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及途径分析

2023-02-07 03:35戴清兰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有效途径意义

戴清兰

摘 要: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价值。“人无德不立”,道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文章首先阐述了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再从教学关注度、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德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德育渗透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意义;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9-0200-03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大部分教育引导者和监督者都比较重视学生文化内容的教育,而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德才兼备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否通过教育提高自己的重要标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奠基学科,是小学生早期学习阶段的重要学科。在教授语文课程时,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资源的特点,还要关注学科素养在小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意义。因此,在现代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文化内容的积累,还需要对学生的内在涵养进行培育。隨着现在生活元素的丰富,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优化,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小学生的德育能够凸显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开展良好的德育,学生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更加准确地掌握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小学教育应按照新课改的要求,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培养正确的三观。事实上,新版的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的德育发展做出了要求,教材内容中不断体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培育德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实发展内涵。教师在教学观念转变的同时要重注方式方法的应用,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德育渗透是一项帮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塑造个性的教育项目。由于学生从学习之初就处于学校的学习环境中,学校就成为学生享受教育、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德育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的投入。近年来,因为大多数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德育的忽略,学生得不到适当的引导,其不良行为会对其成长发展造成不良后果,甚至会给学生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积极开展德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思想道德与社会关系,理顺个人素质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正确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扩大胸怀,以民族的发展、国家的未来为己任。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教育体系的完善,也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有助于学生个人成长

小学阶段所经历的教育对一个人三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对未来的成长有巨大帮助。小学是奠基阶段,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思想能够影响到学生后期的发展,推进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培养正确的发展观念、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价值不可估量。

(二)有助于教育体系完善

小学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德育处于核心地位。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德育的针对性训练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尤其是语文还没有成为德育的主要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对全面素质教育的深入探究,能够激活语文学科价值,利用古今内外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引导学生的发展,不断适应教育体制改革中对学科素养挖掘的新要求。

(三)有助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优秀的人才,培育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都在今后会融入社会发展中,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价值引导和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使命感,学会观察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对核心素养的塑造,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思想意识,掌握重要使命。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不够高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部分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业成绩。即使素质教育的观念不断被提出,但在大多数人看来,通过率和入学率是衡量学生好坏,衡量学校优异的主要标准,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此,即使如今教育界要求注重德育教育,部分教师和家长也难以主动开展和研究德育教育,缺乏有效的教学对策,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仍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对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部分学校和教师虽然意识到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性,但因教学方式的欠缺仍然没有进行更多的教学创新和改进。比如,他们在分析文章时往往是总结中心思想,不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因素,德育效果不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重视程度没有提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部分学校虽然开展了德育教学活动,但是对德育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不足,往往重点关注学生的行为是否合理、规范,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水平是否达标、是否提高则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虽然教育部制订了相关的德育教学要求,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重视,也没有仔细研究相关教学要求,并没有把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要求任务化,德育活动也逐渐形式化,对学生的德育情况缺乏有效的评价,等等。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三)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德育教学理念要落实到各个教育活动中,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德育渗透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跟不上学生德育渗透工作的深入,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方式上,对德育教学的融合缺乏技巧。此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怯于创新,不能满足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设置的条条框框居多,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受到禁锢,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为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改变早期的传统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德育认识,深入理解新课改提出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掌握德育思想的实质内涵,借助语文教学的工具特征,体现语文课程的思想特征。例如,在写作课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规定的主题,练习写作技巧,尝试写下自己的感受,把感受上升到情感教育、家国情怀等层面。教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对德育的理解融合自身感受来写作。写作后,教师可以对作文评分标准做出调整,适当加入德育方面的评分标准,可以间接引导学生刻意去捕捉德育思想,也可以保证写作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在于学生德育思想的提高,应建立准确、严格的德育评判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接受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积极创设德育思想环境。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制订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的同时制订相应的德育实施方案,切实开展德育工作,重视学生品德的培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度挖掘

新的小学语文教材囊括了大量的德育内容,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掌握教材实质的德育思想,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例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和《父爱之舟》,这两篇课文的内容都是表达对父母的爱,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先让学生自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用自己所见所闻来总结各自父母的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点会随着不同的思维碰撞发生改变。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一份送给父母的礼物,提前准备好材料,让学生发挥创意和爱心制作礼物并送给自己的父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教材德育内容,将德育理念渗透其中,并将其进行延伸,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德育的影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现在的教材内容在设计上也有益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能够在一步一步的引导中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和情感,但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化,将知识内容和德育思想细化,只有讲透了才不会使德育表面化,才有助于学生的吸收,也可以多维度解读一些文章内容,并将这些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更深入,学到一些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德育内容,并体验这些感情色彩。

(三)注重创设情景,渗透德育实践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的艺术形象比较清晰,教师不仅要傳授知识,还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改善学习环境,通过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锻炼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实现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刻画德育场景,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引导学生理解德育思想和观点。例如,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围绕小动物开展的,最终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爱护动物,从而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环境。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一段视频或者一个故事来描述小动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小动物的角度进行一段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表演规则,然后让学生参与互动环节。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表演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建立主观思想,引导沟通和交流。在每一次交流过程中,教师都要对学生的行为活动做出中肯的评价,将小动物与自然的关系表述给学生听,让学生了解小动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中汲取优质的德育思想,让学生有爱心,学会善良地对待小动物。

(四)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外德育活动

深化德育,必须把语文课堂内容与实际联系起来。只有结合实践,学生才能有置身于情景中获得自己的感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思想,让学生提高对德育思想的感受。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让学生感受历史和文化,了解红色文化等,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深学生对德育观点的理解,端正学习态度,并学会将这些成果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此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实践,对此,教师可以建立家校合作关系,布置一定的语文德育家庭作业,比如让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学会理解父母的情绪,加深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从家庭中获取德育思想观点。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是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可以实现德育的目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因此德育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可以加强对社会现象的解读,通过社会常见现象,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例如,在课后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共同探讨社会话题,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社会新闻事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处社会中,自己也是“社会人”的主体位置。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养成良好的精神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处理方法,不与社会脱节。

(五)积极开展德育教研工作,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关键是教师这个角色,教师的观点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观点和行为。因此,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身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行为,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好道德标杆。师德是职业道德,也是考验教师思想道德的主要指标。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教研工作,明确教师职责和任务,积极提升教师能力,也要开展德育思想主题讲座,提高教师应对语文德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制订教师德育能力评价标准,鼓励教师团队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加强渗透德育。

四、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发展的关键阶段,德育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学生往后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德育思想,端正德育渗透态度,积极深入德育教学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开展学生德育教学活动的质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鼓励学生加强自身德育学习,与家长合作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学有所用,最终实现德育育人的目的,体现学生主体发展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治.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策略[J].吉林教育,2023(28).

[2]龙翠林.三位一体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J].读写算,2023(22).

[3]朱佳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途径及方法思考[J].语文课内外,2019(24).

[4]欧阳勇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8(09).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有效途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