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荣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物质基础得到满足后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单元能直观反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体育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不仅体现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彰显了整个社会健康文明和谐发展的氛围。伴随体育强国、强省等指导文件的出台,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发展社区体育成为时代声音。昆明呈贡区下设10个街道,雨花街道明潭社区近年发展迅速,辖区面积0.82km2,由6个地块组成,目前入住4235户,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随着常住人口大幅增多,社区居民“去哪儿健身”、“如何科学健身”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旨在通过调查明潭社区体育现状,以个案调查的微观角度分析昆明呈贡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结合实际为建立更加科学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一定建议,从而达到引导、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常态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社区生活的目标。
场地设施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充足的场地设施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提供保障,也是衡量政府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云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旨在将全省城市社区普遍建成“15min健身圈”,社区游园内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明潭社区室外健身场地约1200m2,主要分布在各地块和商业步行区,其中各地块均配备非标半场篮球场和少许健身器材,3个地块配备羽毛球场;商业区利用“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配备18个健身器材,另有2家营利性质社会运动场所,分别是“俊美健身馆”和“时代篮球馆”,基本符合“15min健身圈”。然而,经调查发现,现有场地设施仍存在使用率低和无法满足居民锻炼需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器材破损不能正常使用,羽毛球和篮球场仅有室外球场且篮球场属非标球场,此外,健身馆属有偿消费,受众面较局限,虽然社区设有专门的文化体育广场,但因面积小需求大,致使健身舞队只能选择商业街活动,且需时常更换活动位置,既妨碍公共道路和商铺经营,又影响健身活动的正常开展。
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工作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组织、管理、协调辖区内开展相关公共服务事业,同时也是本辖区体育事务的主要管理者,主要负责上传下达上级部门的要求。据调查,时代俊园系明潭社区辖区内唯一的小区,是昆明市公、检、法、司系统搬迁呈贡大型配套项目,2018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明潭社区,隶属于雨花街道办事办事处,辖区内的相关体育事务由街道办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物业由开发商俊发物业管理,实行居委会和物业双轨并行管理制。该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管理辖区内的整体体育事务,包括商业区内依托“七彩云南健身工程”集中建设的健身器材管理,物业则针对其它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如各地块内篮球、羽毛球场和健身器材。体育场地设施是二者管理的重合点,但经现场调研,仍存在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的问题,如运动健身馆属何者管理模糊不清,且大部分居民对于辖区体育的管理归口不知晓以致信息不畅,这种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状,不利于社区体育的开展和统筹规划。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面向社会群体,提供日常体育健身活动指导的体育工作者,随着全民建设工作重心逐渐下沉至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置对社区体育的发展显得格外重要。目前社区居委会有9人,社区体育工作由1名负责妇联、文化建设等工作的基层公共文化工作人员兼顾。其经过培训获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但由于身兼数职致使社区体育健身指导工作进展缓慢,社区体育人才缺乏现状势必会造成体育组织小、活动少的情况。经调查,社区目前有居民自发组织的7支体育健身舞蹈队和1支太极拳队,另外每年由社区临时组建篮球队参加街道办篮球赛外,暂无其它常设体育组织。据了解,经常锻炼的居民以健身舞和太极拳为主,参与对象多为女性,其组织者都是退休体育爱好者,通过自学带领居民开展日常健身活动,受组织者专业性影响,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考量。对此,大部分居民也反映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专人人员指导,由此可见社区缺少体育人才对于日常体育活动的影响较大。
我国社区居委会的经费一般由区财政拨款、街道补助、社区自营收入、社区共建单位赞助和有关创建活动的奖励组成。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规范社区工作经费和人员待遇的暂行规定》规定,社区工作经费由各县(市)区政府将社区居委会和党组织办公经费、社区“两委”成员生活补贴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区体育服务若没有经费保证将难以开展。据《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雨花街道办事处年度预算公开》,该街道无社区体育专项经费,体育工作经费包含在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经费中,2020年和2021年总工作预算均为487万,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经费38万,占比7%,然而该街道下设社区数量较多,分配到各社区的经费有限。此外,明潭社区配套的城市社区经费 (2020年60.96万、2021年30万),也主要用于社区日常办公,鲜少用于体育建设。虽然据当地政策规定,目前可直接用于社区体育建设的经费还有“中国体育彩票援助”,但此项目涉及面大且审批复杂,且单纯依靠公益基金对于社区体育发展并非长久之计。综上,缺少专项经费不利于规划和开展社区体育,易导致“被动发展”,且活力不足不利于长期发展。
信息传播是信息从发布经过媒介到接受的动态过程,媒介对于信息的传播至关重要。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还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经调查,明潭社区日常办公和交流的网络平台以微信为主,目前运营着一个微信公众号,主要以发布社区信息、宣传社区服务事项、提供相关业务咨询为主,不具备其他线上办事功能,另有两个微信群用以日常事宜通知。总的来说信息传达主要以由上至下通知传达为主,缺少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闭环通路,造成居民反馈渠道少且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特别是居委会上报年度报告时,由于民意调查不充分,难以充分了解居民所需致使体育服务供需失衡,导致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不高等持续突出问题。加之信息平台缺少统一管理,居民信息反馈有被覆盖和疏漏的可能,运动健身咨询和器材破损等具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对社区体育服务质量及其良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绩效是工作成效的关键评价指标,能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有助于通过产出反映投入的合理性,进而对分析解决问题提供客观依据,从而调整相关利益分配,促进目标达成产生更高层次的绩效。据 《2021年昆明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得知,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由市文化与旅游局进行年终绩效考核评估,其中涉及社区体育的条目有“设施面积及功能完备情况、年举办文化活动数量情况”。《雨花街道办事处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中,“文化和旅游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反映了明潭社区体育年度投入与产出情况。但对于具体实施和产出效果上,主要围绕文化宣传和建设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评价,不仅缺少相关数据定量评价,且出现“重文化轻体育”的情况。此举不能客观反映社区体育发展的真实问题和居民切实需求,且从供需角度可见上级部门对社区体育的重视不够,出现投入少产出低效能不足现状,不利于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应制定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和新修方案,针对现有资源进行补短增效。首先,对于器材破损情况应制定报修机制,可利用社区微信公众号开发报修系统,保证“随报即修”;其次,“七彩云南健身步道工程”于2019年被列入云南省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中,目前辖区内各地块公共道路由石砖铺设,可在不破坏绿化的基础上进行塑胶健身步道建设。另外,调查发现健身器械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居民对器械的规范使用操作不清,由此建议可在维修时增加视频说明,并将生成的二维码置于器械上,以便手机扫码观看。体育设施新修方面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完善,如增加社区健身活动室功能,布设乒乓球桌等可移动器械;建造风雨棚解决各类球场因天气不能运动的情况。针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不足问题,《云南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的切实可行办法,明潭社区周边学校众多,在“15min生活圈”中包含中华小学、川师大实验附中和云南开放大学等,结合政策盘活社区周边学校体育资源对外开放,既能满足普通大众的健身需求,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最大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结合实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制定短中长期阶段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为居民体育锻炼健身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精神,建立由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双方组成的共创文明社区领导小组,发挥协商制度优势,形成职责明确的共同体。其主要职责划分遵循“政企分开”原则,居委会强调行政管理服务性,上传下达各级安排,积极争取社区体育项目建设的同时,宣传和指导社区体育活动,主要管理“人”;物业则强调企业经营性,盘活辖区内空闲公共资源实现创收的同时,按一定比例反哺社区体育建设,主要管理“物”;涉及管理难点时二者协商研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业委会的成立,据相关规定:“居住小区已交付使用且入住率达50%以上即可申请成立业委会。”明潭社区目前入住率基本过半,应考虑成立业委会,发挥社员主人翁意识,与居委会、物业形成“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搭建三方沟通桥梁,将居民的社区体育需求无障碍的反馈给管理者,达到精准投入和提高效能的目标。
《云南省体育“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2025年“每千人拥有2.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目标,该目标的实现需结合实际争取体育人才的选优配齐。首先,以党建引领带动人才下沉社区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双报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机制优势,定期组织有体育专业背景的党员服务于社区体育志愿活动,如开展运动健身知识讲座、体育锻炼现场指导等,通过利用党群工作站优势,既能发挥体育背景党员的专业特长,还可逐步规范形成“社区体育指导站”,营造专业性、常态化健身的良好氛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突出了社区对于全民健身的重要性,然而人员配置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选配专职体育工作人员显得格外重要。不仅如此,以居委会为主体将体育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开展列入绩效评价指标,可提高社区体育建设动能。此外,建立“社区体育建设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发挥周边高校体育人才资源优势,联系雨花街道辖区内高校形成合作共建单位,定期组织体育专业学生到社区开展体育指导志愿服务,并可将明潭社区作为社会体育与指导专业的见习、实习基地。
转变政府“包管包办”的传统行政职能,从主导型管理转变为服务型,明确政府和社会事权划分。发挥区政府及其上级部门的宏观规划优势,中观管理以街道办为主,而具体实施运作的微观层面,如社区体育年度计划、建设经费预算和绩效评价指标等由社区主导。《云南省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若干措施》中强调:“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社会参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盘活土地资源完善场地设施”。社区应利用居民自治组织的特点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化管理优势,吸引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家庭及个人参与社区体育建设发展,形成以政府为引领带动多元化投入的模式。结合以上政策指导,明潭社区可通过合同外包、公共服务购买等供给方式,提供社区体育运营和建设项目以缓解经费不足问题。一方面,积极发挥社区与物业协同机制吸引社会投资。对入驻社区的体育俱乐部、培训公司等适当减免场地费用,对社区内个人出资者则可制定相关社区服务优惠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体育彩票投入、吸引社会企业赞助、物业反哺、个人投资等多渠道拓宽体育经费来源,建立社区体育基金会,为社区体育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标志着信息传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云南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实施“体育+”工程,强调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着力打造智慧化、数字化体育社区”。居委会可与俊发物业合作,将小区管辖内的体育资源进行整合,在现有“俊客”APP基础上开发社区体育线上服务,如“器械报修、投诉建议、资讯查询、场地预约”等,携手“俊美健身馆”和“时代篮球馆”开展深度合作,将项目收费、活动信息、场地使用查询和当前人流量等信息进行数据化,直观便捷地展示给居民以便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此外,辖区内其余体育俱乐部、培训公司均可加入APP用以宣传信息。“俊客”APP平台作为民意调查的有利工具,也将助力于明潭社区体育数字资源的共享、互通。
绩效评价的主体将直接决定结果导向,要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办管评”传统职能,强调政府指导各方参与的多元化开放形式,以此获取更加全面的评价结果。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绩效评价主体,内部以政府、相关同行、社区自身为主,外部以行业专家、居民、社会团体等相关利益方组成。针对昆明社区的体育管理归口现状,评价主体以市文化与旅游局为主,教育体育局群体科作为同行参与,明潭社区作为具体实施和受益者应参与其中。除此之外,发挥周边高校资源优势,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其中,利用信息化数据平台优势发挥居民和社会团体自主能动性,结合民意调查数据彰显“主人翁”意识。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持续改进”理念,定性定量相结合,围绕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基本出发点,以《云南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为纲领,参照“六个身边工程”制定绩效评价具体指标,并将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数据纳入其中作为重要依据,利用个人档案纵向横向对比,寻找不同区域及年龄段差异,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绩效评价数据,最终以此为依据调整供需,将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明潭社区良性健康发展。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当地多部门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对照发达地区标准的同时,应结合自身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切实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如何科学健身”等瓶颈问题,社区体育的良性发展直接关乎体育强省建设、云南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及健康云南2030目标的实现,将为云南高层次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最终建成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