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陕北秧歌系统性保护的基本路径

2023-02-12 02:16李卫星
榆林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秧歌陕北舞蹈

李卫星

(榆林学院 体育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从秧歌起源层面来看,第一种说法,认为秧歌的起源是“阳”,且秧歌本名应该是“阳歌”,但这一说法受到上古神话的影响。第二种说法,认为秧歌的起源和“秧”有关,乃田间劳作之歌,古人用于祈祷丰收,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传统舞蹈”类别的秧歌共17项,主要流布于陕西、山西、山东、北京、河北、辽宁、天津、吉林等地。陕北秧歌是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编号:Ⅲ-2),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1]。陕北秧歌主要分为大秧歌和踢场子两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群体性歌舞活动,参与人数多,气势如虹,欢快奔放,并伴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跑驴等节目;踢场子秧歌规模较小,参与人数为偶数,成双成队男女共同演出,刚柔并济,洒脱自如。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兴起的新秧歌运动揭开了革命运动文艺的新篇章,从此,亿万军民扭着“翻身秧歌”,打着“胜利腰鼓”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可以说陕北秧歌不仅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舞蹈事业的发展基础,同时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繁荣和创作新民间舞蹈、普及全面健身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在此背景下,2022年12月16日文旅部下发了“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通知”,这为我们开展陕北秧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一、 陕北秧歌的抢救性保护路径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秧歌登上艺术舞台开始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传播的同时,陕北秧歌也走向了舞台化、舞蹈化、艺术化发展的倾向。而当代陕北秧歌编创团队在编创秧歌舞的过程中,因为年轻人是传承和发扬的中坚力量,所以为了让更多的年轻群体喜欢,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陕北秧歌已经开始自我革新,在保留其原生态特质基础上,开始与现代舞蹈、流行元素相结合,对陕北秧歌原生态进行了全面的创新[1]。信息化时代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陕北秧歌的创新中也得以体现,比如表演的服装、动作以及音响伴奏均发生了巨大改革,网上流传过的一段陕北秧歌中加入了时下流行的“骑马舞”,虽然体现出了浓厚的时代气息,但这种背景和生态下,对于陕北秧歌的原生环境和原始形态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所以当下我们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遗产原生形态的抢救性保护,要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传统特色、文化内涵和多样性,以及其在特殊历史时期所起到的的巨大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再来谈发展创新。由此,面对陕北秧歌早期的相关文物、内涵、形态、道具、动作、服装等要素,我们需要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不能在新的形态、新的动作、新的服装、新的道具出现后就将原生信息彻底代替,这些原生信息是陕北秧歌在某一历史时间发展轨迹中的印记,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提倡在追求符合这个时代潮流和青年朋友喜爱的立场进行编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其原有生态信息的抢救性保护。

二、 陕北秧歌的整体性保护路径

目前,被列入的1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别代表性项目,虽同属于秧歌类别,但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

比如:秧歌(昌黎地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表演时其身体的肩、胯、膝、腕等部位扭动十分灵活,整个舞蹈风格以乐观和谐为主;秧歌(抚顺地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其表演动作多与跃马、射箭、战斗等满族生产生活相关,也有与模仿鹰、虎、熊等图腾对象的动作相关,整个舞蹈风格刚劲豪放;秧歌(鼓子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所跑的场子队形极为丰富,组织严密、形式完整,舞技健美,整个舞蹈风格气势磅礴、蕴藏深厚;秧歌(胶州秧歌)(编号:Ⅲ-2)重踩轻腰身飘,行走如同风摆柳,富有韧性和曲线美;秧歌(海阳大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还要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整个舞蹈风格活泼大方,爽朗风趣[2];秧歌(临县伞头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架鼓子最具特色,且一支秧歌队里可以有数架鼓子,舞蹈风格刚劲有力;秧歌(原平凤秧歌)(编号:Ⅲ-2) 的主要特色主要体现在竹圈甩帽上,其舞蹈风格也因为受这种道具的影响,呈现出慢悠悠、晃悠悠的特点;秧歌(汾阳地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演员造型奇特,舞蹈形式由武术动作和势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秧歌(小红门地秧歌)(编号:Ⅲ-2)的主要特点是该秧歌有严格的会规、风俗和礼仪。

而陕北秧歌的特点是,动律鲜明、节奏欢快。虽然陕北各地方民间秧歌的扭法不尽相同,但扭、摆、走是其基本的动作特点,扭讲活泛,摆需花哨,走要轻巧。气势宏大、红火热闹。陕北人民粗犷豪放、淳朴善良,每到逢年过节扭秧歌就成了陕北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娱乐活动,参与人数多,队伍庞大。陕北秧歌的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

刚柔并济、张弛有度[3]。要想把秧歌扭得好,首先要求腰部必须有一定的控制。扭动时腰部既要灵活松弛,又能随即控制,既能随着鼓点和音乐的节奏自如的扭动,又能做到幅度、力度和谐统一,并且能和全身协调配合。

尤为重要的是,拥军秧歌等现代表演形式的秧歌,促使整个秧歌进入新时期后,可以说陕北秧歌已成为当代秧歌形态的主要代表。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秧歌类传统舞蹈也都面临着同样的生存危机[4]。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构建以陕北秧歌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北方秧歌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性保护构想。如此,我们既可以在秧歌具有的共性特征中,从宏观保护的角度更好的对秧歌这类艺术提出针对性保护方针和措施,又可以在尊重其特色属性的基础上对各个秧歌提出个案性、针对性保护方针,如此更有利于秧歌艺术的科学性保护。

三、 陕北秧歌的生产性保护路径

历史中秧歌主要用于庆丰收、祭祀等与封建社会劳动生产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状态,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建立,逐渐发展到了节日庆典、开业竣工、校庆厂庆、商品展销、经济洽谈等新的生产生活领域[4]。由此可见秧歌的传承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具备遗产保护中“生产性保护”原则的本质属性。那究竟陕北秧歌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

首先,可以将陕北秧歌作为新兴的一种体育健身项目,纳入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之中,并出台专项保护法,组建群众体育指导队伍,不断扩展优化社区锻炼场所,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知识,促使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陕北秧歌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锻炼体魄。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推广宣传陕北秧歌的影响力,并适时得以普及,尤其加强对边远农村地区和非陕甘宁地区的普及。组织各种比赛活动,增强秧歌的竞技化,适时的举行一些不同层次的比赛,增强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激发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使秧歌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体育运动。

其次,在最大程度地保留其传统特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要不断发展创新,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让年轻人成为传承和发扬陕北秧歌的中坚力量。可以与这一时代的条件和要求相结合,比如和现代舞蹈、流行元素等相结合,实现陕北秧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由于陕北秧歌形式多样,所以要经过不断打磨凝练成精品,才能经得起实践的考验,才能更好的更长久的传承。所以特别要在肢体动作、服装表演、内容编排等各个环节均需不断打磨,精琢细磨,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层面要赋予更高的追求和创作。

第三,发挥学校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秧歌进校园”活动,推进在高校设立秧歌专业,最大程度上促进陕北秧歌的长久发展。积极支持成立较大的陕北秧歌协会,加强陕北秧歌培训班建设工作,举办专业化的秧歌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把热爱陕北秧歌,具有表演天赋的人进行专业的培训。同时加强对陕北秧歌舞蹈家的支持,特别是加大对陕北秧歌传习所和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价值,更有效的发扬和传承陕北秧歌。

四、 陕北秧歌的数字化保护路径

2022年12月16日文旅部下发了“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通知”中,提出了要加快进行数字化保护工作。2023年两办出台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提到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可见,未来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提出加快构建陕北秧歌数字记录工程,重点将四级名录中的陕北秧歌和濒危遗产进行数字化记录。开展陕北秧歌的数字艺术档案馆、陕北秧歌数字资源库、陕北秧歌数字博物馆等建设[6];开展陕北秧歌的数字舱建设,以及打造陕北秧歌的数字化藏品,从而更好地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促进陕北秧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陕北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从我省政府层面来看,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并实施合理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政策,投入足够的资金建设相关保护与传承体系,注重新媒体的宣传和推广等,以完善陕北秧歌的保护与传承体系。从社会层面来说,则需要大众的积极参与,投入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保”的保护生态中。而作为高校群体,则应该重在结合时代的需要和学校的先天优势,利用其遗产独特的文化元素创作出符合当代人们审美需要和社会需求的作品,同时还应在“三大体系”建设的社会背景下构建与陕北秧歌相匹配的学科梯队,这也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保证。

猜你喜欢
秧歌陕北舞蹈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昌黎地秧歌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