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洁 张真
1 河南省郑州市新建幼儿园 郑州 450000 2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 450000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为国家的交通建设奠定总基调。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推进交通强国的建设,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交通安全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是尊重自己及他人生命安全的体现,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让每位公民都依法做到交通安全在心中[1]。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在全国科普大会上,专家学者也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近几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年龄段分析数据显示,18~25岁的驾驶人占11.5%,并且结合调研一些驾校报名情况来看,新驾驶员中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占比很大,且逐年提升。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交通安全科普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校园周边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中新驾驶员以及准备考取驾驶执照的人员比例增加,大学生驾驶共享汽车、包车、租车发生的事故增多。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使得大学生与社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校园内的车流、人流量快速增加。私家车、电动车、自行车川流不息,校园道路又相对狭窄,交叉路口通常没有信号灯管制;上下课时间区间极易造成人流高峰,诸多因素导致高校内外的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交通事故频发。
大学生交通安全是大学生在校园内外乘坐交通工具或者道路上行走时的人身安全。三个交通要素(道路、车辆、行人)存在的地方,就有交通安全问题。经调研发现,大学生交通安全事故中,绝大多数案例发生在校外,校内占比10%左右;出行方式方面,驾驶车辆出行发生事故的占比最高,其次是骑行、步行和乘车;交通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醉酒驾驶、无证驾驶、分心驾驶和驾驶无号码车辆。因此,大学生交通安全科普内容从校内和校外驾车、乘车、步行方面展开。
大多数学生以为校园内交通环境相对单一,存在开车、骑车或行走肯定比公路上安全的错误认识,会出现思想上的麻痹和安全意识上的淡薄。主要表现如下。
1)最主要的表现是注意力涣散。表现为走路时左顾右看,边走边看书或听音乐,心不在焉。
2)骑“飞车”,大学校园通常建筑面积较大,学习、生活场所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很多学生选择骑行。但是部分学生为了展示“高超”骑技,竟然与汽车比拼,因此埋下祸根。
3)在路上进行滑板或者球类活动。大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道路上嬉戏打闹,甚至有时会在路上滑滑板或者进行球类活动,无形之中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2.2.1 骑行安全
1)不当耳机党、低头族。骑车时,边骑行边玩手机或听课,会对身边的车流人流情况降低警惕,难以及时避让通行车辆,造成交通意外。如果学生在道路上骑行时耳机声音开得大,遮掩了汽车的鸣笛声,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2)不骑车带人。带人之后增加了控制车头方向的难度,因此骑车带人需要一定的骑行技术,再者大多数被载学生通常“不老实”,有的自行车压根没有后座,只能站在车架上,非常危险;两人同行,彼此交谈,注意力容易涣散,对路况的把握就会降低,容易造成安全问题。
3)不并排骑车。并排骑行,不仅占道,加重拥堵情况,还容易因为攀谈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
2.2.2 驾驶安全
1)严禁醉酒驾驶、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20 mg/100 ml至80 mg/100 ml时(一般情况下,350 ml啤酒或者20 ml白酒饮入后,血液酒精浓度为20 mg/100 ml),属于酒后驾驶;大于或等于80 mg/100 ml,属于醉酒驾驶。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 000~2 000元罚款,若有酒驾前科,处10天以下拘留,吊销驾驶证,并罚款;醉酒驾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考取驾驶证。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35倍,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害人害己害社会[2]。
在此,告诫已取得驾照的大学生:醉酒或酒后驾驶机动车构成的危险驾驶罪属于故意犯罪,并且犯罪记录伴随终身。各单位在人员招聘时,受过刑罚的人员会受到限制或禁止报考,这将大大增加就业失败概率。并且若因酒驾被判刑,在办理出国签证、留学等事宜时,部分国家会拒签。
2)严禁无证驾驶。还未拿到驾驶证就开车上路的行为或者使用购买、伪造驾驶证等非法手段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均属于无证驾驶。无证驾驶的处罚为扣留车辆,处罚金1 500元并处以15天以下拘留;把机动车借给机动车无证人员驾驶者,处罚金200~2 000元,并处吊销驾驶证处罚;如果无证驾驶员肇事引发伤亡事故,车主需负连带责任[3]。
3)应定期检修、检测车辆,及时排除隐患和故障,确保在安全状态下运行车辆。
4)在集中居住区或者教学园区,禁止鸣笛。
5)进入校园的车辆需要限速行驶。人员密集区域及上下课时间区域应慢速、谨慎驾驶,主动避让。
6)车辆有序停入车位,不得阻碍交通。
2.2.3 行走及乘车安全
1)道路行走要规范。应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应当靠右行走;不闯红灯,严禁进入标有“危险”“禁止行人通行”标志的区域;不和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围栏;行走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2)严防拐弯处和交叉路口。拐弯处存在视线盲区,交叉路口是交通问题的多发区,是多向车流和人流的聚合点,穿越马路时,应注意观察各方来车,确保安全方可通过。
3)不盲目过斑马线。对斑马线不要存在“盲目信任”,没有绝对的安全,特别是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车辆可能会因为来不及避让而造成交通事故,因此不能大意。
4)乘坐交通工具守规矩。乘坐长途客车时不要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没有安全保障的“黑车”;乘坐飞机、轮船和火车时必须遵守机场、码头和火车站的各项管理规定;乘坐公交车时,必须车停稳后,确保没有前后向来车的情况下,依次上下车,不挤不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它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做好交通安全科普教育工作需要公安交管部门、交通部门、驾校、学校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部门间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力培养公民的交通安全素养。
科普活动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传统形式的观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参加民警讲座,参与创新形式的辩论赛、闯关竞赛、主题演讲、沙龙交流讨论等,多管齐下,提升科普的新鲜感和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4]。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是大学生开拓视野、教育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主渠道。新媒体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凭借信息资源丰富、主题自由平等、选择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拓展了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阵地和视野范围。因此,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开展交通安全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普教育的互动性、常态化和实用性,逐步提升科普教育效果[5]。
安全教育要符合大学生实际的出行方式及年龄特征,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以大学生实际出行的方式为切入点,讲授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及共享汽车的安全骑行及驾驶注意事项,强化酒后不能骑车、夜行开车灯、骑行需佩戴头盔等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问题。针对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参与新体验的特点,创新内容和形式,例如,可以组织大学生参观交通安全教育体验馆,利用VR技术体验交通安全驾驶模拟器、卡车盲区实训模拟器、公交车逃生学习体验舱、地铁逃生模拟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