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纲,杨 露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长沙 410217)
2018 年9 月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时指出,雷锋是一个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时代楷模[1]。雷锋是一代人的精神记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2]。 雷锋精神产生于特定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3 年3月5 日,毛泽东同志发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全国人民学习雷锋的精神品质。60 年来,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雷锋精神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强的感召力,主要因为雷锋精神突出体现了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021 年7 月1 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雷锋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在新时代发挥其价值赓续与思想引领功能。
百年大党正年轻。中国共产党于嘉兴南湖船上的风雨飘摇走到今天全国近1 亿党员的坚如磐石,在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中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而伟大建党精神就是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4]。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中国共产党结合现实情况与时代特点在不同时期构建的精神谱系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精神引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舍死忘生、前赴后继、百炼成钢的革命大无畏精神铸就了李大钊、方志敏等革命烈士用生命燃起的红色精神,铸就了开天辟地、可歌可泣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凭借着超人的胆识,全力发扬白手起家、奋勇拼搏的不甘落后、知难而进的精神,形成了以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英雄模范为代表的奋斗精神,肩负起历史重任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审时度势,踔厉奋发、开拓创新,构筑了以孔繁森精神、女排精神、郭明义精神等人物命名的向上精神,以及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充分弘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担当使命精神,形成了黄大年精神、工匠精神、探月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新时代新征程,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它与雷锋精神是源头与延续、核心与重点的关系。
雷锋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年仅7 岁就成了孤儿,但他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经历了新旧社会的对比,具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于奉献,永远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回顾其22 年短暂的一生,他并没有做什么翻天覆地的大事,但却在平凡生活里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奉献做出了一件件令人折服并流芳于世的好事。雷锋的感人品质与动人事迹是其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下产生的结果,是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忠诚的写照。学习与传承雷锋精神,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把握其精神之源,即伟大建党精神是包括雷锋精神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源头活水,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代表。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自诞生起便是我们国家不可忽视的一股精神“热潮”,到今天,这股“热潮”非但没有退却,反而通过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与当今时代精神相适应,进一步推动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雷锋精神自此完成了从形象化、具体化到高度凝练化的转变。经过时间的检验,高度凝练后的雷锋精神的内涵主要有:矢志不渝、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服务人民、投身民族复兴的人民情怀;立足本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对党忠诚、热爱人民的高尚道德情操。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钙,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底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追求。雷锋毫不犹豫地践行着党的崇高理想,从他的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一颗红心”“一心向党”的执着追求。雷锋一直认为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哺育下,雷锋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最忠诚的人民战士,他的行事作风与时代相结合,坚守崇高理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可以说,他所坚信的真理与理想给了他无穷的精神力量,让他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以理想与真理之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之源,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的传承之宝。雷锋在日记中不止一次提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一直很谦逊地把自己定位为人民的“小学生”“勤务员”。他认为“生命有限”,而“为人民服务无限”[5]。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不计个人得失,永葆一颗为民服务的红心。雷锋在行动中也一直是这样去做的。无论是身为乡政府的通信员、团山湖的拖拉机手,还是作为人民的勤务员、孩子们的知心人,这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平凡小事,一次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助人行为,都是雷锋贯彻执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实践,是他秉持人民情怀的生动写照。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根,是革命精神谱系中的关键品质[6]。雷锋是一名为了信仰不怕牺牲、永不叛党的共产党员,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永不褪色、人人可学的精神坐标。1960 年11 月8 日,雷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天他便在日记中把“伟大的党”比作“慈祥的母亲”,以饱满的热情表示要“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雷锋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一生。这种勇于奉献、敢于战胜任何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大无畏精神正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体现。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7]。雷锋一直以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为榜样,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忠于革命忠于党”,时刻绷紧理想信念之弦。雷锋在很多场合都表达出对党的无比崇敬。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们的党,是英明的、伟大的、正确的”。雷锋的一生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一生,坚决做到“听党话、跟党走”。无论是在宣传阵地,还是在部队机关,雷锋总是活跃在第一线,为党宣传、为民做事;他坚决秉承“坏话不说、坏事不做”的原则,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雷锋曾数次表达过自己对于党的忠诚和对于人民的热爱,党和人民是他一生的信仰。他为党尽职、情系人民,22 岁的他在一次驾车从工地返回驻地的途中因公殉职。雷锋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8]精神的力量如果脱离实践只会是虚无缥缈的口号。雷锋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只有在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行为中,才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散发出全新的光芒。
第一,唤醒精神力量。无论是60 年前雷锋精神的提出,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用32 个字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提炼,都是对精神力量的唤醒。唤醒青年精神力量可以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着手,主要包括:在认知上实现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辩证理解,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在行为上实现对使命担当的承接体验,真心感受并坚信伟大复兴中国梦;在意志上实现对中华民族风骨品质的秉持,树立如雷锋般为党为国为人民无私奉献、奋斗终身的志向与骨气;在情感上对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自觉,涵养对党忠诚的深邃情感,坚守不负人民的赤子之心。
雷锋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对雷锋精神的实践弘扬,即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弘扬。实践方式主要包括:开展青年常态化学雷锋活动以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大型纪念活动、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故事等[9]。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在全社会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价值引领,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雷锋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年中的弘扬工作面临着外部意识形态网络渗透和内部思想防线动摇的双重压力。怎样创新雷锋精神的表达方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创新的实践路径可以包括:一是融入思政课堂,用课堂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涵养学生的崇高理想与使命担当。可以让教师担当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通过与学生分享党史故事与党员小传等形式,让学生加入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体。二是发挥新媒体作用,通过微博、微信、抖音、B 站等青年喜闻乐见的“裂变式”传播方式,将雷锋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与当今时代热点相结合、与新兴技术相结合。
雷锋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雷锋精神只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新实践活动方式,方能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点亮青年大学生前进之路,激发其“强国有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