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贵阳,王思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生态文明研究所,北京 1007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双碳”目标是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推动“双碳”目标的最终目的,同时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本质要求及重大原则,才能准确认识“双碳”目标的特征及要求,稳妥有序开展“双碳”相关工作。可见,两者相辅相成,缺少了“双碳”目标的现代化则不是中国式现代化。而缺少中国式现代化正确指引,“双碳”目标将陷入无序混乱并失去实际意义。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双碳”目标,不仅能够极大拓展进入现代化人口规模,也能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中国的特殊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一般以国家为基本单元,不同国家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矛盾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符合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与自身发展个性化需要,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矛盾相对于西方式现代化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体现在国情制度、文化文明、价值取向等方面差异,引致发展道路、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本质不同。这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具有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显著特征,表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任务重时间紧迫等方面:
第一,人口规模巨大,碳排放总量世界第一。卡亚(Kaya)恒等式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为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能耗碳排放量等四大类效应[2],人口因素作为其中唯一的绝对量,是碳排放首要驱动因素。中国人口总数长期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人口数量18%,高于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加总。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对碳排放总量产生强大的推力,必然导致中国年碳排放总量较大,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7%,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排放量的总和[3]。考虑社会发展、民生需求等,碳减排工作仍任重道远。虽然人口规模巨大增加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实现的艰巨性,但却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全球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实现,不仅是拓展进入现代化人口规模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人口规模巨大零碳社会的有益探索,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挥关键性作用。
第二,时间紧任务重,为碳中和预留时间较短。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工业化任务,对能源需求饱和,未来能源消费需求相对平稳,碳排放也随之进入平稳波动或缓慢下降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碳达峰时,城镇化率大都在70%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4]。中国碳排放未达到峰值,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生产、生活、建设等多领域用能需求增长较快,加之富煤贫油少气是中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发展与减碳间矛盾较为突出。相较于发达国家的自然达峰,中国的碳达峰目标需要政策驱动实现。虽然中国未承诺立即实现碳排放总量下降,但承诺会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即30年内完成由碳达峰向碳中和的过渡,远低于西方国家50~70年的过渡期。这意味着中国将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才能实现,既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政策规划,也需要自下而上的推进落实,加速转型创新[5]。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强度降幅,碳排放达峰时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将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达峰时的水平,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将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巨大的牺牲与贡献,充分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掣肘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纵深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不充分体现在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发展任务仍然很重。中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科技及基础能力偏弱,单位GDP的能耗物耗较高,资金投入不足,实现“双碳”目标,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发展不平衡体现在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制约了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中国地域面积广大,经济社会以及自然条件差异性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资源能源主要在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主要在东部地区的发展格局,由此产生了较为突出的西部和东部地区、北方和南方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此外,中国碳排放量呈现“三分天下”格局,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碳排放量占三分之一,黄河流域九省份占三分之一,其他地区占三分之一[6]。既有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跨越相对脱钩趋于稳定的发达地区,也有需要在较低发展水平上实现碳达峰的地区,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纵深推进和政策行动形成掣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对“双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特点,是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除此之外,中国式现代化还具有共同富裕、精神文明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特征,均对“双碳”目标提出更多的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征要求“双碳”行动在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也需要兼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多目标协同。
第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体现在区域、行业、个体等多个层面,即城乡或地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产业结构偏重、收入分化问题仍存在,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因此,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理应将共同富裕纳入考量,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同时,通过政策设计兼顾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福利得失。在传统经济效益评价机制中,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经济主体获得财富积累会伴随着化石燃料的使用及碳排放。“双碳”目标的约束机制将生产生活的碳排放负外部性内部化,改变传统单维度经济效益评价机制,碳排放引致的环境影响内化为生产生活成本,有利于财富由碳排放量大的经济主体向碳排放量小的经济主体转移。财富分配机制由经济单轨道向生态与经济双轨道演变,使得传统经济效益评价机制下高碳排放的经济主体所积累的财富与低碳排放的经济主体共享成为可能,也使得新财富分配机制兼具生态正义与经济效率。
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当前,中国生态系统退化与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导致生态问题频发,人与自然间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在要求,“双碳”目标并非单纯生态保护主义,而是涉及生态、经济、能源多维度安全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为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范式的重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同时,中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不具备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碳达峰的时间空间条件,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也不会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老路,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既是推动生态文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也能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要求。长期以来,工业文明发展范式虽然为中国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了较大冲击。同时,资本的逻辑不断刺激民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释放人的物质贪欲,使得物欲化、享乐化、个体化为特征的消费文化盛行,造成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追求,也包括精神文明生活。同样,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不仅包含发展范式转型的要求,也包含人自身生态意识提升的要求。“双碳”目标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告别“高碳”工业文明发展范式,是形塑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有力杠杆,助推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与内生动力的不断强化,这也是“双碳”目标实践逻辑的落脚点和归宿。面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物质消费水平的提升给“双碳”目标的实现带来的压力,应在迈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注重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的引导,从而有效规避传统工业文明下高碳消费模式的碳排放锁定效应。
第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终秉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念永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并非仅限于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全球化关键路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关乎全人类共存繁荣的正和博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保持战略主动,强化绿色低碳领域多双边交流沟通和务实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既为高质量发展开辟道路,也为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奠定坚实基础,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引领者、参与者、贡献者。同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的碳中和进程,会催生重大投资机遇,能够与全球共享碳中和的发展机遇,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作出了“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等科学论断。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7]。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科学的发展理念引领。推进“双碳”工作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是掌握历史主动,解决突出问题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要求的重要路径。
第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摆脱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惯性,对生态文明发展范式守正创新,也需要颠覆性的绿色技术革命[8]。首先,生态文明发展范式守正创新。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与工业文明发展范式是造成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根源。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实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必须立足国情不懈探索和开拓创新,不断寻求生态文明发展新范式,才能为应对全球性气候变化问题做出突出贡献。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已经具备制度优势,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发展范式守正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要议题,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发达国家历史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坚持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制度和实践创新成果,在碳中和的新赛道实现超越。其次,颠覆性的绿色技术革命。创新不仅体现在生态文明发展范式的守正创新,也体现在实现碳中和需要颠覆性绿色技术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需要“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颠覆性绿色技术革命是耦合于生产生活多领域全过程的系统性创新,能够提升资源利用与配置效率,促进能源动力系统清洁化升级迭代。应将技术研发推广重点聚焦于水电光伏新能源发电、储能技术,助力“双碳”目标与现代化目标协同实现。
第二,协调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面发展,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城乡、区域、领域协调发展,也体现在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协同共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成功避免了现代化实践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均衡、不同步的问题[9]。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落实“双碳”目标不仅需要以新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提高为代表的物质文明水平的提升。更关键在于促进社会对自然的态度转变,需要通过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等途径,营造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和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增强控碳减排的内生动力,进而加快碳中和进程,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推动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三,绿色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愿景。未来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是人类面临的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具有更为突出的迫切性和艰巨性。中国作为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也是不可承受的,必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强调物质生产与生态保护的统筹协调,在高速发展阶段,环境约束持续趋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必要性的变革,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绿色理念也体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只有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由对立向共生转变,生态价值才能够被公众广泛接受,生态价值规律对提升碳排放权配置效率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释放,促进碳排放管理从无序低效走向有序高效,“双碳”目标实现的内生动力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第四,开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时代机遇。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最强大的力量是齐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同舟共济,最光明的前景是合作共赢[10]。开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必由之路,永续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多彩的文明,人类的现代化应当兼容多样的道路。全球对未来社会的共识已经完成了从低碳向净零碳的转变,碳中和成为当下全社会努力的焦点。各国应维护好多边主义,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畅通国际合作,分享先进经验,加强沟通合作,为零碳转型提供必要的合作发展空间。中国的“双碳”目标从提出伊始,就不仅仅是一项独善其身仅限于国内的发展战略,而是中国主动承担大国减排责任、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寻求绿色发展国际合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的开放,不仅体现在生态技术研发推广、绿色产业发展经验分享,也体现在“双碳”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共享。中国应牢牢把握“双碳”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度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绝不能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工业文明范式发展疲力背景下,“双碳”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发展范式发生转变,通过提升低碳发展竞争能力,实现对西方发达国家追赶甚至超越。
第五,共享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既要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格局等手段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代内公平,也要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代际公平;既要实现当代人的共同富裕,也要为子孙后代实现富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社会转型加快,利益诉求多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中国要将促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应促进发展成果在区域、行业、个体间共享,实现多维度的共同富裕。(1)区域层面。通过将“双碳”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调整,使得清洁能源富集的欠发达地区迎来赶超发达地区的机遇;(2)行业层面。通过打通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清洁产业发展带来发展、创新机遇,改善产业偏重的现状;(3)个体层面。通过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碳普惠机制,打通碳减排贡献与价值兑换的交互通道,打破传统模式下财富沿个体碳足迹正向积累,实现财富沿个体碳足迹逆向分享。可见,“双碳”目标具有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属性。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是否有效,可以借鉴“帕累托改进”准则和“卡尔多改进”补偿原则进行判定[11]。未来中国政府需要兼顾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减排效率和发展公平,提前部署促进经济公平和能源公正的配套政策,确保社会经济系统向绿色低碳平稳过渡。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符合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与自身发展个性化需要,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充分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面对的矛盾相对于西方式现代化存在特殊性,引致发展道路、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的本质不同。这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具有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显著特征,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任务重时间紧迫等方面。同时,中国式现代化还具有共同富裕、精神文明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特征,均对“双碳”目标提出更多的要求。据此,未来中国必须以发展范式创新与绿色技术创新为关键路径,以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协同共进为重要内容,以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协调为主要愿景、以发展成果在区域、行业、个体间充分共享为必然要求,积极争取绿色技术及发展经验分享,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机遇,从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落实中国式现代化“双碳”目标的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