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文兵,吴连才
(1.云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玉溪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在2021年8月召开的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1)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第93页。新时代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应然之举。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研究持续升温,聚焦在两方面:一是围绕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等进行讨论。赵天晓、彭丰文认为新时代党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包括中华民族整体史观、发展史观和多元与一体相结合的辩证史观。(2)赵天晓,彭丰文:《新时代党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及其重大意义》,载《民族研究》2022年第2期。海路、杨柄提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应包括历史认知教育、历史情感教育与历史自信教育。(3)海路,杨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载《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王文光等从时空维度解读了“四个共同”与中华民族历史观之间的内在逻辑。(4)王文光,胡明,马宜果:《中华民族历史观与“四个共同”研究论纲》,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二是关于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路径或对策的探讨。朱亚峰讨论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方式。(5)朱亚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观教育进路研究》,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3期。杨须爱强调应从精心细化教育内容、确立多途经协同机制、充分挖掘运用素材三个方面推进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6)杨须爱:《着力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载《中国民族报》2022年6月7日。上述研究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知识谱系的构建,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学术基础。但是,从课程教学维度探讨加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课程改革建设、教学实施为研究内容,审视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价值意蕴,剖析高校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教学实践面临的困境,结合时代要求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丰富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内涵。
当今时代,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就历史观而言,这种多元社会思潮表现在:既有来自西方的“新清史”观、内亚史观和王朝征服论等舶来史观,(7)王延中:《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观》,载《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也有网络上长期存在的“王朝中心史观”“汉族中心史观”等错误史观及“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等有害言论。(8)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第94页。上述错误社会思潮,都有一个共同表征,即通过“对整体性中华民族历史思维认知方式进行碎片化肢解”(9)李进荣:《历史虚无主义的碎片化症候批判》,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达到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真实进行冲击和解构之目的,进而以其“虚无”的思维来割裂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历史记忆,制造对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混乱,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实质上,是国内外反华势力从中华民族历史入手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西化、分化、诋毁和遏制,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国家问题上的新变种”(10)辛向阳,王珊珊:《论国家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及应对策略》,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年第7期。。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为这些错误思潮提供了温床;另一方面,因自身知识结构、心智特征等影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有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偏差”(11)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载《思想理论教育》2018年第10期。。处于价值多元化和思想交锋时代的大学生,在受到错误思想侵扰时,很容易陷入理性选择困境,偏离正确的历史观。
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用唯物史观观察、分析、阐述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事求是地说明它的历史作用和地位”(12)陈育宁:《中华民族历史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载《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一方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属性,为我们准确认识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家底”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家史”明确了立场和路径。因此,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论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中提高明辨是非的洞察能力。另一方面,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帮助大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理解中华民族的整体性特征和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自觉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欺骗性、迷惑性,坚决阻断民族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散播错误言论、蛊惑人心的渠道,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历久弥新。“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来自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4)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年版,第124~125页。同时,“没有历史自信,也就无法生成文化自信”(15)陈金龙:《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只有在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中认识中国,才能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当前,大学生普遍对底蕴深厚、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基质理解不透彻,对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亦缺乏深入了解,致使“历史与现实的脱节,在解读中国现象时产生了诸多偏颇或困扰”(16)余文兵,普永贵:《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思考》,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提升大学生中华历史文化自信。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就是要围绕“四个共同”的基本观点进行客观、真实、鲜活、有说服力的阐述,要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脉络中,凝练出中华民族历史自信,将外在的中华民族历史知识内化为具有感情色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知,帮助其学习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深刻领悟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凝聚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进而培植大学生的高度民族认同情感,并在具体实践中能够用正确思维方式看待和把握问题,坚定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志,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7)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05-04)[2023-06-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随着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发展逐渐走入世界舞台中央。这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责任。同时还要满怀激情,敢于创造,不但善于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中吸取力量,而且善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介绍给其他国家与人民。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真正发挥实现中国梦生力军的作用。
新时代大学生普遍充满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新时代大学生均生长于社会安定、物质条件充裕的时代,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生命无法保障的艰难。因而对他们来说,尚不能够深刻认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如果不正确引导,很容易被错误思想所影响。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就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所要求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创新与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有理想、有担当。通过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使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内涵,有效培养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意识;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融入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进程中;使他们认识到国家、民族的稳定关涉个人幸福,只有为国家、民族总体利益服务,个体价值才能得到最大体现;真正培育造就一批在关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大是大非面前能够敢于亮剑、勇于斗争的时代青年。
2021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把“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18)参见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民〔2021〕1号。,确立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实践已取得一些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聚焦现实的课程与教学,其建设仍然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课程存在“虚化”倾向。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属于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基本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就学校如何加强新时代民族领域的教育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学校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学科融入,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平台和长效机制”(19)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第85页。。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主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史》《形势与政策》等公共必修课来开展。虽然有部分民族类院校在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这门公共必修课程时涉及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形成。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亦有要求。但在实践中,对准确把握民族工作领域的一般事务与民族事务、一般问题与民族问题、一般矛盾与民族矛盾“三个界限”比较困难。(20)王延中:《实践偏差与价值回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论析》,载《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2期。从教育组织层面看,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功能定位重叠、定位混乱等问题。具体到学校,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在学校管理层面也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课程,怎么根据中央精神落实教育目标?如何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怎么监督、检查和考核?教育管理部门对这些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结论。至今,大多数学校没有把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列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只将其当成临时性、阶段性工作来做,有的学校把该门课定为历史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有的学校定为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甚至个别高校以开讲座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这些做法都难以形成教学持续性,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总之,对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如何“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常态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21)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年版,第85页。,认知还不充分,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操作手册”供大家学习和遵循。
一是教学内容缺乏完整性、系统性。有学者主张从外延上将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教学内容分为“中华民族历史认知教育、中华民族历史情感教育与中华民族历史自信教育三个部分”(22)海路,杨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内涵、价值与实践路径》,载《民族研究》2022年第4期。。但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知识在现有课程体系中相对分散化,教师又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现成教材,即使想照本宣科也难有依仗。加之,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是非历史专业出身,对该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鲜有研究,致使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即使是请历史专业的教师来从事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也可能存在课程属性认知模糊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重知识讲授、轻思政理论分析,明显偏离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育人功能大打折扣。二是教育素材挖掘运用不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需要向学生讲授基本历史事实和必要理论知识,有学者研究指出“绝大部分学生并不排斥该项教育”(23)严庆,崔舒怡:《践行知行合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基于512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但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大量生动事例、典型人物故事等素材,在教学中未得到充分利用,举案说理应用不够,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吸引力不足,学生获得感欠佳。实际上,能够彰显中华民族历史观“四个共同”的具体史实、事例不胜枚举,需要广大教研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和教学特长深入挖掘,以满足大学生学习的深切诉求。
广义的教育主体“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24)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9页。,即教师和学生皆为教育主体。在高校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中,一是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2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具体来讲,就是承担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任务的广大教师,其队伍班底主要来自思政教育教学一线老师。从教师专业结构看,历史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难度,教育队伍内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这些老师绝大多数都是“马列”出身,属“非科班”出身,绝大部分没有中国通史的知识背景,更没有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专业知识。许多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停留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定式中。(26)余文兵,普永贵:《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思考》,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二是学生认知存在偏差,学习内驱力不足。当前,受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就业压力等因素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存在功利性、投机性倾向。绝大多数学生以有利于其职业发展的知识、专业、学科为主,其他课程为辅,受这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中华民族历史学习被看成是一种“过程式”教学任务,对课程抱着重在参与心态,敷衍了事。
当前,高校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课程吸引力明显不足。究其原因:其一,教学方法传统,形式不够创新。多采取传统历史课满堂灌输的教育方式,缺乏鲜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师生间互动交流较少。同时,“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团结活动”等实践性教育方式也缺乏,未能结合“大学生偏好实践性、娱乐性较强的多样化的教育形式”(27)严庆,崔舒怡:《践行知行合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基于512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的现实需要,导致大学生主动参与意愿不强。其二,教育话语不鲜活。在教育中,一些教师仍旧延续传统话语方式。(28)杨璐:《关于深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几点思考》,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8年第1期。其三,教学手段实效差。部分老师为了方便,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完成该门课教学。但线上课程质量良莠不齐,教学中交流互动比线下课堂教学更少。且因缺乏有效监管,线上课程容易滋长所谓的“更大空间”,给不自觉的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机会,最终使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入脑、入心的真实效果难以达到。
一要加快建立国家、学校、学院三级联动保障机制。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参照《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尽快出台一个专门针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意见、方案或者纲要,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等多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其次,学校要聚焦推动“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再次,各学院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动员教师参与中华民族历史观课程建设,为之提供必需的人员保障。二要提升课程地位。针对实践中存在的中华民族历史教育课程的虚化、边缘化倾向,有关部门要注重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把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布局,纳入到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总体大纲,并保障足够学时。教学职能部门要将其纳入教学督导体系,加强对开课率的督导与检查,确保课程开足、开好。三要系统谋划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充分挖掘专业教育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历史知识元素,着力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新格局。加强学科融入,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和长效机制。认真梳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历史,稳步推进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与“四史”教育、社会科学相关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开发融合学校文化、地域文化的课程资源,不断创新实践活动方式。
一要实践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优化中华民族历史教育教材建设。思政课是“以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29)肖贵清:《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历史事实与客观规律为前提,围绕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从历史事实中厘清课程资源的对象、类别,对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构建。同时,抓紧成立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教材读本编写小组,尽快编写出版教材及相关读物。二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衔接,讲好中华民族历史“共同”故事。中华民族历史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我们既要立足现实,也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是一种历史视野,是历史发展必然性认识的能动体现”(30)王树荫,耿鹏丽:《新时代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若干思考》,载《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5期。。坚持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突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共同”这一主题,即历史上的“四个共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个共同”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用历史上的“四个共同”阐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由来,突出各民族对“大家庭”的历史贡献,充分体现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内容的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两个共同”彰显“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中国共产党人“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使命担当,应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之本质。“四个与共”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高度自觉。通过历史性和现实性相衔接,全面系统清晰地呈现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史及“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故事。三要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突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内容的主干与重点。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与主流,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民族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在理解各民族之间关系问题上,多从族际视角、中华民族整体性视角出发,多讲中华民族的共性和一体性联系,多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性。在实践策略上,多寻求共性的交集,多寻求各民族的最大公约数,多画同心圆。牢牢把握“一体是主线和方向”这一历史大势,给大学生充分展现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整体历史进程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31)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第203页。。在推进正确中华民族史观教育中,教师始终要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一要打造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大中华民族历史相关专业教师比重,注重学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有效聚合多方力量,形成师资良性发展态势。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关注中华民族历史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积极引导教师参与中华民族历史教育课程规划和教研,通过采取必要措施,如岗前培训、集体教研、教学竞赛、教学经验交流会等,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二要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一方面,教师在从事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以政治为引领,而且要确保政治方向的正确”(32)陈金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向之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 年第6期。,深入全面理解、把握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独特的育人价值、育人理念和实施方式。另一方面,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着眼大学生主体的认知规律,瞄准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关键突破口和实践切入点,加快推进教育目标落地,切实提升育人效果。积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迅速回应学生在该类问题上的思想矛盾和价值困惑,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提升其判断能力。三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激活其学习内生动力。构建大学生自主教育的情感激励机制,增强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对他们的感召力,激励青年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生动鲜活的榜样典型增强大学生的看齐意识,提升其获得感、成就感,充分发挥朋辈作用,以感染身边人、同龄人。
一要提升教育话语表达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思政课教育教学要求“不仅教学形式要有亲和力,而且教学内容也要有亲和力”(33)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在精准把握大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教育话语模式的互动性,充分运用各类艺术修辞手法,对所涉历史事实原理、基础概念加以润色,在具体讲述中充分使用符合大学生思维习惯的话语体系,避免晦涩难懂的长篇论述,切实缩小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间的距离感,将其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世界”。二要探索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的案例教学模式。“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来传递教学内容”(34)肖贵清:《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思路》,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在历史的广度和深度中,深度挖掘中华民族团结的鲜活案例,不断增强案例故事与课堂教学的适配度、契合度,将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鲜活案例有效嵌入中华民族历史教育课堂教学。三要延展课堂半径,丰富中华民族历史呈现的载体形式。要与博物馆、展览馆、革命遗址等各类单位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既有内容基础上,设立一定容量的中华民族历史内容专栏,以供各民族学生实地体验和学习,拓宽其中华民族文化认知视野。在校园内营造中华文化氛围,启动中华民族文化周,建设中华文化长廊,开展中华民族文化征文大赛等,把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的内涵与理念植入其中。四要着力构建网络宣传新平台,实现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全覆盖”。在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阵地建设,实现二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35)乌小花,郝囡:《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载《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积极利用互联网,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新技术条件下的课程建设趋势,推动互动式教学发展,“要丰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模式,还要丰富符号、象征物的运用”(36)严庆,马鑫:《“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及其价值分析——以民族团结进步微信公众号为例》,载《贵州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探索出“问题引导+探究式”“讲授法+实际训练”等教学新方法,使学生“融得进”“抓得住”“触得到”。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不忘来时的路,是走好前行路的基础。发挥以史育人作用,加强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内容的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深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从何而来”和“如何来”的历史认知,是理解中华民族“现在如何”,中华民族“往何处去”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因”和“密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是一项基础性的战略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还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持续深化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