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鄂西大山深处崇山峻岭中那条蜿蜒湍急的中溪河一直向东南方向行进18公里,你会见到一个原始民居村落——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这里四季花香、民风淳朴,拥有着独特的深厚茶文化和茶产品。
楠木桥村盛产楠木,因百多年前溪河上搭建有一座楠木桥而得名。这样一个闭塞的山村,却曾是宜昌最早进行“外贸”的村落。
楠木桥村终年云雾缭绕,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最适宜茶树生长,是得天独厚的无公害、无污染生态茶生产基地。即使在深山老林,也会有成片茶林。早在19世纪中叶,楠木桥村就将宜红茶卖到了欧洲,是万里古茶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
村里有一条一米多宽、多用青石板铺成的“大道”,当地人称之为骡马古道。当时,多以骡马为运输主力的商队不仅把山里紧要的盐巴、粮食及日用品从山外驮来,还将当地盛产的茶叶、桐油、山漆等山货运到外地。当年运送宜红茶的骡马队会从此处经过,村民们可以用家中种植的茶叶找商队以物易物或卖钱,有时一斤鲜叶能换到一点盐巴。时至今日,依旧还能看到桥头“骡马店”遗存。
伴随着骡马路的通行,内地与沿海及海外贸易得以长足发展,先进的种茶、制茶技艺也得以引进和推广。茶农纷纷对茶园进行产品更新、技术改良,变昔日刀耕火种的原始茶叶种植模式为低海拔区域种植模式,有效提升了单品茶树的茶叶产量和口感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老茶园俗称“满天星”。顾名思义,地里的茶树不成规则,丛植、散兜散播的茶树多是老茶树,到处都是,且大小不一。而良种茶园密植很有规则,成行成片连接成线。茶叶专家、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宜昌市五峰县茶叶局副局长邬运辉表示,以楠木桥村老茶树为代表的老茶园,是五峰土家族农耕文明的集中体现,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有限耕地必须优先保障粮食作物种植,种植茶树主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有限耕地,因此散播丛植是土家族先民数百年来积累的山区生存法则,通过茶粮间种适应生态变化提高生活质量。
散落在乡间的老茶树古茶园特别多,但是把它们保护起来并加以有效开发,楠木桥村绝对在全市乃至全省都走在前列。早在15年前,当“采花毛茶”闻名全国、畅销全国之时,当地文化部门就开始“追根溯源”、搜集整理采花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国内一批知名专家来到五峰县踏访万里古茶道以及五峰传统古村落,助力当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们在楠木桥村踏访私下聊天时提到该村保留的大面积老茶树经济价值特别大,于是村里主动邀请专家来村里摸排老茶树数量。
经详细摸排,结果令人惊喜和振奋。楠木桥村现存老茶树古茶园450多亩,而且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摸清了“家底”之后,村委会还专门请教专家老茶树古茶园的发展前景,并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外地的例子,“越看越兴奋,感觉市场前景巨大,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
为了等待这个“契机”,村里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这几年来只允许简单的修剪,禁止任何私自施肥打药以及整理,多手段“捍卫”老茶园的原汁原味。
老茶树为五峰本地原生老品种,是经过大自然千百年自然筛选下来,适合当地水土、气候条件的品种,产量虽低,但加工出来的名优茶是五峰最经典的味道。老茶树古茶园的单芽鲜叶目前市价能卖到200元/斤,邬运辉曾分析过背后的原因:“宜红茶漂洋过海出口欧洲,就是得益于五峰茶叶原生品种,制作的五峰宜红茶外形细秀匀齐、干色油润显金毫、香气高甜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明透亮。”
千百年来,茶叶奏成了村民们生命的主旋律。因为茶,村民们的生活才有了鲜艳的色彩,有了诗意盎然的品位。如今,有关部门和茶业企业在楠木桥村划定了“五峰原生老品种名优茶保护区”,对老茶树古茶园进行全面保护。楠木桥村现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茶企为龙头,由村委会、茶叶合作社、农户签订三方合同,实行“企业+基地+茶农”供产销一条龙、农工贸技一体化的新型经营形式。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扶持项目、创业基地、生态建设基地的崛起,古老的村寨一年一个变化。建房有了规划,村里有了集中居住点,有了小小的街市。茶站、茶厂里转动着的复干机、揉捻机、烘干机、平台灶等制茶设备,打破了原始制作茶叶的落后方法,现代科技点缀着小村的繁华。
茶叶是小村寨的依傍,更是村民们的命根子。每年春夏是村民们最忙碌的日子,他们制茶、采茶,接待从山外千里迢迢赶来的商贩。曾经他们要赶在清明节前后,把茶叶送出山外,换回油盐、火柴、百货、布匹。而当一条“之”字形的公路伸进村寨后,村民们便闯进了都市,不仅推销茶叶,还把当地悠久的茶文化介绍给城里人,揭开了茶叶历史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