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续说在大学英语专业听说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02-10 18:55:43胡超琼
英语教师 2023年13期
关键词:句式原文听力

胡超琼

一、理论基础

以“续”促“学”理念发轫于20 世纪90 年代末。2016 年,我国著名语言学者王初明教授初次提出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就像婴儿通过模仿周围的人而学会说话,后来正式提出“续理论”,认为语言通过“续”学会,并且通过“续”实现高效学习。之后,我国很多专家、教授进行过多次试验研究及探讨,如王初明(2016a,2017,2018,2020)、袁博平(2018)、李绍鹏和杨连瑞(2019)、缪海燕(2019)、王启(2021)等。最初学者们以“读后续写”形式激励英语学习者写英语长文,同时提高英语运用水平,认为“续”可以激活几乎所有促学因素,是影响语言学习成败的关键(王初明2016a,2017,2021)。续理论遵循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以“续”促“学”,本质上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紧密结合,引发语言协同效应,提高英语语言学习的效率,伴随语篇情境的学习,凸显了语境的重要作用(王初明2021)。本研究以王初明教授提出的“续理论”为理论基础,将其应用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以期进一步扩大该理论的实际研究,为英语专业学习者提供更多理论及经验支持。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在平时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认真听文章,文章类型多样,如lecture、talk、interview 等。首先,教师完整播放音/视频,要求学生划分文章段落结构,通过识别过渡词或过渡句,理解各部分大意。其次,教师仔细讲解听力材料,包括对文本、语义的理解,以及听力技巧的学习,要求学生边听边快速将原文内容以笔记的形式记录,可以使用字母缩写、符号等笔记方式,不管能否全部或大部分理解文本。教师讲解完所有听力材料后,检查学生的记笔记情况,并指出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最后,教师重新播放一遍原文,要求学生对照笔记感受英语听力,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并根据所记笔记对原文进行复述,可脱稿,亦可看笔记。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慢慢学会快速记忆并能复述,而复述的完整性则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呈不同状况。

在本研究中,教师对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四个不同班级共105 名学生的听后续说练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被试英语水平相当,均来自云南一所民办本科院校,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目前已经在大学系统学习英语三个学期,听力课均为教师本人教学。因此,教师对该研究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性格习惯有一定的了解。首先,教师给被试提供一篇听力文章,听力材料选自由蒋洪新和李德凤主编的《新国标英语专业核心教材》(视听说教程3)第七单元第四部分more on topic 的A 部分Cloud Computing,该部分内容首先介绍what is Cloud Computing,其次讲解advantages(of Cloud Computing),最后要求学生补全disadvantages,即所选文本内容与需补全的续说内容构成一篇结构及内容较完整的文章,逻辑连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在学生续说前,教师已经介绍了“续理论”,并以读后续写为例进行展示,因此,他们对“续”有一定的认识,也知道本次的要求与任务,即先认真听原文,并完成课本相关练习。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精听后如果仍然有没听清的句子或单词,就可以熟读文本,保证熟记原文内容,以便根据原文语言特点及结构进行续说,即The Disadvantages of Cloud Computing。教师要求学生听力结束后3 分钟开始续说,保证时效性和真实性。续说要当堂完成。

三、研究结论

(一)内容更丰富

学生在原有听力材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所听对话或者文章,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构思续说。在所收集的103 份音频(两名学生未交)中,音频时长大多在1—3 分钟,大概150—200 词,且逻辑性较强,所有音频均按顺序录制。内容涵盖至少三个方面:第一,80%以上的学生提到网络的不安全性,认为利用云计算存储信息会发生个人信息泄露;第二,学生认为云计算依赖网络,只有在线网络支持下才能用其各种功能,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更新或购买云计算耗费资金。还有学生提到,云计算对使用者具有能力要求,需要熟悉某些软件的正确使用。另外,本次录音内容和被续内容紧密相关,被续原文提到,云计算可为用户提供更多资源,用户通过支付一定资金便可使用。因此,在续说其不足时,学生便认为所有网络资源的使用都基于网络的连接与否,也需要耗费资金。总之,此次续说的内容相较以往,学生自由发挥得更丰富,不是蜻蜓点水般泛泛而谈。

(二)语句更流畅

教师认真反复研听学生的音频,发现几乎所有表达较往常都更流畅,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对所录音频有所准备,且通过听、熟读、再听三步认真学习了续说原文,以至于续说时已经具备相关语境,促进了语言的高质量输出。王初明的“续理论”强调了互动协同的重要性,即语言理解和产出只有紧密结合,才能切实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王初明2012)。语言的使用包括先理解后产出,听的阶段是理解,说的阶段则是产出。学生若在听的阶段理解较全面、仔细,则说的过程也相对顺利。通过续说,学生提高了语音辨析力和语言流畅度,同时提升了自信心。在此次研究中,学生的续说其实是被迫与比自己语言水平更高的原文作者产生互动,从而拉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在整个输出过程中,学生表达都较自信,内容表达较流畅。但是,也存在一些语法错误,需要教师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多关注续的频次对语言学习的强化作用,从而有效减少学生语言错误的发生。

(三)句式多样化

“使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由低向高拉平,缩小差距。”(王初明2012)听的过程其实是向母语学习者学习的过程,通过说的形式产出。在续说过程中,学生与原文作者通过文本进行互动,受原文影响,句子结构较日常口语中更复杂,内容也更丰富,同时,语法错误明显减少。比如,在“...the information can be accessed,relying on the cloud computing to...”这句话中,relying 一词引出一个状语从句,补充说明前文内容。又如,在“Data restored in the course will be copied to many machines,which is usually unsafe.”这句话中,学生用which 引出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这在平时口语中较少出现。除了使用定语从句外,学生还用not only...but also...引出需要续说的内容。

(四)词汇更丰富

教师研究音频后发现,在此次续说过程中,学生所用词汇更加高级,一部分单词在原文中出现过,如additional、efficient、interruption、capacity、selectively、inadequate、be used to sth.、flexibility、theoretically、isolation、exposure、mature、artificial、potential、downside、enterprise、resist、release、stable、budget、purchasing、possibility、eventually、decentralize等。以上所列举单词均来自学生音频,均为高级积极词汇,书面语中常见,但是平时的口语表达中较少用。由此可见,在听后续说过程中,学生与原文互动有助于提高语言协同能力,增强高级词汇的使用频率。一旦提高词汇使用频率,学生就能记住更多单词,对听、说、读、写、译的学习都有促进作用,学习便进入良性循环系统。但是,在第二次授课中,教师就相关单词进行提问,能在口语表达中应用的人数较少,表明在教学中应增加单词的输入频次,将消极词汇转换成积极词汇。

(五)发音受续影响较小

尽管学生在内容、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但是语音还存在较大问题。每个学生的音频都反映出一定的发音问题,如/v/和/w/不分,/n/和/l/混淆,the 在元音和辅音前发音没有变化(the 在元音前发音弱读),甚至受到方言音影响。很少有学生注意发音技巧,如连读、弱读等,显得发音生硬。有的学生读错单词,如将computer 读成/kəm'putə(r)/,少数学生发音末尾带有方言尾音/ə/,如将take 读成/teikə/。此外,断句错误较多,尤其在长句中。以上发音错误均在平时学习中出现,续说中仍然明显,这与学生的习惯有关,如受地域影响,形成不同发音习惯,能讲不同方言,讲话习惯和父母及周围接触较多者有相似性。如何高效提高学生的正确发音,除了续外,还得反复模仿、反复输入,从而输出。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后的研究中,教师要拓宽研究范围,加强研究力度,研究听后续说对发音的影响。

四、教学启示

根据王初明的观点,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言使用的准确率,即“相伴正确则易用对,相伴不当则易用错”(王初明2016b)。据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有效利用“续理论”,充分发挥“学相伴,用相随”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强化续与模仿,并在听、说、读、写、译中应用,综合强化练习,提高续的质量。

(一)听力中的词汇教学

词汇量直接影响听力理解力。如何有效学习和记忆词汇成为困扰学生的问题。在此次研究中发现,学生在听后续说中,能直接使用听力原文中出现的单词。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必要大量及时续说,并加大练习的重复性。根据记忆习惯,长期多次使用后,学生可达到单词的长时记忆,将消极词汇转换成积极词汇。在选择英语听力材料时,可重复选择同一主题的内容,反复输入,强化输出,使听力材料及续说的内容呈梯度增加难度,要求学生结合上一次续说所用单词,有意强化。姜琳和涂孟玮(2016)的一项关于相对其他不含“续”的学习任务,读后续写对促学单词、提高学习效率有无优势的研究显示:读后续写确能促进目标词的习得,其短期和长期效果均显著优于概要写作。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听后续说同样能提高词汇的记忆效率。

(二)句式教学

影响听力的另一个因素是句式,尤其是复杂句。我国学生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容易边听边将原文翻译为中文,在翻译过程中,受句式的影响,往往会曲解原文的意思,同时影响后续句子的及时收听。在口语表达中,学生所用句式较简单。听后续说能有效提高句式的复杂性,如因果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倒装句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原文,如模仿写作范文、听力文本、阅读原文等加强句式的练习及使用。在英语听力课上,教师可通过听抄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熟练度,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背熟听力材料,然后续说(可用原文句子)。反复练习同样能起到强化输入的作用,再逐渐增加口语中复杂句式的使用频率,从而提高英语学习中句式的学习。另外,在听完文章后,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原文句型,要求他们在续说中用同样句型表达相关内容。

五、总结

学生要学好英语,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并且创造与模仿要紧密结合。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内容,模仿语言。此次研究发现,学生若在续说中协同产出相关单词,则单词的学习和保持效果较好,反之,若只注重说的完成,不受原文影响,则续说内容与原文无太大相关性,单词、句式、语法等的学习及效果都会较差,与无续说一样。“续”的一大促学优势便是可为学习者创造即时交际需要,并通过协同产出使目标结构直接满足交际需要,从而加深记忆痕迹(Hilpert&Diessel 2017)。在续说过程中,学生依然可通过“续”加深学习记忆,提升学习效率。当下我国英语教学存在较多与协同促学相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自觉协同的习惯尤为必要。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续理论”,要求学生听后续说,利用原文语境促进其目标语学习,提高其说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完听力原文后,要求学生先根据笔记复述原文,再将原文的末尾删除,然后进行续说,或者要求他们在原文基础上进行续说,以补充更多内容。在日常英语听力课中,教师经常采用此方法,一方面,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另一方面,通过听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切实改变“哑巴英语”现象,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此次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教师要扩大研究面,用统计学方法得出更客观、更可靠、更有力的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句式原文听力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让句子动起来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
尝粪忧心
卖身葬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