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先行,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2023-02-07 15:57陈曦
中国社会保障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国家标准标准化养老

■文/陈曦

近日,一则关于“地方标准”的新闻在养老圈内备受关注。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体系建设,提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专业化水平,当地民政局基于近年来工作实践,制定了《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指南》,经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将于2024年1 月1 日正式实施。这份地方标准,是上海建设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经验的系统性总结,立足于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提供统一遵循,指导各区、各街镇在做好必备工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建立健全社区全流程老年认知障碍服务体系,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我国已将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内容。养老服务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始终被列为“重点事项”,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工作机制、精准评估老年人服务需求、优化机构硬件配置和优质服务供给,以及加强服务质量跟踪评估监管等。

养老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可圈可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养老服务重点任务,养老服务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进展可圈可点。2017 年8 月,民政部、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从老年人自理能力、养老服务形式、服务、管理等4 个维度,确立了包含通用基础标准、服务提供标准、支撑保障标准等3 个子体系的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框架。2018 年12 月28 日,《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37276-2018)正式发布,标志着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标准正式形成。2019 年12 月27 日,《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600-2019)正式发布,设置两年过渡期,于2022 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是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于防范、排查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12月30日,《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2195-2022)正式发布实施,意味着老年人能力评估首次从行业标准上升至国家标准,为科学划分老年人能力等级,精准提供养老服务提供重要支撑。2023 年10 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规范》国家标准(GB/T 43153-2023)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首个国家标准,为合理界定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范围、规范供给主体资质条件及供给流程和内容要求等提供了基本依据。这些国家标准为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优化养老服务管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设置了底线,明确了水平线,划出了参考线,相关行业标准为国家标准更好落地提供了细化依据。

为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国家标准要求,实现国家标准的可操作、可落地,2020年,《<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发布,并在北京、上海、江苏等14 个省份先行先试。在充分吸收各地工作经验及意见建议基础上,2023 年7 月,《<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2023 版)》发布,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地方开展等级评定工作。近年来,养老机构学标准、用标准意识得到强化,实现了“以标促质”“以标保安”,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发展中的“四不够”

截至目前,由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发布的国家标准有7 项、民政行业标准有19 项,在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40 项;从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看,另有住建、卫健等部门发布的相关标准10 余项,安徽、江苏、浙江、北京等省份发布的养老服务领域地方标准700 余项。但是,从标准体系是否科学完备、标准编制是否科学严谨、标准实施是否科学有力等维度审视,养老服务标准化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突出问题。

养老服务标准体系需要升级,部分在研养老服务标准质量不够高。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不够健全,不能满足新时代养老服务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养老服务术语、分类、评估等通用基础标准缺失、滞后,部分在研标准编制进度较为缓慢、质量不够高。在推动养老服务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开展国内国际标准比对分析、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

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机制不够健全。部分省份未建立养老服务标委会或民政标委会未下设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组,部分省级标委会秘书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财政对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经费投入不足。

重要标准的落地效果不够显著。在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过程中,重庆、四川、江西、贵州、广西、湖南等省份反映,由于基层民政部门人员编制不足,专业执法队伍缺乏,部分干部对如何有效开展执法存在畏难情绪,不会执法、不愿执法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陕西、海南等省份反映,养老机构消防审验问题仍较为突出,对于因未办理不动产登记、土地规划等手续问题未能通过消防审验的,与住建、消防协力推动难度较大。对于硬件存在安全隐患的,经第三方评估后所需资金数额较大,难以在短期内整改完成。各地对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落地实施也普遍反映专项资金和技术保障不足,现阶段推进仍有一定难度。

标准化人才队伍专业性不够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短板,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培养培训体系、职业能力评价和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宁夏、重庆等地区反映,个别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有偏差,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于提升工作标准、强化服务规范等做得不够,研究得不多。河北、广东等省份反映,由于部分养老机构负责人及护理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偏大,存在对标准理解不够深入、把握不够精准的现实问题。

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为新时代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好地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标准化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应有之义。

首先,升级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多维度构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长期照护服务、智慧健康养老等领域更好地强化标准引领性作用;加强养老服务安全、养老机构应急处置及不同场景服务关键技术标准的探索与研制,推动关键技术标准的突破和应用;加强标准编制和实施应用能力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人员标准化能力,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加强养老服务机构试点示范,带动全行业对标先进、提质升级。

其次,健全标准化工作机制。督促指导省级养老服务标委会全面建立,并科学有序配合民政部门、全国标委会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工作;加强全国标委会与地方民政部门、养老服务标委会沟通协作,通过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开展实地调研、线上交流等活动,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标准研制和实施应用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协作。

再次,深入推进重要标准落地实施。全面推广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教材、培训课程、移动端评估工具,协助指导各级民政部门学好标准、用好标准,尽快完善老年人能力基础数据库,为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加强经验交流分享,比如,河北、山西、内蒙古、重庆、陕西等省份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将强制性国家标准达标纳入跨部门综合监管检查事项清单;江苏省民政部门联合发展改革部门印发《江苏省养老服务市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实施办法》,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且逾期不改的养老机构相关人员等纳入信用管理;广东省民政部门组建专业化评估团队,制定综合评估体系,建立“实地评估 — 反馈 — 整改 — 回头看”工作机制。

最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示范培训、养老护理员线上培训课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等方式,以案释标、以案教学,帮助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相关护理人员全面了解标准要求、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标准化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提高科学精准地掌握和运用标准的能力。■

猜你喜欢
国家标准标准化养老
标准化简述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