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互联网+大赛的乡村振兴双创人才培养研究*

2023-02-07 12:43项慧玲武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24期
关键词:人才需求双创大赛

项慧玲 武阳

1 衢州学院创业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 2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天津 300350

0 引言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自此,我国乡村发展迈入了全面振兴的新阶段。随后,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志智双扶、育人为本”“鼓励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育人模式,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成果”“引导高校科技创新主动服务、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此外,还专门提出,要依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引导大学生以创新驱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如何利用好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探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现状出发,探索高校双创实践育人新模式,为高校人才培养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1 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双创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

1.1 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数量加大

2021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5亿人,体量巨大。建设农村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大背景下,人才扎根农村是关键。农村的基层治理、人文教育、生态环境、产业跃迁、经济发展等,都需要大量人才来进行保障和支撑。只有各类人才留在农村,才能够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复兴和农村经济繁荣,真正实现“乡村富、乡村美”,乡村振兴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然而当前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基础不稳、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依旧存在[1],农村面临人才匮乏、人才难留、人才外流等诸多问题[2],甚至有些农村出现“空村化”“老龄化”现象,乡村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无人可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高校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中,需要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就业,勇担重任带领农村致富。

1.2 乡村振兴人才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振兴的战略总要求包括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多目标,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农业的振兴,还要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维度的要求,既需要纯农人才,也需要能够统筹城乡发展的通用型人才;既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又需要掌握先进管理方法、理念和技术,熟悉农村、农业和农民,敢于创新创业的实践型、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建立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育面向农村多样化的建设需求。尤其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确保能够结合当地县情乡情,人才输出与当地新农村建设高度契合,培养出一批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保证大学生的留村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 高校乡村双创实践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2.1 人才供给与需求融合不紧密

2.1.1 人才培养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变化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思潮在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管理或教学机构,并开设了相应课程,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当中。然而,一些高校在培养农村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教育效果仍旧不佳,其核心在于人才培养理念落后。一些高校重研究型建设,轻实践型教学;一些地方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未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民族性和本土性。需要对人才培养理念进行革新,秉持“差异性、主体性、创新型”的培养理念,差异性要求培养满足乡村振兴需要的不同专业、不同技能人才;主体性要求培养有内驱力,对乡村振兴有认同感,能够主动在乡村创业就业的人才;创新型要求人才培养面向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带来农业生产技术、商业模式、营销手段等的革新。

2.1.2 未能紧密融合“新农科”学科建设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参与和科技革新。早在2019年,教育部就已经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涉农高等教育改革迈入新阶段,许多高校开始对传统农科进行改造,生物育种、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等新专业陆续出现。“新农科”建设要求与理、工、文、商学科进行深度交叉融合,同时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然而在“新农科”与其他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方面,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方案,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受限,未能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多学科融会贯通,推动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向前发展。

2.1.3 未能有效面向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据统计,当前农村的创业创新项目,80%以上属于产业融合类型,超过55%的“新农人”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科技含量更高,管理模式更先进[3]。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数字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特色乡村、“一村一品”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耦合,需要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问题上下功夫,进行价值归旨,重新塑造乡村文化自信,面向本土化乡村人才需求,有针对性进行人才培养[4]。

2.2 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2.2.1 组织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校“四新”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与学科专业优化、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产学研结合、实践型人才培养联系紧密,要求加强学科交流、紧密学科与社会实际。然而当前一些高校存在组织机构设置和课程设置与“四新”学科建设要求不匹配问题。如涉农双创教育的组织依托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没有专门的双创教育管理机构针对学科和专业进行双创教育设计;只提供基础的通识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单薄宽泛,课时偏少,不能有效指导乡村振兴类创业就业;课程设置未能融入双创思政教育,不能激发各专业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等。

2.2.2 人才培养方案有所欠缺

未来乡村发展将会实现管理数字化、平台信息化、产业规模化和技术智能化,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与生物科技、信息科学、智能制造、材料科学等的融合将会更为深入,人才需求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深领域发展。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不能有效体现面向乡村振兴的双创人才培养,通识和专业理论教育要求较高,面向乡村振兴的双创教育要求较低。例如,部分高校较为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个人爱好,或者以应付的态度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或者主观认为创新创业对学科专业教育来说不重要,限制乡村振兴双创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复合型发展,无法正确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高标准高要求;一些高校在乡村人才的培育方面缺乏针对性,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类培育,更多侧重于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相对忽视对乡村振兴急需的复合型返乡创业者的培育。这些都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和培养目标的错位[5]。

2.2.3 各类资源投入相对薄弱

高校乡村振兴双创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场地、资金、设备、师资。目前高校在这些方面投入普遍不足,学校的创业园、创新工作坊等,多是商业项目和技术创新类项目,面向农业项目提供的场地、经费较少;农业智能设备的技术开发、推广和销售,农业项目的孵化,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未能实现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固定的经费用以设置独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有些甚至以学校保卫处、学工处、辅导员等为主,缺少懂专业、懂创业的专任教师[6]。此外,由于教学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一些高校仍然是大班授课,课程以讲授为主,部分教师专注于科研,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知识,缺少乡村振兴实战经验,导致乡村振兴双创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脱轨,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模式成效不理想。

3 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高校最重要、参与率最高的一项双创赛事,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各高校承办和参与。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在第七届大赛上,共有来自国内外121个国家和地区、4347所院校的228万余个项目、956万余人次报名参赛。目前大赛已经举办到第八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思政课,中国打造教育“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全球教育界的“奥运会”。大赛成果已被教育部、各高校及社会各界共识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以“互联网+”大赛为载体,探索面向乡村振兴的复合型实务人才培养路径,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3.1 依托赛事促进“专创赛融合”

“互联网+”大赛项目主要是在学科专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创业,其本质是“专”“赛”“创”的深度融合,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管理、市场分析、市场营销、商业策划、财务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知识,这与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需求相一致。在“互联网+”大赛进行过程中,可同步构建“竞赛-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实践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学科专业,培养更具创新精神与思维、创业意识与能力的乡村振兴实践双创人才,构建起“实践-创新-项目-竞赛-创业”螺旋式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7],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

3.2 依托赛事促进“思赛创融合”

目前高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满足乡村振兴实际需求,不仅在于高校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实践要求脱节,还在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并未定型,对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还存在犹疑。“互联网+”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在各个赛道中都有着“新农人”的身影,引导学生“去基层、去农村、去社区”。特别是红旅赛道,尤其注重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通过参加赛事项目,能够引导广大青年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城乡社区[8],扎根乡村了解县情乡情,用双创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参加“互联网+”比赛为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创造了新路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增强高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其了解乡村、热爱乡村,主动引导学生到乡村就业创业。

3.3 依托赛事促进“产教研”融合

“互联网+”比赛是一项渐进式的系统性工程,项目孵化周期长,一个优秀的项目,可能需要以几年为周期,通过“产教研”融合推动,不断对项目进行打磨,帮助项目落地。当前“互联网+”比赛成绩已经纳入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依托比赛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可以构建起以“互联网+”比赛项目为引导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乡村振兴“模拟创业”;构建以实践教学模块为主体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一方面为比赛提供所需的创业场地、人员、资金等支持,增加资源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教研融合”;另一方面,优化组织和课程设置,设置专门的组织统筹进行双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对接;聚焦乡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和乡村的全面振兴,引入双创类劳动教育、教育思政和实践教育,引入优秀企业家、创新创业导师等,帮助乡村振兴类“互联网+”项目孵化,形成“产教、赛创、专创、思创”全面融合、“校地”协同育人新格局,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乡村迈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变化对高校双创教育工作提出新挑战。与此同时,高校乡村双创实践育人工作还存在人才供给与需求融合不紧密、教育教学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以“互联网+”大赛为载体,以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遵循交叉融合的理念,进行课程体系的重建、师资的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大赛进行高校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构建集“专、赛、创、产、教、培、学”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人才需求双创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双新双创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