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英,夏晓红,邱德雄
(1.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0;2.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庆,408100)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高等教育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这一改革要求,需要改革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和锻炼,也是检验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手段。因此,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目标。
自欧洲出现大学,讲授法一直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局限性在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随后,以学生为主体,主张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占据主流地位,主动学习策略便是其一。[1]主动学习也叫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Bonwell等人提出,他们将主动学习定义为能够让学生参与,并能让学生“行所思,思所行”的一切教学活动。[2]
美国华盛顿大学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目标,Eddys等人研发的PORTAAL量表作为高校教学评价和教师反思教学的对照工具,在美国高校教学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经验。[3]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精选教学内容;二是包括运用鼓励讨论和共同学习、提供课程网络平台、教师的辅导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管理上主要通过完善的课程考核体系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4]PORTAAL量表从练习、逻辑发展、责任意识、减少焦虑4个维度评估高校教师所采取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为我国高校教师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开展课堂评价和教学反思提供了新思路。[5]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既注重“教得好”,更注重“学得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6]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关键是以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7]苗秀玲建议通过高校考试制度及考核方式改革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8]文学舟等人认为学生自主学习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动因,强调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效应。[9]刘玉静等人认为学生学习投入与课程要求、院校要求及支持呈显著正相关。[10]因此,学校的学风、考试的考风,甚至校风能够端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既严格而又公平的学风、考风和校风会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除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校的学风、考风和校风建设等是提升教学效果的软件服务,学校的教学保障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沈丹阳等人强调教学媒介,例如,教学设施等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11]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1:高校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2.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学生自主学习
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12]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会诱发个体产生相应的情感反应,而这些情感反应又会通过情感驱动行为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13]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张璐斐等人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教材的高满意度,能促使其产生主动学习行为。[14]苏林琴的研究证实学习投入与学习收获呈显著正相关,建议通过方法指导、价值引领,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全面提升学习质量。[15]《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专项政策的提出说明了国家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试图将以往高校师德建设关注的重点融入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新战略实践中。教师个体对师德的自主建构及教师群体对师德的自觉外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上,并直接影响其日常教育教学行为。[16]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活动,教师的仪表、性格、品德、职业素养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特质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引导作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学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暂时的,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却是终生的。来自教师的关爱和鼓励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心理影响最大。[17]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2:教师的师德师风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3.高校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自主学习
一项针对湖北省内4所高校的307名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17]高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强互动和强关系是最为理想的高校师生互动状态和关系联结。若学生在主观认知上高度认可教育内容、理念和价值规范,对可能获得的教育收益赋予了积极预期,通常也能够将所接受的知识与未来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联系起来,从而生发出持续稳定的学习驱动力。[18]高筱卉等人通过对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学改革过程中创造的积极类教学法原理与方法进行梳理,得出教师首先要有积极心态,秉持成长理念,相信学生是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研究建议,这是实施积极学习类教学法的关键。[19]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3: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4.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师教学态度
假设上海诚达物流公司拥有这四种类型的运输车辆,分别为5、9、14、26吨,所存在的运输任务(目的地)有四个,分别为上海临港、烟台、沈阳和江苏。下列为每一辆对应的任务所需要的费用。
《礼记·学记》和《论语》分别提出教学相长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积极主观能动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这种学习氛围会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施加一定的压力,监督教师认真遴选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有序的教学管理、严格的学风考风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监督教师认真遴选教学内容、端正教学态度,绝不能敷衍了事。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4:有序的教学管理能够激励教师端正教学态度。
5.高校教师教学态度、师德师风的间接效应
有序的教学管理措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激励教师端正教学态度、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对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样,整个环节体现着教师的敬业奉献的教学态度、关心学生学业的师德师风。因此,提出研究假设H5:有序的教学管理能够促进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培养;研究假设H6: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师德师风。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本研究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TG表示学校的教学管理,TA表示教师的教学态度,TM表示教师的师德师风,IS表示学生的自主学习。
图1 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概念模型
本研究初步设计了可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影响的指标共计36个,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师德师风,学生的学习参与,学校的学风考风、教学管理及保障等。每个指标采用李克特五点尺度进行测量,从“完全不符合”“有点不符合”“一般”“基本符合”“完全符合”分别赋值1—5。正式施测前先小范围预先收集了100份问卷,发现问卷信效度效果显著。正式调查时将范围选在四川某市的四所本科院校,以随机抽样原则线下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填写着重要求学生就曾经或正在学习的某一门课程的学习体验过程进行如实填答,历时一个月,最后收回问卷457份,经数据检查得到有效问卷436份,有效率为95.40%。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及其所学专业
本研究采用SPSS 2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目的在于提取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有影响作用的主要因素。特别说明,指标内部一致性信度通常用变量的Cronbach’s α值来衡量,且通常要求系数值大于0.7。 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偏相关性先用Kaiser-Meyer-Olkin值(以下简称KMO值)统计测量,其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越接近1,说明研究数据越适用于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则是判断变量间的独立性,当p值<0.05时,说明数据分布形状均匀,且所包含的变量之间存在独立性,具有因子分析的价值。其次采用SPSS宏程序Process 3.5插件进行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和Bootstrap分析。
此次调查所有测量指标的标准化信度α值为0.972,说明此数据具有很好的内在一致性。效度分析以KMO值>0.5为最低判断标准,本次调查的KMO值为0.969。Bartlett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3047,p<0.001,自由度为435,说明各个因子间有一定区分度。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结合碎石图,提取了4个公因子,其解释的方差占全部方差的74.85%,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所有的信息。提取因子过程中伴随着指标的取舍过程,一般要求载荷量>0.5,交叉载荷量<0.4,否则考虑删除。[20]最初设计的指标经删除后剩下30个指标,筛选出每个公因子载荷值较大并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表2所示。
因子命名一般根据载荷值从高到低排列的前3个指标的含义原则。公因子1载荷值较大的前3个指标首先体现在学校的教室、图书馆的环境、多媒体仪器设备等方面,其次是学校的考风考纪要求,因此,公因子1命名为教学管理。公因子2载荷值较大的前3个指标主要体现为教师教学的备课准备环节、授课是否有激情等,因此,公因子2命名为教学态度。公因子3载荷值较大的前3个指标主要体现为教师的思想、性格、对待学生的态度,因此,公因子3命名为师德师风。公因子4载荷值较大的前三个指标主要体现为学生学习目的是否明确、学习兴趣、自己愿意学习等,因此,公因子4命名为自主学习。
表2 高校自主学习影响因素模型因子提取
1.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回归分析及假设验证
从表3的R-sq和F及其显著性水平p值可知,高校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评价过程由教学管理、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共同解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模型是合理有效的,所有解释变量可以较好代表被解释变量的54.60%。总体上讲,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培养和建立,直接受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影响(置信区间不包括零),假设1成立。
教师的教学态度相当于外部因素,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当于内部因素。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不好,教师的教学态度可能还会产生轻微的负向影响(置信区间为负值且不包括零)。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学生自己不积极主动学习,教师的教学态度再端正、教学内容再丰富,对学生而言都是多余的,甚至会让学生产生负向的学习压力和不良情绪,从而更加厌恶学习,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假设3成立。教师的师德师风能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置信区间为正不包括零),学生从内心深处尊敬教师,端正学习态度,从而达到自主学习效果,因此,假设2成立。
学校的教学管理及教学保障能够有效督促教师端正教学态度,认真严格遴选教学内容,假设4成立(置信区间为正且不包括零)。学校严格的教学管理、学生积极主动努力学习能够有效督促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师德师风品质,假设5成立(置信区间为正且不包括零)。在良好的学风考风及有序的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作用下,教师会主动根据教学内容,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着教师端正的教学态度和优良的师德师风,假设6成立(置信区间为正且不包括零)。
2.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模型的中介效应分析
结合表3和表4,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态度再到自主学习的部分中介效应量为0.622×(-0.151)=-0.094,从教学管理到师德师风再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部分中介效应量为0.220×0.621=0.136,从教学管理到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再到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链式中介效应量为0.622×0.622×0.621=0.240。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师德师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产生间接影响效果的总值为0.282。依靠学校教学管理所起的直接影响效果作用值为0.439。严格的学风考风,增加考试难度,有益于倒逼学生自觉努力学习,提升学习效果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的教学管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总效果值为0.722。直接效果约占总效果的60.80%,总间接效果约占总效果的39.05%。链式中介效果约占总效果33.24%,两条直接中介效果约占总效果的5.82%。由此说明,在确保严格有序的教学管理下,相对于教学态度,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更有激励和帮助作用。
表3 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各变量回归结果及假设验证
表4 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在教学管理与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之间的中介效应
综上分析,教学管理、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等为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54.60%的解释作用,其他影响因素有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的评优评奖及入党等制度规定。相较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学校的教学管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更大,达到60.80%,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学生是否学及怎样学对学生知识获取与技能提升起着至关重要作用。[21-22]在确保学校教学管理的前提下,从教师主体来看,教师的师德师风比教学态度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且教学态度和师德师风联合链式中介效果比单独中介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学校的学风考风建设、教学保障服务等教学管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起着直接决定作用,教师的教学态度、师德师风起着中介效应作用,最终能达到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如果学风考风不严格,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或许能够使用作弊手段获得高分,这会直接打击努力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严格的学风考风建设,维护公平的考试环境,激励学生形成努力学习的意识,唯有如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内容、方法及师德师风素养才会对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学校从管理上不仅需要为学生打造智慧化的学习空间,还要从保障机制上调动关键部门的跨组织协作,图书馆角色和功能的转变,由提供藏书到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场所。[23]
前文分析显示,教学态度还可以通过师德师风对学生自主学习产生链式中介促进作用。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体现在教学内容遴选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方法既有适用于一般课程的通用教学方法,又有针对具体课程特点的特定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具体课程甚至相同课程的不同专业授课对象来确定。有经验的教师,对待相同课程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讲授方法、例题选择等方面会有所侧重和区别,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教师的师德师风素养在课堂上及课后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师德师风优秀的教师课堂讲授更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高校教学方式要逐渐由以教师讲授为主过渡到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范式。课前,教师需要抓好预习和练习。新课讲授之前,教师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内容,但并不是简单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即可,而是要结合教学目的和要求给学生布置能够激发其深层次思考的预习内容和检测习题,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在正式讲课过程中,一方面要仔细观察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需抽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便于检验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思考题,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是否复习和练习,可采取不定期的测验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除上文所提及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可能还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评优评奖及入党等制度的约束。第一,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来看,学生进校后都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毕业后自主创业、找工作还是考研,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会显著影响学生对待某门具体课程的态度。例如考研,选择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研也会影响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学习态度。此外,为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部分学生还会考执业资格证(如会计、律师)等,学生会主动提前有所侧重地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可能会主动降低要求。对于这些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再丰富,教学方法再先进,学生只会内心尊敬教师,而不会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第二,从评优评奖以及入党等制度的约束来看,大学都会对学生参加评优评奖、入党、当选学生干部等活动进行条件限制,课程及格就是最常见的底线要求,有的学校还会对主要专业课程规定至少达到“良”或“优”的学习绩点。学校入党、荣获各种奖励也是学生非常看重的,显然会影响学生对待某门(些)课程的自主、自觉学习态度和最终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