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
(苏州城市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同时,我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历经时代发展,中华儿女在持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逐渐成长。而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持博大精深的基础上越来越特色化、时代化。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象征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前行的状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观念,同时也蕴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这些精华需要大力弘扬,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时代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秉持与时俱进原则,不断结合时代特征与要求,对其精神内涵予以继承、发展、创新,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不断展示出自身的强大魅力与别样风采。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信息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人们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息获取途径来接收信息,也可以在信息传播体系中承担 “传播者” 角色并发挥相应作用[1-2]。同时,信息传播所依赖的语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受众在心理层面有了不同于过去的需求。在此情况下,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备了更多可能性,可以探寻更具有创新性的弘扬路径。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文化涵养,坚定文化自信,在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课题。
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看,文化所蕴含的力量不仅深沉且持久,还可覆盖社会全体,持续作用于社会而发挥作用,国家、民族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氛围时,能够受文化的影响而在应对状态上表现得更加从容,抵挡住世界激荡潮流带来的冲击,使得国家能够在国际环境中稳固自身不动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离不开对其创造性转化,充分考虑时代特点,遵循时代发展趋势,融入时代内涵,提炼出现代化表达形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完善、拓展,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随之扩大,感召力随之增强。
首先,立德树人是根本,弘扬美德是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诸多内容,其中传统美德是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中优秀道德品质的沉淀与汇集,凸显出 “德育”的时代价值。《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在保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中华美德的弘扬。新时代,要结合青年人的认知特点,用青年人喜爱、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播中华传统美德,促进青年学生领会传统美德的精神内涵,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升自身的基础道德素养。高校教育中,应引导学生把 “品德” 作为审视自己、要求自己的首要准则,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认知,并塑造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格。
其次,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的感染与影响,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是具有强烈文化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的民族,这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逻辑理念、伦理观点、民族精神等,这些宝贵的财富均可助力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可见,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途径而言,大力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必然选择,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增大广大中华儿女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让世界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进而强化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汲取智慧、凝练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推进个人发展、振兴民族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最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大学生处于个人 “三观” 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离不开正确思想及科学理论的引导、指导。当代学生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认同感,进而在个人行为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形成 “善行” 习惯,在进行价值判断时可以增强能力,同时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对于正确 “三观” 的树立有积极作用[3]。处于前进道路上的当代大学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 “智慧食粮”,在思想上可以从 “天道酬勤”“大道至简” 等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得到启迪、获得滋养,使之在面对困境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新媒体以传统媒体为基础而逐步发展形成,其便捷性、互动性较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高效率的信息传播。新媒体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工具,尤其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来说,新媒体资源的使用频率较高,大学生适应新媒体生活环境的能力较强,这使得高校具备了新媒体平台建设的良好基础。以高校为环境,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可行性[4]。高校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依据新媒体可获得了更多技术支持,也迎来更有利的技术变革空间,据此高校的传播思维在深度、广度方面均有所拓展,在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均表现出更显著的创新性。
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平台所提供的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契合大学生的喜好,传播方式也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青睐。传统媒体在传播文化时模式过于单一化,且无法实现双向互动,大学生的意见表达、观点发表通道受阻,互动不佳这一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接收文化信息的积极性。依托于新媒体,传播者的身份更加灵活,大学生一方面可以接收文化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布文化信息,处于信息传播体系中的位置更加自由。大学生对于先进文化、理念、思想的探索欲更强,在与他人讨论的过程中也更加积极、主动,成为文化传播的实时参与者的意愿更加突出。与此同时,新媒体内容编辑,灵活性更强,自由度更高,发布者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因素的限制,也无需经过复杂环节便可发布信息,无论在编辑环节还是在审核环节,效率均明显提升。大学生现如今所需的新闻信息在时效性方面需要达到更高要求,在此种情况下,高校可将新媒体视作支点,构建新的文化传播格局与模式,在传播路径、传播方式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依托于新媒体资源的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效果的优势逐步积累、展现。短视频凭借自身传播时间短、播放便捷度高、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等突出优势在众多新媒体形式中脱颖而出,其可充分挖掘碎片化时间的传播价值,与大学生越来越便携式的信息获取诉求能够更好地匹配,为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创新性的方向。近年来,以短视频模式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在高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愈发突出。以抖音平台为例,输入 “中国诗词” 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后可获取大量作品,其中被放置于首推位置的影视剧经典混剪诗词的作品时长为2 分36 秒,该作品的点赞数为204.1 万,收藏量为36.2 万;输入 “传统文化” 这一关键词进行搜索后,相关作品覆盖了儒学文化、传统建筑文化、诗词文化等,播放量均较高[5]。通过播放数据的分析,还可以看出短视频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学生有着更加活跃的思维及对新生事物更高的接受度,依托于新媒体平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实效。
2.2.1 平台搭建能力不强,难以产生充分的联动传播效果
现阶段,高校的新媒体平台在数量方面呈现增势,其中多为自建平台,通过平台对外发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虽然较为丰富,但不同部门之间未能充分联动,各部门所选择的传播方式呈现零散、分割的状态,资源整合效率低,难以形成强大的传播合力。
2.2.2 接收过载信息,无法保证传播质量
新媒体发展越来越快,新媒体平台类型越来越多样,内容的领域跨度随之增大,类型多元且丰富。大学生面对海量信息较易陷入信息过载环境而感受到压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识别难度增大,由此而削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效果。此外,部分低俗文化信息夹在其中,大学生所接触的不良信息往往会干扰其文化知识储备效果,久而久之,对正确 “三观” 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顺利塑造[6]。
2.2.3 整体规划缺位,传播形式不够新颖
高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其整体规划意识不强,线上与线下传播途径之间的关联性不强,脱节问题较为突出。高校安排专职工作者负责线上宣传工作,在形式上多选择沉浸式、互动式,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在线下传播方面,相关文体组织负责组织体验活动,其内容未关联线上宣传要素。因此,高校需意识到,依托新媒体平台、资源的支持与辅助,在弘扬期间既要组织、开展正面宣传活动,也要组织文化体验、主题活动,为参与活动的人员呈现出更具吸引力的丰富传播内容。线上、线下不同渠道所使用的宣传资源在协调、规划时应具备统筹思维,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进而拓展传播广度、探索传播深度。
作为现代化技术的一种,新媒体将信息、服务传播给社会,受其影响,人们在学习形态、生活方式、生产理念等多个方面随之变化。因此,新媒体时代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应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首先,高校对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价值需进一步挖掘,避免出现泛娱乐化、碎片化倾向。大学生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媒介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行为、娱乐行为等,信息传播愈发呈现出碎片化、泛娱乐化趋势。爆点的内容、热点的话题等成为追求流量的作品创作者们的关注重点[7]。部分新媒体平台为博取关注、增加播放量,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便发布信息,从而削弱了信息传播的效果,违背了信息传播的初衷。从高校的角度看,应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真实性、严肃性予以充分尊重。
其次,将新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优势进一步渗透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令文化传承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增强指向性、创新性。高校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方式创新方面投入更多关注,依托于自身在科研、教育教学领域的地位和资源优势,助推新媒体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现在高校通过新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时所制作的作品内容不够丰富,多为简单复述形式,内容整合力度不够,应以更加全面、深刻的方式阐释内涵、突出价值。此外,高校开发、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水平有待提升,传统育人平台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程度有待提升,未能充分发掘传统育人平台的亮点与功能,使得传播形式缺乏创新性。可见,高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措施方面还需持续创新,激发出新媒体背景下传统育人平台的新活力。
最后,高校应进一步研究新型传播环境内的受众心理,明确其需求特征。现代化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青年群体可选择更加丰富、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在接纳新事物方面,效率大大加快。高校需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表现欲、猎奇心理较强的特征,借此定位更准确的切入点,将 “以人为本”视作原则,进而选择契合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的形式传播信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展现出新活力、新魅力。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自由性、自主性的特征。高校应该根据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培养体系,适应学生的精神需求,重视各类资源的综合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既可以展示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学生,又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文化自信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素质。
实践表明,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课程不仅具备历史价值,也具备时代价值,高校以现有学科设置架构为基础,增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公开课(如慕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科领域、自然科学领域,使得这些领域的网络慕课能够丰富内涵、拓宽思路。
课程结构的设置需要具备科学性,遵循 “因材施教” 原则,借助新媒体技术、资源的功能,制作新媒体教学形式,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以此为基础,对各院系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方案与体系予以鼓励[8]。高校应充分挖掘新媒体技术的潜在优势,创新教学方式,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予以调动,增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关课程与学生自身成长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契合度,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实现双向沟通。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的运行效果,其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创新、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的参与者。
高校在科研领域具备优势,可以此为基础,在校园内组织文化展览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也可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团,团员包括传统文化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新媒体技术人员等,为学生搭建 “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学习更加多样的、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过程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水平。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将数字化理念融入文化产品中,文物保护部门、单位依托于数字化技术保护、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比如VR 技术、3D 技术等,使传统文化逐渐 “活” 起来、“走” 出去。
高校应将文化数字化视作导向,对育人平台的形式进一步创新,使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模式之间可以彼此补充、协调。由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可知,高校内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的文化育人功能不应被忽视,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内的传播[9]。此外,高校应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看待数字化转型,使得图书资料馆、校史展馆、博物馆等机构能够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为参观者提供数字化的参观体验。大学生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从中感受文化魅力,受到文化熏陶,在享受 “文化盛宴” 的过程中形成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人们已经进入文化自觉时代,当代大学生在此时代背景之下能够逐渐强化自身的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及更多维度的感悟,而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引导激励机制,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形式。
首先,丰富文化产品的创作形式,拓宽文化产品生产的合作方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中融入文化产品创作内容。根据高校实际状况,对学生的文化产品创作进行考核评估,建立起标准化、可视化、可量化的评估体系。灵活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创作出与时俱进,充满生命力的新作品。在学生进行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为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予以有效的激励[10]。将文化阐释、考核创新作为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途径之一,可有机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科技,使得新时代的内涵具备更加丰富的载体,激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活力。
其次,形成 “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品评奖体系,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教育管理部门与高校之间相互配合,令大学生的文化作品创作基础更加牢固,在重点扶持计划列表中增加文化精品创作、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创作目录,从而保障大学生的文化作品创作。在实际操作中,各科专设 “互联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品奖项,在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鼓励大学生依据新媒体技术创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11]。此外,针对优秀获奖作品需要设置跟踪考核方案,使得优秀作品能够在扶持下进入社会,从而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
最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创作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为依托,明确奖励政策,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文创团队组织专业培训、提供资金扶持,助力其成长、发展。为创作团队深入百姓之中的采风活动提供经费支持,表彰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大学生作者。在物质、学业层面为其提供帮助,借助校企合作、高校间合作增加学生在升学、就业、创业方面的便利程度。
不断发展、升级的新媒体科技手段令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了更多的创新空间。一方面,高校应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容,灵活、全面地运用新媒体手段,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增加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广度、速度、效度。另一方面,高校应多维度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环境,包括渠道创新、手段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等,鼓励大学生提出建议,引起大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引导大学生自觉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