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仙桃 贺元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过程。因此,学习既需要学生的主动加工,又离不开教师的激发、维持和促进作用[1]。作业本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自主学习活动,其效果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必要指导。“双减”政策的落地,使得中小学校作业时长和数量全面压减[2],题海战术也因此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在这一背景下,中小学校如何通过作业实现减负提效?除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教师对作业的指导也是重要抓手。
作业是学校教师依据一定的目标布置给学生并且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任务[3]。作业指导是教师或其他助学者为促进作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和效果而提供的引导和帮助。如果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提高作业效果的基础,有效的作业指导则是实现作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当前的中小学作业指导存在着阻滞学生发展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学界广泛提倡要在作业总量和时长上做“减法”,作业质量上做“加法”。这里的“作业质量”应该包含作业设计质量和作业完成质量两层含义。前者是载体,后者是目的。然而,有些教师只注意前者忽视后者,或者将二者等同起来,似乎只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就能保证作业完成质量,从而获得理想的作业效果。确实,有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作业设计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兴趣、作业负担的各项标准回归系数均超过0.3[4],说明作业本身的设计质量对学生存在显著影响。但高质量的作业载体并不是达到良好作业效果的充要条件,二者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即学生的自主完成和充分吸收,而这又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指导在其中起着间接的中介作用。然而,一些中小学教师忽视了这种中介作用,企图仅通过作业设计质量的改良提升作业效果。这种对作业指导的忽视,显然会抑制作业效能的发挥。
在中小学作业系统中,存在着作业指导链不完整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指导时间和指导内容两个方面。从指导时间来看,一些教师的作业指导多限于作业后的讲评活动,忽视作业前和作业中需要的指导。这种指导时间链的不完整,使得学生需要帮助时得不到应有的指导,作业活动无法高效开展。从指导内容来看,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多集中在认知层面,相对忽视兴趣、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层面的引导,在认知层面的指导又更多地聚焦于知识点,忽视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这些可迁移的高阶思维引领。这种指导内容链的不完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业全面育人功能的发挥。
教师不仅是作业的设计者和布置者,还应是作业的指导者[5]。在现实中,一些教师将作业指导的主要责任转嫁给家长,造成作业指导主体的“错位”,对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作业指导责任的转移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其次,教师没有了作业指导的过程,也就缺失了一条了解学生和自身教学情况的重要通道,从而影响其后续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过程;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家长囿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不合理的指导方式滋生了学生的依赖心理、懒惰情绪,或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加剧了学生对作业和学习的厌恶心理。
作业指导问题是一个包含指导主体、指导内容、指导方法等多影响因素、多观察维度的集合体,因此必须从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剖析。整体来看,当前作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既源于教师自身狭隘的观念,也与作业活动本身的特性相关,且中小学作业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重要致因。
一方面,部分教师并未摆脱传统应试教育中唯上唯书思想的钳制。有些教师把作业看作课堂教学的附件,将作业视作课堂教学的延续,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知识与技能,窄化理解了作业全面育人的丰富功能,以致于对作业指导不够重视。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新教学理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对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之间的关系存在误解。新课改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自主性受到空前重视。叶澜教授曾指出,人的主体精神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最核心内容[6]。但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教师又容易陷入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误区,似乎学生由此进入了“自由”王国,教师则退居边缘成为“局外人”[7]。其次,教师模糊了家校合作的合理边界。在“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一点上,教师和家长确实有着共同的追求,这也是家校合作的基础。但共同的目标并不意味着家校边界的消失,相反,家、校有着各自分工的侧重点,彼此之间理应存在合理边界。有些教师只看到家校目标的一致性,却忽视家校合作的边界和分工差异,教师长期存在的对家、校主体责任的偏狭误解使得作业指导责任出现不合理的转移。
课堂教学和作业作为两种异体同趋的活动,虽然目的都在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但具体来看,作业又表现出特有的异时空性特征。这种异时空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作业各环节发生的时空来看,作业的布置和讲评多发生于教师授课时间内,而作业完成则发生在课外时间,很多作业还需要在家庭或社会场域完成。其次,从作业时师生所处的时空关系来看,作业完成时间属于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属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与教师的教学时间不同步,这种时间的不同步性又必然带来作业完成过程中师生所处空间的分离性。作业的异时空特性,使得教师的视野不能像课堂教学那样囊括学生作业全程,不能根据学生作业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的反馈。因此,教师的作业指导在内容上必须具有预设性,在时间上具有前置性或后移性,在形式上更具间接性,从而增加了教师作业指导的难度。
中小学的教学管理包括管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8]。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管理中,关于教师“教”的管理,多只重视课堂的“教”,忽视课堂教学之外的“引”;关于学生“学”的管理,也多只重视作为结果的学业成绩的管理,忽视学习过程的管理。其实,教师课堂之外的“引”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也同样重要。然而,一些中小学校在这方面的管理极其薄弱:首先,学校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管理上,作业管理相对不受重视,缺乏独立的作业管理体系。其次,即使有独立的作业管理体系,也只是局限于对作业时长和数量的控制、作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作业的布置和批改等方面,鲜有关注作业指导这一环节,作业管理体系不健全。学校在作业管理体系方面的缺失和不完善,势必不利于教师的正确作业指导观念、指导动力及积极作业指导行为的产生。
突破中小学教师作业指导的困境,优化作业指导的效果,需要统筹各方,多措并举。从实践需求看,中小学教师要突破原来狭隘的认知理念,重塑科学的作业指导观;增强自身的作业指导能力,构建完整的作业指导链;学校层面也应加强作业指导研究,完善作业管理体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中小学教师作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作业效果,需要教师对既有观念进行审视,重塑科学的作业指导理念。
(1)明确作业指导意义
首先,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中的不当思想,重新思考作业的本质,审视作业的功能和价值。教师应认识到作业绝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还应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当作业内容超出课堂教学范畴且有一定难度时,教师需要通过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支架。其次,教师要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尤其是要正确看待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之间的关系。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之间并不是对立关系,教师指导是促进学生自主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另外,与成人完全独立的自主学习相比,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一种非完全独立的、需要成人帮助和指导的学习[9],即是说,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发展水平较低,学生很难在作业中真正做到完全的自主。如果教师不能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反而会造成学生自主性的萎缩。
(2)明晰作业指导责任
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业指导主体的地位,承担起作业指导的主要责任。一方面,从教师的职业定位来看,教师是专业的教育教学人员,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实属教师教育教学的职责范围;另一方面,从作业的来源来看,教师是作业的设计者和布置者,只有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和作业的性质内容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指导,更好地达到作业育人的目的。因此,教师应承担起作业指导的主要责任,而不能以家校合作的名义将作业指导的责任转嫁到家长身上。虽然有研究表明,作业过程中有家长参与的学生表现更优秀[10],但家长的参与应主要体现在营造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提供必要的材料支持等方面,而不是代替学生完成作业或者监管学生作业的过程,所以学校和教师不应该过多将作业指导的责任强加给家长[11]。哈里斯·库帕认为,无论哪个水平的学生,家长在其作业中正式参与的程度应尽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12]。总之,教师只有担负起作业指导的主要责任,才是对家校合作的正确践行,作业的实际效用才得以发挥[13]。
作业指导是一个贯穿作业全过程,涉及作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教师要不断增强作业指导能力,建立起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完整的作业指导链。
(1)贯穿全过程,构建完整的作业指导时间链
作业指导应贯穿作业过程的始终,且不同阶段的作业指导针对的对象、指导的重点和主要的目的都不同。第一,作业前的指导,针对的主要是被动作业的学生,重点在于调整学生作业的准备状态,使学生“愿做”“乐做”。第二,作业中的指导,主要针对的是作业中遇到困难无法独立解决的学生,重点在于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认知帮助,使作业过程得以持续进行,学生“能做”“会做”。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作业的异时空特性,教师无法在学生作业中提供及时的现场指导,这就使得作业中需要的指导变得更加的间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觉察力,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作业的内容性质预估学生作业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的帮助,并将指导的内容做成资料包的形式提前分发给学生,供学生需要时使用。第三,作业后的指导,针对的主要是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表现出的闪光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作业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扬长避短,“善做”作业,使作业成为更加自主、高效的学习活动。
(2)涉及各方面,构建完整的作业指导内容链
作业指导应囊括多方面的内容,实现作业的全面育人功能。首先,作业指导应关注学生动机的激发。良好的内部动机,是学生主动作业的前提。教师在作业前可向学生说明作业的价值,告知学生每次作业的具体目标和作业评价标准,激发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获得关于作业的价值意义、目标定向和胜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业活动中。其次,作业指导应涉及学生的认知发展。除了知识点上的指导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一些思维方式的指导,如数学中的数形结合、变中找不变、类比、转化等思想。此外,还应关注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如对待预习型、复习型、拓展型作业,学生分别可以采用哪些具体有效的方法,有什么注意事项等。最后,作业指导还应涉及学生的元认知。元认知的发展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及认知活动效果的提升。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评或同伴之间进行作业互评,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过程和作业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使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能够做出更加适宜的作业计划,及时监控自己的作业过程,调节自己的作业行为,以达到更好的作业效果,形成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虽然中小学教师作业指导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不断实践、反思、总结,但也离不开外力的引领作用。学校作为作业管理体系与管理机制的重要主体,应该做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重视作业指导专题研究以及智能作业指导辅助平台的建设,努力完善作业管理体系。
(1)加强专题研究,做好作业管理顶层设计
作业指导工作的落实和效果的提升离不开学校的统筹管理,学校要认识到作业指导的意义,并将其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健全完善学校的作业管理机制。具体来说,学校推进作业指导需要重视三种作业指导机制的完善:一是作业指导研究机制。学校应将作业指导纳入校本研究的范围,常态化开展“作业指导”专题研究。研究过程应该既有自上而下的理论学习,又包括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既要把握作业指导应遵循的一般规律,还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宗旨、师资力量和学生特点,探索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可行的指导思路和具体方案。二是作业指导培训机制。为了提高教师的作业指导意识和能力,中小学校还可以开展教师作业指导培训活动,加强作业指导研究成果的宣传和应用,以促进研究成果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真正做到研究成果为改进实践所用。三是作业指导监管机制。中小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作业指导的监督,将作业指导纳入日常作业管理范畴。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的作业指导情况,如有无为学生提供作业指导、时间是否及时、内容是否全面、形式是否多样以及效果如何等,以引起教师对作业指导的重视,帮助教师形成作业指导的习惯。
(2)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能作业指导辅助平台
在作业指导中,除了发挥教师指导主体的力量,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委托第三方构建智能作业指导辅助平台。由于教师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作业的异时空性,教师提供的指导难免会出现内容预估不准确、不全面或是不及时的情况,我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模拟、增强和拓展人类的认知能力,为作业指导提供全新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增强作业指导的质量和效率[14]。比如作业前利用数字技术设计测试环节,分析学生作业前的动机水平和准备状态,如果学生不具备进入作业的基本状态,那么智能指导平台就先利用一定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调适;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智能指导平台可以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困难,提供精准、科学、专业的问题诊断、原因分析,进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15];作业完成后,智能指导平台还可以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并推送相关的题目促进学生巩固训练、举一反三。
综上所言,在一线教学中既需要强调作业指导的重要性,又需要注意作业指导必须坚持必要性、适切性、发展性和临时性的原则。只有在学生确实需要指导时教师才能提供指导,提供的指导必须切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并且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教师指导的层级也应不断提高,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最后的完全撤离。教师指导本质上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之所以参与到作业过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并通过作业的过程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摆脱教师的指导,走向独立自主学习的自由王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