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庆虎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堆沟港中学,江苏 连云港 222523)
为不断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水平,筑牢学生数学基础,教师在开展数学作业设计时,应当以“双减”政策下的减负提质为工作导向,灵活开展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使作业难度、作业题量、作业时间等完成合理分层,实现对初中生数学学习的精准辅助,不断提升初中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达到“双减”教育改革的预期目标.
初中生数学课业压力大,已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为学生减负,提升各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减负提质的教育改革预期目标.
新课标教育改革背景下,已经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当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开展实际素质教育工作时,“双减”政策可作为有效的催化剂,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落实落细[1].
在设计初中数学作业时,由于教师未能突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性,单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一刀切的数学作业设计,导致数学作业无法发挥出一定的教学成效,阻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为使学生考取更高的分数,进而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不顾学生的真实学情,不断增加数学作业的题量,延长学生的作业完成时间,损耗其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为保证数学作业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当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数学作业的生活化与趣味性,不可设计偏题怪题,导致增加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难度.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时,需要基于科学精准的原则,保证分层的数学作业与学生的数学学习最近发展区有效契合,辅助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挖掘其学习潜能.
单一的数学作业分层形式,将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完成热情.因此,教师在数学作业设计时,应当基于灵活多变的原则,不断创新数学作业分层的形态,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求知欲[2].
在学习中,由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数学最近学习发展区存在客观不同.“双减”政策下,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时,应当根据学情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找出学生数学学习最近发展区的“最大公约数”,进而完成精准分层.为此,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将学生划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三个层次,便于后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明确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与原则,并在研究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实现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分层,使学生基于数学作业的引导,对数学内容进行抽丝剥茧的深入内化掌握,有效提升其数学课程学习质量与效果.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这不仅没有突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主体性,还会出现数学作业指向与学生学情状况存在脱节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探索减负提质的作业设计路径时,可引进分层教学理念,基于数学内容的难度,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分层,并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选择空间,促使学生根据学习诉求,选择对应难度的数学作业,并主动完成,以此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3].
比如,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时,鉴于本章节涉及的内容较多,教师要契合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数学作业,完成对本章节内容的有效串接.为此,教师需要对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分层,并给予学生选择权.
初中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教师会给学生限定交作业的时间,如在明天上数学课前,所有学生需要上交作业.限定的数学作业内容与时间要求,带给了学生一定的作业压力,学生无法抽出更多精力对一些有关联的数学内容进行融合思考,也无法更好地解决综合性的数学课题,不利于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形成科学探究品质与科学精神.
为使学生能够基于数学作业进行学习,完成对碎片化的数学知识融合掌握,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时,可突出单元作业设计、专题作业设计、探究课题设计等,并对分层作业的完成时间进行弹性管理.如单元作业可设定一周的完成时间、专题作业可设定十天的完成时间、探究课题可设定一个月的完成时间等.
比如,在对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教学时,为确保学生能够对该章节中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等内容进行整体学习思考,教师可突出单元作业的设计,并为学生设定弹性的完成时间,驱动学生思考分析“关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挖掘其数学学习潜能.
为引导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进行系统性的思考与理解,教师应当打破单元限制、学期限制,为学生设定数学专题作业,并适当调整作业完成的时间周期.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与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的教学中,为促使学生完成上下学期的学习衔接,教师可在《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教学后,设定相关的复习总结作业与预习思考作业,使学生带着问题对下学期的《平面图形的认识(二)》进行主动预习,并完成相关的专题作业.
如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设定探究性作业,并灵活调整作业完成的时间周期,促使学生围绕勾股定理,探究思考古今中外关于勾股定理的数学史,了解古人是如何证明勾股定理,并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现实问题.在学生进行专题探究时,可根据自己的推论发现特殊的“勾股数”.
数学作业的形态,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与热情.若数学作业形态单一且枯燥无趣,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无法让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中获得成就感与获得感,这会影响到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为此,教师在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时,应当对数学作业形态进行合理分层,以增加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与丰富性.
教师可突出个体到团队的作业形态分层、理论到实践的作业形态分层、线下书面作业到线上综合性作业的形态分层等,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热情,使学生在逐层提升中激发出个人的数学学习潜能.
比如,在教学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教学第八章《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时,为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不同的作业形态,并在数学作业完成中对所学内容进行迁移运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质量,实现预期作业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秉持作业分层设计理念,开展数学形态的分层,助力学生数学学习的减负提质,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4].
在个体到团队的作业形态分层时,教师应契合“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首先测定出自己的视力完成个体的数学作业,而后在团队合作中,对班级相关学生的视力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相关的图表,直观地了解中学生视力情况的变化.
在理论到实践的数学作业形态分层时,教师应契合“货比三家”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解决教材的课后习题,完成对统计比较的相关概念理解,并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研进行货比三家,了解统计数学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与意义.
在线下书面作业到线上综合型数学作业形态分层时,教师应契合“概率帮你做估计”相关内容,设定基础的数学概率事件,让学生分析掷骰子概率,估计在掷骰子游戏中获胜的概率.当学生完成了相关的数学作业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完成线上综合性的作业,如自行设置一个概率游戏,并录制视频讲解概率游戏的规则与参与方法,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完成对本节数学内容的内化吸收.
在学生主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持作业分层的教学要求,对学生的数学作业进行分层评价,即根据学生选择的作业内容、形态、时间等,参考相对应的评价指标,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赏识肯定学生做出的努力,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作业难度挑战自我,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赏识、点评、鼓励,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
综上,笔者以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为例,阐述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现路径,旨在说明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为助力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双减”政策,并积极总结分层作业设计经验,及时优化完善教学计划,以保证数学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