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文,依尼体扎尔·亚生江,李云容,郑 翠,严圣梅,叶向红
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该检查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1],但有文献报告支气管镜检查失败发生率为 8.63%[2],其原因多为痰液粘稠、麻醉药物和支气管镜本身对声带、气管、支气管的刺激,诱发术中咳嗽、呕吐、憋气,导致舒适度差,配合度低。且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产生焦虑和恐惧,引起血压升高、心慌等[3]。因此,缓解焦虑心理,重视配合度,提高成功率,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极其重要。本研究通过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术前指导,观察记录术中的配合效果及焦虑状况,现将所获效果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1-6月在我院行支气管镜活检的住院患者11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满足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并患有肺部疾病;②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定知情同意书;③年龄大于18周岁小于70周岁;④术前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心电图正常。 排除标准:①患者同时合并控制不佳的高血压、不稳定性心绞痛、充血性心衰、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需药物控制的严重精神障碍、肝肾或其它代谢疾病等;②患者信息不全;③意识不清楚;④患有活动性传染病;⑤患有心理疾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男 32例,女 23 例,年龄 33 ~ 77 (56. 75±13.23) 岁; 观察组 男 34 例,女 21 例,年龄 30~76(58. 93±9. 87) 岁。本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灶大小区间等基本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通过本院伦理审查,伦理号:2022(KY)-006。
1.2方法
1.2.1成立研究小组本研究小组共5名成员,支气管镜检查专职医师1名,护士长1名,内镜护士2名,管床护士1名。医师负责气管镜检查,内镜护士分别负责围手术期的数据收集和支气管镜检查配合,管床护士负责患者签署《术前行为训练知情同意书》及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所有小组成员参照相关文献[4-5]结合观看视频,熟知行为训练的具体步骤和相应的理论知识,护士长负责业务指导与质量控制。
1.2.2对照组干预方法支气管镜检查常规护理,术前1 d管床护士告知患者禁饮禁食6~8 h;当天,检查者在等候处观看气管镜检查健康教育视频,内镜护士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并交待相关注意事项。遵医嘱行检查前准备,患者取坐位,2%的利多卡因10 mL雾化吸入行局部麻醉[6],氧流量至6 L/min,吸入时间定为25 min。检查中给予患者去枕仰卧位,氧气吸入,控制添加2% 利多卡因量<6 mL;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术后在内镜复苏区休息30 min,2 h内禁饮禁食。
1.2.3观察组干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1d管床护士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行为训练(腹式呼吸训练[7]、叹息式咳嗽训练[8]、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9])和心理干预[10-11](确定行气管镜检查开始,护士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临床操作前与患者进行简单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深处的担忧,对患者给予夸赞、鼓励、支持,使患者意识到他能顺利完成手术,增强信心)。手术当天,内镜护士利用患者术前准备(吸入麻药)时间,询问和评价术前行为训练效果,术中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配合度,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检查中舒适度进行评分。
1.3评价指标
1.3.1 配合度观察记录支气管镜入声门时两组患者心率、呼吸、脉氧值。检查时心率、呼吸、脉氧波动小,为主动配合;其值波动较大,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完成手术为被动配合。波动很大,患者在医师、家属等督促均不配合检查为不能配合[12]。
1.3.2成功率患者能主动或被动配合完成检查的为支气管镜检查成功。
1.3.3舒适度观察对比患者在术中出现的应激反应评估患者的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13],0分代表没有,5分代表最明显,评分越高,舒适度就越低。
1.3.4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观察对比患者在术中出现的紧张、抑郁状况。
2.1 配合度气管镜入声门时观察组患者呼吸[(19.62±0.44)次/min]和血氧饱和度[(96.51±0.38)%]明显高于对照组[(15.49±0.34)次/min,(93.570±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97.38±2.08)次/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11.34±1.96)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主动配合25例,被动配合22例,不配合8例,观察组主动配合41例,被动配合10例,不配合4例。观察组主动配合率高于对照组(74.5%vs45.5%)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成功率观察组支气管镜检查成功率(92.7%)大于对照组(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舒适度观察组患者术中舒适度评分为[(5.40±1.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03±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焦虑情况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分别为(41.33±4.67)分和(39.13±3.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行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29.43±4.90)分]低于对照组[(39.10±3.9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腹式呼吸和叹息式咳嗽训练可提高支气管镜检查配合度有研究表明,肺功能不全患者在胸腔镜检查前进行化痰治疗是必要的,患者痰液粘稠,加剧了呼吸困难的症状,临床检查中常因痰液堵塞气道导致缺氧、脉氧下降,不能配合完成检查[14]。腹式呼吸时膈肌每下降1 cm其吸进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可以增加250~300 mL,使更多的氧气吸入肺部,提高肺泡的通气量[15]。叹息式咳嗽时,利用气道内外压力差,促进纤毛摆动,用轻微咳嗽将痰液排出体外的咳嗽方法[16],对气道的刺激小,动作简单,容易掌握。结果显示,观察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配合度和检查的成功率均有提高,说明通过术前行为训练,患者掌握了术中呼吸和咳嗽的要点,及时排出痰液,形成有效的呼吸形式,减少了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
3.2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舒适度结果显示,舒适度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莫康林和杨霞[17]研究认为,舒适度对患者能否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治疗中至关重要。支气管镜检查中,患者的参与感较强,若身体处于紧张状态,会出现剧烈咳嗽、憋气、恶心等反应,加重术中不适感。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是一种对机体生理有意识的训练[18],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将人体肌肉达到有序、先紧绷后松弛的状态,降低患者骨骼肌的压力,减少神经原性紧张,平衡血管运动,有意识的调节呼吸和心率,有助于身心功能的恢复,提高生理-心理功能。
3.3术前心理干预可提高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两组SAS评分对照,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检查前对手术多不了解,对检查目的持怀疑态度,更担心术中出现不适。通过心理疏导、成功案例现身说法,答疑解惑和家属陪伴,营造好的氛围,减少紧张不安情绪,主动调节呼吸节律和心理活动,从而增强其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进行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情绪,有效掌握行为训练方法,可以提高患者术中舒适度和配合度,增加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