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2-10 04:07李志军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双减数学知识

李志军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梁山镇中学,甘肃 天水 741509)

“双减”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若沿用以往的教学思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高效落实“双减”政策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也难以快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要认真思考当前数学德育的现状,合理转变自身的授课思路,创建更加高效的德育授课活动,布置更有意义的数学德育作业,使数学与德育实现完美融合,在提高学生数学认知质量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促使其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教学的现状

(一)德育资源较少

初中数学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将德育大部分集中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和语文课程之中,导致数学课程缺乏更多有价值的德育资源,而这也意味着数学教师很难在授课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元素,影响了数学德育效果。另外,由于数学德育案例较少,数学教师难以积累更多有意义的德育经验,无法将德育元素与数学知识进行高度融合,降低了数学德育的质量。

(二)过于重视成绩

“双减”政策的落实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合理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深远,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依然重视数学成绩。而德育效果很难在数学卷面中得以体现,数学教师也很难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德育评价,导致数学德育难以得到有效落实,甚至被数学知识考核所替代,影响了最终的德育质量。

二、“双减”政策与数学德育的关系

(一)“双减”政策创造良好德育渗透条件

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进一步减轻班级学生的作业负担,降低他们的数学学习压力,使其能拥有更多自由、轻松的课余时间,并在丰富的课余时间里提升自身的多方面能力。同时,教师要通过开展更加高效的授课活动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养,而这也意味着教师应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环节投入更多精力,要更加关注他们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成长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渗透德育,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由此可见,“双减”政策的落实能为德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有效提升初中数学德育的质量。

(二)德育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必然要求

“双减”政策对立德树人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基于“双减”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渗透德育,既可以提高班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使其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能促使其实现更加全面化的发展,使“双减”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让数学教学真正发挥出立德树人的作用。

三、初中数学基于“双减”政策落实德育渗透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德育目标,引入德育资源

数学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拥有高尚的精神品质,进而真正成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数学教师若想高效实现上述目标,就要把数学知识与德育科学融合,制定明确的数学德育目标,合理引入有价值、有意义的德育资源,引导学生在认知数学知识时,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度思考与深层探究,从而感悟到材料中的深层含义,使其在优秀思想熏陶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素养。

以“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课程为例,此单元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述著名数学家的科研故事,让学生深刻感悟数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精神,进而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求知意识。同时,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较强的认知信心,使其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其数学学习质量。在数学德育课程中,教师要给班级学生提供与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陈省身等中国著名数学家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鼓励他们自行挖掘资料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引导他们探寻数学家身上的优秀品质。例如,有的学生通过阅读华罗庚的故事,了解到华罗庚是矩阵几何学、多元复变函数论、解析数论等多种数学理论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他从小酷爱学习,善于动脑思考,具有极强的钻研精神。他14 岁时,便运用灵活的数学思维快速解出了《孙子算经》中的数学答案;20 岁时,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这篇文章,并被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之后陆续研究了各种有深度的数学理论,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数学论文,而这些成就来自华罗庚对数学的刻苦钻研和持之以恒的研究。在了解数学家的故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自主研究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运用多种思维找寻问题的答案,在提高其自主解答数学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使其形成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优化德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初中数学教师若想让德育元素更加合理地渗透于知识讲授过程中,就要优化德育思路,开展多样化的数学德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情境感悟、合作探知的过程中,感受到高尚、优秀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1.注重德育引导,开展情境探知活动

在数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对班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可以通过创建情境认知活动的方式,把德育元素直观呈现在课堂上。利用生动情境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能使其在探知数学知识的同时,感悟其中蕴含的高尚思想和优秀品质,让学生在情境熏陶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数据的收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各种生活现象的真实数据信息,如:某周本校学生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人数,在一次校园环保活动中捡拾校园垃圾的数量,某天上学迟到的人数统计等,借此营造责任意识培养、环保意识培养、守时观念培养等教学情境。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据信息,既可以提高数据搜集、分析与统计的能力,又能在潜移默化的情境熏陶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德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重视德育,创设合作认知活动

“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应更加重视德育,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探知活动的方式,让班级学生意识到提高协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使其在互动探知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进而使数学德育展现出应有的效果。

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程为例,教师为了降低几何知识的认知难度,让班级学生形成较强的合作互助探知意识,使其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创设小组合作认知活动。教师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依据同组异质原则分配合作小组成员,然后让各组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正确判定方法。在此过程中,各组要自觉进行交流沟通,每名成员应针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性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判定方法提出有价值的见解,之后再以合作探讨的方式总结出最终的认知结果。比如,有的小组成员提出了“对边相等即为平行四边形”这一观点,有的提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观点,最终此小组要把有价值的观点进行科学组合,从而探寻出正确的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教师创设合作认知活动,既可以提高班级学生交流探知的能力,又能启发他们的合作学习意识,使其在协同合作过程中形成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完善课程评价,发挥德育价值

数学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中的全面培养教育目标,合理完善课程评价内容。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不能再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从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认知效果、互动意识、品德情感、观念意识等多方面视角出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学习评价,要把德育元素合理融入评价内容之中,使课程评价真正发挥出德育的价值。

以“随机事件的概率”课程为例,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数学教师要从多角度出发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要合理融入有德育效果的评价内容,使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教学评价所发挥的德育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把课程评价分为单元知识评价、学习态度评价、学习能力评价、个人素养评价四方面。在单元知识部分,教师要评价班级学生是否扎实掌握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知道了概率的意义;是否能根据事件的具体特征准确判断出事件的类型;是否能快速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等等。在学习态度方面,应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概率认知活动,是否主动与他人探讨概率知识,是否拥有积极的认知态度等。在学习能力方面,可以评价学生是否提高了自主探究随机事件的能力,是否提升了概率知识运用能力等。在个人素养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思考是否形成了合作认知意识,是否形成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领悟了刻苦钻研精神等。数学教师在课程评价中渗透德育元素,既可以完善评价标准,转变唯成绩论的思想,还能了解德育渗透的效果,使学生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四)创新课程作业,巩固德育效果

“双减”指导下,数学教师要对课程作业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合理创新,不仅要科学规划数学习题的难易程度,减少数学作业的总量,还要优化作业的呈现形式,拓展作业的深度与广度,让学生通过解答数学问题、完成作业任务拓宽认知视野,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知识应用意识。同时,学生还要通过完成数学作业,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作用,感悟到数学理论的本质内涵,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进而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让数学作业真正发挥出德育的效果。

以“抽样调查的意义”课程为例,针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抽样调查样本选取方法及合理性等单元知识点,教师可以布置实践调查类作业,同时在作业中合理渗透德育元素,让学生在作业完成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在不伤害鱼的情况下,运用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景观鱼售卖商店中某鱼缸中鱼的大概数量”“通过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本年级各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了解本班所有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实践调查作业任务。班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选择其中一项作业任务,并按照具体要求完成这一任务。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总体、样本等数学概念的理解,提高抽样调查方法的正确运用能力,还能充分认识到用样本估计总体这一数学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进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数学认知意识和良好的知识应用意识,提高其自觉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教师布置难易程度不同、总数量合理的数学德育作业,能有效转变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态度,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同时,帮助其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若想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使课程教学发挥出立德树人的德育作用,就要转变教学思想,丰富德育资源,合理优化授课活动,完善课程评价标准,布置数学德育作业。学生参与有效的数学德育活动,既可以降低学习压力,提高认知质量,还能受到优秀思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双减数学知识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