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乔宏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 210023)
在我国食品专业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新一代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定位,即培养能够适应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食品领域前沿问题的高层次食品创新卓越人才。要使食品专业学生同时具备多学科交叉背景,特别是掌握多学科交叉思维和技能,靠短学制内增加几门相关课程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以合作办学的方式开展本硕连读(3+1+1.5模式)和本博连读(3+1+3.5模式)的长学制食品专业学生教育,在满足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长学制”关键词发现,过去5年间(2017—2021年)共有130篇论文涉及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教学改革,且这些教学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长学制学生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和就业形势等方面。此外,目前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关注“新医科”“医工融合”等理念的融入,而关于思政教育的建设尚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将思政教育融入长学制食品人才培养体系,不仅是稳固食品专业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是深化食品专业思政教育和促进长学制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1]*。
思政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思政教育成为高等院校开展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思政”为关键词检索了过去5年间(2017—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成果。结果显示,以“思政”为主题词的发文量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特别是2018年后成倍数增加,这与思政教育的普及和课程思政相关政策不断推出有关。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思政”“食品”为关键词检索了过去5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成果。其发文量同样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21年共有572篇相关成果发表,占到当年“思政”领域总发文量的1.6%。然而,当以“思政”、“长学制”为主题词检索时,结果发现发文量为零。这一结果表明,如何在长学制培养体系中开展思政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
与普通培养体系相比较,长学制培养体系下的食品专业学生,由于生源质量、培养模式、学制等的不同,其思想特点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普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相比较,长学制培养体系下的学生在思想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学业与人际关系的双重压力容易增加长学制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渴望被认可和好胜心强容易导致长学制学生抗挫折能力下降;相对单一的职业发展规划容易导致长学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薄弱[2]*。为了应对以上问题的出现,结合长学制学生特点,在培养体系中融入思政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职业理想教育,在专业培养中重视科学精神教育,将爱国与爱家、大国与小家、理想与事业、道德与行为进行结合,可以帮助长学制学生树立目标、端正思想、尽快适应长学制的培养模式。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思政”“意识”为关键词检索了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成果。结果显示,在2021年共计发表相关成果1.51万篇,占据该领域当年发表论文的40%左右。由此可见,如何在意识层面注重思政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思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长学制培养体系而言,人才培养体系更多的关注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政教育建设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性。在培养方案中,思政教育只作为课程建设的“配角”来看待,未能充分将国家对加强思政教育的要求体现在培养方案中,放松了教师对思政教育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从当前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来看,学生思想政治相关内容的学习仍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这些课程单独成课,拥有自己的理论框架,且这些课程主要采用理论说教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单线条传输较多,缺乏情感方面的感染[3]*。与食品学科的专业课程相比,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因此,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难以达到启迪思想、温润心灵和陶冶人生的目的。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思政”“导师”为关键词检索了过去5年间(2017—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成果。结果显示,以“思政”“导师”为主题词的发文量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在2017年仅有78篇,在2021年该领域的发文量增加到374篇。由此可见在思政教育改革中,导师的作用日渐突出。研究生导师作为长学制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4]*。导师是维系长学制培养体系运行的主要载体,这其中传承的不仅是学术思想,还包括立德树人的品质。然而,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存在过于关注人才科研能力的培养,认为思想政治的培养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此外,研究生导师往往身兼数职,且政治背景复杂,尤其是国外导师,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问题。
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第二课堂”为关键词检索了过去5年间(2017—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成果。结果显示,该领域在2019年发文量最大,达到942篇,这其中以“思政”为主题的文章约为860篇。由此可见,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思政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方式。目前,很多高校利用第二课堂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育人共同体,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5]*。然而,长学制食品专业的学生,尤其是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主要精力都放在科学研究和从事实践工作,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方面远低于其他学生。
传统长学制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的具有较高科研素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6]*。然而,这一培养目标却忽略了“为谁培养人”这一重要问题。对于长学制人才培养而言,不仅要为祖国培养高层次食品专业人才,还需要培养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食品加工与养生理念的接班人。因此,需要将思政教育建设与长学制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为祖国和人民培养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卓越食品人才”。
目前在长学制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当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后,应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设立相关课程,弘扬主流价值,锻造科学思维方式,让学生了解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指导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高研究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觉悟[7]*。在假期也可以通过举办思想政治训练营和专题讲座,提供长学制研究生接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机会。
将长学制食品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课程资源相结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坚实的专业素质和高尚道德品质、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专业卓越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深挖食品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例如:通过对中国传统食疗理念的讲述,增加民族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8]*;通过对食品学者们的先进事迹学习,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坚定意志、奉献精神,热爱食品专业[9]*;通过对食品资源循环利用的理念输出,强调当代大学生必须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环保意识;通过探讨食品检测在解决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们扎实专业基础、献身科学研究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食品强国而奋斗的精神[10]*。
在长学制培养体系中,需要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师生关系,且在这段关系中,导师通常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随后2020年教育部又出台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在这些文件中均强调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这一概念[11]*,明确了导师在学生培养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需要建立针对长学制学生的导师制度,并将长学制导师制度纳入培养体系。在长学制导师制度中强调导师在长学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并在长学制导师的意识形态中强化政治思想教育与科学研究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意识层面提升长学制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长学制导师向食品领域前辈学习,发挥榜样力量,争做“四有教师”,努力成为长学制学生的人生领航者。此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导师予以公开表彰,从而调动导师的积极性[12]*。
食品专业应当针对长学制特点,制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施方案,并将其融入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方案中。尤其是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学生主要以实践为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强化从业道德感性认知,增强服务群众意识,将有助于培养“中国卓越食品人才”。
建立长期的评价体系,对食品专业长学制学生在开展思政教育建设前后关于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进行类比研究。分析思政教育建设前后学生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寻找长学制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研究相应对策,为长学制食品专业人才的德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是长学制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长学制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政策。诚然,这一过程在培养方案、导师制度、考核机制、评价体系方面都需要完善,但相信经过中外合作办学双方学校主管部门、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一方案终将在实践中得到改善,成为食品专业培养“中国卓越食品人才”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