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永芳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军工型号档案管理是军工研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准确、系统、配套的型号档案是国家核心能力的积累,也是“能力复制”备份和复制的原始唯一凭证,是再研制的基础,关系国家重大战略和重要利益。现从国家层面分析目前的军工型号档案管理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军工型号档案配套管理机制研究。
军工型号档案是军工产品在科研、生产、使用、维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和管理依据,包括军工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档案。军工产品研制需要技术支撑,军工产品研制管理是军工产品科研、试制、生产、定型等方面的根本性工作。军工项目研制管理既是军工系统全过程、全系统、全寿命管理的重要环节,又是保障装备质量、提供符合军方要求的战技指标,以及提高作战能力的重要措施。军工型号档案作为国家国防科技档案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立项机关,特别是军方层面,对军工集团的专业档案馆定位、档案工作纳入军工产品研制流程等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研究并做好型号档案工作既是时代赋予相关研究者的神圣职责,也是落实国家、上级机关要求的必然举措。《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集中管理能力,实现更高层次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对中央和国家机关档案进馆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印发了《中央档案馆接收案卷级档案质量检查办法》和《中央档案馆文件级档案接收质量检查办法》。
以融入项目研制和管理过程为路径,加强武器装备研制文件材料全过程管控。2020年9月,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规定》明确要求把科研档案工作要求纳入科研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中,与科研项目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将科研档案管理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事项并予以考核,为“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在项目管理中的实际贯彻和档案管理人员对科研项目文件进行前端控制、过程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档案管理职责的前置,切实强化了对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有效控制。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军工型号档案在内的档案工作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阶段。国家档案局印发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18894-2016)、《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GB/T39784-2021)等一系列国家标准,开展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并取得极具借鉴价值的试点成果。新修订的档案法中增加了关于电子文件管理的章节,以期部署和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这些都是型号研制过程中电子数据收集、归档的重要依据,对型号数字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完善重大产品研制项目档案利用服务机制。档案从纸质转变为数据信息,给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的完善和创新提供了方向,也提出了新要求。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形式多样、结构完善的军工型号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开发其内在的、深层次的知识价值,切实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这也是对型号电子数据归档管理和型号档案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国家未对军工型号档案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军工型号档案管理没有建立起顶层设计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要求。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范围的规定》(国家档案局第9号令),主要对同级党政机关文件进馆进行了范围划分,但并没有对记载国防科技力量的军工型号档案进馆提出要求。第二,军工型号档案管理机制落后于管理需求的变化,军工型号研制集高、精、尖技术于一身,其形成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军工集团层面型号档案进馆管理的监督检查等配套管理制度缺失。虽然国家针对科技档案管理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军工集团内部各单位对如何在保证知识产权问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型号档案,真正发挥型号档案的作用的问题,尚未制定有效的制度。这直接影响了型号档案管理和后期的开发利用以及进馆工作。武器装备型号档案实现进馆、资源共享、能力复制的重要前提是保护专利所有者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第三,未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档案法第七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但因进馆工作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管理力度较弱,部分承研承制单位对军工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处于无经验、无借鉴、无指导状态,造成型号档案进馆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型号档案进馆工作是确保型号档案配套管理、型号档案资源整合的重要工作,可以有效实现武器装备核心能力集中管控,其也是灾备和战备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力保障国家国防核心能力的保存和再利用。军工集团所属承研承制单位负责本单位型号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并负责移交到军工集团档案馆;军工集团档案馆负责集团范围内型号档案的配套进馆管理工作,并负责移交给中央档案馆或授权的军工集团联合档案馆。中央档案馆或授权的军工集团联合档案馆负责型号档案的全面配套管理。
坚持依法依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推进和保障军工型号档案进馆工作,提升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的法治化、标准化水平。法规制度要明确型号档案进馆要求、进馆范围和工作流程等,使进馆工作由行政管理向法治管理过渡。建立型号档案进馆责任制,明确各层级的型号档案进馆工作责任主体,明确进馆工作各环节的职责,层层落实,同步建立配套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进馆或不配合开展进馆工作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同时,在国家和各部委顶层文件要求中,重点明确各层级的管理职责要求,清晰军工集团、承研承制单位对型号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归档和型号档案进馆的各项管理职责。
强化标准规范建设,在型号档案标准规范中,重点明确进馆范围。不断完善档案接收进馆规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具有历史凭证作用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重点型号武器装备型号档案纳入进馆范围。一方面重点关注国家重点型号档案的进馆,另一方面识别国家重点型号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反映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位的武器装备型号档案以“型号-重要单元体”和“型号-关键技术”为单位,形成型号档案进馆目录数据库,将关键单元体,关键部件,核心技术的设计、制造、试验等全过程成套文件纳入中央档案馆或军工集团联合档案馆的进馆范围,有效实现国家国防核心能力保存,以备利用。
明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建立层次清晰的进馆档案工作组织关系网络图(如图所示),强化军工型号档案进馆顶层协调机制,推进其跨层级、跨专业、跨系统、跨单位有序开展,形成国家、立项机关、军工集团、承研承制单位等方面统筹推进、协同联动的机制架构,建立协调有力、职责明确、运转顺畅、管理规范、安全有序的权威高效协调机制,更好地满足军工型号档案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的需要。
进馆档案工作组织关系网络图(作者自绘)
依据顶层设计,明确型号档案进馆各相关方的权利和责任,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职责要求,推进型号档案进馆业务协同开展,形成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明确承研承制单位型号主管部门对进馆档案的质量审查责任和档案管理部门对进馆档案工作的具体实施责任。从国家、立项机关层面强化“依法治档”效能,制定层次清晰、职责明确、操作可行的型号档案进馆顶层要求,落实主体管控责任措施,推行型号档案移交进馆前的验收审查制度,将型号档案审查验收作为武器装备型号验收的前置程序。
坚持统筹协调,加强协同配合,建立强力、有效的型号档案协调机制。国防军工型号档案管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组织型号档案进馆工作,具体职责是:贯彻国家档案进馆工作法律法规要求,统筹推进型号档案进馆工作;审议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的重要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督促相关方落实型号档案进馆职责;统筹推进型号档案进馆工作法规建设、标准规范和安全机制建设;组织开展试点示范、技术创新和经验推广。各相关方需要合理安排经费,用于支持型号档案配套管理工作,相关建设项目资金纳入基本建设投资,相关工作经费纳入各单位预算统筹安排。
建立军工型号档案存储的平台支撑。建立全国统一的型号档案进馆协同管理平台,实现型号电子数据统一存储,提升型号档案共建、共治、共享及能力复制的保障能力,形成覆盖各层级的一体化型号档案存储和能力共享平台系统,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有效满足各相关方数据共享及能力复制的需求。各层级、各有关方能依托型号档案存储和能力共享平台开展数据共享和利用服务。
提升安全网络服务支撑能力。进行可行性论证,在符合型号档案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利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安全网络,全面提升安全网络服务支撑能力,拓展型号档案共享及有效利用覆盖范围,全面整合各层级、各相关方的型号档案管理系统,按国家保密安全要求全面接入武器装备型号档案共享利用网络中,有效满足利用需求。
提升型号档案能力复制、共享利用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在符合安全保密条件要求下的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的应用,实现型号档案管理全程留痕可追溯,提高智能检索、自动匹配、智能识别水平。建立真实有效、互信互任的数据共享基础条件,提升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推进武器装备型号档案管理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
要将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纳入军工集团型号研制工作的监督考核中,从进馆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可用性等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军工集团开展型号档案进馆工作的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以查促改。可以定期组织型号“两总系统”中的人员、承研承制单位的型号研制和管理人员、档案专业人员开展型号档案专项检查,提升型号档案管理效果。要有针对性地对军工集团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型号档案进馆业务培训指导。要对进馆文件实施预审核,对进馆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协调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指导,确保档案进馆工作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2012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总结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央档案馆接收案卷级档案质量检查办法》,2016年,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出台了《中央档案馆文件级档案接收质量检查办法》。这两份国家层面指导性文件主要明确了中央档案馆对中央和国家党政机关进馆文件的质量控制要求。为确保实现军工型号档案进馆目标,需要明晰型号档案进馆文件质量要求。
一是确保军工集团归档完整性,对型号重要单元体和关键核心技术档案实施成套归档,设置进馆档案成套归档审核清单。可通过三维技术展现型号档案地图,清晰展现型号档案各关键部件/核心部件组件关系、所属单位配套关系及其档案全文存放位置,为型号档案进馆提供索引。二是确保型号档案可读可用,实现型号的可复制、可还原,明确电子档案进馆要求,进馆过程中重点强化型号研制相关三维数模、软件产品等电子档案的质量控制要求,在进馆档案质量控制要求中明确定义进馆档案使用的相关软件名称及其版本说明。在进馆质量控制过程中设置审核环节,明确质量责任主体,建立复制还原评估审查机制,搭建复制还原电子档案的环境并开展专题评估审查,切实有效确保进馆型号电子档案可复制、可还原。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要求。从国家层面制定型号档案安全管理要求,促进各层级的型号档案管理主管机构充分考虑保密要求,持续稳步推进型号档案安全保障制度能力建设,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军工型号档案收集、整理、归档、进馆、复制、提供利用等各环节的安全责任主体,建立档案安全管理责任制,切实落实型号档案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责任。
建立安全评估机制、安全责任认定机制和重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强化完善型号档案安全保障措施,推进安全技术产品的应用,提升安全防护水平,确保武器装备型号档案管理安全可控。加强型号档案分级分类管理,区分档案密级,按照相关主体的安全责任切实落实型号档案进馆、管理和提供利用,防范数据泄露或被非法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