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鹏,邹崇尧,何 雯,肖 聪,熊 涛
(1.湖北省航测遥感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湖北省测绘工程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受强烈地震和极端气象事件频发影响,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最新报告,2020年全国共发生泥石流、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7 840起,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滑坡发生后,对滑坡形态进行动态监测,可为准确分析研判滑坡体变化趋势,预防次生灾害提供有效支撑[1]。然而,滑坡发生时常伴有大风、雨雪、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且中心区域因存在再次滑坡风险禁止人车通行,给应急测绘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相对于传统技术手段[2],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机动安全等方面的优势[3-7],在人员不进入灾害现场的前提下,利用多期遥感数据进行灾害区域变化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可快速、准确获取滑坡体形状参数变化量。
2020年7月21 日鄂西某村出现大面积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4],对清江下游某地城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为配合地方政府抢险救援工作,利用无人机对滑坡区域进行低空、高分辨率、高频度航空遥感,获取灾害现场多视图像,经数据处理得到关键时间点的滑坡体形态参数。
本文收集滑坡前(2016年)该区域0.5 m地面分辨率的DOM存档数据和2 m格网DEM历史数据。
本文选用S200型垂直起降无人机,搭载黑卡相机,并配备后差分系统实施航摄,设置飞行高度为1 690 m,航向重叠度为70%,旁向重叠度为40%,地面分辨率为7 cm。考虑到后期可能再次滑坡,且滑坡区域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航摄范围覆盖到滑坡区域外10 km。为保证比对的一致性,在滑坡周边稳固区域布设地面控制点标志,控制点间隔1 km,且每处均布设了备用点[5],共布设地面控制点24个。7月19日到达现场后,立即组织首次航摄,后续每天飞行1~2次,7月25日滑坡区域有大暴雨,停飞一天,26日雨停后进行最后一次飞行。
无人机摄影测量预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摄影完成后,首先整理航摄相片文件和POS数据,采用PhotoScan软件导入影像数据、POS成果和控制点坐标,完成空中三角测量;然后进行密集影像匹配,生成密集点云[6];再对点云进行分类,剔除粗差和地物点;最后根据点云数据插值得到2 m格网DEM数据,并利用DEM数据微分纠正得到DOM影像。
图1 无人机摄影测量预处理流程图
滑坡事件发生前后该滑坡区域全局影像对比图如图2所示。滑坡位于鄂西某村中坝东侧约0.8 km的香树湾组南侧,地处清江左岸;平面形态呈“舌”形,纵向长约为1 500 m,平均横向宽约为400 m;地形总坡度为12°,前缘高程约为695 m,后缘高程约为920 m,相对高差为225 m;滑体厚10.0~43.0 m,平均厚度为25 m。
本文研究的滑坡区为图2中红线包含的范围,选取位于滑坡上、中、下区域的3个横断面A1-B1、A2-B2、A3-B3以及滑坡中心纵断面A4-B4四个特征断面和土石方量5个参数作为监测滑坡变化的变量,利用ArcGIS软件,在不同时期2 m间距的DEM上内插得到A1-B1、A2-B2、A3-B3、A4-B4断面数据,再通过不同时期的DEM进行填挖方计算,得到所需DEM的差值,获取土石方的变化量。
图2 滑坡前后影像对比图
为了尽快获取滑坡厚度、体积等定量数据,为现场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本文将7月19日的DEM与滑坡前的DEM数据进行叠加处理,计算4个特征断面变化和滑坡土石方量。
3.1.1 特征断面变化
上、中、下3个特征横断面以及滑坡纵断面滑坡前与7月19日的变化情况如图3、4所示,可以看出,A1-B1断面变化最大,滑坡后地面高程明显降低(最大降低50 m),沟底东侧变化量明显大于沟底西侧;A2-B2断面沟底和西侧高程变化较小,且西侧上沿局部高程增高,东侧变化较大,地面高程降低明显;A3-B3断面东西两侧高程变化较小,沟底高程明显升高;A4-B4断面上部高程明显降低,中部高程变化不大,下部高程有所升高。上述情况表明,滑坡主要发生在A2-B2断面以上区域,且东侧山体滑坡量大于西侧山体,A3-B3断面沟底高程升高是由于下部岩石山体较稳固,上部土石滑落堆积所导致的。
图3 横断面变化情况
图4 纵断面变化情况
3.1.2 土方量变化
将滑坡前的DEM成果与7月19日的DEM成果作差值计算[8],得出首次滑坡体积。通过对比滑坡前后DEM发现,A2-B2与A3-B3断面之间存在一条不规则的分界线(图5),首次滑坡发生后,分界线以上部分地面高程明显降低,属于土方滑落区域;分界线以下部分地面高程明显上升,属于土方堆积区域,两部分土方量差值为滑落江中的土方量。滑坡区域滑落总土方量约为3 000 000 m3,堆积区域土方量约为350 000 m3,滑落江中的土方量约为2 650 000 m3。
图5 土方滑落区和堆积区的分界线
3.2.1 特征断面变化
从7月19日开始,利用每天的航摄数据,观测上述5个变量(4个特征断面和土方量)的变化,为滑坡体的稳定性监测提供参考。由于天气预报7月25日有大暴雨,可能诱发再次滑坡,本文以7月19日、7月24日(大雨前)、7月26日(大雨后)为例进行分析。上、中、下3个特征横断面以及滑坡纵断面在19日、24日、26日的变化情况如图6、7所示,可以看出,7月19日和7月24日监测滑槽A1-B1、A2-B2、A3-B3三个断面的地面高差呈下降趋势,局部略有上升,整体地面平均高程下降0.385 m,A1-B1断面靠近滑槽中线的位置高差变化非常小,靠近滑槽东侧和西侧边缘处高差变化较大,最大处约为2 m,A2-B2断面靠近滑槽边缘处变化较小,地面高差最大处约为1 m,A3-B3断面西部区域变化较大,高差变化最大处亦约为2 m,滑槽纵断面A4-B4基本吻合;7月24日和7月26日滑槽A1-B1、A2-B2、A3-B3三个断面均变化不大,A1-B1断面平均高差小于0.2 m,A2-B2断面平均高差小于0.2 m,局部略大一些,A3-B3断面西部和中部区域局部变化较大,横断面平均高差不超过0.5 m,滑槽纵断面A4-B4基本吻合。
图6 横断面变化监测情况
图7 纵断面变化监测情况
3.2.2 土方量变化
本文将19日与24日的DEM成果作差值计算发现,滑坡区域土石呈零星下滑趋势,共滑落土方量约为92 000 m3,每日滑坡约为18 400 m3;再将24日与26日的DEM成果作差值计算,分界线以上区域滑落的土方量约为15 000 m3,分界线以下区域堆积土方量约为8 500 m3。
3.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对比分析19日、24日的特征断面和DEM可知,滑坡区域上段A1-B1和下段A3-B3局部最大高差不足2 m,中段A2-B2局部最大高差约为1 m,滑坡区域整体高程降低0.385 m,说明首次滑坡发生后至24日,滑槽局部仍有少量土石滑落和堆积的情况发生,不排除由前期滑坡造成的浮土导致。对比分析24日、26日特征断面和DEM可知,滑坡区域各断面高差进一步缩小,分界线以上滑坡土方量约为15 000 m3,滑坡面积约为160 000 m2,平均高程变化约为0.095 m;分界线以下滑坡土方量约为8 500 m3,滑坡面积约为73 000 m2,平均高程变化约为0.16 m,说明25日滑坡区发生暴雨后,监测得到的特征断面变化很小,DEM差值也较小。
自首次滑坡发生后,通过对比分析无人机多期监测数据发现,横断面和土方量变化均逐渐变小,可判断滑槽体基本趋于稳定,即便遭受7月25日的暴雨侵袭,槽体内土石方变量也未发生较大变化,可以预测滑槽体周边发生二次大滑坡的可能性较小。
本次滑坡航摄范围为29.1 km2,共获取地面分辨率为7 cm的影像2 022张,合计39.2 GB。每天18:00前处理得到当日滑槽变形数据和图样,为滑坡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取得了良好效果,验证了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滑坡几何参数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几何参数测量可以发现,滑坡前后几何参各项监测值差异较大,而在7月26日监测值变化很小,则可预判得出滑坡基本稳定的结论。
本次无人机搭载的遥感设备均为可见光成像的传感器,当滑坡上方云雾遮蔽时,无法获取滑坡影像数据,且夜间也无法获取滑坡影像数据,可探索搭载小型LiDAR和SAR等主动遥感设备,以满足全天24 h提供滑坡监测数据的需求。后期应研究通过三维模型半自动测定滑坡几何参数的技术方法,可极大提升滑坡几何参数的测定效率和频度,以便更加高效的开展应急测绘工作,切实提高应急测绘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