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四首登高诗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3-02-08 23:58毕林建
语文天地 2023年6期
关键词:群文首诗杜甫

毕林建

群文阅读教学是突破单篇教学弊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并不神秘而是可触摸的。本文拟从选编自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登高》诗歌入手,探究“诗圣”杜甫四首登高诗的群文阅读教学,希望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讲授《登高》这一“古今第一律诗”提供思路。

一、诗歌群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的教学过程。古诗词在中小学教材中的占比相对较高,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受制于学段的界限,学生在学习同一个作者同一类的多篇诗歌以后,经过时间的流逝,渐渐就弃置于记忆当中,当下一个或者跨学段之后又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类诗歌后很难有效进行对比阅读分析,导致不能很好地把握作者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为此,进行诗歌的群文阅读教学能够很好地突破这一阅读障碍,将诗歌连贯起来,设置合适的议题组织若干诗歌,以语文核心素养为指引,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诗歌的群文阅读来丰富学生对于诗歌和作者的理解,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相对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有了很好的提升,自身的人生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得到了丰富,所以,对于作品的理解尤其是群文阅读已经有很大的优势。

二、杜甫的四首登高诗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杜甫的登高类诗歌并非只有这四首,只是笔者选取了这四首能代表其不同时期人生经历的登高类诗歌,以此感悟作者的心路历程。

(一)《望岳》

《望岳》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36年,时值唐朝开元年间,正是唐朝鼎盛的时期。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诗人去洛阳参加考试,结果失败而归,第二年,诗人漫游北方,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这是一首五言古诗,选编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之中。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24岁的杜甫对于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能在诗中感受到作者登临泰山绝顶后所抒发出来的豪情壮志。虽然是赶考失利,人生不如意,我们同样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在当时唐朝处于社会经济繁荣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应考未中但仍感未来可期,自己终会实现自身的满腔抱负。

(二)《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天登慈恩寺塔(大雁塔)时所作,全诗写了登临高塔的所见所想,当时李唐王朝由于主昏臣奸,曾经鼎盛的开元盛世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虽是登高却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君昏臣佞的讽刺,预示着唐王朝即将要出现的大乱,表现出了诗人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在此之前,诗人本可以通过参加唐玄宗下令设置的特别考试进入朝局,为国家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但因奸相李林甫的作弄而落选。题目中的“同诸公”指的是当时高适、薛据、岑参、储光羲均登大雁塔,每人赋诗一首,而杜甫的这首诗是同题诸诗中的压卷之作,表达了作者对于政治时局和国家命运的无限忧虑。

(三)《登高》

《登高》是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被誉为“古今第一律诗”,该诗作选编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诗人在前两联写了登高所见,后两联极尽抒情,情和景相互交融,其中蕴含的悲己悲国之情感人肺腑。全诗雄浑苍凉,意境高远,是杜甫忧国忧民之心在晚年的深刻表现。“艰难”“潦倒”既是个人处境,也是国家现状。个人身患重病,国家刚刚经历大乱,生灵涂炭,破败不堪。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作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犹能以自身之处境联想关心天下寒士之处境,在这里自身身患重病而犹能牵挂重难之后的国家。

(四)《登岳阳楼》

一年之后的大历三年(768年),诗人杜甫辗转来到了湖南岳阳楼,在这里诗人开篇点出自己很早就想登上岳阳楼一览洞庭山水色。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它被选编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古诗词诵读当中。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写了登上岳阳楼见到的景象,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祖国山河一如既往的热爱,恰如诗人24岁年轻时登临泰山所抒发出的对于祖国壮丽美景的热爱。在诗歌的后四句,诗人转向抒情,在观景之中感时伤怀,忧思遭受苦难的国家,忧愁自己重疾在身,不久于人世的无限悲凉遗憾。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年轻时对于未来的无限期待,在此刻经历了时代剧烈变化后全都即将幻化成泡影,诗人不禁“凭轩涕泗流”,但心中仍然是对于国家遭受战争苦难之后的忧思,个人的失意本身算不了什么,但是国家的失意却是百姓的磨难,所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也是紧密相连的。

三、四首登高诗群文阅读教学

(一)分析学情奠定基础

分析把握学情是进行有效群文阅读教学的必经之路,没有建立在分析学情基础上的群文阅读在实行过程中必然遇到波折,导致效果不明显。在进行这四首诗的群文阅读教学时,我们面临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这些学生刚刚经历中考进入高中,对于杜甫的诗歌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尤其是杜甫年轻时期的登高作品《望岳》是义务教育阶段选编课文,同时《登岳阳楼》虽然选编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的课本中,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荐读作品以及课后的练习考试当中也已经涉及了这首五言诗。唯一不足的是学生可能对于杜甫《登高》作品中所蕴含的沉郁顿挫风格难以理解,这点需要教师在鉴赏这首诗的时候重点向学生点明,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把握他的心路历程。

对于学情的把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这四首诗的了解情况,是否需要学生提前查阅资料了解;二是学生对于杜甫人生经历的了解情况,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三是学生对于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法的看法态度,是否有抵触情绪。在掌握学情基础上以教授《登高》为契机,进而对比阅读杜甫其他的登高类诗歌作品,更好地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心路历程。

(二)抓住主线设置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要素,也是构建群文课堂的首要任务。群文材料的选择和课堂活动的设计均要围绕一个议题展开。议题就像是一条线,而群文材料便像是针孔,有了议题我们就能很好地把原本看起来不相关的群文材料串起来,初步建立宏观阅读思维。这四首登高诗看起来是诗人在不同人生时期、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形式创作出来的,但是细心挖掘其中蕴含的深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点,这就是皆为登高时所作,且都表达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进而凝练出主线“登高怀远,忧国忧民”。

(三)统筹解读群文材料

认识和实践群文阅读,需要褪去其神秘化的面纱,树立万文互联的意识,通过意义整合而趋向、抵达文化融通之境,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群文阅读涉及多个文本,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文本进行统筹解读,以便教师强化对于群文材料的掌握理解,并且能够触类旁通调动与之相关的知识。在杜甫的这四首登高诗当中,教师在教授《登高》时,就需要很好地调动与之相关的其他三首登高诗。这种调动是有机有效的调动,而不是机械的调动。统筹的过程当中以凝练出的主题为主线,在此过程中以本节课教授的《登高》为解读重点,然后去解读另外三首登高诗,不可在实行过程中有所偏颇。如只侧重本节课的教授内容也就是《登高》的教学,这就容易陷入单篇教学的传统模式当中,并不是我们所谓的群文阅读。同时,我们也不能在教授的过程当中舍本逐末,全部教授另外三首登高诗。或者是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机械地教授群文阅读,认为就是在讲完《登高》以后再讲另外三首登高诗,又是按照一堂课的形式进行教授,以为如此便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群文阅读了,这样既费时费力,也没有很好地贯彻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机械的群文阅读教学。

真正的做法应该是教师以主题和核心素养贯穿整个课堂,真正借助群文阅读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的养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目标。在这一过程当中,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使学生做到解读文学作品时能够知人论世。还要教授学生赏析诗歌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哪些角度去品味诗歌,并且得出杜甫的诗歌是如何蕴含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的,真正去体会作者登高之后油然而生的忧国忧民情思。在此基础上,类读其他三首杜甫的登高诗,进行对比分析赏读,教师加以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对比总结概括出不同之处和共同之处,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杜甫始终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情思。

(四)不同维度对比探究

群文阅读不是强行把毫不相干的文本生拉硬拽到一起进行解读,而是一种关联思维,有意识地发现不同文本之间或者特定文本群落中不同层面的关联点、异同点和规律本质。群文阅读材料搜集好之后,一个群文单元就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哪些维度去对比探究群文阅读材料,从而实现深化主题和核心素养的养成。例如,这四首杜甫的登高诗作我们可以分别从时间、地点、主题、表现手法、情感等几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探究。

从时间上来看,四首诗作显然创作于不同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包含两层意思,既指作者自己的年龄,也指时代变化的年轮。时间跨度从诗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到垂垂老矣的苍老时期,也是一个鼎盛帝国由繁荣昌盛到江河日下的时间跨度,诗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地点上来看,则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空间网络,可以借助地图软件呈现作者的人生足迹,四首诗的地点现在都是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泰山、大雁塔、三峡、岳阳楼这些景点于今天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这点可以看出古人和今人对于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是相同的。四个地点从北到南,不是旅游、不是做官、不是调研,而是举家逃难,远离故乡,颠沛流离,诗人在《登高》中说是“作客”而不是“做客”,这里前者一般指在外的时间比较久,并且加了一个“常”字,一字不同是对在外的时间之久的强调。

从主题上来看,四首诗皆以“登高”为主题。“‘登高’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借‘登高’使自身的情绪得以排遣,使内心的情感得以纾解,在古诗词中更为常见。”从表现手法来看,四首诗作皆运用了寓情于景这一写作手法,前面写景后面抒情,情与景交织,情思在景中呈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成了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或许能解释我们今人去参观登临这些地点,依然能够感受到古人当时抒发出来的情感,这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不朽的一个原因。

从情感的维度来看,无论是身处盛世24岁的年轻杜甫还是苍老患病即将不久于人世的老年“诗圣”,我们都能感受到一颗企盼报国、忧国忧民的赤子初心。《望岳》是诗人豪情壮志、未来可期的宣告,《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是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急切担忧,《登高》是对自身和国家命运沉浮的悲痛,《登岳阳楼》中的“凭轩涕泗流”是诗人对自身生命将逝、壮志未酬和国家“戎马关山北”的万般无奈。从上面几个维度探究,学生就能深入理解作者登高怀远、忧国忧民的不变初心。

(五)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最好的阅读课是往外延伸的,统编教材重视将阅读往课外拓展。一堂好的课程有必要联系当下,有一个很好的落脚点,引导学生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杜甫这四首登高诗是诗人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这就是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就没有我们个人的美好生活。在完成这四首诗的群文阅读以后,教师可以展示当代如杜甫一样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中国公民。如喊出当代青年时代最强音“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烈士,“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硕士毕业后响应党的脱贫攻坚号召成为驻村书记的黄文秀,“信仰如果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被困异国他乡初心不改的爱国民营企业家孟晚舟女士等。通过古今联动,揭示民族精神的延续,增强文化自信,激励学生也有一份如杜甫、陈祥榕、黄文秀、孟晚舟一样对祖国深沉的爱,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青春无限憧憬,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澎湃报国之心,再到最后“艰难苦恨繁霜鬓”仍牵挂国家之艰难,这就是被誉为士大夫脊梁的“诗圣”杜甫。在我们的小初高教学当中,杜甫的作品几乎一路陪伴着学生长大,杜甫的作品不仅写得好,更在于他诗歌蕴含的“诗史”特征。因此,经过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之后,在高中阶段借助《登高》这一被誉为“古今第一律诗”进行其登高诗的群文阅读正当其时。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可以在此处发挥出极大的优势,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学会迁移理解,打破单篇教学的弊端。教师要明晰群文阅读教学,揭开群文阅读教学的神秘面纱,立足主要文本,提炼主题,设置主线,选择统筹解读群文阅读材料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猜你喜欢
群文首诗杜甫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杜甫改诗
群文活动
杜甫与五柳鱼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