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俊 刘子健
根据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部署,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首创性提出了创新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这为系统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目标和方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关涉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近些年来,伴随着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持续深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在积极求变,不断找寻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改革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探索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题中之义。本文拟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总结归纳和梳理,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探索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详细剖析培养模式的内涵、培养目标和培养类型,深入分析该模式的应用效果,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1952年,为了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我国借鉴苏联的专业培养教育思想,通过高校大规模院系调整专业并按照专业招生和培养,形成了以专业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赵菊梅:《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现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8期,第43-52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度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和适应性问题日益凸显。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诉求,传统以专业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任务与新挑战,为此,我国高校开始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由此衍生而来,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9年):改革试验拓宽专业口径的按类(系)招生模式;快速兴起阶段(2000-2009年):主要推行融合通识教育的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深入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以大教改思路全面深化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阶段。(2)谭颖芳、张悦:《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1期,第81-91页。在互联网、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环境、路径、内容及手段等均发生了转变。如何把握住互联网技术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构建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校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高校应积极和数字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相接轨,探索“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3)唐喆:《互联网时代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评基于“互联网+”的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中国科技论文》2022年第4期,第484页。2017年,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在一系列政策指引下,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又一次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1.“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初级阶段,学生按照大类开始培养,通过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完成新生的适应性转变,进而为学习专业性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培养阶段,学校开设各专业学科核心课程,对专业知识结构进行重组,构筑新的知识体系,对课程模块进行个性化精炼;在多元培养阶段,学校为学生指明发展方向,并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不同发展路径的个性化课程。2019年,南京大学在“三三制”基础上,率先建立了“三元四维”人才培养创新体系,该体系从德、知、行这三个维度切入,扎实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面向学生的学习成长,构建个性化、适应性、灵活性学习模式和内涵式、层次化、递进式成长模式;面向教师教书育人,构建融合式、多样化、全面型育人模式和通达式、沉浸式、全方位环境模式。
2.“多一多”国际经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大学“多一多”国际经济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两头在外、国内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中外学分互认“2+2”项目。前一个“多”是指学生来源广泛,来自多所国外院校,宁波大学对学生在母国的学术成果和获得的学分表示认可;“一”是指宁波大学和加拿大等国外高校合作的国际工商管理项目;后一个“多”是指学生在宁波大学获得的学分同时获得国外多所高校的认同。参加过上述国际项目的学生能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或继续出国深造。“多一多”模式以“多对一”和“一对多”为基础,为培养国际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而设计、实施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三于”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大学“三于”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以“个性发展”为核心,以“综合素养、专业素质”为双翼,根据这三大要素,围绕“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长教育”三个主要指标,同时从“人格教育、专业教育、生涯教育”三个方面实施教育,重视宽厚通识、扎实专业、个性化发展,实现学生专业化、综合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培育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做到“人格教育、专业教育和生涯教育”,人格教育助力学生成人、专业教育助力学生成才、生涯教育助力学生成长,进一步彰显西南大学本科教育特色。
以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新时期不同类型高校在摆脱原有专才教育体系和模式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与创新做法,转化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并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与成效。
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民族地区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基础上,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4)陈达云、张鹂:《民族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现状、问题及路径:以X民族大学为例》,《贵州民族大学》2020年第6期,第166-171页。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议题。(5)王保宇:《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第1期,第242-245页。近年来,民族地区一些知名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如云南大学的民族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西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塔里木大学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吉首大学的“定向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新疆财经大学的“民汉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新疆财经大学推行以“民汉一体化”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民族地区高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制度及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民族地区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6)何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新疆财经大学为例》,《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5期,第170-172页。塔里木大学以经管学院为试点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开放实践”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7)喻晓玲:《塔里木大学经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探究》,《塔里木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第77-85页。西南民族地区高校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提出“政治可靠,业务适切,扎根基层”的要求,强调“分类、分层、分级”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以自有教师为基础、以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和“三化四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8)张俊宗:《适应与选择:西部民族聚居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1-100页。
然而,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设置缺乏民族区域特色、课程体系的应用型特点不明显,教育经费和师资保障力量薄弱,影响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学管理的效果等问题。姜囡(2020)从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注重民族文化传承的特色教育,制定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优化质量评价标准的有效改革路径。(9)姜囡:《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99-102页。戴家毅(2020)指出,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留学生生源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进而提出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10)戴家毅:《“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疆民族地区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第149-153页。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与地域优势设置多元文化课程,形成特色课程群,有助于培养跨文化素质与能力。(11)金禹彤:《民族地区高校跨文化素质人才培养路径探析:以特色多元文化通识课程建设为中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第75-81页。
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也主要存在培养理念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等问题。(12)久毛措:《民族地区高校经管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现代企业》2017年第7期,第61-62页。新文科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要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四新”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金课”群课程建设,夯实人才培养核心;推进思政育人教学资源建设,筑牢人才培养基础;探索“五融通”培养模式,进阶式培养“四新”人才。(13)龙海军:《新文科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经管专业改造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对外经贸》2022年第3期,第122-126页。综上所述,在时代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应结合区位优势、办学定位、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等要素的特殊性,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路径选择,推动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校应当重点培育大学生为国效力、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敢于开拓、勇于开拓的精神,提高学生开创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突出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卓越人才培养等教育发展新形势和新需要,民族地区高校在促进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并举发展,进一步完善根植民族特色与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经济管理创新人才,探索出了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中,第一个“三”是指“三能”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创新实践能力,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学生能力的培养;“三一”是指“三阶段一贯通”的培养路径,将学生四年的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方向培养”三个时段,并且将多元文化教育和特色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学生成长成才的全部时段;最后一个“三”是指“三型”人才培养类型,即实施学术研究型、专业技能型、自主发展型本科教育。
“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在以突出“三能”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坚持“三时段一贯通”人才培养路径的同时,实施“三型”人才培养教育,并以此为导引,设计和推动经济管理类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和支持保障措施的改革与探索(见图1)。
图1 “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路径图
1.培养理念创新。以理念创新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和“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理念为指导,科学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类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路径。注重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把多元文化教育和特色民族文化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构建“三全育人”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学生能力培养的各环节,实现教育现代化。
2.培养手段创新。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强化“三能”培养。在提升社会责任感方面,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在理论教学中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在社会实践中构建思政教育体系,建设马克思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等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培育学生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在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提升方面,立足于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完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把学术研究前沿成果引入课堂,结合“两性一度”的金课标准,建设民族地区特色课程、双语课程、多元文化课程,推进课程建设与国际接轨,扩大周边国家知名高校的学分互认范围。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基于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科转实践等基本平台,形成“四轴联动”创新创业教育新路径,做到“有创意、有项目,可转化”(见图2)。注重知行合一,系统构建课内外并举、校内外结合的实践-研究-创新模式,创建课程“学”—项目“研”—竞赛“创”的递升式创新实践培养体系。
图2 “四轴联动”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图
3.培养类型创新。突出学生需求导向,构建“学术研究型、专业技能型、自主发展型”三类培养类型。利用经济和管理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人才培养分类型,有效提升培养类型与学生需求的达成度和社会适应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需要。学术研究型提高学生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为后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专业技能型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自主发展型使学生发展更具有竞争力,为其今后独立创业或考公务员奠定基础。
为深入分析民族地区高校“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以YB大学经济管理类为例,进行了学生满意度比较分析。YB大学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育人育才为根本,将“育人”和“育才”有机结合,不断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开始以经济管理学院为试点,实施了“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对比分析培养模式改革成效,选取YB大学2017年和2021年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满意度评价调查数据中专业培养7个题项、课堂教学6个题项、学生能力评估4个题项、管理工作5个题项进行了比较分析。2017年有效样本为320份,样本中男性占35.14%、女性占64.86%,汉族学生占64.13%、朝鲜族学生占28.27%、其他民族学生占7.60%;2021年有效样本为240份,男性占23.75%、女性占76.25%,汉族学生占71.25%、朝鲜族学生占16.25%、其他民族学生占12.50%。
利用SPSS20软件先分别对2017年、2021年各个题项的均值进行对比,再利用检验两个独立样本是否具有差异的M-WU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各个题项均值的显著性,验证两者之间差异是否显著。由于2017年和2021年样本数量有明显差异,利用李克特量表求出的均值与正态性条件之间有出入,因此利用M-WU检验法验证差异的显著性,用均值大小说明差别的强弱。
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培养的题项中,2021年学生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了解水平比2017年高出0.231,经M-WU检验发现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课程设置、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专业教育指导和学业指导差值都具有显著性,说明2021年学生满意度水平高于2017年。学时学分设置的合理程度差异经M-WU检验发现并不是显著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实行的2013年培养方案和2021年实行的2019年修订培养方案中总学时学分变化不大。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差值也不具有显著性,原因是学院考虑受新冠疫情影响从2020年开始很少安排学生校外实习。
表1 2021年、2017年本科生满意度评价差异及检验表
在课堂教学方面,课程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任课教师的讲课和学术水平、课堂教学质量总体评价、第二课堂活动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师德师风均值都比较高,差值为0.170,经非参数检验发现这种差异并不是显著的。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差值都具有显著性。在学院管理方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学资源和实训建设、教学管理、学院总体满意度评价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总而言之,学生对专业培养、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学院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明显提升,说明“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挥出溢出效应。
1.培养模式整体改革成效显著,形成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通过教育理念和培养理念的转变,由过去教师主导、重知识传授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自开始实践“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以来,4 400名本科生在这一模式中受益,培养的学生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均体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14)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整理所得。“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10个学院、37个专业实施大类培养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有益经验。(15)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延边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数据整理所得。
2.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近五年学生在“互联网+”等竞赛中获奖187项,其中国家级68项、省级40项;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国家级20篇;科研立项123项,其中国家级28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考研率达到19.5%。(16)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整理所得。鸿鹄公共文化创业团队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展,向刘延东副总理汇报了项目特色和实践成果。
3.获得标志性教学改革成果,示范作用明显。通过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团队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2篇论文报告得到了中共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17)《关于深化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发展,打造“一带一路”北向新通道的建议》得到了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及建议》中的部分内容采纳了《吉林省构建长吉图国际绿色通道问题研究》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中的部分内容,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的重要批示。目前已建成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打造出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得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建成1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获批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和省级校企合作综合改革项目4项。“思政+双创”教育实践教学团队受到了吉林省教育厅的高度认可。拥有全国万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中国电子商务创业导师1人,省级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18)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整理所得。
1.构建“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首先,凝练“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培养理念,贯彻“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深度整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成长需求、区域优势等关键要素,科学确定“三能”培养目标和“三型”人才培养类型,构建“三时段一贯通”人才培养路径;其次,明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有效支撑,构建科学、规范、开放的课程体系,创建系统完整、相互支撑、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民族地区高校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整体效应。
2.培养目标聚焦在“三能”,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在提升社会责任感方面,创建“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地设计理论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和社会实践环节中的思政教育两大核心内容,在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等国家政策,关注现实问题并深入社会实践。其次,在拓宽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方面,突出民族区域特色,与周边地区国家高校合作开展“2+2”“3+1”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培养水平。建设国际贸易实务、战略管理等双语课程群和跨文化管理等多元文化课程群,发挥民族区域特色,在多元方向课程中建设民族区域特色课程群,将相关科研成果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前沿知识。最后,在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注重知行合一,构建课内外并举、校内外结合的实践-研究-创新模式,创建课程“学”、项目“研”、竞赛“创”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思维与训练等创新创业课程和VBSE虚拟商业社会模拟实习等实训课程群,建设长效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经济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打造创新训练和创业训练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团队,组建IDEA创新发展学生社团等形式搭建创业实践、科转实践平台,形成“四轴联动”创新创业新路径,实现学生不受限于学科专业,可自由、自主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3.构建“三时段一贯通”人才培养路径,解决学生专业选择迷茫、个性化发展需要问题。将学生大学生涯的成长成才分为三个阶段: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方向培养阶段,并且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有机融合多元文化教育和特色民族文化教育。在大类培养阶段,帮助学生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在专业培养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在多元方向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自由选择发展方向所对应的课程模块。
4.构建“三型”培养类型,解决对学生培养“一刀切”的问题。课程学分学时分配中大幅降低必修课比例,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为学术研究型学生开设本硕贯通课,创建学术性第二课堂,开展科研项目训练、学术论文发表、考研辅导,提高学生学术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专业技能型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训及社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专业资格证书等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为自主发展型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挑战杯、“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公考相关指导培训,为学生今后独立创业或考公务员奠定基础。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三三一三”人才培养模式在科学制定培养目标、确定培养类型、选择人才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坚持不断深化落实,在实践中不断凝练,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与提炼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将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