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雯莉,梁烨媛,陆玉兰,曾燕玲
(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 广东江门 529100)
肩手综合征(SHS)一般发生于脑血管疾病后,是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创伤作出的异常反应性结果[1]。该疾病发生率为12.5%~70.0%,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性运动障碍、同侧手、腕疼痛及肢体运动障碍,若不加以控制会出现手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2]。中医认为,SHS属于“痹症”范畴,发生的原因多与中风后邪气渐胜、正气受损、阳气被遏/不足有关,加之局部缺乏活动,肢体运行不畅、气阻瘀滞致使经络阻滞,引发关临床症状[3]。雷火灸属于中医特色疗法,是以经络学说为体系,利用纯中药培养,在古代雷火神灸的基础上改用明火悬灸,燃烧时有较强的热辐射力,再依照经络的路线循行,可快速改善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问题,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4]。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护理模式下的循经雷火灸在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定的脑卒中的诊断标准[5];②患者意识清楚,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为Ⅰ期SHS,存在疼痛性运动障碍,有肢体色泽改变、手部肿胀、疼痛感症状[6];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沟通或精神障碍者;②存在感觉异常者;③存在严重的内科疾病,且控制不佳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2.66±4.25)岁;体质量指数(BMI)(23.11±2.25);病程(60.11±4.20)d;脑卒中类型:脑出血5例,脑梗死25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1.69±5.12)岁;BMI(23.25±2.11);病程(60.58±4.13)d;脑卒中类型:脑出血7例,脑梗死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中医护理、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①情志护理:在护理过程中照顾患者情绪,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提高护理依从性;鼓励并帮助患者培养或重拾兴趣爱好。②向心性加压缠绕法:护理人员用1根绳子(直径:1~2 mm)从患者肢体远端向近端进行缠绕,即从拇指、其他手指、手掌、手背、腕部,依次缠绕后松开,每日早中晚反复数次。③辨证施护:气滞血瘀型患者忌激动、适当锻炼促使气血通畅、饮食以活血之物为主;寒湿体质者需避免寒气入侵;肾虚者需保障周围环境安静,饮食以滋养肝肾食物为主。④康复训练:护理人员从患者小、大关节逐个活动,注意节律缓慢、活动频率,活动程度视患者接受程度而定;主动运动则指导其Bobath康复训练法,包含卧位、坐位的良肢摆放,由康复技师指导,康复技师利用指腹或掌根作用于患者患侧上肢局部受累肌腹与肌腱结合部位,利用降张力手法干预,以揉搓、按压为主,并协助患者伸展肘关节、握手上举、屈伸肘关节训练,注意手法轻柔,避免引起患者剧烈疼痛感,1次/d,每次20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干预8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循经施行雷火灸,具体措施如下。①即先以手法放松,再用器具艾灸,沿着患者患肢的手三阳经脉走形施以温热的艾热刺激。②操作如下,体位:侧卧/坐位,协助患者暴露患处皮肤,再点燃2支雷火灸条悬灸于肩关节、其周围组织,距离皮肤2~3 cm;手法:横向灸、斜向灸,每灸10次为1壮,每壮之间隔3 s,在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并延长痛点艾灸时间,直至肩关节、周围肌肉组织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再使用内插点燃雷火灸条的砭石艾灸罐往返游走于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上,每经10~20次往返,注意力度柔和且均匀,以患者感受舒适为宜。③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皮肤变化,防止烫伤,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④雷火灸强化症状明显部位,若患者肘部症状明显,则点灸患侧手三阳经上肩髃、肩髎、肩贞、后溪、养老穴、曲池、外关穴等;若患者腕部症状明显,则点灸合谷与阳池穴;灸条火头距离皮肤1.5 cm;手法:雀啄法,每雀啄7次为1壮,每穴雀啄3壮,1次/d,每次30~40 min。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后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时间<8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治疗8周后的疼痛、水肿评分等级,前者利用数字分级法(NRS)判定[7],用0~10分表示(代表疼痛的不同程度),疼痛程度分级: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后者采用水肿评分判定,其中0分(无肿胀)、2分(轻度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凹陷变浅)、4分(明显肿胀,皮肤皱纹变浅,甚至消失)、6分(严重水肿、皮肤绷紧发亮、皱纹消失、关节肿胀或积液高出邻近骨突部)[8]。②比较肩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前者0分(正常活动,无痛),1分(轻度活动受限,活动范围超过正常关节活动度的 1/2 时出现疼痛),2分(活动明显受限,活动范围小于正常关节活动度的 1/2 时出现疼痛)[9],3分(不能活动,轻微活动便疼痛)。后者共计0~66分,包含上肢有无反射活动、屈肌、伸肌协同、脱离协同运动活动、反射亢进、腕稳定性、肘指关节活动情况等,分数越高表示上肢功能越好[10]。③疗效标准依据《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11]中的“肩手综合征”进行判定,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提高50%;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提高25%~49%;无效为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且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提高<25%。④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含量,均利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1 两组疼痛、水肿评分等级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水肿评分等级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P物质、CGRP、BK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P物质、CGRP、BK比较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12]中提出,临床上要大力推动中医护理发展,创新中医护理模式,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及中医特色护理提升中医护理水平,充分发挥中医护理在慢病管理、康复促进、疾病治疗、健康养老、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作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艾灸可借助火的温和热力将药物渗透进肌肤当中,再通过经络传导作用温通经络、调和气血进而调整生理功能,该方法常用于眩晕、贫血、肢体麻木、肢体偏瘫等患者中,已经被证实具有较好的疗效[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疼痛、水肿、肩关节活动度与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P<0.01)。SHS患者发病之后机体气血、阳气受损,加之年龄因素、风寒湿邪侵袭,使气血瘀滞,弊阻经脉,引发关节活动受限。由此可见,SHS疾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而Ⅰ期急性发作者的关键病机在于“风痰阻络、血气瘀滞”,故而中医外治法当以穴位刺激调整血运、激发经气、改善组织水肿、缓解疼痛为主。循经雷火灸是在肩关节采用雷火灸以横向或纵向的方法施灸,强化阿是穴施灸时间,之后用砭石艾灸罐循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往返施灸起到了明显效果;循经取穴的治疗原则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依据近邻、局部、远端取穴方法选取三阳经筋之上/下的循经经穴治疗肩痛,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性辨证干预,肩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善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症,肩髎属手少阳三焦经,善治疗肩关节痛证,肩贞属手太阳小肠经,为治疗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之要穴[14];另外,砭石罐特有性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通过适当的手法、力度作用于人体可快速改善微循环、疏通经络,且具有补气活血、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功效,加之砭石含有的微量元素在改善机体代谢方面效果明显。
该研究得出结论,观察组血清中P物质、CGRP、BK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现代研究认为,脑卒中后SHS患者由于神经损伤使得血管调节功能失常而引发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肩部肿胀、肢体偏瘫,且得出结论通过超声检查SHS患者主要的静脉血管可知走行迂曲、管腔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5]。该研究通过观察得出多种神经调节失常与该疾病的关系密切,血清P物质可调控痛觉神经,BK可以反映神经的敏感性,若痛觉感受器被激活,则产生疼痛感;CGRP是一种生物活性多肽,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中枢神经当中,而该水平也被证实与肢体肿胀、肌肉痉挛有着密切相关性。该研究测得观察组患者上述水平明显改善,则意味着雷火灸可以深入机体组织,促进经络、气血恢复,加之中医护理各项措施、康复运动结合干预,明显缓解了临床症状,促进了上肢关节的活动。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模式下的循经雷火灸措施用于脑卒中后Ⅰ期SHS患者中,可减轻疼痛、水肿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