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023-02-10 02:56:21宗剑沈宝国李小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2期
关键词:航空校企实训

宗剑 沈宝国 李小亮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镇江 212134

0 引言

航空维修的作用主要是延长航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确保各类型航空器拥有可持续适航的能力,促进航空事业安全发展。

航空维修产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和附加值高的特点,是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国家对航空事业发展加大投入,国内航空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在航空事业安全发展和运行的保障方面,航空维修产业地位越显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空维修人才队伍的支持,因此航空维修人才培养举足轻重。为满足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内多所高校相继开设航空维修类专业,为航空维修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航空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高校航空维修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航空维修人才的培养质量,各高校积极同航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虽初见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效能的发挥受到影响。为了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平台的发展,提升航空维修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重点对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的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建议,可为后续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发展和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 问题分析

1.1 联合培养机制相对单一

当前,国内航空维修类高校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时,校方会依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组建“订单班”、“定向班”或“冠名班”并实施培养。如江苏航院与中国商飞(上海总部)联合设立培养“大飞机班”。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部分高校采用的“2.5+0.5”培养机制,即学生前两年半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选修课和实训课程的学习,最后半年赴对应合作企业完成顶岗实习[1];另一种是少部分高校采用的“2+1”培养机制,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完成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拓展选修课和实训课的学习,第三年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完成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相关课程学习与考试[2]。目前,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联合培养机制相对单一,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校企合作平台未能充分发挥高校和航空维修企业的资源优势,即高校应该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围绕学生思想、航空维修职业素养、航空维修理论和部分维修技能开展教学,而航空维修企业应该侧重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培养。

2)校企联合培养机制未能精确到具体维修技能岗位。航空维修岗位对技能要求较高,培养机制应该根据维修岗位特点多样化制订,即实施“一企多机制”,以提高学生航空维修技能。

3)校企教职人员缺乏沟通交流。航空维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要求高校航空维修专业理论教师与企业技能指导教师经常互动,取长补短,但实际上,校企教职人员并未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优势,而是各自为政,难以提高教学效果。

1.2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深化

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训课程为主,以选修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为辅。为进一步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航空维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高校应该根据国家专业规划要求和航空维修企业发展需求制订航空维修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航空维修岗位要求充分对接。目前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高校航空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明显不足,具体如下。

1)在课程思政教学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未能充分反映航空维修企业的文化内涵。

2)民用维修和军用维修性质类别不同,高校对不同航空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未区别对待,需要进一步深化区分。

3)部分高校为减轻学生后期参加民用航空器基础执照考试负担,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民航局执照考试指定标准来建设,并实施教学,与学生后期参加民用航空维修基础执照考试培训教学内容重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现“课证合一”,避免专业教学和考证内容重复。

1.3 教学师资队伍薄弱

高校教师对航空维修专业课程的教学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数量及其教学水平会对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高校航空维修类专业引进教师人才主要有三种。

其一,来自国内外航空高校应届毕业研究生。此类人才年轻、精力旺盛,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且可塑性较强,因此其职业成长空间较大。但国内外能够培养航空专业研究生的高校屈指可数。在航空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平台及待遇对此类人才吸引力不足,同时应届研究生在读期间缺乏航空维修实践经验,短期内难以独立担任航空维修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2]。

其二,来自民航系统或军用系统的航空维修技术人员。此类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但因其在原央企国企单位待遇福利一般较好,因此仅有极少数人员愿意选择跳槽进入高校,同时由于长时间处于航空维修一线,其教学思想不够开阔且缺乏理论功底,无法将航空维修实践与教学灵活贯通,导致出现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

其三,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引进兼职型专家。虽然此类人才综合水平高,但因名气较大通常身兼多职,时间和精力有所不足,在兼职高校多是挂名,其作用发挥有限。

航空维修类专业教师人才引进所存在的问题,造成高校航空维修专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薄弱,使其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1.4 教学设备缺乏

教学设备缺乏会影响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航空维修专业基础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均离不开教学设备,高校航空维修专业普遍缺乏相关课程教学设备,其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资金问题。各高校每年财政预算总额有限[2],划分至二级学院具体专业领域,更是有限,加上与航空相关的硬件设备或耗材采购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大部分普通高校都存在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

第二,设备来源问题。民用航空维修相关课程教学设备比较容易获得,而军用航空维修课程教学资料及其设备因涉密问题,一般难以获得,使得非系统内航空高校开设军用航空维修课程,只能使用民用航空维修教学资源进行相关实践,难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共享开发问题。目前校企合作教学联系不紧密,难以实现校企教学资源共享。

1.5 航空维修类专业群尚未形成

根据最新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专科)目录[3-4],航空维修类专业在高等职业专科教育专业目录中分别隶属交通运输和航空装备两类,其中交通运输类维修专业以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为核心专业,面向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固定翼类飞机和旋翼类飞机中的机械[5]、动力和电子等技术领域航空维修技能岗位组建形成民用航空维修专业群,服务于民用航空维修产业发展[1]。航空装备类维修专业以飞行器维修技术为核心专业,面向军用航空固定翼飞机、旋翼机、浮空器和导弹等飞行器中的机械、动力、电子和机载武器等技术领域航空维修技能岗位组建形成军用航空维修专业群,服务于军用航空维修产业发展[1]。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专业群建设一般要求使用公共基础课程平台、课程资源、双师型师资和基础技能实训平台,目前大部分高校航空维修专业群资源平台尚未建成、专业群的各专业之间及专业群与航空维修企业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兼容性低下,航空维修类专业群尚未形成[6-8]。

1.6 校企合作不足

在高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校企合作不足是导致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校企合作“不足”含有“量”和“深度”两层意义。

“量”是指高校与航空维修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数量较少,目前多所院校以“非维修类涉航企业”充当航空维修企业数量,导致航空维修专业难以精准对口实习或就业。

“深度”是指高校与航空维修企业开展合作仅停在表层,并没有进一步推进学校和航空维修企业之间的人力、设备和文化等资源融合匹配,达到互利共赢效果。

2 改革措施

为进一步深化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平台发展,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建议改革措施如下。

2.1 根据航空维修专业类别精准对接校企合作单位

根据航空维修专业和航空维修企业类别,进行精准的校企合作。航空维修类专业可分为民用和军用两大类。民用包括民航系统和通航系统,相关维修岗位主要包括航线维护、飞机定检和航空部件修理等,所涉及维修企业主要有航空公司、机场、维修交付中心、飞机定检维修单位和部件修理厂等,其校企合作应以航空公司和机场为主要单位开展。军用航空维修岗位主要包括外场维护、大修和部件修理等,其中外场维护岗位需要高校与部队建立订单士官班。军用航空维修企业主要有军用机场、大修工厂、航空发动机维修工厂、试飞院、导弹维修厂和航空部件修理厂等,其校企合作应以军用机场和大修工厂为主要单位开展。

2.2 加强与主要航空维修企业的合作深度

要进一步加强与主要企业的深度战略合作。其一,要在高校与航空维修企业之间建立起公共组织机构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使集群内部组织共生发展、协同衍生,专业集群内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共享,打破组织之间、院校和航空维修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各自独立的分散建设现状,形成更加密集高效的专业集群式发展机制。其二,高校和航空维修企业要围绕国家航空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构建校企协同培养机构,面向民用和军用航空维修岗位,分析岗位群特点和需求,设置重点发展航空维修专业,深化重点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高校和航空维修企业的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平台,与培训机构融合并落实专业教学标准和岗位职业技能标准的人才培养,采用“2+1”和“2.5+0.5”的培养机制,通过深化航空维修岗位,建立“航线维护班”“民航定检班”“通航维护班”“海/陆/空士官班”“维修交付班”“航空发动机维修班”和其他类订单班的多方向培养模式,并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课证合一”,以满足航空维修企业对航空维修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要求。

2.3 创建一流航空维修教学团队

参照民用和军用航空维修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和航空维修专业群平台,组建“多主体、双中心”类型教学团队,制订航空维修类教师分类引进和管理制度。建立校企双向流动、兼职教师聘管评常态化机制,聘请行业专家、技术技能大师培养双师结构教学队伍,促进教师的教学和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为对接航空维修国际标准,积极与国际上知名航空维修类专业高等院校、美国FAA 和欧洲EASA 等部门开展培训合作,分类联合开发航空维修课程体系、制作优质教学资源。引进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专家,指导参赛教师和选手训练,为航空维修领域教师获得国际比赛水准的职业资格搭建渠道,有效推动一流航空维修教学团队的国际双向流动和合作交流。

2.4 建立先进的航空维修实训基地

用制度形式推动校企合作共建航空维修实训基地,弥补学校资金和硬件资源的不足,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

航空维修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航空维修技能要求和机型类别进行详细分类,建成航空维修基本技能实训中心、民用/军用飞机机架拆装实训室、民用/军用航空发动机拆装实训室、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实训室、航电系统排故实训室、模拟维修/维护实训室、国产大飞机/波音/空客航线维护校外实训机场和军用外场维护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由校、企/军双方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共同制定,高校要充分发挥师资和理论平台等优势,航空维修企业或军方要充分发挥资金、设备和技能指导等优势,为高校师生提供综合航空维修能力提升平台,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

3 结束语

校企合作可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推进深化合作,促进高校校企合作平台的发展,提高高校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航空维修人才培养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可为后续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发展和提高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高校可根据航空维修专业类别精准对接合作企业。

2)高校可加深与主要航空维修企业的合作。

3)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创建一流航空维修教学团队。

4)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先进的航空维修实训基地。

猜你喜欢
航空校企实训
“闪电航空”来啦
“闪电航空”来啦
趣味(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36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IT时代周刊(2015年7期)2015-11-11 05:49:55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