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莹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现以提升镇江本土文化竞争力为研究主题,围绕镇江本土文化符号,以版画创作为载体,探索文化符号建构的必要性,以镇江本土版画历史、传统版画创作形式、守正创新的版画趋势以及版画的陈设应用为例,展示版画家是如何从创作内容、宣传途径、普及教育等方面切实宣传本土文化的,以夯实文化自信之基,提振本土文化精气神。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国家身份及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话语建构。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化符号作为话语建构的重要载体,从宏观角度来看,它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建构的成效;从微观角度来看,城市的形象塑造同样受到文化符号传播的影响。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文化符号去传播,文化符号作为长期留存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华,高度凝练了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刻下了民族历史文化的烙印。人们通过对国家文化符号的认知,可以产生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1]。对城市专属文化符号的认可会产生归属感并产生文化身份认同。艺术作为文化精神力量的一种,并且作为文化符号呈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认识城市、塑造形象以及传播精神有重要作用。
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当下,提高文化竞争力势在必行。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镇江作为大运河的重要流经地,以及唐代金银器三大著名窖藏之一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需要展现自身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成为践行者,不断研究、传承和创新。
鸦片战争之后,我国的版画艺术逐渐走向衰败。1929年,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开始倡导复兴版画,至此新兴木刻运动拉开序幕。镇江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在众多艺术家中,用犀利的刻刀赋予木头“生命”的我国著名版画家沙清泉独树一帜。镇江版画家沙清泉1936年投身于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1938年与木刻界同仁在汉口成立“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并被选为理事。在抗战期间,沙清泉创作了大量鼓舞民众团结抗战的木刻版画作品,镇江版画也一直在本土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鲁迅曾经说过:“木刻是一种作某用的工具,是不错的,但万不要忘记它是艺术。”单纯、强烈、鲜明的表现成为木刻艺术的特征。版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镇江版画艺术早期的版画家除沙清泉外,还有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王文涛、已退休的徐润生、已故的戚伟峻等多位版画家。镇江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出了新一批版画家,例如曾任江苏省镇江市文联副主席的王川、镇江市文联原副秘书长朱再金、原镇江画院院长车长森、现镇江市版画学会主席徐银东和副主席潘镇鸿,镇江日报社翟平、安装公司王育兴、江苏大学教授沈荣以及钻研丝网版画的殷才云等多位版画家。据版画家潘镇鸿回忆,20世纪80年代前后镇江美术界的版画家创作热情高涨。每年由文化局下属单位文化馆以及总工会下属单位工人文化宫两个单位共同组织举办的展览就有好几场。除了镇江本市展览以外,还有许多影响较为广泛的版画展。镇江•北京版画展在镇江和北京分别展出,北京的版画家李桦、古元、宋源文、张桂林等大师参展,镇江参展版画家有朱再金、王川、王文涛、徐润生、戚伟峻、潘镇鸿等人。其中朱再金和王川还参加了江苏省版画院与中国香港版画的联展。镇江版画家多次和省内城市如南京、徐州、盐城、南通、连云港等进行联展。同一时期,镇江本市举办青年五人版画展,参展版画家有徐银东、潘镇鸿、翟平、胡声平和沈荣。版画展览活动热闹非凡、精彩纷呈。
笔者前期主要跟随老师们学习围绕镇江本土题材的传统黑白木刻以及水印木刻。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临摹,要先了解三角刀、圆口刀、平口刀等不同种类的刻刀,再在木板上进行刀痕练习。这种练习不拘泥于物体形状或画面形式,纯粹感受刻刀与木板的“碰撞”,观察刻刀划过木板所留下刀痕的变化。在了解运刀手法后,便可在已拷贝完成的木板上进行练习。初始练习大多为阴刻,下刀需干脆利落,表现出抒情洒脱之感。鲁迅先生曾说:“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但在黑白交接处的运刀最需谨慎。刻画时通常需要屏住呼吸,因为刻刀留在木板上的每一处痕迹都将在拓印后一目了然。这是版画单纯、朴素、黑白分明的特点,但同时也增加了刻绘的难度。刻版完成之后便是拓印。黑白木刻的拓印是用滚筒蘸取黑色油墨均匀铺满版面,而后用宣纸覆盖,再用镇纸将其固定在油墨面上防止移位错版,用版画工具木蘑菇在宣纸上来回摩擦按压,最终将黑白画面拓印至宣纸上。党的十八大号召夯实文化自信之基,提振民族复兴精气神。笔者从版画创作的构思画稿至拓印完成的过程中感受到充分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学习版画家们的刻刀技法以及画面构图布局,为下一步水印木刻的创作夯实基础。
镇江版画家潘镇鸿画功扎实、刻功利落、印法温润。他早期的版画风格较为传统,后汲取中国画及水彩画的表现方法,将水印版画丰富、柔和、润泽的画面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单色水印只需要一种颜色,比较容易理解。而套色水印木刻即两种及以上颜色的作品,在拷贝画稿时需要分版,且不同的颜色需要刻绘在不同的版面,颜色之间还要区分,相较于黑白木刻较为烦琐。水印木刻与黑白油印的拓印步骤不尽相同,水印木刻拓印时需要固定覆盖在木板上的画纸的四角,防止拓印时移动错位。潘镇鸿众多水印作品均取材于镇江。其以西津渡戏台、古塔、栈道等特色景点为题材创作了藏书票版画作品,以镇江市五峰山长江大桥(图1)为题材创作了水印版画作品。与精美的数码照片相比,将镇江文化符号充分图像化的版画创作是更贴近手工温度的艺术实践。熟悉的文化符号以纯熟洗练的木刻刀法、质朴温润的造型、朴拙的肌理等传统版画技艺为观者带来了别样的感受。镇江有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如莲花洞、东方城、古城墙、大运河、京口闸、粮仓、西津渡、金山、焦山、北固山等。版画家在创作时将城市文化符号以独特的版画语言凝固保存在空间里,文化符号一方面以文本形式存在于视觉形态中,另一方面则是观者对文本作品的解读和再创造构建意识形态中的编码。
图1 镇江市五峰山长江大桥(图片来源:潘振鸿提供)
如果将潘镇鸿作品风格归类为传承传统的版画风格,那镇江本土另一位资深版画家徐银东的版画风格便是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图2为“201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收藏作品,图3为全国版画展优秀作品(最高奖)。笔者在徐银东老师的课上,遵循在画面语言上简化的创作理念。创作最根本的是基于当下情绪的感知以及对所处环境或事件的情感宣泄,对画面进行布局。表达内在情绪无须拘泥于具体物化形态,要侧重画面节奏的表达,例如版画中黑白灰的比重表现,其表现的方式更为抽象。徐银东热衷于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探索。在众多入展的作品中,独特的烟熏作品使他获奖无数。虚无缥缈、烟雾缭绕的香烛烟竟能被捕捉到画纸上,这是徐银东在版画语言创新上的实践成果。新型媒介带来的新的视觉呈现方式也很快被徐老师捕捉,他通过软件前期对画面进行布局,在多种方案中择优选取,减少了创作中的不确定性,节约了时间。徐银东笔耕不辍,在反思总结的同时不断深耕版画创新的方向,正是对版画持续的热情以及严谨的创作态度使得他在镇江本土版画家中独树一帜。
图2 大道有痕——2018·中国百家金陵画展(图片来源:徐银东提供)
图3 《遗失的底片》综合版 徐银东(图片来源:徐银东提供)
潘镇鸿说道:“2010年前后美术环境就好多了,徐银东的多幅版画作品在全国版画展入选,极大地鼓舞了镇江美术界。但那时镇江版画家就剩徐银东和我两人,再不带新的版画作者,镇江估计就没有人再做版画了。”于是潘振鸿和徐银东便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请镇江日报社的李恒发“京晚版画培训班”来推广版画,有十几位爱好者前来报名。由于参展人数多且作品质量高,镇江首届版画展广受好评。2019年,两位版画家继续推崇版画艺术,四位教育工作者和笔者报名学习。2021年,有众多高中美术老师来学习版画。徐银东和潘镇鸿是推动镇江版画发展的功臣。他们的教育情怀、对版画的热情以及对专业的钻研使得镇江版画界的队伍日益壮大。在推广版画、培养人才的同时,以徐银东、潘镇鸿为首的版画家在镇江举办了多次版画展览,反响热烈。除此以外,他们还会组织学校的学生前来观摩,定期在艺术社区举办公益讲座,将版画作品应用陈设于公共空间,切实宣传镇江本土文化符号,积极提升文化竞争力。
国家富强、经济发展逐步完善了版画艺术种类,为版画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版画语言拓展的可能性,不仅丰富了新兴木刻独特的黑白语言形式体系,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水印版画,为现代镇江版画的全面崛起创造了学术条件。新兴木刻运动先驱李桦曾说:“木刻在本质上保有一种社会教育的积极性。”换言之,版画因其艺术特点和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借助媒体平台可扮演“公共艺术”的角色。当代版画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版画家的创作能力,还需要在社会经济的生态系统中建立良性发展机制。鲁迅曾说:“新的木刻是刚健,分明,是新的青年的艺术,是好的大众的艺术。”作为当年唤醒国人的艺术新媒介,在如今定会通过版画家、政府部门、展览机构等多方配合对社会版画艺术美育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
笔者秉承教师的天职,努力将中国传统版画艺术传播开来,因此,开设了面向全校学生的版画公选课,为热爱版画的学生创造学术条件,使版画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学生在学习版画时运用理性思维,思维严谨性的训练使他们受益良多。针对高校中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他们面向的群体是幼儿,传统版画教学难以实施,所以笔者在版画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练习传统木刻版画,感受刻刀与木头之间的技艺“切磋”;另一方面则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带领学生学习纸版画,纸版画适用于学生今后的授课环境与授课群体。纸版画用铅笔代替刻刀,用吹塑板代替木板,经过实践后,其能成功拓印出版画肌理。经过对纸版画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版画原理并按照制作步骤拓印出完整形象。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深耕版画艺术,探索版画教学,激发学生艺术潜能,克服种种困难,找到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将版画艺术作为文化符号传播镇江城市人文精神,完善精神谱系构建,培养青年学生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便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一个民族要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镇江毗邻江苏省省会南京,作为一座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闻名古城,其需要展现本土文化竞争力,坚定本土文化自信,展现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镇江的版画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立足本土文化自信,展现本土城市风貌,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从而夯实文化自信之基,提高文化竞争力,展现城市本土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