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湘 刘旭初,2 陈朝琴 宗华月
20 世纪50 年代,上海第一医学院(下文称“上医”)西迁创建重庆医学院(1985 年更名重庆医科大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一所西迁成立的高等医学院校。2021年9 月,党中央批准了首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西迁精神荣膺其中[1]。关于西迁精神,不少学者对上海交大西迁创建西安交大的历史、文化溯源、价值传承进行了研究[2-4]。本研究通过查询文献、走访等方式,提炼西迁医学前辈高尚文化品格、以丰富西迁精神内涵,诠释其新时代传承价值,倡导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学习前辈文化品格,传承弘扬伟大西迁精神,始终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创建于1927 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院。1952 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5 年,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同时为加强内地高等教育建设,中共中央决定上海部分高校“西迁”。9 月4 日,《文汇报》发布新闻,“新华社北京3 日电,上海第一医学院将迁到重庆,交通大学明年迁西安”[5]。从这一年起,400 余名上医人西迁重庆,创建重庆医学院。
60 多年来,西迁前辈扎根西部,在长期奋斗过程中锤炼出了伟大的西迁精神。2020 年4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6]。
60 多年砥砺前行,上医西迁医学精英展现出的忧国忧民、济世报国的家国情怀,正谊明道、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品性追求,授业传道、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以及生命至上、仁心仁术的医者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经过时代淬炼、发展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流淌在血液里的责任感、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指归。为“生民”计,为“家”“国”“天下”忧往往被视为知识分子的“大节”,体现了千百年传承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上医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创立同样始自一位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在创校意见书中,创始人颜福庆大声疾呼:“医学为民族强弱之根基,人类存亡之关键。”创校10 年后的1937 年,颜福庆用筹措得来的100 万银元,以上海医学院为中心,组建了包括今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以及上海市肺科医院在内的上海医事中心,实现了颜福庆“建设一个集医学院、医院和研究院于一身的医事中心”的人生理想[7]。
“真正有德行、良心的人,其良心的归结,会更明显地表现出对国家的眷恋,对乡土的眷恋。”[8]上医成立之后,不少身在国外、满怀报国之志的留学生纷纷放弃了在欧美国家优厚的生活待遇和良好工作环境,满怀赤诚回国。如日后著名的病理学家谷镜汧、后来被称作中国病毒学之父的汤飞凡、中国消化病科学奠基人之一林兆耆等,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成为医学报国的先行者。
1937 年,“八一三”事变爆发,上海沦陷,日军侵占上海医学院与中山医院。身处逆境的上医师生爆发了巨大的爱国热情。1938 年,颜福庆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战时医学教育问题》一文,大力提倡医疗力量为前方战士和后方民众服务[7]。1939年,上医内迁云南昆明,1940 年再迁重庆。在内迁途中,到处是离乱景象,上医师生一路上仍在救死扶伤。
建国后,上医人的家国情怀表现为对中国共产党的衷心拥护,“听党指挥跟党走”成为上医人的行动自觉。资深革命者陈同生1955 年6 月就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后,他坦诚包容、勇于担当的领导风格赢得了广大上医人的尊重,在他的影响下,上医人更进一步将“忧国忧民、济世报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相结合,不断坚定医学报国的理想,“为人民服务”成为上医人鲜明的立场。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1955 年,党中央一声令下,400 多位西迁前辈溯江而上,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儒家认为,“义”是处理个人与他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在义与利关系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是:重义轻利。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把“义”看作是人立身的根本道德,仁义重于利益。他主张一个人的行为应合于道义,而不应该过多地考虑功利性的后果,所以孔子认为,一个有仁德的人应“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义利观”,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上医建校伊始,其校训“正谊明道”取自汉代大儒董仲舒“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这句话诠释的也是“重义轻利”价值观。“正谊”“明道”四字成为上医师生行为的共同遵循。“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可喜!可喜!病日新兮医亦日进。可惧!可惧!医日新兮病亦日进......利何有?功何有?其有此亚东几千万人托命之场”。上医这首老校歌进一步阐明了上医人“义利”之间的价值选择。国家利益、为人民(群)服务、肩负“托命”重任,救死扶伤就是上医人心中的“义”之选项,个人利益和得失不是上医人计较的问题。
西迁人继承了这样的“义利观”。20 世纪50 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而当时的重庆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工作环境、教学条件、医疗水平、生活状况都远远不及上海。从个人事业发展以及生活便利条件来说,上海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但在国家大“义”和个人小“利”之间,400 多位西迁前辈二话不说选择了前者。西迁重庆前,著名骨科专家吴祖尧在上海住着三层楼的联排别墅,到了重庆,家徒四壁,第一晚还睡在地上,三年困难时期,吴祖尧妻子朱苕华瞒着家人多次去献血,只为换取几斤黄豆和少量猪肉给孩子们补充营养[9]。被西迁人当作“精神领袖”的钱惪教授担任重庆医学院领导近25 年,因公出差的票据、看病的医药费大多被他揉成纸团扔进了垃圾篓,给同事、亲戚写信一律用废纸的背面。1980 年,钱惪捐出全家多年的积蓄2 万余元、黄金30 余两,支持重庆市科协建设科学会堂[10]。在重庆,西迁前辈克服了设备不足、资料不全、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难,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重医的建设和西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自强不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人生态度,更是“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勇气和担当,激励着中国人不断拼搏进取、砥砺奋进。西迁人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品性追求,体现在他们艰苦创业、弘扬传统、革故鼎新的担当作为。三者相互联系,其中,艰苦创业是西迁的目标,弘扬传统是成就事业的基本方法,通过革故鼎新达成事业新境界。
1.3.1 艰苦创业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西迁群英在物质条件极为艰苦匮乏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开展教学、医疗、科研工作,靠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摸索出一条服务西部、建设西部医学强校之路。
建校之初,重医师生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教师工资与上海差了许多。西迁前辈马映雪、叶之美、徐方回忆说,那个时候,她们住的地方“全是草棚,墙都是竹板做的,一下雨,就变成泥巴地,晚上的时候老鼠什么的都在草里蹿”“坡坡上面搭了一个草棚,就是食堂”“洗澡很困难,只能拿点水抹一抹”。西迁人胡修瑾回忆说:“每个人的工资都减了,钱惪院长在上海拿499 块,到这里来拿309 块,降了190 块。”师资不够,教师就在上医、重医两个学校连轴转,“他在重医上了课,马上赶到上医再去上课,上课后又赶到重医来上课。”面临艰苦的物质条件,西迁前辈将艰苦的磨砺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迎难而上,迸发出火热的创业激情。
1.3.2 弘扬传统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先验的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岁月积淀下来的经验是中国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人们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和智慧,为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1955 年西迁前,上医已是国内最好的医学院,28年的建校历史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科研以及教学经验和理念。这些经验、理念以及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也随着上医一同西迁重庆。
在教学理念上,西迁老师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做到“三基”“三严”,即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强调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的训练。上医严苛的查房风格,也在重医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承。西迁前辈、中国小儿外科奠基人之一的王赞尧教授在医疗技术、工作习惯上都深受上医沈克非教授的影响。查房过程中,他不断提问题,有病理生理的宏观问题,也有患者大小二便颜色性状类的“细枝末节”问题[9]。西迁之初,钱惪受命组织西迁队伍。重医领导班子组建之后,领导对钱惪说:“你可以留在上海,那边已经物色好人了。”钱惪说:“我一定要去,我动员了这么多人都去,我不去就是临阵脱逃,怎么对得起去重医的这一帮人。”[10]1958 年,钱惪抵渝,从此扎根重庆半个世纪。“重诺笃行”“言必信,行必果”,以钱惪为代表的西迁人用自己的一生践行、弘扬着中国传统美德。
1.3.3 革故鼎新
《易经》:“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创新一直秉承着崇敬的态度。近代以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核心元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
在上医早期发展史上,它曾创造了大量“中国第一”,上医人骨子里充满了创新精神。400 多位上医西迁人也把这种精神带到了重庆。他们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先后编写了《临床诊断鉴别学》《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精神病治疗学》等多部医学著作,为学术奠基,为科研引路。产科凌萝达教授一辈子都在与难产做较量,从死神手里抢救了无数生命。她将一生的宝贵经验在《难产理论与实际》中倾囊相授,该书还走进国内外各大图书馆,造福全世界。1978 年,郑惠连教授从内科转行创建儿童保健科,1987 年带领研究生开发了全国最早的儿童保健体检计算机信息系统,并进行脆性X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1994 年编写了首版全国规划教材《儿童保健学》,从此奠定重医儿童医院在全国儿保学科的地位[11]。西迁人还不断开疆拓土,引领新的学科发展。康格非教授和同伴在全国率先创建的医学检验专业如今已是全国重点学科。
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学生“求真知”“辨是非”“明价值”的求“道”过程中,师者不断引领学生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12]。“行正为范,见贤思齐”,除了传播真理、知识、文化之外,师者还不断涵养“仁”爱之心,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获得真知、提升品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3]。以“智”为核心的教书、以“仁”为核心的育人,在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师者职业道德里,二者缺一不可、“仁智双彰”,从而凸显出“大教育”“大先生”的情怀和理想。
西迁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次壮举,西迁前辈在60 多年的岁月里,始终坚守授业传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迁“路”上的师生关系,是师者对学生“仁”“智”的吸引。上医西迁时,不少年轻医生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纷纷跟随引领自己成长的师长西迁,如卞度宏、吴味辛随司徒亮西迁,为师者的学识和人品投下“信任票”[10]。西迁群英扎根重庆后,他们秉承师者情怀,继续“仁智双彰”,为西部医学事业作育英才。傅雅各教授经常把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学的机会让给在读研究生,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王鸣岐教授修改研究生论文,一字一句、一个字母、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记得(我)有一篇文章他改了8 次才获通过”,他的研究生罗永艾回忆[9]。
“医乃生死所寄,责任非轻”“生命至上”是医者的神圣职责。在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医德专论《大医精诚》中,孙思邈论述了大医的两个标准: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赤诚济世的道德品质。何以赤诚济世?我国传统医学文化早有“医乃仁术”之说,仁爱精神是医者职业道德最核心的构件,“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论语·泰伯》)。
上医从建校开始,就一直秉承“生命至上”“仁心仁术”的医者精神,及至西迁,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在西迁前辈及传人在不同时代与感染或传染性疾病舍生忘死的斗争中。1958 年抵达重庆后,钱惪随即担任了四川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主任。当时四川广汉、德阳、绵阳等川西地带水网交错,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区。每年秋季,钱惪都要带领重庆医学院的医疗队奔赴川西疫区。著名传染病学家刘约翰在四川眉山搞血防工作时,有一次天黑回住地,不慎掉进粪坑,他在附近水田简单清洗了一下就继续工作。
“仁心”也成为西迁群英医学创新的强大动力。20世纪60 年代初,钱惪组织了重医传染病学、化学、生化、药理、病解、寄生虫学和放射医学等教研室的40 余名教师、医师、技术员,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攻关。最终研制出的血防846 被认为是血吸虫病治疗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将血吸虫病治疗方式由静脉注射改为口服,疗程也由20 d 缩短为7 d,疗效大大提高。从血吸虫病横行,到甲肝蔓延、地震来袭时,一代代重医人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以“生命至上”为原则,以“仁心仁术”为患者解除病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西迁精神的历史沃土,为西迁精神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西迁前辈提供了丰富滋养。作为知识分子,西迁医学精英有传统士大夫的气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他们有“大先生”的胸怀;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始终以“仁心仁术”面对患者。在数十年扎根西部的峥嵘岁月里,上医西迁前辈的高尚文化品格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了西迁精神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4]西迁精神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资源[15]。弘扬西迁精神,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将西迁前辈的文化品格作为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或青年医师的继续教育课程。通过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通过潜隐的、非正规的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渗透[16],使西迁精神在新时代进一步焕发新的光芒。
2.1.1 厚植爱国情怀,听党指挥跟党走
党的“二十大”确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17]。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厚植爱国情怀,首先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听党指挥跟党走”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2.1.2 甘于奉献,勇担重任
“学习也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18]医学生要立壮志,树雄心,要将个人的选择融入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既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又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自觉肩负起促进国家富强、时代进步的重任。青年医务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实践大潮,以国家需要作为奋斗目标,在实践中真抓实干、甘于奉献、埋头苦干、善作善成,更要在困难来临时,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用使命担当书写医者答卷。
2.1.3 艰苦奋斗,服务群众
“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18]传承西迁前辈高尚的文化品格,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青年学生和青年医务工作者,要通过“三下乡”的方式,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将健康送到每家每户;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在科技攻关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2.1.4 弘扬传统,不断成长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19]广大医学生和青年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自觉,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不断涵养浩然正气。医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之外,还要通过规范化培训等方式,传承和弘扬良好的医学传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学风,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高年资医师要乐于与医学生和青年医师分享和传授临床经验,促进青年医师尽快成长。
2.1.5 革故鼎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传承西迁前辈“革故鼎新”的精神品格,推进医务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抓住“创新”的“牛鼻子”,青年医务工作者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不懈开拓者,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激发创新创造动力,推出更多、更好的民生科技成果。要抓住人一生中创造力最强,精力最旺盛的时期,矢志创新、积极开展疑难危重病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通过创新驱动和学科建设,提升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高校教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20],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21]。
弘扬西迁前辈“授业传道、为国育才”的师者情怀,高校教师要秉承“三全育人”的理念,在专业技能、授业传道、人品修养等方面做出示范,让学生通过认识、反映、感染、内化,获得真知、提升品行。在实践中,高校教师一是要将“西迁精神”作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增强高校学子对西迁精神的认识,增强高校学子学习传承包括西迁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主动性;二是专业课教师要精研业务,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技能;不断提升“传道授业”水平;三是教师要以仁爱的态度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对待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17]。在大力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行动进程中,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传承西迁前辈高尚文化品格,在医德和医术上不断修炼提升,做人民健康的忠诚守护者。
2.3.1 加强医德修养
传承弘扬西迁前辈“生命至上,仁心仁术”的医者情怀,大力弘扬和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敢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广大医务工作者要在临床实践中,始终保持“悬壶济世”的职业初心,关心患者、处处为患者着想,护佑人民健康,在医疗行业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在“感性认识—个人认知—社会实践”这一过程中实现医德教育的升华[22]。
2.3.2 培育高素质医学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强医学生“五术”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青年医务工作者不仅从事临床工作,也要积极投身医疗技术创新,要不断加强医学知识学习、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医工深度结合,不断将新药物、基因测序、人工智能、5G 技术等前沿技术运用到医学领域,不断增强救死扶伤的本领。
西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知识分子群体爱国奋斗的时代坐标。“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本文通过梳理历史资料、文献以及走访等方式,提炼总结出西迁医学前辈“忧国忧民、济世报国的家国情怀;正谊明道、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品性追求;授业传道、为国育才的教育理想以及生命至上、仁心仁术的医者精神”高尚文化品格。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本文诠释了这些品格新时代传承价值,倡导广大青年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听党指挥跟党走,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人民至上”“守正创新”,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本领;要坚持“三全”育人,做时代“大先生”;不断弘扬医者情怀,护佑人民健康。同时,这些宝贵的文化品格和西迁前辈的事迹也将激励全社会不断传承弘扬西迁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