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多人谈

2023-02-08 05:57:11陆俭明崔希亮李宇明张新生冯丽萍姜丽萍王治敏0
关键词:汉语学习者语言

陆俭明, 崔希亮, 李 泉, 李宇明, 叶 军,赵 杨, 张新生, 冯丽萍, 姜丽萍, 王治敏0

(1.北京大学;2.北京语言大学;3.中国人民大学;4.北京语言大学;5.华东师范大学;6.北京大学;7.英国里士满美国国际大学;8.北京师范大学;9.北京语言大学;10.北京语言大学)

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之吾见

陆俭明

国际中文教育要实施高质量发展,要抓好“四个必须”:第一,必须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再到“国际中文教育”,更名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转变就是,开展汉语二语教育不能只教汉语,还需要教书育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要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国家需要的两种中文人才:一种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多语人才;再一种是高水平、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包括中文教师、中文翻译和汉学家。为此,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必须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第二,必须重视和加强汉语书面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所培养的双语、多语人才和高素质的中文人才都需要具备跨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外国汉学习者如果不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不能阅读中文文献资料,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真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将会落空。另外必须了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远远大于西方各种语言,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以确保培养高素质的中文人才。第三,必须尽快着手组织研究编写词语用法手册。学生出现词语的偏误,主要原因不是不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而是不了解用法,不了解这个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第四,必须走信息化、数字化、工程化之路。北京语言大学已经建立了符合信息化、数字化、工程化思维的“国际中文智慧教学平台”。最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前程远大,这项事业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奋发有为、为国家做贡献、为自己创业绩的广阔天地。

科技赋能的国际中文教育

崔希亮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国际中文教育业态也发生了很多变化。网络技术的发展、AI技术的发展、VR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工具,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我们需要让科技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介绍了网络和AI技术对教学模式带来的改变,分析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特点和差异,阐述了人工智能在语言分析和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既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伙伴,也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教学资源,同时,指出人工智能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极大地影响了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教材及教学工具书、教师的权威性、学习者以往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创造性。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

国际中文教育低龄化:现状与问题、目标与对策

李 泉

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文教学呈现低龄化、实用化两大发展趋势,这是国际中文教育深入发展的表现。阐述了中文教育低龄化的现状,以及低龄者中文教学缺乏教材、大纲、教学资源,缺乏汉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等问题并提出了3点建议:首先,无论中文教学的目标采取何种取向,都要首先打好拼音基础,学拼音是汉语学习的第一关;其次,小学中文学习以听说为主,可以不学汉字(不绝对);再次,中文教学务须确立多元化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校制策、因材施教。低龄化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方法等都需要进行广泛而深入地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的“中文+X”问题

李宇明

国际中文教育有两大发展趋势:第一,中文作为外语引入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第二,“中文+X”的发展。“中文+X”是由“专门用途中文教育”发展而来,也与中文在国际各领域的实用价值不断得到发挥有关。“中文+X”中的X已经发展出:X1=专业;X2=技能;X3=职业;X4=职业教育。X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与将来从事的工作相关。随着X的发展,“中文+X”中的“中文”的身份也逐渐有“目标语言”和“工具语言”的分野。目标语言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的语言,亦称“目的语”;工具语言是指学生获得这种语言之后(或之中)将其作为工具再去学习其他知识或从事工作与生活。认识到“中文+X”中的中文的工具语言性质十分重要:其一,工具语言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使用一般中文,还要帮助学生学习X、将来从事与X相关的职业;其二,工具语言的教学,也使中文教育的功能从文化领域发展到职业领域、生活领域、经济领域。发展好“中文+X”教育,不仅要关注X,还要关注具有工具语言身份的“中文”,关注“中文”与X的有机结合。

二语语音习得难度的理据与证据

叶 军

研究以区分习得顺序和习得难度为前提,从行为难度和认知难度两个方面探讨了第二语言语音习得顺序的理据和证据。行为难度体现在动作的便利性、自然性和过程的复杂性上,而认知难度体现在语音范畴的可辨认度和发音行为的可觉知度上。二语语音习得难度以自然习得顺序为基础,同时也受到范畴的语际关系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数量上是否对等,层面上是否对应。在二语语音习得的过程中,不仅存在范畴的建构问题,也存在范畴之间转化的问题。在二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应用知觉同化的方式来实现范畴之间的转换。对于习得难度的探讨对第二语言教学会有很多启发,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难度的真正原因所在。

由CALL到MALL:语言教育的数智化发展方向

赵 杨

MALL领域的研究,未来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首先,语言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将成为MALL的教学目标;其次,新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将不断催生出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再次,基于大数据的移动教学工具将更具个性化;再次,学习情景和内容更趋于真实。同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移动技术与语言学习深度融合引发了语言教学的变革。未来MALL的研究将向着教学目标日益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更具个性、教学情境趋于真实的方向发展。未来MALL这一跨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范式也将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共同探索。国际中文教育者尝试将移动技术应用到中文教学中,未来移动技术辅助中文学习研究可以检验现有结论,丰富完善语言教学理论体系。

多元文化和语言欧洲视角下的中文国际传播

张新生

首先,从国际中文教育阶段性发展的轨迹与特点、转型升级的任务与途径、教育技术的变化等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之“新”;其次,从多个群体和多个领域、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多变环境和多样需求、多种方法和多类标准等方面论述了国际中文教育之“多”;再次,简要谈了其近年来对其他国家语言传播机构在欧洲活动之观察及其对国际中文传播创新启示之心得,提出在目前大力提倡“中文+”的同时,也应关注“+中文”的问题。继而分析了中文国际传播中的 “中文+”与“+中文”之区别,强调指出,“+中文”并非仅再局限于职业+中文或是职业与中文顺序之置换,而是指学习者因其自身工作或相关经贸项目或文化产品之影响而产生的对于学习中文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不但会提高学习者的主动性,使中文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确保中文国际传播的量和质同步发展,而且有助于丰富中文应用语言生活;最后,指出“中文+”和“+中文”两者都强调中文的应用并互为表里,但“+中文”因其内在动机驱使的特点不再是狭义的由语言为导向的中文传播,它有助于国际中文教育向更广阔和纵深的领域发展,是国际中文教育之拓展和实现其终极目标的基础,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和学科之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不同交流对象对汉语二语者交流过程与交流效果的影响

冯丽萍

分析了二语言语交流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并以中级汉语水平的韩国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二语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呈现怎样的交流方式,以及交流方式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二语学习者在交流之后在复杂度和准确度、流利度和内容维度都有提高,但提高各项参数的作用条件有所不同。研究指出,在认知资源和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二语教学应优化配置、精准施策。从课堂活动设计来看,应明确目标,了解学习机制,选择要点要素,采用高效方法。从教学资源研发来看,应明确人物角色的设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做好学习节奏的设计,设定反馈方式。

国际中文教育语音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姜丽萍

介绍了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的构建过程及其功能,展示了基于查询系统的应用示例,并在汉语教师能力发展方面提出建议。研究指出,老师们在进行语音教学和普通话教学时,在训练学生声、韵、调及其组合、轻声、儿化等内容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足够量的语音训练材料和检索工具。在构建这类资源库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成人学习一种新的第二语言都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选取和加工的内容是学习者必须学习的,呈现的方式是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和习得的;第二,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最有效的,也是最便捷、实用的;第三,要与时俱进,能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汉语拼音知识点查询系统”就是基于以上原则构建而成的语音资源平台。同时指出, 教师作为教育变革的自主行动者,是技术整合的关键,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产学研”为导向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数字化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与新闻热点跟踪研究

王治敏

中国经济发展与语言文化传播紧密相关,对外经贸投资将带动中国语言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我们应该在深入调研国际中文教育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动态因素,从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看国际中文教育的行业布局。研究通过新闻热点采集和动态数据分析,挖掘行业热点,思考行业创新,以中资企业对外投资为切入点,分析行业发展需求,以新的视角搭建行业发展热点资源库;同时通过大数据清洗,对多国中文教育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计量分析与评价,构建出多个维度的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搭建国别化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分析系统,在此基础上推出《国际中文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持续跟进,动态分析,定期发布。本项研究以经济合作和对外投资为线索,建立“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纽带,梳理并勾勒出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可为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传播提供解决方案。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者语言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