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文
摘 要:把多媒体技术融入阅读教学,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以多元化形式呈现阅读知识,丰富课堂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创新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提供强大技术支持。为此,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更多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将多媒体技术与阅读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样情境、整合课程资源、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势,提升阅读教学效果,达到“新课改”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0-0077-03
在“新課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开展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知识,而应当聚焦核心素养,要充分认识到凡是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课程资源,都可被应用于阅读教学中。而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则为教师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强大助力。教师要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断挖掘优质的课外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通过多元化形式呈现这些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学会阅读、爱上阅读。
一、巧借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创设多样情境,增强教学趣味
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创设更加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主动思考,提升阅读感悟。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课文内容,题材广泛、时间跨度大,许多课文时代背景都与学生所处时代背景存在差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创设符合课文时代背景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代入感,身临其境,引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真实、生动、具体的情境创设,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达成高质量阅读教学目标。例如,在开展《观潮》阅读教学时,教师在课前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真实的钱塘江涨潮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涨潮场面的宏大、壮观,对涨潮这一自然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这一生活化的情境中,教师再自然地导入课文主题,学生就会产生阅读积极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顺利想象出文字描述的各种画面,让静态的文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在上述案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令阅读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学生通过多重感官体验,增强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深度,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氛围,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生活阅历有限,情感经历也较为单一,许多课文蕴含着复杂的情感,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使学生全面理解文章蕴含的多种情感,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教师解决部分难题。多媒体技术通过场景再现、转换文本信息等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使学生能够结合故事所处时代背景,思考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进而准确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赏析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一个孩子的呼声》中主人公复杂的情感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阿富汗、乌克兰等国家爆发战争的新闻,包括战争图片、视频以及对难民孩子的采访,通过观看相关素材,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在战后流离失所、失去至亲的痛苦。通过这一层铺垫,教师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主人公的复杂情感,由于课文以书信的方式呈现,学生能够从书信中读出“我”对父亲为争取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骄傲、“我”对去世父亲的思念、对战争的反感、对和平的强烈渴望等种种情感。初读这篇课文,生长在和平年代、和平国家的学生也许无法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大量关于战争和战争中人民的真实处境后,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于作者在文中注入的情感也把握得更加准确、全面。
二、善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拓展课程资源,丰富阅读体验
多媒体技术中包含了丰富的阅读课程资源,为教师落实“新课改”理念提供了强大资源支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大量课外阅读内容,开展多文本阅读、群文阅读等创新性阅读模式,使学生在接触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升阅读技巧,全方位增强自身核心素养。
例如,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古诗词赏析力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呈现与课本中古诗相似的课外古诗文。比如在讲解《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就可以同时为学生呈现《江南》《咏柳》《梅花》三首同样是写景,却又各有侧重的古诗,让学生在欣赏大量相似风格的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意境,充分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之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以多元化形式为学生呈现更多课外古诗词知识,使学生的眼界得到拓展,也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热情,“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也得以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得到有效践行。
(二)整合教学资源,提高语用能力
基于“新课改”理念,教师将课本知识与课外内容进行整合,除了为学生呈现各种相关静态阅读资源以外,还包括各种动态化的阅读教学资源,这些内容在课堂上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各种语言知识的运用方法,增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为此,教师就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动态化的课文内容,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实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迁移运用。
例如,在《小猴子下山》这一课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搜寻了根据课文故事改编的《小猴子下山》动画短片,并在课堂上播放。通过观看动画片,学生能更准确掌握文中描述的各种动词词组,包括“掰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追兔子”等等,观看完动画片后,教师再请学生们模仿这些动作,通过亲身体验,总结出“扛着”“捧着”和“抱着”的区别。这样的语文课堂新颖有趣,使学生在眼看、手动、脑动的过程中,牢固掌握了各种动作描述和词语搭配方法,并把它们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使作文更加生动活泼,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三、活用多媒体技术,挖掘学生内在潜能
(一)设计课堂任务,引发自主探究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还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为此,教师还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有趣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探索积极性,迸发更多灵感,并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释放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生命,生命》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开始课文讲解前,为学生们播放疫情防控過程中奋斗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等群体的工作视频,借由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在观看完短片后,教师可以请学生们谈感想,让学生引出“生命的价值”这一主题,通过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在进入课文阅读教学时,让学生提炼课文主旨思想,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生命拥有不同旋律之美”的内在含义,以此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对阅读展开自主探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渲染朗读气氛,激发朗读情感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堂上的课文朗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要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做到声情并茂,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朗读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准确把握课文情感,并通过朗读将课文中的情感准确传达出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个人表现力的进一步提升,凸显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例如,教师在《草原》阅读课堂中的朗读环节,通过多媒体的音频设备,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悠扬的旋律配上大屏幕呈现的草原风光,成功激发出学生对大草原的喜爱之情,在朗读课文时,也能将喜爱大草原的情感融入语言中,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一)可视化呈现,将德育教育渗透在阅读中
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为了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有效渗透德育,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在讲解课文的同时,融入更多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唤醒学生情感,培育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德育和阅读的有效融合,实现学生情感因素升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在开展《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阅读教学时,就可以搜集革命前辈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抗争的影视资源,通过播放爱国影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既能拓宽学生知识眼界,了解故事背景,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唤起学生对革命先辈最崇高的敬意,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唤醒学生的民族危机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主动继承先辈遗志,在小学阶段,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目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爱国教育影片,增强了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效果,塑造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极大提升了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二)开展师生互动,提供有效引导
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的优势,创新师生互动形式,让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积极的反馈,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明确学习目标,获得高层次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阅读情感,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卖火柴的小女孩》阅读教学时,当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思维导图一开始是空白的框架图,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填空,填写内容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第一次划亮火柴时的情景、第二次划亮火柴时的情景、第三次划亮火柴时的情景等等,学生在这些信息的指引下,结合自己对课文的记忆,复述出相应的内容,当思维导图的表格被填满后,学生们也等于重新将整个故事脉络梳理清晰,并通过自己的语言复述了出来。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都有积极的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阅读教学,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应用,也能使师生间实现有效互动,使学生建立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令“新课改”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得到有效践行。
参考文献
[1]汪红林.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165.
[2] 邵美奇. 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 读与写,2021,18(29):86.
[3] 蔡金秀.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 学周刊,2021(9):141-142.
[4]程秀珍.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123+158.
[5] 陈卫.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2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