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网络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境与超越

2023-02-06 22:09:10雷松源
青年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现实

骆 军 雷松源

网络虚拟自我是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因自我的虚拟本性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存在的状态,这种状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却又深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关注网络空间中的自我,分析青年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自我认知、自我人格以及自我认同的状态,对于了解青年在虚拟空间的生存状态以及掌握其思想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基础上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当代青年进行深入细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代青年网络虚拟自我存在的三重因由

网络虚拟自我是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我的分化,网络虚拟自我是自我求索与调适的重要考察方面。关注技术形塑下的网络虚拟自我及其存在的因由,有利于了解青年的精神诉求,明晰青年的精神困惑,从而引导青年实现网络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从主体性角度分析当代青年网络虚拟自我的困境,探究如何超越当前的困境,是从个体认知与价值层面进行研究的有益尝试。

(一)虚拟技术为青年网络虚拟自我的存在提供技术空间

虚拟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当代青年进入虚拟空间的沉浸感。虚拟技术配合算法推演,利用动态视角、开放空间和身体链接,对个体的精神活动痕迹进行捕捉,从而将符合用户心理的内容进行适时推送,凸显了虚拟空间的意义赋予功能。“由于这些综合性极强的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超越,由于灵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所具有的高人—机结合性、高机动性的协载,自我由以前仅在表象空间意构、虚化、体验虚拟性的精神生活过程,发展到自我不仅可以继续享受在表象空间里的这种精神性虚拟,而且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进入电子网络空间进行具有实在性征的虚拟实践。”[1]这些技术场景的应用契合青年猎奇、追求高质量生活的特性,使不少青年沉浸在抖音、B 站、微博等交流平台以及“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游戏中,并借助VR 等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身体在场”的体验,获得角色扮演的欢愉感。

虚拟技术将青年从社会性存在转移到数字化或网络化的虚拟存在。这一逻辑顺序是,信息技术形塑了网络空间全新的社会交往模式,形成了青年群体的虚拟社交圈,青年在各类虚拟社交圈内进行着虚拟交往与虚拟实践。当代青年处于多种虚拟技术快速更迭的时代,获得技术应用的成本降低,青年又具有探索与体验新事物的特点,因此热衷于将自我意识附着于数字ID,与其他青年进行着快速的信息互动与精神内容的交换,以此来获得精神满足。因此,在技术越来越进步的情况下,青年进入虚拟空间的沉浸性会越来越强,除了用文字、表情包、点赞等进行交流,还借由虚拟技术打造的真实场景进行互动。由此可见,青年的网络虚拟自我依赖虚拟技术打造的技术空间得以产生和发展,对虚拟自我的研究并不是虚无的无源之水,而是青年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多重困惑而求问于网络

青年在成长过程和社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从而会产生相应的精神困境,如“内卷”、“佛系”、“躺平”等青年精神现象。“精神生活的个体化困境是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之一。”[2]现实需求不能及时有效满足的缺失感促使一些青年向网络寻求安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虚拟空间,在网络技术打造的角色场景中塑造“理想我”。面对技术与人的链接功能,不可否认,网络虚拟自我的存在有一定的正向功能。比如,青年在网络社会中通过关注与自己具有相似经历并勇于实现梦想的博主来进行自我激励的做法,有助于消解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怀疑的情绪,增强精神动力。

青年网络虚拟自我的产生体现出阶段性迷茫与自我求稳的社会心态。目前,不少青年在网络空间表示正在过一种“‘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的‘45 度倾斜’人生”,这是当前不少青年焦虑心态的真实反映。网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镜像反馈”的作用,成为青年心灵栖息的重要场所。青年借助虚拟技术打造的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建立起短暂区隔的边界。在这个空间内,通过与同辈群体的交流互动及扮演游戏角色的方式来释放情绪。同时,利用虚拟技术的“虚拟在场”功能,以自我认同感强烈的身份进行虚拟交往,在这个意义上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因此,通过虚拟自我的治愈后,青年能够增强积极融入现实社会生活的能量。从某种程度上说,虚拟自我的建构是自我接纳、自我调适从而增强社会融入的一种手段。

(三)青年对精神性需求的虚拟追求促使网络虚拟自我发展

当代青年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具备更高的精神追求。“精神活动是个体自觉到精神需要并尽力加以满足的一切求真、向善、为美活动的总和,是精神生活的基本表现形式和主要内容构成。”[3]不论是现实活动中的展演,还是网络虚拟场景的体验,都是青年在不同空间寻求精神性满足的方式,这种精神性需求背后反映的是青年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些问题的价值认同。进一步讲,当代青年将这种追求放到网络上以及借助数字技术获得虚拟意义上的更好“实现”,本质上是当代青年对现实自我进行超越的一种精神表征。如此看来,当代青年网络虚拟自我之所以存在并得以发展,恰恰是个体自觉的科学表征。从现实层面来讲,青年不断追求更加完善的人格,是个体追求更高人性的本能。

当代青年高质量的精神追求促进了虚拟自我主体性的发展。青年对获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的需求越强烈,主体性在网络空间中表现得就越明显。从整体上看,当代青年借助网络设置的三种情境来进行主体意识的表达,分别是因特网虚拟自我的文本表达、游戏软件虚拟自我的角色表达以及技术虚拟自我的感官表达,以此实现自我意志的转移与虚拟再现。青年群体利用网络中身份隐匿的功能,将婚恋、交友、工作等现实世界的常见问题映射到虚拟空间,以期获得更大范围的沟通与支持,得到相应的心理慰藉。这些被映射的问题,也反映了不少青年常提的“空心病”、“无意义”等精神困惑,虚拟自我的发展拓宽了自我解决现实问题的渠道。换言之,正是由于自我主体性的发展,虚拟自我才具有属于“人”的魅力,才不至于与虚拟的网络信息融为一体以致完全同化。

二、当代青年网络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境

虚拟自我作为自我的副本,在网络空间中映射出现实的影子,个体回归现实自我后同样会带有虚拟自我的印记。当代青年在虚拟空间中面临着虚拟变异与主体性退隐的问题、自我人格的虚实分化问题、精神诉求与网络信息易变更性的问题,这些都指向自我主体性的困境。青年不能沉溺于虚幻,而是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规范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使虚拟自我的意识服务于现实自我的合理追求,在进行自我整顿后能迎难而上、苦练本领、追求卓越。

(一)当代青年虚拟变异与主体性退隐的问题

青年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变异现象是指,青年受资本逻辑宰制下流量文化的影响,崇拜亚文化、崇拜技术打造的虚拟场景,即一味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而失却了高质量的精神追求。“青年学生在文化参与中实现了自我赋权,将自身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追求投射其中,借助投射式认同逐渐产生明晰的自我意识。然而,多元异质的流量文化也让大学生自我价值的确认变得开放多样,他们的身份认同建构变得随机、流动而又离散。”[4]例如,为获取他人关注,青年互联网创作者会按照大多数“粉丝”的需要来呈现作品,以获得他人的正向评价,满足被认可的需求。又如,因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与隐蔽性,青年也有可能放大自身的一些负面能量,在网络中尽情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异化倾向直接导致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不利于青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青年在网络空间中表现出虚拟自我主体性隐退的倾向,这种退隐的程度与虚拟自我变异的程度如影随形。虚拟自我主体性隐退主要体现在青年进行虚拟交往时的矛盾性上。一方面,青年想要获得更高质量的内容;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存在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的各类话语,不可避免地会对青年的主体意识产生不良影响。从文化意义上看,网络虚拟自我的存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自我文化”,是青年在精神层面追求生存价值和心灵安顿的存在。但在虚拟空间内,青年在建构自我的过程中似乎遵循着鲍德里亚提出的“寓言与跟从的逻辑”,即“广告尽管对消费者并不一定具有决定性的效力,但却使消费者在其中感觉受到关注与恩赏,满足了消费者渴望获得重视及保护的心理”,他认为这种逻辑实质上遵从着“信仰与心理退化的逻辑”[5]。消费主义通过标榜个性化、自我意识等标签来吸引青年关注、进行价值推崇。这让青年在网络中原有的自主性降低,不利于青年从真正意义上借助网络技术学习与成长。

(二)当代青年虚拟自我人格的虚实分化问题

青年生活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两个空间,处于两种不同的生存模式下。马赫列尔认为,“青年的本质有两个基本的规定性:目的性取向和社会—时间二重性。前者是把青年同时间空间联系起来,后者是把青年同社会空间联系起来。”[6]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二重性是指青年的社会角色是变化的,即青年一方面参与的是青年群体中的生活,另一方面又逐渐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中正式的成员,所以有时也要进入成年人的群体中去生活,这就导致其角色、身份要不断地转换,从而会带来矛盾。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下,青年既要充当现实中的角色,又要塑造与经营网络中的虚拟角色,这就很容易产生人格的虚实分化问题。在网络中,青年能够很直接地体会到,带有自己主观映像的虚拟身份能被很好地理解与接受,长此以往,便会导致青年只对这个“想象自我”产生认同感,这种影响就使虚拟自我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自我产生一定的差距。

虚拟自我作为当代青年进行自我认同的一种状态,面临自我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价值、信念和人生持续发展的体验和主观感受,这一体验和感受能使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自我价值和满足。“青年时期是人的思想认识发生变化的重要转变期,青年在建构自我与寻求认同的矛盾和张力中持续纠结,也不断收获成长。”[7]网络空间的精神之旅固然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缓解青年的孤独感、无意义感、无价值感,却无法维持长时间的自我认同,因为现实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因此问题的根本在于让青年回归现实生活。虚拟自我在虚拟环境中形成了同现实自我既有类似、也有差异的虚拟人格,这种人格虽然在“自我封存与自我呈现的适度统一”中获得了内心世界的认同,却也为自我的同一栽筑了藩篱。因此,这种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是:网络中形塑的理想自我与现实中的自我应承担的责任不能协调、统一起来。

(三)当代青年精神诉求与网络信息易变更性的问题

青年潜入虚拟意境,是通过“镜像”完成自我认同的过程。青年在虚拟世界中表达自己的精神诉求,也是进行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认同过程是在“镜像”中完成的,是一种主体性的辨认现象。在“镜像”中获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理想我”,这个“理想我”构成了所有次生认同过程的根源,也就是说,人们以这个形象作为自我认同的基础。青年在虚拟空间内投射真实的自我,通过赋予游戏角色自我意志或创作带有自身风格的作品来回馈自己的初心和理想,并通过寻找有共同语言的“互关者”、“虚拟好友”进行交流互动,以便使这个虚拟身份在虚拟空间内更加真实。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的精神诉求得到了确认,自我产生愉悦感和价值感。青年越来越沉溺于与“了解”自己的“陌生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就会越来越期望在虚拟空间内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理想角色、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处于网络空间中的其他人员也基于自我需要进行虚拟交往。在以虚拟、共享为特点的网络空间中,人们极容易出现滥用自由的情况,这种情况最突出的一种表现就是毫无底线地在评论区进行恶意评论,狂刷存在感,引发舆论对立,以此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心理。个体可以进行网络昵称的更换,相同的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身份、角色介入青年的精神世界,经常会出现今天还是你观点的力挺者,明天就可能用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对你进行拉踩、抹黑的情况,因短暂志趣结成的共同体圈层很可能因只言片语的差异就轻易解体。在虚拟空间内,身份的流动变更迅速、圈层的产生与瓦解变得频繁,逐渐出现违背主观愿望且不可控的倾向。青年有时会陷入虚拟逻辑的漩涡,自我的主体意识经历着这种虚假现象,原本的自我需求在这种虚拟性中演变为迎合与同化,认识的边界感变得模糊与盲目。这与青年寻求更高层次精神性满足的需求背道而驰,因而产生了附加于个体的种种矛盾与困惑,以致不能对这个精神自我进行完全确认。

三、超越网络虚拟自我主体性困境的实现机制

虚拟自我本是现实自我的延伸,借助虚拟技术进行着主体功能的拓展,同时也与现实的情境进行着广泛的互动。但由于对网络身份的不正确认知以及不良社会思潮的诱导,不少青年陷入了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境。对此,需要增强对青年虚拟主体性的培育、拓展青年发展的渠道,以及引导青年进行虚拟自我调节,促进青年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和谐共生,使网络身份与现实身份之间保有适度的张力,从而在这个意义上增强精神动力。

(一)增强对青年虚拟主体性的培育

由虚拟自我引发的虚拟变异与主体性退隐的困境,实质上是在网络技术迭代升级过程中产生的人的生存环境和精神生活状态变化的问题。在信息、数字、符号的包围下,不少青年逐渐丧失了理性的思考、价值的追问和意义的寻求,精神生活也逐渐失去了现实的鲜活感和历史的厚重感,成为一个虚空的存在。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缓解和解决,青年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便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剧。因此,应增强对当代青年虚拟主体性的培育,促使青年在网络空间中保持主动性和批判性。首先,应持续加强对虚拟空间信息的监管,优化网络大环境。其次,应积极将人文精神融入网络空间,用科学和真理的力量涵养青年。再次,应有效发挥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全面而隐性的人文空间的建设下助力青年主体性的回归。

与此同时,引导青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内在修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青年以更清醒、理性的状态进入虚拟空间,也决定了青年以怎样的态度和心理进行虚拟交往。人的内在修养的形成是在外在客观环境和成长过程中不断体验、感悟、反思与优化的过程,促使青年提升内在修养有利于缓解精神焦虑、调适精神状态、积蓄精神力量。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空间发展,推动青年健康成长。同时,要引导青年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用强健的体魄磨砺意志。另一方面,要增强技术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培育,使青年提高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辨识力,自觉恪守网络规则,维护虚拟社会的秩序,形成对虚拟技术合理利用、适度运用的意识。

(二)拓展当代青年自我发展的渠道

自我发展具有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虚拟自我精神层面的需求来源于现实自我的需求,现实问题一旦得以解决,虚拟自我自然也能进一步彰显积极向上的一面。因此,超越现实自我发展的局限性成为必要。这就需要加强对人的现实主体性诸如主动性、创造性的认同教育和培育工作,促使青年用自我的突破来自我教育。“虚拟社会的形成消解了实体社会的各种中心”[8],青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有时会迷失方向,主动性、创造性会降低。对此,一方面学校、社会、家庭应增进交流,为青年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应注重利用正能量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及时引导青年正视孤独感、无意义感等问题,使青年获得心灵上的归属感、增加社会融入感。

增强对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引导青年回归到现实的奋斗中来。虚拟性的增强容易导致青年现实责任感的削弱,因此要对青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年更加关注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和责任。要使青年意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是内在统一的,从而树立将“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的使命意识。要利用媒体丰富多样的宣传形式来弘扬奋斗精神,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青年寻求“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9]。另外,在现代社会还要特别注意“心理社会合法延缓期”的作用,因为个体在延缓期间可以进行自我状态的调整。这就需要家庭和社会合力为青年营造相对包容的成长环境,给青年成长成才以相对舒缓的时间和空间。

(三)引导当代青年进行虚拟自我调节

引导青年进行网络虚拟自我的心理调节。过硬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减少因网络信息变更迅速而带来的挫折感,使虚拟自我回归理性,在此基础上塑造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因此,建立和完善虚拟空间内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家庭成员、同辈群体之间应互相给予情感关怀,关注青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因经验的不可复制和网络信息引起的区隔化现象等因素带来的自我中心倾向和情感上的失落,弥补因交往缺失而带来的渴望被认可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积极认识与接纳自我。积极开发、设置聚焦青年成长发展的虚拟社群,借助榜样人物“现身说法”的方式,促使青年尽快树立清晰的发展方向,认识到自己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积极行动,而不是逃避。另外,要引导青年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应对挫折,提高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从而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排除干扰、坚定自我目标。

引导青年进行网络虚拟自我角色的正确认知与调整。虚拟自我的建构本身就属于一种自我调节方式,关键在于处理好虚、实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网络营销下被认可的角色会短暂弥补缺失感,但这种被认可的感觉始终与这一角色应该经历的艰辛过程不相匹配,也难以使青年清晰体会到这一社会角色本身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只有亲自经历了这一过程,角色的塑造和追求才能真正凸显价值。因此,对待网络虚拟自我角色,最好的认知方式就是借助虚拟技术,体验角色本身的成就感,在这一基础上获得直面现实角色的毅力和勇气。人只有“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扩展人的力量的能力,他才能完成如下任务:成为自在自为的人,并通过充分实现人的潜在的诸能力——理性、爱、生产性劳作——而达到幸福”[10]。要引导青年进行虚拟到现实角色的转换,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定义虚拟生存、参与虚拟实践,获得精神支持。

网络这一技术结构对人的心灵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深,探究青年网络虚拟自我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原因、分析青年网络虚拟自我面临的主体性困境、提出超越青年网络虚拟自我主体性困境的实现机制,是对青年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自我的时代关切,也是对青年面对的现实问题的一种侧面揭示。重视当代青年在网络空间中面临的虚拟变异与主体性退隐、自我人格的虚实分化、精神诉求与信息变更迅速的多重矛盾,对了解青年当前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心态,从而掌握其思想状况具有一定意义。这种观照有利于及时把准青年教育的方向,引导青年在网络空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青年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进而完善自我人格。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网络空间现实
虚拟空间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虚拟化的相向行驶车辆间通信机制的研究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公民与法治(2020年4期)2020-05-30 12:31:20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26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浅谈室内设计中虚拟空间的表现
雪莲(2015年8期)2015-11-28 19:34:33
现实的困惑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杭州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5:2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