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芝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科技文化教研部,郑州 451464)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这说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生态、经济、人类和社会和谐全面发展。本文分别从自然观层面、价值观层面、发展观层面论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丰富的哲学意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注重整体论思维,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二元对立,并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二者之间的张力,强调人类活动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内在价值并存。
生态整体论源于20 世纪60 年代的生态危机,它吸收了达尔文、海德格尔的生态思想,以及深生态学、大地伦理学等生态哲学。西方生态整体论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价人类思想文化、生活方式、科学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生态整体论强调人与自然共生是动态发展的,主要体现在2 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在实践中不断地利用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人的实践作用下,自然发生被动式的改变。在共生的过程中,人类如果是在掌握自然知识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实践活动,自然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入其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减少神秘性和破坏性,它的被动式改变会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进力量;如果人类没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没有一定的限制原则,自然就会强制性惩罚人类的不当行为。
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社会有机体应当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185。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交互关系具有辩证性。一方面,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对立性。这种对立性体现在:人类是一种自主和自觉的存在,自然界是一种自在和自发的存在[3]。人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积极主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然而,自然有可能也会通过各种天灾损害或是阻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种自发和自在的表现形式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对立。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既是人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的精神生产的前提和基础。“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161。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类在利用自然界进行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会影响自然,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类会以不同的方式合作进行共同活动,只有在人类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而影响自然。
马克思主义生态整体论对于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考,既没有把自然奉上神坛,也没有把人作为绝对主体凌驾于自然之上。他的这一思想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只有把自身解放和自然解放相结合,把社会革命和生态革命相统一,才能真正推翻资本对人和自然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状态。同时,生态整体论思想也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既是全人类的解放,也是自然的解放。在这种社会形态中,一切社会成员不仅享有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享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都能够获得充分且自由的发展。
生态整体论中国化的价值追求,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整体论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一体论等理念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相结合,创新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生态观。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是息息相关的有机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论思想构成了现代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之一,它要求发展主体在完成政治目标的同时,尊重环境与人的价值。用生态整体论来考查当今中国生态建设的发展,可以获得2 个方面的重要认识。第一,整体性是生态环境发展的根本属性,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及在绿色发展中要实现的诸如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都要从整体性中引申和解读。生态整体观的先进性或多维表现,使它代表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趋势或方向。另外,我们需要在促进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性的完善,使人成为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的生态人[4]。第二,我们只能从整体性的视角规范绿色发展,解决现实的发展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这一要求遵循了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自然规律,也充分说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必须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必须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新形势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战略统筹和规划引导,用整体主义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一种低代价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从低价论视角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行透视和把握。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以人类为主体,代价的范畴包含3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成本性代价,即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必须支付的物力、精力和人力;二是牺牲性代价,即人通过牺牲自身的利益换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是消极后果性代价,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的、有害的后果。有些是必然发生的,例如人类的生存要消耗自然中的不可再生能源;有些则具有不必然性,例如由于人类的贪婪,过度开发和毁坏自然资源。马尔库塞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各种宣传道具制造的‘虚假的消费需求’,让人们置身于无处不在的消费的迷雾中,人成为商品的奴隶,为了消费而存在。此时人过的是一种‘痛苦中的幸福生活’,得到的是一种‘虚假的满足’,丧失了人的本质。”[5]如果人类控制不好自己的贪婪和占有欲,使用功利化的思维方式、高碳的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致命的威胁。另外,人类关于发展有2 种传统的观念。一种认为“只要是发展就是好的”。这种观念为了发展不择手段,利用发展的成果与大自然抗衡,以对自然界肆意开发来获取社会发展的进步。另一种认为“只要人类有能力,就应该发展”。这种观念忽视了发展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该做的”。这2 种观念都忽视了自然对人类实践行为的“容忍度”。我们从代价的范畴和合理发展的准则可以看出,代价发展的实质是将代价的客观存在性和发展的约束性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合理调控。合理的发展意味着通过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稳定平衡。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生态低价观是关于低价和发展关系之间的认识。首先,生态低价观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人类要从物本论的思维方式转向人本论的思想方式。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人类并不能离开其他物种独善其身,我们要突破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从单一征服型思维转向多元平等型思维,追求人与自然的普遍受益的原则。最后,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无限索取的同时也会给自身带来致命的威胁。因此,人类利益和生态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人类要从无限索取型思维转向行为约束型思维[6]。
目前,人们的自我发展开始形成一种生态自觉,这些变化为低代价的发展理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低代价的发展是在平衡中寻找发展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用最低的代价换得最有益的发展,这是一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优化的发展方式。低代价的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一种新型的发展思路,它将生态文明建设所依附的代价调控纳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目的中,即用最适度的发展效率赢得最好的利益成果。
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努力遵循着和谐共生最大化、代价最小化的实践原则。这一原则体现了追求发展收益和发展代价二者差额的最大化,意味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可能选择发展与代价双向互动的关系模式。当然,在反向变化的作用模式中,我们也不会选择高污染、高代价的恶性运行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只能走低代价、少污染、高发展的道路,这就是所谓的发展收益与代价良性逆向互动原理。
生态低价观中国化体现在我国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上。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我国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5 个新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绿色发展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通过创新提高绿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创新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协调。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异大,这就导致我国各地生态问题差异大、绿色发展条件不同、绿色发展能力不协调,因此,提升绿色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格外重要。开放发展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要秉持开放的态度参与国际治理,传递绿色正能量。另外,绿色发展要以共享发展为目的,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分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
绿色发展通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案,可以抵制和消除资本逻辑引发的人与自然的全面冲突[7]。只有在推进绿色发展过程中,考虑人本向度、和谐向度和创新向度,才能更好地化解我国面临的发展危机,为我国的生态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关于绿色发展的“以人为本”有3 层含义:主张人是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进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主张人是绿色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主张绿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共享绿色发展的成果,回答了绿色发展成果“归谁所有”的问题。
绿色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绿色发展的理念不仅是基于中国生态环境现状,也是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必要条件。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理应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义。如果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社会群体和成员一方,所谓“进步”也只是在物质上改善了一部分人的生活,这样的发展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容易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状态。高质量的社会发展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强调平等与权利的增长。绿色发展观秉承这样的理念,不断满足公众对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需要,以提高幸福指数和公共服务质量为旨归,并在人的需要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中体现以人为本。
总之,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绿色发展将推动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所要面对并必须妥善处理的最为重要的关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处理好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大会中指出,我国要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以及“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和谐向度体现在一系列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新实践中,包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目标,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路径,建立实施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新制度。因此,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和谐向度,在生产和消费时,要从人和自然和谐的角度来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类的发展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更要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和谐向度微观上强调国家、民族、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宏观上则是将人、社会发展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作为首要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的创新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道德、意识和价值等内容,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向导,具有前瞻性、约束性、创新性和引导性。过去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要么依托抽象的价值观,要么注重地域性的保护,鲜少从人类的整体视角看待绿色发展问题[8]。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方案丰富和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路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遵循。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符合生态文明的道德态度。自然是一切生物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正经历着一场价值观、道德观和文明范式朝着绿色发展的改革,这种绿色变革的实质就是要我们对自然应从主宰和控制的方式改为合作非暴力的方式。
第二,“两山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集中体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自然开发利用的过程,其实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必须以系统学和生态学作为科学的基础,不断强化人类的生态观念。我国早已开始探索“后工业文明”的全新文明发展模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未来走向,也确定了发展理念的新高度和新定位。
第三,习近平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立有效约束违法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
第四,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绿色发展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增长点。
第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整体系统的科学方法,它注重内部各要素的协同建设和发展,在方法论上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式现实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第六,共谋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时代的回响,是人们为解决人类生态问题所提出的科学理想。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显著特征:在自然观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在价值观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持低代价的发展观念;在发展观上,中国式现代化倡导绿色发展道路。在生态危机全球性蔓延的历史语境中,本文探讨了如何破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困局,并基于我国生态发展现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科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