与教学评价等,从全局层面对该学科内容形成整体性认知。
如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课标的课程内容指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确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新课标的上述课程内容为依据,我们可以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模块的大概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知识之间也不应该是割裂的,而应该是一个整体。因此,高三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立足整体,全范围构建知识体系。具体来说就是从学科大概念出发,找到课时大概念,建立学科大概念与课时大概念,以及课时大概念和课时大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点到线再到面,最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在此之前教师需深度钻研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单元、课、框、目,但相对于新授课,高三复习课可不拘泥于教材结构,教师可打破课和课之间的隔阂,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具体可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在学科大概念的指引下厘清知识间的逻辑结构,构建主题间的知识体系,寻找模块知识的内在本质。
例如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一共有四课内容。
第一课,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出发,阐述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明确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第二课,主要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引导学生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明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三课,主要阐述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引导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课,主要阐述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引导学生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明确只有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学科大概念的统领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每课的课时大概念,第一课是“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第二课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必然”;第三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四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四个课的课时大概念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第一课和第二课分别从人类社会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两个角度来论证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的必然性。第一、二课到第三、四课则是递进关系,阐述从社会主义进而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和第四课之间又是递进关系,阐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与时俱进、深入发展。
在经历了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之后,高三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如果高三复习还停留在纯粹知识的梳理上,学生就只能停留于浅表式的学习,无法突破表层把握学科本质与规律实现深度学习。笔者认为,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三复习课要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通过议题式教学,选取核心议题,围绕议题设置结构化情境和序列化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以驱动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任务。
对于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充分借鉴新课标,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以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新课标给出了7个议题。这7个议题贯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条学科大概念的主线。从全人类历史和中国近代历史两个角度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正确的、是必由之路”的理论逻辑证明和历史事实证明。在深入领悟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中,理解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根据学科大概念和新课标,我们在复习课上可分别设置议题一:“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议题二:“不同国家、地区历史各具特色是否有悖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议题三:“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议题四:“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议题五:“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议题设置情境和序列化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如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相结合,推动学生更持久深入地进行课堂学习。
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能有效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套路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科学大概念为核心的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做到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