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昕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http://www.gov.cn/xinwen/2016-12/08/content_5145253.htm#1。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这为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也为以“三全育人”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与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深入落实国家“三全育人”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各高等院校均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充分发挥党政领导、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学生主体的“五动”育人功能,形成了良好育人氛围和强大育人合力;(3)详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官方网站,https://fe.bnu.edu.cn/html/index.html。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形成包含班主任、第二班主任、领航班主任、朋辈班主任的多层次班主任工作体系,形成了‘一个初心、五个定位、四个结合’的‘154’班主任工作模式”,“在新模式的浸润式培养下,‘传承百年师范传统,做一个中国人,干一番大事业’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学生的爱心、童心得到激发,乐学、乐教的氛围得以提升”;(4)详见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官方网站,https://cjy.cnu.edu.cn/。四川师范大学致力于培养“三心四能五结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全员导师制,实施特殊专业优秀人才、特殊学术专长人才培养项目,陶行知创新实验班等系列举措;(5)详见四川师范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sicnu.edu.cn/。山东师范大学完善教师评价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落实研究生导师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生活的“五导”制度,强化导师思政教育首要责任;(6)详见山东师范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sdnu.edu.cn/。南京师范大学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实现本科课程思政全覆盖。(7)详见南京师范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njnu.edu.cn/。这些高校举措都为“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从上述各大院校的举措中可以看出,“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主要针对全校或全院范围的师生而进行,较少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改革与实践成果的单独展示,并且以汉族聚居区的高校为主。而坐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拥有独特的地缘环境与文化结构,民族高校中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承担着培养在本地区乃至全国中学、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更应该予以重点关注。延边大学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育人途径的种种探索,无疑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多年以来,我国实行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直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本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双语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模式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和“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教育教改理念,相关课程统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采用国家统编教材,力图使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获得更广阔的平台。这些改革措施的施行都对现有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对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育人理念和育人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延边大学是延边州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始终以时代需求为依据,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坚持引领地域发展,充分利用专业、学校与当地教育资源,积极探索符合区域发展需求的育人途径。长期以来,专业一直结合延边州基础教育现状,从事师范生培养的相关工作,并设有“学科教学(语文)”硕士学位授权点,教师团队在多年的培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当地的教育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与精到的见解,为地方培养了大批量高素质的语文教育人才。
“三全育人”的教育方针提出之后,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标准,对育人途径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索,力求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技能的基础上,深谙民族地区文化结构与地缘环境的独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不仅使朝鲜族中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还能使其逐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独特魅力,进而树立文化自信与正确的价值取向。可以说,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育人途径进行的探索,不仅有利于延边地区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可以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全员育人”即“人人育人”,是对育人主体范围的要求。“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校园环境中各种因素,尤其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一切人和一切事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内容,一切人的行为和一切事情都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8)严仍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模式及构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第113页。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探索育人途径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逐步确立了包括任课教师、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在内的育人团队,团队成员根据其职责范围,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形成权责分明、监评有序的合力育人机制,从专业知识、思想道德、政治理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确保高校作为育人阵地的先锋性。
“全员育人”的优越性在于,育人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这使传统的以文学与文化阐发为主的育人方式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换言之,任课教师坚持课堂上的育人工作,其他岗位教职工则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与工作性质,展开相关工作。随着育人团队的扩大,从部分教职工负责到全体教职工参与育人,主体意识也随之树立起来。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育人主体明确分类,确保每一类育人主体都能牢固树立主体意识。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育人主体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校、院及专业领导为主的管理类育人主体,主要从宏观上对育人活动进行领导和监督,并对学校所能提供的育人资源进行整体调控,以保证育人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稳定运行,如师范生的职前培训、基础教育研习、师德师风体验等,保证了育人管理的方向。第二类是以任课教师、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等为主的先锋类育人主体,从理论知识、思想情感、政治理念等方面对学生开展育人活动,是育人活动最为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任课教师将育人理念融入教学中,并和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一起参与到师范生的日常管理之中,保证了“因人育人、因人施教”理念得以实现。同时,一线兼职导师的跟踪机制也促进了师范生的成长,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一起,紧密把握居家学生的思想变化,针对新冠疫情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心理疏导,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类是由行政、后勤等校、院各级教职人员组成的辅助类育人主体,辅助完成育人工作的开展和进行,校、院在各项课外育人活动的组织、宣传中时时注意育人理念的渗透,如举办名师风采巡展、设立名师案例等,这些形式都很好地配合了育人理念的落实。
在探索育人途径的过程中,管理类育人主体团队定期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与工作例会,解读国家教育政策与文件精神,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在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与政治素养的同时,强化其责任意识。以各级党支部为中心,以中共党员作为育人团队中的中坚力量,起到了模范带头与促进作用。在一系列措施的作用下,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育人活动达到了强化主体、突出主力、全员参与的目标。
各教研室任课教师所讲授的课程有其自身的特性,一线兼职导师、辅导员与其他各级教职工的职责范围也有所不同,因此“全员育人”应在调动全部育人主体的基础上,使不同的人员承担具有差异性的责任,并接受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协同联动、各司其职,将各项“软指标”变成“硬指标”,最终形成管、行、监立体式层级育人管理机制。
首先,应组建领导小组与执行小组。领导小组主要由校、院及专业各级党团领导构成,执行小组主要由一线兼职导师、辅导员和各教研室主任构成,除承担上文论及的加强思想政治的工作外,还通过工作例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制定短期、中期与长期的工作计划。除此之外,领导小组还定期听取执行小组的汇报,了解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对相关意见和建议进行交流与探讨,进一步调整工作计划。
其次,应明确具体任务。育人活动是育人主体与受育主体之间在诸多方面的交互活动。换言之,育人并不是一项完全独立的工作,而是渗透到其他日常工作中的。也就是说,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具体事务强化育人责任,而任课教师则根据自身讲授课程的特征,强化其育人属性。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以“关爱、个性、才能”为系训,以“厚德克己、协和敬长、博识渊学、慎思明理、授业解道、修身树范、秉承人文、激扬正气”为学旨,各方育人主体紧密配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思想政治倾向予以充分关注,在探索育人路径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这方面的责任,使其更加主动自觉地引导学生。任课教师方面,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后,各教研室任课教师根据负责的课程特性,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对其中的课程思政因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古代文学”“文艺学”“古代汉语”等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影响,突出知识背后强烈的家国情怀,明确优秀的文化传统与制度局限之间的强烈矛盾;“现当代文学”课程注重解读作品主题与作家情感背后沉重的历史背景;“语文课程教学论”等课程,强调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与旧版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深刻了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育人主体还分工合作,通过“人文大讲堂”“教师技能大赛”等特色活动来进行思想育人,并在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知行统一,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以身师表,构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政治思想育人新格局。
学校是育人工作的主要阵地,而专业则是育人工作的执行部门,承担着将“全员育人”的教学改革活动落到实处,精细化处理各项工作的任务。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关于育人活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监督机制方面,以上述领导小组为主、执行小组为辅进行监督和管理,专业制定出了一套符合本校实际情况,同时又满足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科教学特点的监督方案。执行小组常驻育人一线,通过日常教研活动了解教师育人活动的工作进展,同时走进任课教师的课堂,观察其具体的教学内容与过程、方法。领导小组除了通过执行小组,每个月都到专业了解情况。通过对教学、行政等方面的监督,确保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评价机制方面,专业根据校院相关文件,制定《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目标评价办法》,建立了专业培养目标合理性定期评价机制,包括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依据、评价责任人、评价程序与方式、评价分析与反馈,在评价机制中,注重课程思政的效果;出台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规划》《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实施细则(试行)》,明确课程评价管理的管理职责,落实专业负责人责任制,课程负责人组织课程合理度评价具体实施。通过建章建制,建立了课程评价运行机制,定期对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评价主体涵盖在校师生、毕业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的利益相关方,根据评价信息,进行讨论修改,形成最终的富含思政因素的课程体系。此外,专业对教育实习的考核坚持“双导师”“双评价”制度,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形成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三大类型,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和教研实践四个方面,共计七个子目标的评价体系,以确保育人环节的完整性。在科学的评价机制作用下,教学和实践过程中的育人工作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全程育人”是对育人时间范围的界定,即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育人工作应该贯穿始终。这意味着教职工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心理特征,同时结合学校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行之有效的育人活动。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实施的“全程育人”教学改革,充分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将“全程育人”分为四个阶段,每学年一个阶段,各阶段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真正做到了“专业全程化”和“德育全程化”。
第一阶段为转换期。一年级学生刚刚走进大学校园,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转换高中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和生活节奏。这一阶段学生的可塑性也是最强的,若任课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展开育人活动,可以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课程安排来看,这一阶段的课程以“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等汉语言文学必修课程为主,同时安排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师范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在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时,利用这一阶段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通过对教材中优秀文学作品解读等方式,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在纠正错误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向其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政治倾向,通过开展经典阅读、板报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为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前提条件。此外,积极发挥专业创建的“沧浪文学社”和“诗词学会”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社团的作用,举办各种笔会和朗诵会,吸引新生广泛参与其中,使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二阶段为发展期。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已经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专业知识和学习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业务能力也在逐步提升。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可以在一线兼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在课程安排上,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文艺学”“美学”等进阶课程与理论课程为主,同时设置了写作、书法等课程,以契合学生思维品质日趋成熟与理性的特征。面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传递正确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将《呐喊》《雷雨》《骆驼祥子》《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优秀文学作品作为课外延展内容,在读书交流等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特别是专业设置了师范教育的桥梁课程,如“写作与中学语文教学”“现当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现代汉语与中学语文教学”“古代汉语与中学语文教学”“古代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艺理论与中学语文教学”等课程,将专业知识与中学语文教学知识结合起来,实现了专业知识向教学知识的转化。这个时期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一线兼职导师和辅导员除了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政治倾向之外,还重视学生的师德师风等情感方面的体验,定期邀请任课教师与学生座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一线教学。
第三阶段为实践期。在这一阶段,汉语言文学和师范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已基本讲授完成,教师在完成剩余课程讲授的基础上,会带领学生到本地区中小学一线教学岗位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等教学实践。学生观察实习学校任课教师的授课,参与班级管理,在观摩基础上,学生登上讲台将所学的教育技能展示出来,为入职做好准备。这一阶段也是学生职前的最重要阶段,学生除了从事实际教学工作,更深入地体验到从教的神圣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与指导教师一起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入职打好基础。
根据《延边大学师范类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办法(试行)》,专业制定了《实践教学双导师遴选办法》,明确了“双导师”的权利和职责,严格按照“双导师”遴选准则,从专业内遴选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教师担任校内专业教育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从教育实践基地如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等遴选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采取驻校指导、巡回指导和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指导,切实保证指导教师质量和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双导师制”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教育实践基地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反哺了大学课堂,使其更具有实践品质。同时还为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实现了合作伙伴的共赢。
第四阶段为职前期。经历了三年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并且在实习中对一线教师教学有了更为清晰和准确的了解,学生会对今后的人生道路进行选择,或继续深造,或面向就业。基于专业特点,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行业,也会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其他行业。这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已有了一定的社会和生活的经验,但当面对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抉择之时,依然会显得有些忙乱,出现急躁甚至焦躁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校、院、专业等各级有关部门会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讲座、职前培训、职业规划等活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一线兼职教师、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疏导,针对学生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给予就业指导,以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类型和工作岗位,最终确立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全程育人”“就是要切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师生的要求,集中师生的智慧,解决师生中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9)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期,第5页。这意味着不仅要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还要时刻在课程与实践中渗透育人意识,建立分层递进、层层衔接的有机联系,通过阶段衔接构建分年级、分阶段、分层次的育人体系,实现育人工作的前后衔接,满足学生的阶段性需求。
“全方位育人”是对育人空间范围的界定。换言之,育人活动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还应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不应该局限在校园中,还要拓展到社会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资源的全方位整合,培养出思想品质突出、专业能力过硬的高水平人才。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在探索“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根据其思想内涵的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实际需求,充分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建立了“校内融合,校外联动”的多元培养平台。尤其注重通过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使其能够充分了解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明确民族地区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一,建立了“双课堂”的育人平台。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构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育人平台,以小平台带动大平台,在落细、落实育人深度上下功夫,推动了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和谐活泼的多元成长环境。
“第一课堂”即教学现场,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并运用课程中的思政因素,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国内时事新闻与政策,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表看法。例如,在西方文论课堂上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演进”,在语文课程论课堂上开展“延边地区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在桥梁课程的课堂上开展“专业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讨论活动,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素养,还促使其通过自主思考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二课堂”即校内课后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丰富,包括辅导员与学生、一线兼职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各种社团与校园文化活动。教职工在与学生的单独交流中,根据其个性与实际情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化活动方面,如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并进行征文比赛。又如,“三字一话”的教学技能比赛、“田家炳杯”教学设计大赛、人文大讲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内化,引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将平面化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立体的价值。
专业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促进并形成了师生交流、探讨的和谐环境,强化了学生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通过“三字一话”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课堂评价技能的“四技”培养,爱心、耐心、细心的“三心”培养,能教、能学的“二能”培养,一生一世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生”情怀培养,让学生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喜欢从事教育事业,能够做好教育事业,具备在中学及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种能力。
第二,建立了“校地结合”的育人机制。为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资源优势,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学校实施了“U-G-S”,即延边大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协同机制的重要成员单位,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与教育实践单位之间形成了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依托此机制,专业与延边州内14所学校签订了教育实践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给师范生提供了稳定的教育实践环境和教育实践指导。这些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包括省、州、市各级各类重点学校、特色学校,涵盖中等专科学校、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和职业中学等多层次的教育实践基地,不仅为教师教育类实践教学提供专业化的实习指导和较为完善的实习条件、设施,还在中学语文教育发展方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专业互惠互利,最大程度满足了师范生见习、实习和研习等实践教学的需求。
延边作为祖国边境地区,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血泪史;作为曾经的东北抗日根据地,也经历了各族人民共抵外侮的峥嵘岁月。可以说,其拥有丰富且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立足于当地实际,充分运用这些资源,与地方紧密合作,开展了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延边博物馆,通过不同主题的展览,了解中国朝鲜族的形成与发展史,以及中国朝鲜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又如,组织学生进行“延边历史文化考察”活动,参观朝鲜族爱国诗人尹东柱故居、大荒沟抗日游击根据地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值得一提的是,专业选取了具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珲春防川作为重要的教育基地。在这个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教育基地中,学生能够了解清末爱国官员吴大澂为保卫国家领土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能够了解在中国境内进行的张鼓峰事件对中国领土的挤压,能够了解中俄界碑——“土字牌”背后的历史。在了解了这些历史之后,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油然而生,既为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感到幸运,也为祖国当下的强大而感到自豪。当然,每个民族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资源都有自己的底蕴和特点,如何挖掘本地历史和文化的底蕴,充分发挥其特点,将其贯穿到“校地合作”机制中,以最大化地发挥其特殊的育人功效,是民族地区高校应该重点思考的。
“校地结合”的育人机制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将专业内的小课堂和社会中的大课堂相互结合起来,实现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与校外实践活动的有效统筹,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方法等,还能促使他们将其灵活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发挥学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获得对事物的再次认知,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效果。
第三,建立了“校际互联”的育人结构。学校、学院和专业,与诸多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高校建立了不同层次的联系,经常举办不同规模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对民族地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除此之外,专业还不定期邀请国内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与教师,对本专业一线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和设计能力。通过这样的深度合作,形成了学校之间的资源共同体,使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师既能够根据本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展开工作,又能够拓宽视野,从宏观视角进行把握,培养出既了解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具体情况及教学特点,能满足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又能够胜任其他地区语文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育人才。
“全方位育人”不仅需要完善的教学制度统筹,还应该在确保课堂质量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还需顺应课程思政的整体性发展要求,注重对思政育人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在不同课程中融会贯通,在协作中实现课程思政的体系化建设”,(10)张凤翠、邬志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4期,第239页。这是全面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体现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本刊编辑部,任蕾执笔:《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2期,第1页。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应以此为指导标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动课程思政在教学改革中的进程。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应坚持以“立德树人”和“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立足于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地域特征、民族结构与人才需求,通过开展“三全育人”的育人改革活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本专业教职工的业务能力和育人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向其输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帮助其逐步树立并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完成学校承担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