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劳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有一种光,它是世上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它就是激光。
从对激光好奇到成为激光领域的先驱,从实现自身价值到产业报国,马新强的一生都在追逐这束“光”。在这段近30年的追光路上,他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办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打造成了中国激光领域的领军企业。
几十年前,一部《珊瑚岛上的死光》,激起了马新强对激光的浓厚兴趣。1984年高考填写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华中理工(现华中科技大学)的激光专业。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马新强留校做科技成果转让。1990年,不甘平凡的他决定闯一闯,主动申请进入校办企业华工高理做一名销售员。很多人不理解,但马新强说:“那段经历让我真正熟悉了市场、了解到客户需求。”
很快,马新强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3束高光。第一束“光”——带领华工高理走出经营困境。1993年,由于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原因,华工高理濒临破产。时任市场部经理的马新强毛遂自荐出任总经理,并当场立下“军令状”:不增加一分钱投资,两年内还清所有银行贷款。一年后,马新强兑现了承诺,公司不但盈利,还在1998年跻身中国电子行业500强。
第二束“光”——掌管华工激光。如何管理曾经的老领导、老教授,并让他们转换思想、接受市场化运营,成为马新强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在公司推行“三统一”制度:财务统一、市场操作统一、新产品开发统一。原来的课题组被打散,成立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很快教授们怨声载道,甚至要求撤换总经理。幸运的是,在校党委支持下,马新强最终顶住了压力,坚持把新制度推行了下去。
一年后,华工激光利润增长了近4倍,科研人员按比例从产品销售利润中提取奖金,研发人员通过“项目终身制”得到实惠。教授、博士们的收入提高了,市场化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
第三束“光”——出任华工科技总裁。1999年,华工科技成立(包含华工激光、华工高理、华工图像等校办企业),马新强开始带领企业向行业领先冲刺。他首先撕掉“校办企业”标签,彻底走市场化之路。2000年,华工科技上市,36岁的马新强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上市公司总裁。
在公司走过一段“弯路”——以机会为导向进行产业扩张后,华工科技开始收缩,将主业集中在激光和传感器。2005年,马新强接任董事长,着手优化产业结构,聚焦能量激光、信息激光和传感器领域。“华工科技是高科技企业,我们不能买地、搞商业,更多的是要开发技术、投资智力。”马新强说。
“多束光聚在一起产生的能量才为激光,众多人才聚在一起企业才能兴旺。”马新强将人才视为发展第一资源,引进培养并举,激励约束并进。早在华工科技成立之初,他就把“知识与经济更近,技术与创新更紧,管理与考核更严”写入了企业的长期规划。
2006年,闫大鹏博士从海外到武汉参加“华创会”。马新强获悉后从外地赶回武汉,又追着他飞到北京。一夜长谈,达成意向,10个月后,锐科激光成立。马新强不仅追到过北京,还追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追到了一群英才。
在马新强的支持与推进下,华工科技开始在部分核心企业尝试精准激励,通过青苗计划、虚拟股权、创客与产品线等模式,激发骨干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近十年,华工科技相继引进50多位高端人才,缩小了与国际顶尖企业的差距。
年轻的高科技人才层出不穷。从海外回来的80后程伟,担任华工激光副总工程师;从深圳来的90后徐华生,参与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的氢能双极板焊接自动化产线。“每个人都在尽最大力量攀登激光领域里属于自己的‘珠穆朗玛峰’。”
华工科技坚持与国家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坚持产业链协同创新,坚持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并用、并重,突破了超激光器、硅光芯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汽车制造中高功率激光装备等一批卡脖子技术。30多套国内首创的激光装备投入产业化应用,有力提升了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核心部件装备国产化替代率,公司由“产品提供商”成功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商”。
正是对技术、智力的投入,华工科技创造了很多国内第一——首套国产化数控激光切割机、首个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台工业级紫外激光器、首个桥梁行业5G智能工厂等,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1个、国内标准10个、行业标准49个,突破了高速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光纤激光器、紫外线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等一批核心技术,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掌握这些技术并产业化的国家,为中国激光赢得了全球行业话语权。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华工科技并寄予厚望:“要用激光技术核心科技实现自立自强。”华工科技作为中国激光行业的先驱者,马新强更加感受到产业报国的重要性。“我们要走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长征路,实现与时代的双向奔赴。未来十年是激光产业的黄金期,我将带领华工科技按照‘国内替代,全球领先’的目标,紧跟时代步伐,站在产业前沿,瞄准国际市场,创造最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