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茜,刘 伟
(1.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健康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2.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1603)
随着新西兰政府《明天的学校》(Tomorrow’s school)、《面向21世纪》(Facing the 21st century)等一系列体育教育相关文件的相继出台,近年来新西兰小学体育教育已渐进成熟[1].新西兰小学体育改革作为基础体育改革的成功案例,一度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所关注与效仿.学者们认为,新西兰教育是对“全人教育”理念的践行[2],在课程部署、设置与评价等方面的独特做法是促使新西兰小学体育课程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对于正在寻求转型的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来说,梳理与探讨新西兰基础体育课程实践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新西兰小学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究其对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20世纪50年代初,新西兰政府确定了小学体育的基本方针:促进高水平个体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3].因此,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落实在学生的个性化促进上.新西兰教育部门在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部署上相对较为灵活,颁发了相对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但并未对课程内容作详细的规划与设置,只是提出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4].要求指出,小学体育课程要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差异化需求,充分考虑每个个体体育运动能力的差异性培养;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应由体育教师根据国家所颁布的教学指导纲要进行选择,结合本区域内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再经过区域性地方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即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同时,教育部门对体育课程部署提出要求:课程要尽量以学生兴趣需要为主,教学人员在每门课程内应介绍2~3个主体内容供学生选择[5],学生可以根据任何一个主体进行自我练习.
教师在活动量的安排上要给出建议性指导,但不做硬性要求;学生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安排.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以及考核标准上,体育教学人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的高低,设置适合的课程内容及考核标准.同时,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学校会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对其进行辅导,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必备学习课程”,另一类是兴趣培养性课程.在“必备学习课程”中,游泳课程是每个个体必须学会的体育课程,这与新西兰长达6 900公里的海岸线有关.学习游泳,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为少年儿童在海边玩耍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障[6].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初始,学生的第一项体育技能是从游泳项目开始.每个年龄段均要学习不同的泳姿,每个小学生都必须通过游泳考试才能毕业,这是一项硬性要求.考核内容以掌握基本自救能力和游泳的基本动作为重点.另一类教学课程以兴趣培养为重心,以锻炼身体大肌肉群的团体项目为主,如橄榄球、垒球、板球等课程的开设,其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体育项目,以便在后续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能力进行主观判断或者产生学习兴趣,为个体开展终身体育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在新西兰,为了配合游泳课程的开展,大多数小学建有游泳池,并且,每所小学都是水上安全联盟的成员[7].通常情况下,水上安全联盟与教育部门合作,对有困难的学校进行一系列资金资助,并接受各类学校申请,帮助各类学校培训水上救生员.每个小学除了有完善的游泳馆或游泳池外,一般会配备多种体育项目的场馆,如排球馆、羽毛球馆、室内篮球馆,甚至有体操馆与举重场馆等,还有针对学生未来项目的一些场馆,如瑜伽馆、防身术馆、柔道馆,等等.在场馆建设方面,新西兰政府还在毛利人(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2.5%)集中的学校修建具有毛利文化元素的舞蹈馆[8].
新西兰的学校场馆是分等级的,总体上分为“十级”.每年教育部门会对中小学体育场馆进行评级,评级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无关,而是根据场馆的建设面积与学生的舒适度进行级别划分.场馆的等级越高,教育部门与社会人士对其投入越少;场馆等级越低,教育部门则会下拨一部分经费或者支持社会人士对场馆进行投资,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对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在新西兰的体育教育中,简式体操、户外运动是经常开设的体育项目.21世纪以来,新西兰政府为了强化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出体育课程要融入自然因素,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适度加强学生户外生存与社会化能力的培养.一时间,户外运动在各类体育课程中得到广泛开展[9].
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与“自然”教学融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新西兰教育部门于2003年规定每个学校每个学期都要有为期一周的户外活动时间,并且要建立自己的野营基地,借助大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融入自然渐渐成为近年来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小传统”.大多数学校小学体育课程对户外运动的开设往往会以同城或同市区联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到政府所提供的安全区域进行野营或登山等活动[10].部分学校在野营活动中,开设了保护性攀岩、沙滩排球以及滑雪等项目,受到学生家长与社会的广泛支持.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因亲近大自然而为大多数学生所喜爱.
以健身锻炼的方式来完成体育教学,这是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20世纪末,新西兰少儿肥胖率升高,引起了新西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为此,新西兰教育部发起了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以健身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在此情景下应运而生并一直延续至今.一方面,健身锻炼是为了应对儿童身体肥胖问题;另一方面,健身锻炼还可以使学生获得理想化(健康或肌肉)的体型[11].在实践教学中,教学人员往往以健身、健康两方面知识讲授为主,教会学生如何控制体重、如何运动、如何保持良好的身材以及如何促进身高增长等,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健身时间,让学生学会健康与健身的知识,让大部分学生对身体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同时,教学人员也会针对相对肥胖的学生进行一系列额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健康与健身知识,改变学生的不良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对身体、健康与体育活动的理解与参与.
在新西兰,各类小学体育的教学与实践往往采用区域性或同城方式进行,采用“夏令营”“冬令营”“俱乐部活动”等形式,既促进了学校之间的横向互动,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学会合作、结交伙伴.学校与学校之间一般没有什么竞赛活动,基本上也不进行竞赛性对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帮助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学习,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由与他人对比转为自我评价.注重自我评价,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知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肯定自我与完善自我.这种做法规避了校际竞赛所带来的攀比之风,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当然,在学生学习某个项目或某个技能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人员会给予达标或优秀等一系列评价.学生可以自由申报项目[12],可以自行参与学校俱乐部提供的考试机会,如果过关,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小的卡通标志,戴在胸前或手臂上以示鼓励.
在新西兰小学体育课程的考核方面,除了毕业时开展一次全面考试外,在教学过程中多以鼓励性评价的方式来进行.新西兰学校大多时候会列出一些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要求,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为了确认学生身心发展情况及促进学生个体自评,也存在规模性考核引导,那就是“国家青少年身体活动测试”.新西兰政府每年在开学后的一个星期,会对小学生身体活动与体质指标进行评测并形成统一表格,发放给教学人员、学生家长与学生本人,并作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参考依据.具体测试指标是在Kraus Weber的六项身体指标的基础上改良而来[13],具体包括:身高、体重、皮褶厚度等身体成分的测量,分年龄段进行的心血管功能的测定(6~8岁的儿童采用9分钟跑,10~12岁的儿童采用12分钟跑),学生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的测定(仰卧起坐),以及柔韧性的测定(坐位体前屈)等.总体来讲,这些测试指标涵盖了身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四个方面,可操作性相对较强,不需要太多仪器,保证了测试的普及性.
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兴趣”“健身”等核心内容外,还有十分重要的安全观念培养[14].在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即学生如果通过体育课程实践掌握了安全观念,那么,体育教学就算是成功的;反之,学生若没有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的体育课程则接近于失败.因此,在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最先接触的是学会自我保护以及如何对他人进行有效帮助.安全教育始终是教育的核心主题[15].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包扎等救生技能,使学生通过自救与他救等有效锻炼,对安全与生命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在各种环境中对危险进行预测、分析、控制和消除.
总体而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主要以国家课程标准为纲,结合地方特色与校本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三种类型.从课程设置类型上看,课程设置方式是合理的,从课程目标实现、实施管理与考核评价上都是可行的.然而,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国家课程占主要角色,大多数学校地方特色课程与校本体育课程执行得相对不佳,有时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言之,以“水平”的方式在不同学龄段开设的体育课程在形式上虽然构成了一个体系,但中小学升学机制极容易造成小学与中学学习内容脱节,这样,便会出现“学习断层”现象.另外,各类项目无差异化开设会导致学生“各类课程均有所涉及,但难以熟练掌握一项或两项”技能的现象出现.借鉴新西兰体育课程设置经验,结合我国体育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从客观上来讲,在当下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要适度加大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让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地方特色的需求;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要规定“必备课程”,如游泳、足球、武术等,建构必备课程与兴趣课程双向结合的课程形式.此外,根据区域发展水平、学生的现实需求,设置一系列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取得常规体育课程学习成果外,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另外,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依据各类课程设置的要求提供充足的场馆、资金等外部支持,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校提升体育教学服务质量.
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维度的全面发展,是当下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具体目标.由于安全、责任与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需要这些目标主要在校内体育课堂内完成,而回归自然、体验自然的户外体育课程在国内小学体育课程中几乎是难以开设的.关注户外运动与关注健身的新西兰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理念提醒我们,自然化、健身化教学方式对少儿的身体发展有诸多益处.回溯体育发展的起源,不难发现体育源于自然生活,是对自然界游戏体验的高度凝练,与自然环境高度相关.显然,在体育课程的推进中,尤其是在儿童思维更加感性的小学教育阶段,定期开设“自然化”课程对小学生来说是有所助益的.建议国内小学体育要适度开设体验自然的课程,建立相应课程规范,动员社会支持与家长协助,助力小学体育的健康发展.另外,新西兰小学体育常识是建构在以教会学生如何控制体重、如何运动、如何保持良好的身材以及如何促进身高增长等内容基础上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健身时间,让学生学会健康与健身的知识,相对而言,这样做实效性更佳.借鉴其经验,我国在小学体育健康知识的教学中,应将体育相关的知识进一步具体化,选定与学生年龄相关的知识要点.
学习评价是一个包括评价目的、内容、方法与评价主体的多元体系,其主旨是通过学习评价来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我国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侧重于对学生体能、知识、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感与合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目标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发展.然而,由于国内长期以运动技能为主导的评价惯性,使自主评价、学生互评等形式虽存在但效果甚微.另外,将竞赛成绩作为各级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的时空下,使得体育课程更多地成为“强者比拼”的平台,一度左右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理念,导致体育成绩较弱的学生容易受到忽视.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评价表现为自主评价与身体活动体质测试相结合,在教育评价的起点上更多地落脚于自主评价.同时,学校之间不搞竞赛,多以合作的方式为主,以户外协作、同城合作等方式完成体育课程教学,以健康测试指标和生存安全来引导教学.从育人的教育价值上来讲,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围绕着自我评价、合作协作、健康测试指标与生存安全的引导,对学生进行能动性的动员显得更为积极,是值得借鉴的.借鉴新西兰小学体育教学评价经验,国内小学体育课程评价则可以在自我评价上进行深入探究,可以给学生制定一系列的自我评价的规范与行动方案,供学生们使用与参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测试指标与生存安全的引导,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既要强化健康测试指标方案的解读与执行,还要优先树立生存安全的教育理念,以帮助学生建构生存能力与安全知识体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与管理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体育课程设置、实施与评价的理念以及具体做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新西兰小学体育教育有诸多可取之处,其经验对我国小学体育发展与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